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15.532 K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x,共(13)页,215.53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524d063d593de46b04dd6860c8a2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4月第一次检测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西周时期,“和”与“序”是两种重要的价值追求,《礼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对“和”“序”的追求

A.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促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C.有助于秩序构建和社会和谐D.反映出官僚政治的基本特点2.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来自中原的物品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

”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藏文化方面的物品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来自西方的物品东罗马金币

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栗特物品。A.道教受到当地各民族的热烈追捧B.魏晋至隋唐东西方交往呈现多路径格局C.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

统治3.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

.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C.世界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D.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4.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

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记》。这表明()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源远流长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发展5.茶叶由中国传入西方后,西方饮茶之风逐渐盛行。如英国用中国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

独特高雅的品茶方式——“下午茶”,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俗习惯享誉世界;在美国高压的生活环境中,品茶成为美国人寻求心理平静的一个重要方式。这主要体现出()A.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C.中国茶文

化对西方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D.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6.在北京冬奥会上,从奖牌、图标、场馆的设计和名称到点燃火炬的长信灯、中国运动员队服上的山水画、奖牌里的同心圆玉璧,每一处都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都蕴藏着浓厚的“中国风”,中国文化元素成为北京冬奥会最靓丽的风景线。这反映了()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弘扬C.文化交融的发展趋势D.中华文化由世俗走向高雅7.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A.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B.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8.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

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9.西周时,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

,以后历代藏书之制莫不仿于此。随着“蔡侯纸”问世,档案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逐级上送;《大明律》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官文书者,杖一百。”这表明,中国古代档案的发展()A.源于汉字成熟及书写载体演进B

.种类数量进一步扩大C.反映重视文化传承的历史传统D.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10.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两者的相似之处是A.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B.依据河水涨落制定了历法C.留下了完整的成文法典D.形成等级森

严的种姓制度11.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一度流行。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这说明阿拉伯()A.是东西文化

交流的桥梁B.文明的影响广泛深远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D.善于借鉴但缺少创新12.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

伯人创造的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特别长13.伊斯兰帝国在文化、数学和科学发明等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希腊文著作,并创造

出自己的文化。8世纪初,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数千年文明区的深厚积淀B.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C.信仰与征服的持久性力量D.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4.如果说

希腊人是古典文化的原创者,他们在史诗、戏剧、哲学、艺术、体育等领域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的话,那么,罗马人则是希腊文化的忠实继承者,他们在政治、军事、法律、建筑等领域的贡献堪与他们的老师即“希腊人”相媲美。如果说希腊人是哲学家、科学家

、文学家、艺术家的话,那么,罗马人就是军事家、政治家、法学家和工程师。材料观点的主旨是A.罗马文化不如希腊文化具有开创性和独特性B.西方古典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发扬光大于罗马C.罗马文化是希腊文化的忠实继承者缺少创新D.古罗马法律制度奠定了西方法制文明的基础15.《荷马史诗》产生于公元前8世

纪,在公元前6世纪汇编成册。从公元前5世纪起,每逢雅典四年一次的泛雅典娜节上,都有朗诵《荷马史诗》的节目。在现实生活中,古希腊人从《荷马史诗》中摘章引句,用以解答有关道德与行为的问题,甚至在城邦间的领土纠纷中引用荷马的诗句

来作为自己的有力证据。这表明《荷马史诗》()A.成为共同历史文化心理的源泉B.提供了政治准则和日常生活的样板C.植根于城邦民主政治的时代潮流D.铸就了全希腊的宗教政治道德宪章16.某位考古学家曾说道:“有言道希腊教

人为人,而罗马开化人类,这就是帝国的功业;而其采取的形式则是罗马化。”下列对“罗马化”理解准确的是()A.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B.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具有开创性C.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存在一定继承性D.罗马文化以其先进的法律影响世界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

题,共52)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

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

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信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材料二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

,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还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

视角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的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共同点。(2)提炼材料二中的核

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18.(12分)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材料一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尚书》主张“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材料二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

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

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三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

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

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思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外来思想传入中国时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带来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

中国文明优于世界文明的表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除古印度人的数字之外,古代各民族的数字都很繁杂,认读和运算起来不方便。公元774年,一位印度学者将早期的印度数字介绍到巴格达学术界。大数学家花拉子密写了一部书,首次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了印度数字体系,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

全面论证。大约是阿拉伯人频繁的商业活动特别需要这种方便的印度数字,故其很快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在使用中渐渐演变为比较接近于现今通行形态的古巴尔字体。又由于阿拉伯商人的到处奔走,这种数字渐渐以“阿拉伯数字”的名称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据《中西闻见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阿拉伯数字外传的原因。材料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成果简表2013—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门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2015—2019年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已有100个成员。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4.4%。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达成6大类283项务实成果。2013—2020年中国先后与138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世界提供透明、公平的发展机会。(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城邦时期,古希腊人在自然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将自然界物质作为整体

的生态意识。城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使得城邦时期的古希腊人形成了合理利用与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态意识。随着古希腊人对自然界研究的深入,他们还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是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城邦时期的古希腊人

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宗教、哲学以及对经济发展追求的影响,形成了敬畏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和始终以人为中心的特点。——摘编自汪烽《城邦时期古希腊人的生态意识研究》材料二西汉儒家秉承先秦儒家“民本”“农本”“节用”“尚礼”等

思想,如荀子思想被董仲舒吸收并加以发扬光大,他把天、地、人看作是合为一体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天地人一体说”,确立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生态系统论认识。这对生态保护而言,利大于弊。西汉儒家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家“用之

有度,取之有时”的思想,在注意到开发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选择和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感恩等方面,对前人有所超越。但西汉盛行的“灾异说”把生态灾异政治化,使之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误导了人们对生态灾异真正原因的探求,影响了生态科学的发展。——摘编自赵杏根《西汉儒家生态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邦时期古希腊人的生态意识的特点及其成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儒家生态思想发展的背景并简要评价。答案和解析1.C解析:C.由题干“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可知,西周时期对“和

”“序”的追求有助于秩序构建和社会和谐,故C项正确。A.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错误。BD.题干没有体现出家国一体与官僚政治,故BD项错误。故选C。2.B解析:B.图文表明柴达木盆地自南北朝到隋唐和中原地区、西藏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都有往来,“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和“

玛瑙珠、铜香水瓶等物品”说明在这一时期东西方之间并不只局限经济交流,还有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内容、多路径格局,故选B项。A.图文中只有“道教符篆锦两件”涉及道教,但并不能判定道教受到各民族的追捧,排除A项。C.TW并未说明柴达木盆地具有巨大的军事意义,不能说明是兵家

必争之地,排除C项。D.“全面有效”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青海地区在唐朝属于边疆地区,政府的管辖效能比较有限,排除D项。3.D解析:伏尔泰对中国文明史采取了肯定态度,并且对欧洲的文明进行了批判,说明中国的文化传播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故选D。伏尔泰肯定中国文明史不代表

中国的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排除A;伏尔泰生活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改革在此之前已经兴起,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交融,排除C。4.A解析:A.题干中,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源自古代文化典籍,体现了为国为民的情

怀、勇于担当的精神、修身克己的操守等,表明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A项正确。BC.题干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影响,BC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D.《离骚》不属于儒家典籍,题干中的古代文化典籍不局限于儒家

典籍,D项错误。5.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茶叶由中国传入西方后,西方饮茶之风盛行,英国形成下午茶,美国将其作为减压的重要方式,说明中国茶文化对西方生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并不是本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排除A

项;材料反映茶叶传入西方后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与传播途径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茶叶传播,即物质传播,不是人口迁移,排除D项。6.B7.B8.A解析:A.从题干可以看出最早的塔是源于印度,形似一个半圆的土堆,后来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才形成了后来的佛塔,说明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的建筑艺术,

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故A正确。B.佛教并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B错误。C.题干中并没有反映出中国墓葬形式的特点,而是强调塔的特征,C错误。D.题干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宗教信仰对民众生活的影响,D错误。9.C解析:C.由题干“西周……蔡侯纸……两宋……《大

明律》”,可知中国古代档案的发展体现中国重视文化传承的历史传统,故C正确。ABD.这三项无法从题干得出,故排除ABD。10.A解析:A.西亚有楔形文字,埃及有象形文字,故A正确。B.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的是埃及,故不选B

。C.古埃及没有成文法典,故不选C。D.形成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的是印度,故不选D。故选A。11.C解析:C.由题干可知,阿拉伯人吸收了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而编写成《一千零一夜》,说明阿拉伯文明具有包容性,C项正确。A.本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

信息不符,排除。B.题干说的是阿拉伯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吸收,没有提到阿拉伯文明的影响,B项排除。D.阿拉伯文明对外来文明既有吸收又有创新,D项排除。12.B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

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A.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创造的,故排除A。CD.这两项与题干所说问题无关,故排除CD。1

3.D解析:A.只是部分题干信息,故不选A。B.题干信息未反映,故不选B。C.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故不选C。D.从题干“伊斯兰帝国文化、数学和科学发明等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D正

确。故选D。14.B解析:材料观点一方面强调古希腊文化的开创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强调罗马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故B正确;A项认为罗马文化不如希腊文化是对材料的错误的理解;材料中明确表述罗马发展了

希腊文化,故C项错误;D项只涉及法律层面,且没有说明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关系。1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人对《荷马史诗》的运用和代代相传中包含了对其价值的认同,说明《荷马史诗》成为古希腊人共同历史文化心理的源泉,故选A项;提供“样板”的说法不符

合史实,B项错误;《荷马史诗》先于雅典民主政治潮流诞生,C项错误;D项说法过分夸大了《荷马史诗》的作用,排除。故选A。16.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希腊和罗马对世界的影响不同,而罗马帝国却是实现了帝国文化的罗马化,即世界化,故A项正确;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都有一定的开创

性,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继承关系,故C项排除;材料并没有提到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影响,故D项排除。17.(1)特点:儒家从历史文献中找寻解决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规律中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层面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时代难题,提倡法

治;墨家强调社会平等。共同点:人本主义;关注社会现实。(2)观点: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封闭性(内敛性)。阐述:中国是古代人类发展史上典型的大河文明国家,肥沃的平原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历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加强了经济的封闭性;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亚

洲东部,西高东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孕育了中华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从而使这种模式延续下来。18.(1)内涵:①重视以人为本,提倡民本思想;②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③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④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⑤崇尚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⑥主张和而不同。核心思想:以人为本。(2)特点:①渐近性;②本土化;③阶段性;④广泛性;⑤冲突融合并存。(任意3点)影响:①冲击中国传统社会;②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③有利于缓和社

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④客观上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任意3点)(3)优于世界文明方面:①高度发展的文化;②先进精湛的工艺;③有效的官僚机构;④具有社会凝聚力的儒家信仰;⑤成熟的科技成果。19.(1)原因:①印度数字本身更加简洁和便利(自身

的优越性);②学者和数学家对其进行介绍和推广;③阿拉伯商人经商的推动(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2)特点:①涉及领域广泛;②参与主体众多;③成员间平等民主。意义:①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和发展;②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深化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③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④在合作共赢中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0.(1)特点:整体生态观;敬畏自然

;以人为中心;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与改造自然。(答出三点即可)成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哲学及宗教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发展;城邦制度的保障。(答出三点即可)(2)背景:西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评价积极方面: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发

展了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时的生态环境。(答出两点即可)消极方面:西汉儒家生态观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不利于生态科学的发展。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674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