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docx,共(15)页,358.46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f9857f061ec089b8e4790889f0e2a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生物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以大肠杆菌和蓝细菌为对象,对这两种生物进行了分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B.都是
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C.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2.下图为某同学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绘制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之外的结构)大小相对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原生质体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该结果的获
得可能有三种途径:①用同一部位的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甲、乙两次实验;②用同一部位的细胞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进行甲、乙两次实验;③用不同部位的细胞甲、乙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下列对①②③及图示相关的分析,正确
的是A.若为①,则甲曲线代表的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乙曲线B.若为②,ab时间段内细胞只以自由扩散方式吸收物质C.若为①或②,则实验过程中只需连续观察,不需其他操作D.若为③,则实验前细胞甲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乙的细胞液浓度3.中国麂鹿(2N
=46)分布区狭窄、数量少,已被列为国际濒危动物。下列有关雄性中国麂鹿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的精原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单体B.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中,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不等C.分裂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23个四分体排列
在赤道板位置上D.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数目均为46个4.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常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突变后过量表达有关。ADP核糖基化因子(ARFs)在促进肿瘤的侵袭及转移,尤其是
在胃癌、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研究ARFs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对照组选用正常肺泡上皮细胞,实验组选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B.靶向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达ARFs,检测细胞的增殖、迁
移情况C.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过量表达ARFs,EGFR基因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D.敲除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ARFs基因,EGFR数量减少,细胞增殖与迁移速率升高5.人体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机
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内环境的稳态与血浆中的抗体无关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血浆中D.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发生于内环境中6.高容量性低钠血症表现为体液容
量增多,血钠浓度下降,血清钠<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液中除含水外,还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B.机体对水重吸收增多时,可减少体液容量C.可使用醛固酮以维持机体血钠含量的平衡D.血钠浓度降低会导致机体血
浆渗透压降低7.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成年人的“憋尿”现象说明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脊髓中排尿中枢的活动B.刺激神经中枢也可引起效应器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这种反应不属于反射C.条件反射消退是中枢把原
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D.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因此条件反射的数量也是无限的8.某些生物体内存在依靠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化学突触和依靠离子流动传递信息的电
突触,结构如下图所示。电突触的突触间隙较窄,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通过离子通道连接,Na+等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的兴奋传递速度可能会更快B.无论是化学突触还是电突触,信
息传递的方向都是单向的C.无论是化学突触还是电突触,都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D.图2所示的突触可以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传递信息和运输物质的功能9.心脏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为探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
号,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A、B两个蛙的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A有某副交感神经支配,B没有该神经支配;刺激该神经,A心脏的跳动减慢,从A心脏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心脏的营养液中,B心脏跳动也
减慢。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心脏是否有某副交感神经支配B.根据兴奋产生的条件可推测,营养液中应该含有Na+C.该实验证明心脏的跳动只有化学信号起作用,电信号可有可无D.副交感神经和心肌细胞之间也存在突触,突触后膜
是心肌细胞膜10.大多数发生病毒感染的人都存在炎症反应,造成体温升高,进而出现发热症状。某感染者从发热到降温的体温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侵染人体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B.由于机体的调节作用,a~b段和c~d段散热量等于产热量C.从发热到降温
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冬季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室外不会发生如图所示的体温变化11.宇航员进入太空后,由于脱离了地心引力,血液上浮,头部血量增加,机体误认为身体中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下列相关分析
正确的是A.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头部血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B.宇航员脱水后,应给予注射或饮用大量清水C.宇航员大量排尿后,会在下丘脑中产生渴觉D.经过一系列调节,一段时间后宇航员可恢复正常12.下列关于激素、神经递质、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三种物质都是
活细胞产生的,且都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通常都要被灭活或回收,而酶则不会C.酶都是大分子物质,而激素和神经递质可能是小分子物质D.胰岛素、乙酰胆碱都以胞吐方式从细胞中分泌至内环境中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人体内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可将它的端粒以囊泡形式转移到另一种细胞——T细胞的端粒上,从而保护T细胞免受细胞分裂导致的细胞衰老。下列相关分析
正确的是A.APC和T细胞中端粒的化学组成相同,都含有DNA和蛋白质B.APC的端粒通过囊泡转移到T细胞,说明衰老T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C.衰老T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D.APC的端粒转移到T细胞,可避免因T细胞衰老而导致的免疫力下降
14.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脲酶可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为CO2和NH3。对小麦地上部分施用尿素时,若使用脲酶抑制剂——苯基磷酰二胺(PPD)进行处理,则会导致小麦叶片中的尿素含量升高,同时小麦叶片出现严重的
叶尖坏死症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N元素可参与合成植物体内的核酸和蛋白质B.脲酶可降低尿素分解反应的活化能C.小麦叶片的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D.PPD的主要作用是破坏脲酶中的肽键15.唾液腺的分泌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
配,交感神经可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唾液腺少量分泌水少酶多的黏稠唾液,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使唾液腺大量分泌水多酶少的稀薄唾液。实验分析发现,相关刺激可引发唾液腺细胞内IP3增多,引起囊泡内Ca2+释放至细胞质基质,胞内Ca2+浓度升高可增强唾液腺细
胞分泌,主要分泌水多酶少的稀薄唾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各种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活动都属于非条件反射B.唾液腺细胞内IP3增多后,支配唾液腺的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C.去甲肾上腺素参与的是激素调节,乙酰胆碱参与的是神
经调节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唾液腺分泌的调节往往不是完全自主的16.肥胖容易造成血糖浓度偏高,也容易导致胰岛素浓度偏高。为了研究阿司匹林对肥胖小鼠的血糖调节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的处理方法如下表所示,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
误的是组别饲喂类型三周后实验方法检测指标甲饲料饲喂葡萄糖胰岛素浓度乙饲料+阿司匹林饲喂葡萄糖胰岛素浓度丙饲料注射胰岛素葡萄糖浓度丁饲料+阿司匹林注射胰岛素葡萄糖浓度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胰岛素浓度和葡萄糖浓度B.阿司匹林既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影响血糖浓
度C.阿司匹林与胰岛素在调节小鼠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辅助治疗肥胖小鼠的糖尿病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11分)在农业生产中,部分地区干旱胁迫已经成为限制作物
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CO2浓度升高可以缓解作物遭受干旱的不利影响。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干旱胁迫与高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水稻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置于正常CO2浓度
+正常水分,高CO2浓度+正常水分,正常CO2浓度+干旱胁迫,高CO2浓度+干旱胁迫下,并在不同光照下培育,测得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与丙组对比,说明干旱胁迫可导致水稻净光合速率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2)据
图1分析,与B点相比,A点时细胞内三碳化合物(C3)含量__________(填“较多”“较少”或“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3)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后,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此时
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干旱胁迫下光饱和点明显低于正常水分条件下,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4)为研究高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机理,科研人员分别测得四组水稻细胞中脯氨酸(小分子物质,可调节渗透压)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试分析,高
CO2浓度可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是__________。18.(11分)甲基化是核酸碱基的修饰机制之一。下图是DNA的胞嘧啶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的代谢过程,TET酶修复异常甲基化的位点,继而生成未甲基化胞嘧啶。回答下列问题:(1)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____________,但可影响基因的_
____________,从而使生物的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这种遗传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2)在胞嘧啶的修饰过程中,通过测定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可反映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甲基转移酶使胞嘧啶发生甲基化,TET酶则可修复异常甲基化位点,二者的作用结果不
同,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除此之外,酶还具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特性。(3)有研究表明,吸烟男性的精子数量和活力、精子密度和存活率下降,精子基因的甲基化与胚胎、子代发育息息相关。研究人员检测了对照人
群(A)、轻度吸烟人群(B)和重度吸烟人群(C)精子中的5-mdC、5-hmdC、m6A的平均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m6A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常见的RNA甲基化修饰形式。吸烟者精子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较不吸烟者__
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吸烟者的m6A水平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19.(12分)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2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字母表示体液,数字序号表示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内
环境由__________(填图1中代号)组成,大部分细胞生活在__________(填图1中代号)中。“乙→甲”表示的物质为O2和养料,则“甲→乙”表示的物质应为__________。若甲可与丙发生物
质交换,此时的甲能不能表示肌细胞内液?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2)图2的c中液体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体液名称)。(3)图2中所示的细胞呼吸过程发生在_______
____(填“肝细胞”或“肌细胞”)中,若人体4h未进食,则血液流经该组织细胞后,血糖浓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20.(12分)神经调节在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问题:(1)
图1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的相关组成部分。若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X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位,结果如图2所示。①图1中①~⑤组成的反射弧所完成的反射类型是___________(填“
非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该反射弧中有___________个神经元。②图2所示的实验中,物质X的作用最可能是__________;如果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清水中完成该实验,则图中曲线的走势是___________(填“与横轴平行”“与
纵轴平行”或“与原曲线一致”)。(2)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
现(如图3所示)。①根据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属于哪种结构的细胞膜可知,图中的突触类型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类型。乙酰胆碱和多巴胺都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则甲作用于乙后,最终会引起丙细胞膜上____________通道开放,该离子运输引起丙细胞膜上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是___________。②长期吸食可卡因,可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则图中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会减少。21.(14分)在寒冷、应激刺激条件下,机体会分泌相关激素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T3)的作用机制,TR为甲状腺激素的受体,TRE为DNA上甲状腺激素—受体复合物作用的特定序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应激刺激下,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_活动占优势,_________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等应激反应。根据自主神经系
统的功能分析,饭后剧烈运动不利于消化和吸收的原因是_________。(2)如果切除垂体,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T3的分泌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饮食中缺碘,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3中分泌量会增加的有_________。(3)
上图可以体现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T3进入靶细胞后,直接影响的两个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TRE应该属于基因中的部分序列而不是基因之间的序列,理
由是_________。高二生物学·答案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的结构,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A、C、D三项正确;大肠杆菌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B项错误。2.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原生质体大小相对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情境,考查质壁分离实验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
运用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若为①,乙曲线对应细胞因失水过多死亡而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较高,甲曲线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较低,A项错误;若为②,因细胞在失水的同时吸收溶液中的K+和
NO3-,所以,ab时间段内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既有自由扩散又有主动运输,B项错误;若为①,实验过程中需在c点前加清水才可获得甲曲线,若为②则只需连续观察,不需其他操作,C项错误;若为③,图示乙细胞快速失水,说明实验前乙细胞液浓度
较小,乙细胞液浓度小于甲细胞液浓度,D项正确。3.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麂鹿为情境,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中国麂鹿共有4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前期的精原细胞中共有92条染色单体,A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中,核DNA数与染色体数相同,B项错误;分裂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23个四分体排列
在赤道板位置上,减数分裂I前期染色体没有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C项错误;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数目均为46个,D项正确。4.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研究ARFs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情况为情境,考查细胞癌变和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
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研究ARFs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需要选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根据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实验组过量表达ARFs或减少ARFs的表达,A项错误;靶向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达ARFs,检测细胞的增
殖、迁移情况,B项正确;已知ADP核糖基化因子(ARFs)在促进肿瘤的侵袭及转移,尤其是在胃癌、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过量表达ARFs,EGFR基因表达量增加,而细胞凋亡率降低,C项错误;敲除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ARFs基因,EGFR数量减少,细胞增殖与迁移速率降低,
D项错误。5.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作用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项错误;抗体参与免疫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项错误;由于毛细血管壁细胞的液体
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所以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血浆中,C项正确;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D项错误。6.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表现为情境,考查内环境与稳态、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
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体液中除含大量的水外,还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A项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促进机体对水的重吸收,水会进入血浆中,不会减少体液容量,抑制机体对水的
重吸收可减少体液的容量,B项错误;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血钠浓度下降时,可使用醛固酮来维持机体血钠含量的平衡,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因此血钠浓度降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D项正确。7.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反
射和反射弧,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憋尿”是大脑皮层发出不能排尿的指令后,对脊髓中排尿中枢的抑制过程,说明大脑皮层是可以控制排尿反射的,A项正确;反射必须通
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发生,所以刺激神经中枢虽然效应器也能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这种反应不属于反射,B项正确;条件反射的消失不是简单的消退,而是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的过程,C项正确;非条件反射是生下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条件反射
可以后天形成,其数量几乎是无限的,D项错误。8.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突触结构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题意可知,电突触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
间通过离子通道连接,Na+等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没有经过神经递质的传递,兴奋传递速度更快,A项正确;图1所示的是化学突触,图2所示的是电突触,据图可知,电突触传递信息可以是双向的,B项错误;虽然电突触的突触间隙较窄但也存在,所以无论是化学突触还是电突触都是由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C项正确;电突触通过离子运输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所以电突触可以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传递信息和运输物质的功能,D项正确。9.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的探究实验为情境,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处理方面的差异是A心脏有某副交感神经支配而B心脏没有,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心脏有无某副交感神经支配,A项正确;由于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是Na+内流的结果,所以在实验的培养液中应该含有Na+,B项正确;题干信息
明确心脏的跳动是受神经调节支配的,在传出神经上传导的是电信号,本实验探究的是在神经元和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哪种信号,C项错误;突触存在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腺细胞或肌细胞之间,即在副交感神经和心肌细胞之间也存在突触,D项正确。10.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体温变化曲线图为情境,考查体温调节
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人体感染病毒可能会引起发热等症状,体温异常,人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A项正确;a~b段,体温升高,则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d段,体温降低,则散热量大于产热量,B项错误;感染病毒后人体出现发热的过
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C项正确;冬季从室内到室外,先会出现体温略微降低的现象,然后随着机体的调节作用,体温又迅速恢复正常,所以不会发生题图所示的体温变化,D项正确。11.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宇航员进入太空后的生理变化为情境,考查水盐平衡调节,旨在考查考生的理
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头部血量增加,进而出现尿量增加,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尿量减少,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不会增加,A项错误;由于宇航员尿量增加引起脱水,且尿液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等成分,所以对于脱水后的宇航员应注射生理盐水或饮用淡盐水,B
项错误;渴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C项错误;脱水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恢复正常,D项正确。12.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激素、神经递质、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
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三种物质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但酶也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项错误;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既可能被分解而失活也可能被重新回收,而酶发挥作用前后,不发生变化,B项正确;酶是蛋白质或RNA,属于大分
子物质,激素有的是大分子物质,有的是小分子物质,神经递质大部分是小分子物质,C项正确;胰岛素、乙酰胆碱都要从细胞中分泌细胞外,其分泌的方式都是胞吐,D项正确。13.答案ACD命题透析本题以细胞衰老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情境,考查细胞衰老
的原因和细胞膜的特点,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端粒都是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化学组成相同,A项正确;由题干信息知,APC的端粒是以囊泡形式转移的,所以,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项错误;衰老细
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C项正确;端粒转移可避免T细胞衰老,T细胞与人体免疫有关,D项正确。14.答案AB命题透析本题以脲酶对尿素的分解作用为情境,考查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和细胞坏死,旨在考查考生的
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N元素可参与合成植物体内的核酸和蛋白质,A项正确;脲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降低尿素分解反应的活化能,B项正确;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细胞坏死不同于细胞凋亡,是由于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由细胞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
伤和死亡,C项错误;PPD的作用机制很可能是破坏脲酶的空间结构,D项错误。15.答案ABC命题透析本题以唾液腺的分泌活动为情境,考查神经调节,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看见美食或听别人谈论美食引起的唾液
分泌属于条件反射,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唾液腺细胞内IP3增多后,主要分泌水多酶少的稀薄唾液,稀薄唾液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支配唾液腺分泌的,B项错误;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C项错误;由于唾液腺的分泌是在某种刺激下,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引起的,交
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但也受大脑皮层控制,因而不是完全自主的,D项正确。1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阿司匹林对肥胖小鼠血糖调节的影响实验为情境,考查血糖调节,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
素养。思路点拨根据表格中的处理方法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胰岛素浓度和血糖浓度,A项正确;甲、乙两组实验对比可知,阿司匹林可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丙、丁两组实验对比可知,阿司匹林可以影响血糖浓度,B项正确;注射胰岛素使丁组小鼠的血糖在60min内明显下降,但
丙组血糖浓度仍保持相对稳定,不能说明阿司匹林与胰岛素在调节小鼠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可能是阿司匹林使小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降低血糖,C项错误;对比丙、丁组可知,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浓度,所以
阿司匹林可以辅助治疗肥胖小鼠的糖尿病,D项正确。17.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1)降低(1分)干旱导致气孔关闭,细胞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而气孔关闭对细胞呼吸影响不大,故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2)较多与B点相比,A点时光照强度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
DPH较少,C3还原量较少,但CO2的固定过程基本不受影响,故A点时C3含量较多(答案合理即可给分)(3)干旱胁迫下,气孔关闭,导致暗反应减弱,需要消耗的ATP和NADPH量减少,导致ATP和NADPH积累,抑制光反应过程,导致光饱和点降低(4)
干旱胁迫下,高CO2浓度可增加细胞内脯氨酸的含量,细胞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植物的抗旱性增强命题透析本题以干旱胁迫为情境,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
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1)干旱导致气孔关闭,细胞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含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而气孔关闭对细胞呼吸作用影响不大,故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所以甲组与丙组对比,说明干旱胁迫可导致水稻净光合速率降低。(2)据图1分析,与B点相比,A点时光照强度低,光反
应产生的ATP和NADPH较少,C3还原量较少,但CO2的固定过程基本不受影响,故A点时C3含量较多。(3)干旱胁迫下,气孔关闭,导致暗反应减弱,需要消耗的ATP和NADPH含量减少,导致ATP和NADPH积累,抑制光反应过程,所以导致光饱和点降低。(4)脯氨酸
能够调节细胞渗透压,干旱胁迫下,高CO2浓度可增加细胞内脯氨酸的含量,细胞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增强。18.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碱基序列表达表观遗传(2)甲基转移酶活性、5-甲基胞嘧啶
(5-mdC)的含量(2分)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2分)(3)升高吸烟者DNA的甲基化程度升高,导致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减少,m6A水平低(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命题透析本题以胞嘧啶代谢图和吸烟对男性的精子数量、活力的影响为情境,考查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知识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1)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可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生物的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这种遗传机制称为表观遗传。(2)在胞嘧啶的修饰过程中,甲基转移酶催化胞嘧啶甲基化生成5-m
dC,通过测定细胞中的甲基转移酶活性、5-甲基胞嘧啶(5-mdC)的含量可反映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甲基转移酶使胞嘧啶发生甲基化,TET酶则可修复异常甲基化位点,二者的作用结果不同,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
性,除此之外,酶还具有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3)根据图示,吸烟者精子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较不吸烟者升高。基因转录生成RNA,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导致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减少,m6A水平低。19.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乙、丙、丁乙CO2和代谢废物(2
分)不能丙是淋巴液,而肌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2分)(2)血浆和细胞内液(2分)(3)肝细胞升高、降低(2分)命题透析本题以内环境物质组成图为情境,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功能,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
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1)根据四种体液间的关系可知,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液,丁是血浆。内环境是由三种细胞外液组成的,大部分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若“乙→甲”表示的物质为O2和养料,则“甲→乙”表示的物质应为
CO2和代谢废物。丙是淋巴液,甲可与丙可发生物质交换,说明该细胞生活在淋巴液中,而肌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故此时的甲表示的不是肌细胞的细胞内液。(2)图2中c是组织液,该种液体的来源有血浆和细胞内液。(3
)图2中有葡萄糖和糖原(多糖)的相互转化过程(①②),所以该细胞为肝细胞;4h未进食,则肝细胞中的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所以血液流经肝组织细胞后血糖浓度升高,但由于肝细胞时时刻刻进行细胞呼吸消耗
氧气,所以氧气的含量降低。20.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①非条件反射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3②抑制细胞膜上K+通道的开放(或抑制了运输K+的转运蛋
白的功能,或降低了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2分)与横轴平行(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①轴突—轴突型轴突—树突(或胞体)型(前两空顺序可互换)Na+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②丙命题透析本题以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和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示意图为情境,考查神经调节,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1)①图1中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脊髓属于低级的神经中枢,且该反射没有
大脑皮层参与,所以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反射弧中有1个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1个中间神经元和1个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共3个神经元。②根据图2中的实验结果可知,在培养液中添加物质X后,在电刺激
的作用下,由静息电位转化成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无法恢复到静息电位,而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据此可推测物质X的作用最可能是抑制细胞膜上K+通道的开放或抑制了运输K+的转运蛋白的功能或降低了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由于动作电位是Na+内流形成的,所以在清水中完成该实验,
就不会有膜电位变化,即图中曲线的走势是与横轴平行。(2)①根据图3中所示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可知,突触类型有轴突—轴突型、轴突—树突(或胞体)型两种类型。甲释放的乙酰胆碱会促进乙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作用于丙细胞,引起丙细胞膜处Na+内
流,从而产生动作电位,即膜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②可卡因会阻止多巴胺运回突触前膜,从而在丙细胞的突触后膜处持续发挥作用,导致该细胞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21.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4分)(1)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对胃肠的蠕
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2分)(2)增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2分)(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2分)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基因(或TRE)表达(第二、三两空顺序可换)TRE可指导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
)命题透析本题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图为情境,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及作用特点,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1)在应激刺激下,自主神经系统中的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等应激反应。饭后进行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所以不利于消化和吸收。(2)如果切除垂体,则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会随之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会因为没有甲状腺激素的抑制作用而分泌增加;如果饮食中缺碘,则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3)从图中可以看出,T3只有与靶细胞中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作
为信使传递信息的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T3进入靶细胞后,直接影响的两个生理过程分别是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和基因(或TRE)表达;TRE应该属于基因中的部分序列而不是基因之间的序列,理由是TRE可指导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获得
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