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680.932 K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5)页,680.93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076024f785e8332bffcc466ce594f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生物一、选择题1.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所包含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B.二者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C.冷箭竹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是生命系统D.大熊

猫的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答案】B【解析】【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

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详解】A、冷箭竹为植物不含有系统这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错误;B、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大熊猫和冷箭竹生

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B正确;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叶绿体是细胞中的细胞器,不是生命系统,C错误;D、大熊猫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D错误。故选B。2.科研工作者经常使用好氧细菌和水绵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A.好氧细菌和水绵都以细胞壁作为细胞的边界B.好氧细菌是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不包含线粒体C.水绵的叶绿体呈条带状,光合作用在其叶绿体中进行D.利用三棱镜、好氧细菌和水绵可研究光合色素吸收光的差别【答案】A【解析】【分析】水绵藻体由筒状细胞

连接而成单列不分的丝状群体,带状的叶绿体有利于增加与阳光的接受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详解】A、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好氧细菌和水绵都以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不是细胞壁,A错误;B、好氧细

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因此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不包含线粒体,B正确;C、水绵的叶绿体呈条带状,带状的叶绿体有利于增加与阳光的接受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C正确;D、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

紫光区域是因为好氧细菌趋氧引起的,因此利用三棱镜、好氧细菌和水绵可研究光合色素吸收光的差别,D正确。故选A。3.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二糖和多糖都只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B.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

膜的重要成份,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少于糖类,而O的含量多于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

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解】A、多糖中几丁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含有N元素,A错误;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B错误;C、胆固

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H含量多,O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还原糖

的斐林试剂乙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可用来鉴定蛋白质B.西瓜、番茄和甘蔗都富含糖类,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C.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溶液的颜色为无色D.双缩脲试剂不能使加热变性的蛋白质显紫色【答案】A【解析】【分析】1、某些化学

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2、双缩

脲试剂的使用:双缩脲试剂A液为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为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鉴定蛋白质时先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的使用:斐林试剂

甲液为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斐林试剂乙液为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鉴定还原糖时,先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摇匀后加入待测样液。3、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酸、强碱等可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使蛋白质永久失活。蛋白质失活断开的并非肽键。【详解】A、双缩脲试剂A液为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为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斐林试剂甲液为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斐林试剂乙液为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所以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乙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可用来鉴定蛋白质,A正确;B、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最好选无色,西瓜、番茄本身为红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甘蔗富含蔗糖,为非还原糖,B错误;C、斐林试剂本身为蓝色,所以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溶液

的颜色为蓝色,C错误;D、蛋白质变性是改变其空间结构,肽键并未断裂,所以双缩脲试剂能使加热变性的蛋白质显紫色,D错误。故选A。5.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如下图所示),图中的—S—S—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分子中一定含有21种氨基酸B.胰岛素分子是一种四十九肽C.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NH2D.胰岛素分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882【答案】C【解析】【分析】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

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有21种,但对于某一蛋白质胰岛素来说,不含有所有的氨基酸,A错误;B、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链,A链

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是一种五十一肽,B错误;C、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链,一条多肽链上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因此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NH2,C正确;D、胰岛素分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量就是形成肽键脱去水的质量和形成二硫键脱去氢的质量,即

(21+30-2)×18+6×1=888,D错误。故选C。6.甲、乙图为某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有关甲、乙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的名称依次是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B.甲、乙在细胞中均有4种C.一种病毒中只含

有甲或乙D.甲、乙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五碳糖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核酸是一类生物聚合物

,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是所有生物分子中最重要的物质,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详解】A、甲是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酸(RNA)的基本单位,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单位,A错误;B、甲、乙

在细胞中均有4种,甲为四种核糖核苷酸(碱基为A、U、G、C),乙为四种脱氧核苷酸(碱基为A、T、G、C),B正确;C、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有些还只有蛋白质,一种病毒中只含有甲或乙,C正确;D、甲、乙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五碳糖不同,甲中

为核糖,乙中为脱氧核糖,其次甲中特有的碱基为U,乙中特有的碱基为T,D正确。故选A。7.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结论不能..与实验相对应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提取人成熟红细胞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

续的两层C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细胞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D脂溶性物质更易穿过细胞膜细胞膜是由脂肪组成的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1、用荧光标记法标记人细胞与小鼠细胞后进行融合实验,观察到标记蛋白

均匀分布,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2、19世纪末,欧文顿利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的通透性实验,发现可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3、1952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细胞膜中提取的脂

质铺成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证明了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他们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于人们已经发现

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故他们推测细胞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详解】A、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B、从人成熟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说明了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

正确;C、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于人们已经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故推测细胞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C正确;D、欧文顿利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

过细胞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D错误。故选D。8.下图a、c表示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若b表示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C.若b表示核酸,则a、c

一定是核糖体和线粒体D.若b表示磷脂,则a、c可能是核糖体和中心体【答案】B【解析】【分析】1、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2、中心体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详解】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也

具有两层膜结构,所以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或细胞核,A错误;B、液泡和叶绿体中含有色素,所以若b表示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B正确;C、真核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和细胞核,所以a、c不一定是核糖体和线粒体,C错误;

D、磷脂是组成膜的重要成分,不含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因此若b表示磷脂,则a、c一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D错误。故选B。9.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

的分泌蛋白可能是性激素、抗体或消化酶B.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C.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D.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直接相连,有利于物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

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性激素属于固醇,不是蛋白质,A错误;B、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初加工(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输),内质网将该蛋白通过囊泡

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的,B错误;C、在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中,内质网通过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后又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运输至细胞膜,故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D、高尔基体与细

胞膜并不是直接相连的,高尔基体依靠囊泡将物质运输到细胞膜,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个别成熟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外,真核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核孔是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

胞核的通道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有:核膜、核仁、核孔、染色质。【详解】A、个别成熟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外,真核细胞一般有一个细胞核,也有些真核细胞有多个细胞核,比如:骨骼肌细胞,双小核草履虫,A

错误;B、核仁的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C错误;D、细核中含有DNA,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故选B。11.

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菠菜叶的下表皮可直接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B.藓类叶片由单层叶肉细胞构成且叶绿体较大,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C.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内由类囊体堆叠形成的基粒D.若显微镜视

野中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做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捎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详解】

A、若用菠菜叶做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捎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A错误;B、藓类叶片由单层叶肉细胞构成且叶绿体较大,应先用低倍镜找到需要观察的叶绿体,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C、光学显微镜只能看到叶绿体的外形,无法观察到叶绿体内外膜等细微结构,应选用电子显微镜,C

错误;D、若显微镜视野中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显微镜下的环流方向与实际环流方向一致,所以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D正确。故选D。12.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其液泡体积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与b点相比,细胞内液泡的颜色更深B.c点与b点相比,细胞的吸水能力更强C.c点液泡体积不再增大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D.质壁分离的细胞可以通过观察复原情况检验其死活【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将

质壁分离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液泡体积逐渐增加,颜色变浅,吸水能力减弱。【详解】A、与b点相比,a点时液泡体积更小,液泡颜色更深,A正确;B、与b点相比,c点液泡体积更大,细胞液浓

度更低,细胞的吸水速率更低,B错误;C、因为植物细胞壁的伸缩性明显低于细胞膜,具有支持作用,因此限制了c点以后液泡体积的增大,C正确;D、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若失水过度死亡,则将其放置在清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质壁分离的细胞可以通过观察复原情况检验其死活,D正确。故选

B。13.以下对酶的作用比喻不恰当的是()A.酶的作用就像给运动员把跨栏的高度降下来B.酶的作用就像给翻越高山的汽车加大油门C.酶的作用就像制取氧气时在氯酸钾中加了二氧化锰D.酶的作用就像高考时降低了录取的分数线【答案】B【解析】【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详解】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如果把化学反应比作驾车翻越

一座高山,加热加压相当于给汽车加大油门,用催化剂则相当于帮司机找到一条穿山隧道,即用催化剂就相当于使原来反应的“难度”降低了,因此A项和D项的比喻都是比较合理的;C项中二氧化锰就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这个比喻也是恰当的;而给

汽车加大油门相当于反应中的加热、加压,因此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酶都是在中性环境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细胞

内起催化作用C.大多数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酶在完成催化作用后将失去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酶促反应

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人体内大多数酶在近中性环境中催化效率最高,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酸性环境,胰蛋白酶的最适pH偏碱性,A错误;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起催化作用,

B错误;C、绝大多数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少数是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正确;D、酶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在完成催化作用后一般不会失去活性,D错误。故选C。15.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A.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B.主动运输中,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脱离,可使载体蛋白磷酸化C.许多放能反应(如细胞呼吸)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

物界的统一性【答案】C【解析】【分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简称三磷酸腺苷),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又称腺苷三磷酸,简称ATP。【详解】A、腺苷三磷酸(ATP)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

,A正确;B、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可以由ATP提供,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脱离,使载体蛋白磷酸化,B正确;C、ATP水解释放能量,因此许多吸能反应(如细胞呼吸)与ATP的水解相联系,C错误;D、ATP是生物的直

接能源物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C。16.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是兼性厌氧型生物B.有氧呼吸过程中

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C.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是为了防止伤口处的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D.储藏水果、粮食时,可通过降低温度、隔绝氧气来延长保质期【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呼吸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或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

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合成大量ATP的过程。【详解】A、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是兼性厌氧型生物,A正确;B、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C、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选用透气的

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C错误;D、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通过抑制呼吸作用的原理来保存种子和保鲜水果、蔬菜,而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可抑制呼吸作用,从而延长贮存时间,但不能隔绝氧气,否则无氧呼吸较强,D错误。故选A。17.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

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色素吸收的光波长有差别,但是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B.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证实了氧气的来源C.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被植物体自身利用,也可被许多异养生物利用D.从暗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每固定一分子CO2就能生成

一分子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是可见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

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详解】A、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即光合色素吸收的光波长有差别,但是都可以用于光合作

用,A正确;B、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正确;C、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现有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被植物体

自身利用,也可被许多异养生物利用,C正确;D根据暗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每循环一次,只能固定一个碳原子,那么要生成一分子葡萄糖(C6H12O6),就要循环6次,,D错误。故选D。18.下列科学方法与实验操作对应有误..的是()A.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B.同位素标记法——追踪C的

去向C.对比实验法——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D.建构模型法——用橡皮泥制作真核细胞的物理模型【答案】C【解析】【分析】1、分离细胞器和分离细胞膜是差速离心法。2、高中阶段用同位素标记法的有: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3H标记)、卡尔文

循环的发现(14C标记)、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18O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32P,35S标记)、研究DNA半保留复制(15N标记)等。3、研究生物学的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详解】

A、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A正确;B、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正确;C、提出假说是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

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C错误;D、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用橡皮泥制作的真核细胞结构模型,D正确。故选C。19.下图表示25℃时,葡萄和

草莓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的CO2吸收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点之前限制葡萄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B.在Y光照强度下,草莓叶片和葡萄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相等C.N点时草莓叶片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

绿体D.葡萄叶片在缺Mg(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P点会右移【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不同的植物,因变量为二氧化碳吸收量。【详解】A、M点之前,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葡萄叶片光合速率逐渐增强,说明M点之前限制葡萄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A正确;

B、光照强度为Yklx时葡萄和草莓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相等,由于呼吸速率不相同,故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即实际光合速率不相同,B错误;C、N点时草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进行,叶片产生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和叶绿体,C正确;D、葡萄叶片在缺Mg(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不变,P点会右移,D正确。故选B。20.下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A.甲→乙阶段发生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B.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甲→乙→甲C.乙→甲阶段发生染色体的平均分

配D.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

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题图中乙→甲为分裂间期,甲→乙为分裂期。【详解】A、据图可知,甲→乙阶段表示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发生核膜、核仁的消失,在后期发生核膜、核仁的重建,A正确;B、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

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乙→甲→乙,B错误;C、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在分裂期的后期,乙→甲阶段属于分裂间期,C错误;D、细胞种类不同,其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也不相同,D错误。故选A。2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A.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细胞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出现分化C.受精卵没有分化,所以没有全能性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需经历细胞分化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

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一般情况下,细胞

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详解】A、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不同是基因不同的结果,同一生物细胞形态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B、细胞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出现分化,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错误;C、受精卵没有分化,全

能性最高,C错误;D、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需要经过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D正确。故选D。22.生长和衰老,出生和死亡,都是生物界的正常现象,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会发生复杂变化B.老年人体内都是衰老的细胞C

.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自动死亡实现的D.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

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如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会发生复杂变化,如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

代谢速率降低,A正确;B、老年人体内也有幼嫩的细胞,例如造血干细胞,B错误;C、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自动死亡实现的,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C正确;D、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的,该过程对于机体是有利的,D正确。故选B。23.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提取色素时未加CaCO3,则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均变窄B.分离色素时需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以保证色素充分溶解C.在滤纸条上扩散最快的光合色素是叶黄素D.离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带

呈现黄绿色【答案】D【解析】【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叶绿体色素被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详解】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加CaCO3主要是保护叶绿素,所以提取色素时不加碳酸钙,会使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的色素带变窄,A错误;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

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将得不到清晰的色素带,B错误;C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叶绿体色素被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在滤纸条上扩散最快的光合色素是胡萝卜素,离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是叶绿

素b,呈现黄绿色,C错误,D正确。故选D。24.下列对“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紫溶液染色之前漂洗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B.在根尖呈正方形的一些细胞中

能观察到染色体C.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D.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末期时细胞板逐渐扩展的动态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制片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用药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详解】A、漂洗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所以甲紫溶液染色之前漂洗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A正确;B、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所以在根尖呈正方形的一些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正确;C、染色体在不同时期形态结构不同,所以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C正确;D、本实验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所以高倍镜下不能观察到末期时细胞板逐渐扩展的动态过程,D错误。故选D。25.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中耕松土——促进作物根的有氧呼吸B.富含糖的饲料肥育家禽——糖类能转化为脂肪C.胶原蛋白做缝合线——蛋白质可直接被细胞吸收D青菜焯水后水会变绿——细胞膜因高温丧失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分析】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属于大分子化合物,经人体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氨

基酸后才能被吸收。【详解】A、中耕松土可以促进作物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提供更多的能量用于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A正确;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过多的糖类也可转化为脂肪等有机物,所以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使它们

育肥,B正确;C、手术缝合线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大分子,经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的氢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C错误;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结合题意可知,青菜焯水后水,沸水破坏了青菜细胞

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26.小麦是河南的主粮之一,小麦种子在收获后要及时晒干,把水分降到12%以下,然后用缸、坛、铁桶等容器密闭储存,这既避免了受潮又能防止生虫。(1)小麦种子储存时,水分要降到1

2%以下,此时细胞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小麦在拔节和抽穗期含水量急剧上升,这说明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______________,细胞的代谢越旺盛。(2)小麦籽粒中富含淀粉,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细嚼小麦面粉做成的馒头,越嚼

越甜的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唾液淀粉酶催化的原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__。.(3)为了使膳食结构更合理,除了摄入淀粉外,还应多摄入蛋白质、无机盐等。牛奶中除含有蛋白质还富含铁、钠等元素,铁可以构成血红素,这说明无机盐的生

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而Na+一旦缺乏则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___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这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生命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4)除了丰盛的一日三餐,饮水也是人体获得必需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

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答案】(1)①.结合水②.高(2)①.植物

(小麦)体内的储能物质②.麦芽糖③.活化能(3)①.构成细胞内化合物的重要成分②.降低(4)①.Cu、Fe、Zn②.化合物【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

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小问1详解】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小麦种子储存时,水分要降到

12%以下,此过程主要是自由水散失,因此此时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小麦在拔节和抽穗期代谢旺盛,此时自由水的含水量急剧上升,这说明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小问2详解】小麦籽粒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其作用是

植物(小麦)体内的储能物质。口腔中的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细嚼小麦面粉做成的馒头时,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内的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感觉有甜味。酶的作用的催化作用,催化的机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问3详解】牛奶中除含有蛋白质还富含铁、钠等元素,铁可以构成血红素

,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构成细胞内化合物的重要成分。人体缺Na+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兴奋的传导过程属于生命活动,因此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小问4详解】微量元素是指

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Cu、Fe、Zn。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

在。27.下图涉及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生物。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分析:(1)Ⅳ和Ⅴ最主要的区别是Ⅴ______________。IⅤ与Ⅰ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Ⅳ______________。(2)

Ⅱ和Ⅲ都是植物细胞,其中______________是低等植物细胞,因为其含有______________(填名称)。(3)细胞器②是______________,葡萄糖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其中分解。(4)细胞器④与

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过程有关,与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形成有关。(5)②③④等细胞器膜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答案】(1)①.无细胞结构②.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①.

Ⅲ②.中心体(3)①.线粒体②.不能(4)①.分泌②.细胞板(壁)(5)①.细胞膜②.核膜(两空顺序可颠倒)【解析】【分析】图中的I是动物细胞,II是高等植物细胞,III是低等植物细胞,IV是蓝细菌细胞(蓝藻细胞),V是T2噬菌体病毒。【小问1详解】IV是蓝细菌细胞(蓝藻细胞),V是T2噬菌

体病毒,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T2噬菌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I是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生物,所以两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IV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小问2详解】Ⅱ和Ⅲ都是植物细胞,其中III中有中心体,所以III是低等植物。【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细胞器②是线粒体,线粒体能氧化分解丙酮酸,所以不能分解葡萄糖。【小问4详解】细胞器④为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细胞壁)形成有关。【小问5详解】生物膜系统是由

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构成的。28.以下是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示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图中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2)载体

蛋白和通道蛋白统称______________,前者转运物质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的改变;后者运输分子或离子时,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与分子或离子结合。(3)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由于膜内部具有疏水性,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

阻碍。现在研究确认,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水通道蛋白以_______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这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填“顺”或“逆”)其浓度梯度进行的,______________(填“消

耗”或“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度除了与其浓度梯度相关,还与______________数量的多少相关。【答案】(1)①.磷脂双分子层②.d③.消耗能量(或逆浓度梯度运输)(2)①.转运蛋白②.自身构象③.不需要(3)①.协助扩散②.顺③.不消

耗④.通道蛋白【解析】【分析】1、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2、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

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小问1详解】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磷脂双分层。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分析图可知,只有d这种方式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图中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的是d。【小问2详解】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统称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在转运离子或分子时,会与离子或分子结合,导致发

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转运物质时自身构象不发生改变,不需要与分子或离子结合。【小问3详解】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现在研究确认,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

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这种方式是顺其浓度梯度进行的,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度除了与其浓度梯度相关,还与水通道蛋白数量的多少相关。29.下图表示某植物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

,a、b代表双层膜的细胞器)。(1)细胞器a、b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它们各自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C

6H12O6→③发生在______________,此过程释放______________(“大量”或“少量”)能量。(3)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薄膜上,此场所除了产生④之外,

还产生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若物质①的供应突然停止,短时间内C3的含量会______________(填“减少”或“增多”)。【答案】(1)①.叶绿体②.线粒体

③.CO2##氧化碳④.H2O##水(2)①.细胞质基质②.少量(3)①.类囊体②.ATP③.NADPH④.减少【解析】【分析】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完成葡萄糖到丙酮

酸的转化,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小问1详解】图中细胞器a能吸收光能,合成葡萄糖,说明细胞器a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细胞器a、b为双层膜结构,细胞

器b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碳和水,水参与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二氧化碳参与暗反应阶段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有氧呼吸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和水,图中②被吸收进入液泡,说明①代表二氧化碳,而②代表水。【小问2详解】过程C6H12O6→③属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以及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③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小问3详解】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该阶段发生水的光解产生④氧气和NADPH,还发生ATP的合成过程

,产生的NADPH和ATP被用于暗反应阶段中C3的还原。若突然停止①二氧化碳的供应,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下降,生成的C3减少,但C3的还原速率基本不变,C3的消耗量不变,故C3的含量会减少。30.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观察

某种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绘制了甲、乙、丙三幅图,请据图分析:(1)甲图中的B→C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C点时染色体的数目是否加倍?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乙图中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区段。(3)用胰蛋白酶处理①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____。①和②中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

________。(4)丙图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出现在分裂期的______________(填时期)。(5)请在下图的一个细胞周期中,绘制出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答案】(1)①.DNA的复制②.否(2)①.8②.0③.EF(3)①.DNA②.①和②中的DNA

是在间期通过复制而形成的(4)前期和中期(5)【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

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小问1详解】甲图中的B→C曲线上升说明DNA分子数增加,其原因就是DNA的复制,C点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染色体数没有增加。小问2详解】乙图有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有8个着丝粒,则有8条

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对应于图甲中EF段。【小问3详解】图乙中①是一条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则用胰蛋白酶处理后,蛋白质被降解,剩余的物质是DNA,由于①和②中的DNA是在间期通过复制而形成的,所以①和②中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小问4详解】【的图丙表示染色体数为2n、染色单体数为4n、DNA分子数为4n,对应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小问5详解】在分裂间期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由一个DNA分子变为2个DNA分子,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所以一条

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曲线如下: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