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题型06 用分离定律的思维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遗传题型提分专练(解析版).docx,共(12)页,170.46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0eaffbbfaf7eed921d374e3e5bc42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题型06用分离定律的思维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答案
】A【解析】AAbb与aaBB的小麦进行杂交,F1基因型是AaBb,减数分裂会产生4种配子,Aa和Bb分别自交都产生三种基因型,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9种,故选A。2.香豌豆中,当C与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其它情况均为白色。一株红
色香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A.1/9B.3/7C.1/3D.3/4【答案】B【解析】A、据分析该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CcRr,自交后代中白花占7/16,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3/7,A错误;B、CcRr自交后代白花
香豌豆中纯合子基因型是CCrr、ccRR、ccrr,占白花的3/7,B正确;C、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CcRr,自交后代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3/7,C错误;D、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CcRr,自交后代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3/7,D错误。故选B。3.豌豆子叶的黄色
(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B.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C.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2D.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2【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圆粒:皱粒为3:1,说明亲本中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是杂合子,黄色:绿色为1:1说明亲本中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相当于是测交,故亲本是YyRr和yyRr,故A正确。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因为
亲本是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故B正确。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故C正确。F1中的纯合子占1/2×1/2=1/4,故D错误。4.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分别为YyRr与Yyrr的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A
.3∶1∶3∶1B.1∶1∶1∶1C.9∶3∶3∶1D.3∶1∶1∶1【答案】A【解析】基因型分别为YyRr与Yyrr的个体杂交,其中Yy×Yy→后代有两种表现型,且表现型之比为3:1;Rr×rr→后代有两种表现型,且表现型之比1:1.因此,F1的表现型
比例是(3:1)×(1:1)=3:1:3:1,A正确。故选A。5.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
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00%,据此得出F2成熟植株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为A
.2种3:4B.4种12:6:2:1C.4种1:2:2:3D.4种9:3:3:1【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Rr,F2理论值是:高杆:矮杆=3:1,抗病:易感病=3:1,按题中存活率计算:高
杆:矮杆=3×2/3:1=2:1,抗病:易感病=3:1×1/2=6:1,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1)×(2:1)=12:6:2:1,表现型是4种,故选B。6.某植物红花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
型3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l开红花,再将Fl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如果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和aabbccB.在F2红花中,有1/27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C
.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D.随机选择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都是AaBbCc【答案】B【解析】已知两个亲本都是白花,而AABBCC表现为红花,A错误;根
据以上分析已知,F2红花占总数的27/64,红花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1/3)3=1/27,因此在F2红花中,有1/27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B正确;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植株
花色的等位基因至少3对,假设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为3对,则纯合白花植株AABBcc与纯合白花植株aaBBCC杂交,则后代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D错误。7.中国动物遗传学家陈桢证明金鱼体色的遗传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白色是由四对隐性基因(a
abbccdd)控制的性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而四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就使个体表现为紫色,观察发现紫色鱼的体色深浅程度随显性基因的数目增多而加深。用紫色最深的紫色鱼与白色鱼杂交得到足够数量的F1,让F1雌雄鱼杂交,得
到F2个体(假设F2个体的各表现型成活率相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鱼体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紫色最深的金鱼其基因型是AABBCCDDC.F2中紫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55D.F2个体中
杂合子占15/16【答案】C【解析】A.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金鱼体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而四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就使个体表现为紫色,观察发现紫色鱼的体色深浅程度随显性基因的
数目增多而加深,由此推出紫色最深的金鱼其基因型是AABBCCDD,B正确;C.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中紫色个体占255/256,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种类应是:2×2×2×2-1=15种,因此F2中紫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5/255,C错误;4D.F2个体中纯合子应是
16/256,即1/16,则杂合子占15/16,D正确;故选C。8.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
=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24:8:3:1B.9:3:3:1C.15:5:3:1D.25:15:15:9【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水稻的抗旱性和多颗粒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对测交结果中每一对
相对性状可进行单独分析,抗旱:敏旱=2:1,多颗粒:少颗粒=1:1,则提供的亲本抗旱、多颗粒植株产生的配子中A:a=2:1,B:b=1:1,让这些植株相互授粉,敏旱(aa)占1/3×1/3=1/9,抗旱占8/9,少颗粒(bb)占1/2×1/2=1/4,多颗粒占3/4,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
性状分离比为(8:1)×(3:1)=24:8:3:1。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9.某XY型性别决定昆虫种群存在黄色、黑色、褐色和白色四种体色,由两对完全显性关系的等位基因控制,现在一只黑色雌虫和一只黄色雄虫杂交,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A.F1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黑色雌性个体有2种基因型B.该昆虫种群中不可能出现纯合黑色雌性个体,也不可能出现黑色和褐色雄性个体C.选取F1种黄色雌性个体与黄色雄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雌雄比例为1:1,雌性和雄性均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8:1D.选取F1中黑色雌性、黄色雌
性个体和白色雄性个体混合随机交配,后代雌雄比例为4:3,其中雄性个体有2种表现型,比例3:1【答案】D【解析】A、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共有基因型种类数为3×4=12种,但是其中有三种致死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Y、aaX
BY,故只有9种基因型,其中黑色雌性基因型为AAXBXb、5AaXBXb,A正确;B、由于存在__XBY或__XBXB致死现象,故不存在AAXBY或AaXBY或AAXBXB或aaXBY,该昆虫种群中不可能出现纯合黑色雄性个体和黑色雌性个体,也不存在褐色雄性个体,B正确
;C、选取F1种黄色雌性个体(A_XbXb)与黄色雄性个体(A_XbY)相互交配,其中A/a基因组成及其比例为AA:Aa=1:2,产生的雌雄配子及其比例为AXb:aXb=3:1,AXb:aXb:AY:aY=3:1:3:1,所以后代中雌雄比例为1:1,雌性和雄性均只
有两种表现型,黄色与白色,其中白色的比例为1/3×1/3=1/9,黄色的比例为1-1/9=8/9,即黄色:白色=8:1,C正确;D、选取F1中黑色雌性(A_XBXb)、黄色雌性个体(A_XbXb)和白色雄性个体(aaXbY)混合随机交配,其中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其比
例为AXB:AXb:aXB:aXb==2:6:1:3,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Xb:aY=1:1,由此可知后代雌雄比例为4:3,其中雄性个体有2种表现型,黄色(AaXbY)和白色(aaXbY),比例2:1,D错误。故选D。10.燕麦籽粒的红色与
白色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色深浅程度由控制红色的基因数目决定,而与基因的种类无关。下图为燕麦籽粒颜色遗传图谱,考虑红色深浅程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2红粒中表现型有六种B
.F1红粒与亲本红粒表现型一样C.根据遗传图谱可推出燕麦籽粒颜色涉及三对等位基因D.将F1红粒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3:1【答案】B【解析】A、F2红粒中有六个显性基因、有五个显性基因、有四个显性基因、有三个显性基因、有两个显性基因、有一个显性基因的,显
性基因的数目不同,红色也不同,A正确;B、F1红粒只有三个显性基因,亲本红粒基因型为显性纯合子,有六个显性基因,亲本红粒颜色更深,B错误;6C、根据遗传图谱子二代红粒:白粒=63:1,是64种组合,推测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C正确;D、F1进行测交,可以写为AaBbCc
╳aabbcc,AaBbCc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C:ABc:AbC:Abc:aBC:aBc:abC:abc=1:1:1:1:1:1:1:1,由于aabbcc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是abc,因此测交后代表现型有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和没有显性基因4种表
现型,比值为1:3:3:1,D正确。故选B。11.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
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⑴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矮
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⑵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答案】⑴一F2中高茎:矮茎=3:145⑵27:21:9:7【解析】⑴根据F2中,高茎:矮茎=(162+126):(54+42)=3:1,可知株高是受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紫花和白花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受基因D、d控制,根据题干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根据纯合白花和纯合白花杂交出现紫花(A_B_),可知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故F1的基因型为AaBbDd
,因此F2的矮茎紫花植株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四种基因型,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和aabbdd5种基因型。⑵F1的基因型是AaBbDd,A和B
一起考虑,D和d基因单独考虑分别求出相应的表现型比例,然后相乘即可。即AaBb自交,后代紫花(AB):白花(Abb、aaB、aabb)=9:7,Dd自交,后代高茎:矮茎=3:1,因此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
、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27:21:9:7。12.Ⅰ.某种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鱼和黑眼黑体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7(1)在该种鱼体表颜色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
_。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2)三倍体黑眼黄体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为母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鱼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鱼,其基因型是________。
由于三倍体鱼___________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3)假设有一基因型为AaaaBBbb的四倍体黑眼黄体鱼,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理论上该鱼能产生_______种配子,假设基因型相同的该种鱼杂交产生F1,理论上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4)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
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5)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
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1)黑体(或黑色)AAbb(2)AAaBbb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3)6
黑眼黄体:红眼黄体:黑眼黑体:红眼黑体=105∶35∶3∶1(4)常XX和Y(5)01/2【解析】8(1)F1表现出来的是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为隐性性状,黄体和黑眼是显性。在该种鱼体表颜色性状中隐性性状是黑体(或黑色)。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的基因型是AAbb。(2)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鱼为父本(
aaBB),精子的基因型为aB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为母本(AAbb)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鱼,其基因型是AaaBbb,由于三倍体鱼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
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3)Aaaa产生两种配子,Aa:aa=1:1,BBbb产生三种配子,BB:Bb:bb=1:4:1,因此四倍体基因型为AaaaBBbb产生的配子种类是2×3=6种.Aaaa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黑眼:红眼=3:1,BBbb
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体:黑体=35:1,因此基因型为AaaaBBbb自交,后代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3黑眼:1红眼)(35黄体:1黑体)=黑眼黄体:红眼黄体:黑眼黑体:红眼黑体=105∶35∶3∶1(4)根据以
上分析已知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刚毛(B)对截毛(b)的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5)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则
符合要求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_YB,实验一的后代不存在这样的雄性个体,实验二中这样的雄性个体占后代的.13.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抑制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
眼灰体长翅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1/2有眼1/2雌9:3:3:11/2雄9:3:3:11/2无眼1/2雌9:3:3:11/2雄9:3:3:1回答下列问题:9
(1)根据杂交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判断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
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_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__________(填“显性”
或“隐性”)。【答案】不能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才都会出现有眼和无眼性状分离杂交组合:无眼×无眼。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中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有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
显性性状,有眼为隐性性状8隐性【解析】(1)分析题干可知,两亲本分别为无眼和有眼,且子代中有眼:无眼=1:1,且与性别无关联,所以不能判断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用基因E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eXe和XEY,子代的基因型为XEXe和XeY,表现为有眼为雌性,无眼为雄性,子代雌雄个体中没有同时出现有眼与无眼的性状,不符合题意,因此显性性状
是无眼。(2)要通过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在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可以选择表中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均为无眼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若无眼为显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则该杂交子代中无眼:有眼=3:1;若无眼为隐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隐性纯合子
,则该杂交子代全部为无眼。(3)表格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可分析出显性性状为灰体(用基因A表示)和长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用基因C或c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
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AABB和aabb,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2×2×2=8种。F2中黑檀体(Aa×Aa=1/4)长翅(Bb×Bb=3/4)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1/4,则无眼为隐性性状。14.下图为甲病(A—a)和
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0(1)甲病属于,乙病属于。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伴Y染色体遗传病(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一
6的基因型为,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不患病的概率是。【答案】(1)A(1分)D(1分)(2)1/2(1分)aaXBY(1分)Ⅱ-8(1分)(3)2/3(1分)1/8(1分)7/24(1分)【解析】(1
)只考虑甲病,3、4患病,生出正常孩子,说明为显性遗传,又3号男性患者,其女儿未病,可排除为伴X显性遗传,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考虑乙病,1、2正常,生出患病孩子,说明为隐性遗传,题中有信息为伴性遗传,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只考虑甲病,其基因型为aa,肯定纯合,只考虑乙病,或其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因此纯合概率为1/2;13号乙病基因型为XbY,X是由8号提供,因此致病基因来自Ⅱ-8号。(3)单独考虑甲病,可计算出孩子患甲病的概率,单独考虑乙病,可计算出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不患病的概率
要把单独考虑甲病时不患甲病的概率和单独考虑乙病不患乙病的概率相乘。对甲病而言,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Ⅲ-13的基因型为aa,因此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3+2/3×1/2=2/3;对乙病而言,Ⅲ-10
的基因型及概率为3/4XBXB、1/4XBXb,Ⅲ-13的基因型为XbY,他们结婚生育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1/4×1/2=1/8;因此,不患病的概率是(1-2/3)×(1-1/8)=7/24。15.某XY型性别
决定昆虫种群存在黄色、黑色、褐色和白色四种体色,由两对完全显性关系的等位基因11(用A/a、B/b表示)控制。现有一只黑色雌虫和一只黄色雄虫杂交,结果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2)F1共有_____
种基因型,其中黑色雌性个体有_____种基因型(3)选取F1中的黑色雌性、黄色雌性个体与白色雄性个体混合随机交配,后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4)写出F1褐色雌性和白色雄性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aXBXbAaXbY92黄色雄性:白色雄性=2:1【解析】(1)由柱形图可知,杂交后代雌性个体的表现型比例是黑色:黄色:褐色:白色=3:3:1: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比例是黄色:白色=3:1,雌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不同,又知3:3:1:1是(3
:1)(1:1),因12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位于常染色体的基因型用A(a)、X染色体上的基因型用B(b)表示,由后代雌性表现型比例可以推出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雄性中
黑色和褐色均为0,说明存在致死现象,XBY致死。(2)亲本AaXBXb,AaXbY杂交,因XBY致死(A_XBY和aaXBY),所以F1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黑色雌性A_XBXb个体有2种基因型。(3)选取F1中的黑色雌性(1/4×3/4A_XB
Xb)、黄色雌性(1/4×3/4A_XbXb)个体与白色雄性(1/4×1/4aaXbY)个体混合随机交配,后代雄性个体有2种表现型,黄色雄性:白色雄性=2:1。(4)遗传图解注意各个细节,符号不要出现遗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