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21.454 K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9)页,121.45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ad48fb8ed4667f2bcd8b9025bbb2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出题人:刘明娜审题人:蒋黎茉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许多人喜欢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

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

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

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薄之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

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

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文姬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响,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

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摘编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

人生的距离》)材料二: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客观方面而言。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家的方面来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

谓自己的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它处处表现民族性或个性。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

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

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的性质,古来说者不一,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因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者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

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它从那艺术家的理想情感里发展进化到一个完满的艺术品,也就同一个生物细胞发展进化到一个完全的生物一样。所以我向来的观察,以为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品的过程,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并且是一种最高级

的、最完满的自然创造的过程。因为艺术是选择自然间最适宜的材料,加以理想化、精神化,使它成了人类最高精神的自然的表现。其实各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也很不同,譬如建筑艺术,在建造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

;音乐也不取象于自然;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摘编自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材料三:艺术家中的古典派,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信奉理想的自然主义。他们承认自然之中有美也有丑。两只燕子,飞得最快而姿态最轻盈的一只是美的;许多耕牛中,最强壮耐劳的是美的;一个少女和一

个老妇,前者是美的;两个青年,一个气色红润,一个贫血早衰,壮健的是美的。总之,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在无生物或自然景色中间,予人以伟大、强烈、繁荣之感的为美。反之,自然的丑是不合于

种族特征的,非典型的,畸形的,早衰的,病弱的。在精神生活方面,反乎一切正常性格的是丑的,例如卑鄙、怯懦、强暴、欺诈、淫乱。艺术既是自然的再现,凡是自然的美丑,当然就是艺术的美丑了。(摘编自傅雷《艺术与自然的关系》)1.下列对材料一和

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蔡文姬之所以能写出《悲愤诗》,是因为她能把切身的悲愤之情放在一定距离之外,对自身的经历加以反省。B.从客观上讲,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艺术也离不开创作者的创作自觉和想

象能力。C.在古代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实践中,许多艺术形式表明人们都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D.音乐不是取象自然,抒情诗不是模仿自然,这都表明艺术并非一味地模仿自然。艺术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一段自然的实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艺术上的做法要不近情理,其目的正是使

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B.只有艺术上出现的诸如波斯画中人物肢体不自然的扭曲等形式,才能弥补实际人生与自然的缺陷。C.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D.

艺术家中的古典派和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认为自然存有美丑之分,这种观点也对其艺术主张产生了影响。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的一项是(2分)A.断桥残雪,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成为西湖胜景。B.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

C.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D.在梵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中,天空是旋涡状的,星云呈现出流动感。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反驳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时的论证思路。(4分)5.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

台”两句千古传诵。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其蕴含的艺术理论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香市茅盾“清明”过后,我们镇是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月。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

源”的时候,这香市面上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折神赐福(蚕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谓“借

佛游春”是也。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座前的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简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资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焦得眼睛流泪的檀香

烟,木拜垫上成排的殖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

“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工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

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化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

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那么姑且到唯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

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一员,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

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的男女老小总共有到三十个!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儿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

今天差不多看不见。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1933年7月文本二:成功地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来铺排事实表现主题,是《香市》显著的艺术特色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对比,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从来就是艺术创作中作家们所常常用到的一种极有力的表现手段。同一乡镇的“香市”昔盛今衰,前后迥异,孤立地看,难见深意,但两相对比,就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并能启人深思

。农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尚且如此凄凉,使人失望,终年岁月的辛酸悲苦就可想而知了。读了这篇散文,在读者的心海里激起的只能是对上世纪30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憎恶和诅咒。《香市》的另一艺术特色,是在散文创作中成动地创造和运用了窥斑见豹、

大题小做的艺术手段,表现了30年代初旧中国的历史巨变。作者在《茅盾散文集·自序》讲过一段名言:“从来有‘小题大做’之一说。现在我们也常常看见近乎‘小题大做’的文章。不过我以为随笔之类光景是倒过来‘大题小做’的。”“我的意思是:大题不

许大做,就只好小做了。”“特殊的时代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文体。”揭露在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下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这是个“大题”,但在白色恐怖下不能直言“大做”,只好“小做”。通过旧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小侧面“香市”昔盛今衰的变化来

表现。这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选取、挖掘题材的艺术匠心。浓郁的乡土气息,是《香市》的第三个艺术特色。茅盾生长在农村,但在都市里长大。而他的血液里还保留着乡村的“混宝气愿”。他曾说:“我爱的,是乡村的浓郁的‘泥土气息’。”他在《关于“乡土文学”》

一文中指出:“乡土文学在描写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香市》从题材、内容上看是属于“乡土文学”一类,完满地达到了上述要求,它通过对“香市”今昔巨变的描述,勾勒了一幅

朴素的色彩鲜明、有声有色、时代性很强的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节选自陆维天《“香市”昔盛今衰因何在》)【注释】①蚕花廿四分:浙江一带方言,称蚕茧的收成为蚕花。这里的“蚕花廿四分”是希望蚕茧能有廿四分的好收成。②革命: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19

24—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革命’以后……不准举行‘香市’。”不仅表明重兴香市的时代背景,并且说明“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具有直接影响。B.“香市”的场地被瓜分、暗示了

“香市”衰败的缘由:国内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导致江南农村经济调敝、破产的根本原因。C.作为反映现代文明技艺水平的“南洋武术班”的表演,技艺高了,但是看客反倒少了,更加有力地深化了农民生活“今不如昔”的悲

剧。D.“香市”的主角由农民变为现在的小商人,表明只是采用“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的商业手段无法重兴“香市”,还得需要其他商业手段。7.下列对文本一、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本一中“公安分局”和“蚕种改良所”具

有象征意义,“公安分局”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蚕种改良所”象征着反动的军阀势力。B.文本一的主要意图并不在于介绍故乡习俗和追忆儿时生活,而是以“香市”的今昔变化,揭示“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C.文本一通过“窥斑见豹、大题小做”的艺术手段,生

动传神、浅白直露地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化及其原因。D.文本二中“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在文本一中则是通篇“今不如昔”的整体对比,但其他对比似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大遗憾。8.文本一中画横线部分是怎样描写“香市”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9.文本二说,《香市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乡土气息”在文本一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范雎至秦,王庭迎,

敬执宾主之礼。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

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也。大王

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

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

死而秦治,贤于生也。”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三》)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B.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C.先生

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D.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蹶,跌倒、绊倒,也指竭尽,文中指跌倒,与

成语“一蹶不振”的“蹶”意思相同。B.保傅,是保官和傅官的统称,古代负责辅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的官员。C.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也代指朝廷和国家政权,在文中指后者。D.跽,双膝着地,把上身挺直。文中秦王跽曰中的“跽”与《鸿门宴》中“按剑而跽

”的“跽”皆表示警备。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王到庭院去迎接范雎,执行的是宾主的礼仪,屏退左右的人后长跪反复请教,这些都表现出对范雎的重视。B.范雎认为自己客居秦国,又认识到解决秦国问题会涉及秦国君臣和秦王的骨肉至亲,所以不想参与秦国政事。

C.范雎认为只要自己的主张对秦王有益,即使像箕子、接舆那样油漆涂身,也觉得是莫大的荣耀,不觉得羞耻。D.秦王被范雎的忠诚之言和对自己处境的分析打动,认为是上天派范雎来帮助自己保全宗庙的,再次悉心求教。13.把文中画横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愿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也。(5分)(2)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5分)14.范雎举“吕尚遇文王”事例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品鉴张说的《送

梁六自洞庭山作》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诗,完成15-16题。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唐·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注】①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遂有与诗人的相遇。当时作者被贬为岳州

刺史,在为梁知微举行的送别宴会上创作此诗。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诗中“日见孤峰水上浮”的“浮”有动态感,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与杜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的“浮”有异曲同工之妙。B.张诗第三句由虚转实,由写景转抒情,以神仙“不可接”暗指入朝如登九重天,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C.杜诗首联的“今”“昔”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尾联“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D.杜诗将江山的壮阔与个人胸

襟的博大相互映衬,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16.同为描绘洞庭山水的佳作,两首诗在抒情的处理上各有千秋。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两首诗的不同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17.补写出

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平等的环境。他说:,。(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说六朝历史一去不返,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3)张孝祥在《念奴娇·

过洞庭》里用:,表明自己如同冰雪般光明磊落、襟怀坦荡。(4)《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5)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泰山作比,说明要广纳人才方能成就大业的句子是:,

。(四)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5小题,10分)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吴楚东南坼.(分裂)B.尽挹.西江(舀)C.功施.到今(施行)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资助,供给)19.下列句

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民以殷盛,国以富强。C.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D.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2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对此,谩嗟荣辱。B.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C.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D.乘纤离之马,建

翠凤之旗。2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西.取由余于戎B.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C.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D.并国二十,遂霸.西戎2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阐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代表作

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B.卡夫卡,德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变形记》《诉讼》《城堡》等。C.“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是出自晋代葛洪《神仙传》的相关记载。D.五帝三王中的五帝:指《史记·五帝本纪》中的黄帝、颛顼、

帝喾、唐尧、虞舜。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我国的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由于砖木材料易受寒暑风雨侵蚀,再加之修建时间久远及天灾人祸,古建筑会不可避免地受损,加固、修复已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各种修复方法中,①,因而得到广泛运用。首先,碳纤维材料性能优越。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

修复材料,碳纤维材料的抗拉强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承载力、刚度与抗震性能。钢材材料容易锈蚀,但碳纤维材料不会。另外,②,能避免因修复材料自重而增加的额外重量压力。其次,碳纤维修复能更好地保证古建筑的原始风貌。对于古建筑的修复,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③。碳纤

维修复很少对建筑原结构进行钻孔、打钉等物理性破坏,符合原建筑修缮的特性。例如,木料上的那些“岁月裂纹”,大都会被不着痕迹地“缝合”。第三,碳纤维修复施工难度低,工期短,对于追求时间效益的项目工程,碳纤维修复法更是省时利器。2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岁月裂纹”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3分)A.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B.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C.如谢庄《月赋》中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D.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2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25.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到临危受命勇担道义的烛之武,从公而忘私的“最美奋斗者”雷锋到坚

守初心的战斗英雄陈祥榕,从攻坚克难的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到始终行走在探索发现之路上的加来道雄……一个又一个“好故事”展现着时代潮流的变迁,也铭记着个人的奋斗和奉献。在“好故事”周围有聆听者,欣赏其意义和价值;有传播者,弘扬其传

统与精神;有创作者,践行奋斗,书写序章……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会在“好故事”中承担怎样的角色?请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或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必修下语文试卷期中考试答案1.C。“人们都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中的“人们都”以全概偏。2.D。A.“要不近情理”错误,无中生有。B.这些形式化的手法确实弥补了实际人生与自然的缺陷,但不是必要条件。C.“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

主义者’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比较有误,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两则材料话题方向不一致,且材料三认同“艺术是自然的再现”,而材料二认为艺术“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3.B。从材料三“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

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可知:AC项只谈了对自然的审美,未涉及艺术;D项强调艺术创作与自然有距离,符合材料一的观点,而不符合材料三的观点。只有B项“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机能旺盛、精神饱满,最符合“

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4.①首先,提出“亚里士多德‘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在承认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具有合理性的基础上,再对其不合理性予以批驳。②然后提出艺术的本质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

术家创造的过程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③最后用建筑、音乐、抒情诗等例子论证了“模仿说”观点存在漏洞。(评分参考:第一点第1分,第二点2分,第三点1分)5.①“燕山雪花大如席”,运用夸张,使艺术和自然之间产生了一种距离;②诗

人以自身的创作情绪和想象力将理想情感具体化、客观化;③李白选取雪花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自由的创造和丰富的想象,并加以理想化、精神化,具有李白的浪漫主义的个性特色;④诗句呈现出了雪花这一自然景观旺盛、强烈的美感,彰显了自然之美,是对自然的再现。(评分参考:答出两点即可满分

)6.D。【解析】:D选项,往常“香”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香市”的主角转变为镇的小商人。这说明了什么?因为国内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使得农村经济凋敝、破产,他们己经没有经济能方来消受这“香市”了。在当时的情况

下,无论什么商业手段,都无法挽回农村破产、乡村凋敝的趋势了。7.B。【解析】A选项,“公安分局”象征着反动的军阀势力。"蚕种改良所'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C选项,“浅白直露”错误。文本二,第二段开头说“运用了窥斑见豹、大题小做的艺术手段”。由此可见“浅白直露”不正确

,应为“含蓄蕴藉”。D选项,“但其他对比似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大遗憾”错误。“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在文本一中不仅有通篇“今不如昔”的整体对比,也有“今胜于昔”的局部对比:由此可见,茅盾是深谙艺术描写辩证法的,其艺术描写十分成功,没有

什么遗憾。B选项可知:文本一固然有“香市”为记忆,但是作者的主要意图还是在于表现“香“”的今昔剧变,用以勾画农村衰败贫困的趋向,揭示“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在这看似平静的话语背后是农民的辛酸和不幸,是作者对农民深切的关注和同情!所以选B。8.(1)采用了场面描写(场

景描写)的方法。先说明“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和“玩”。(2)然后,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场面之大。(3)由多种感官出发,描绘届里的品物之盛与香火之旺。(4)最后,从听觉角度表现庙里庙外的声音之嘈杂。评分参考:一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就满分。9.(1)记叙的内容是江南农村特殊的风

土人情:对故乡风俗的介绍(农村的“狂欢节”),对“香市”的描写(“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等等。(2)反映的主题与乡村(农民)有关:通过“香市的今变化,揭示了上世纪30年代初江南农村经济破产,乡镇日益凋敝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

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其他答案参考:①描写的人物多是农民(小商人):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小商人是乡镇上的,不是城市里的。②语言具有“乡土”化:质朴通俗,亲切自然,并夹有一些方言词汇(蚕花世四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范雎来到秦国,

秦昭王到庭院迎接,恭敬地执行采用了宾主的礼仪。看到的人无不改变脸色容颜。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哦,哦。”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说:“哦,哦。”像这样多次。秦王直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我吗?”范雎表示

歉意说:“不敢这样啊。我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份)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像这种情况,交情是生疏的。结果一谈就任他做太师,用车载着和他一起回去,他们的交谈是深入的。所以文王果真在吕尚的辅佐下取得了成功,终于占有天下而成为帝王

。现在我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交情疏远,可是所想要陈述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错失)的事,又处在您的骨肉至亲之间。我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多次问我而不回答。大王真能按我说的去做,死亡不足成为我的担忧,流亡不足成为我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发狂,不足

成为我的耻辱。死亡,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必须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微有些益处,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我还忧虑什么呢?假如我能够像伍子胥那样进献谋略,就是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我的主张实行了,我忧虑什么呢?假如我可以跟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浑

身涂漆可以有益于贤明的君主(对贤明的君主有帮助),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耀了,又有什么耻辱呢?我所害怕的,只是怕我死了以后,天下的人们看到我竭尽忠心而身体倒下,因此闭住嘴巴停住脚步,不肯到秦国了。大王上怕太后的威严,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辅臣的手,终身受到蒙蔽,没法

照见(察明)奸佞,大则国家覆灭,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我害怕的!至于处境困难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忧患,我不敢害怕。我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活着更有意义。”秦王直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偏僻遥远,寡人笨拙没有才能,先生竟能

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要我来烦扰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我能够从先生那儿受到教诲,这是上天用来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儿子的啊。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我,不要再怀疑我了。”范雎拜了两拜,秦王也拜了两拜。10.B11.D[解析]

文中的“跽”是一种表示恭敬,有所请示的姿势。12.B[解析]“不想参与秦国政事”错。13.(1)我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多次问我而不回答。【评分标准】陈,陈述,陈列,献上;陋忠,浅陋的

忠诚;而,表转折,却;对,应对,回答。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至于处境困难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忧患,我不敢害怕。若夫,至于,像那;穷,处境困难、困厄;辱,被侮辱,受辱;亡,流亡。14.①想说明君臣初遇交情生疏。②想得到秦王重用再深入交谈。③表明自

己会像吕尚辅佐文王一样,帮助秦王建功立业。【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5.B由实转虚。16.张诗:①作者谪居送客,征帆远去,满目秋色,送别后的孤独感油然而生。②帝宫高入九重天,友人前往之地就如仙境一样难以接触,而诗人如同被贬入

凡尘,寄托着作者宦游异乡的沉郁心情和对朝廷的思恋情绪。杜诗:①首联蕴含了早年的愿望至今未能实现的伤感,人世沧桑、忧时伤世的感慨。②颔联透露出国家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动荡不安。③颈联尾联抒发了自己年迈多病、举目无亲、孤独无依、漂泊天涯的哀伤,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评分参考:张诗第一点第1分,第二点2分;杜诗每点1分。)17.(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3)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5)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18.C延续19.BA河北河

南C西面D所以20.DA漫,徒然。B裁同才C藉同借21.D项使动,其余选项名词做状语22.B卡夫卡是奥地利作家23.B[解析]B项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强调;C表示引用;D表示特定称谓。24.①碳纤维修复法优点较多②碳纤维材料的

重量较轻(质量较小)③切忌改变原始风貌(保留原始风貌)【评分标准】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25.作文(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