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五 植被与土壤(含解析).docx,共(13)页,1.736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cc5a835dd2394006a0fd953c72fb0e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单元检测五植被与土壤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山东菏泽月考)矮曲林是指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
木组成的林地或丛林。中国矮曲林主要包括寒温性矮曲林和常绿苔藓矮曲林两类。下图示意中国矮曲林分布及分布区气候状况。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有关中国矮曲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分布范围比南方大B.分布地区年降水量小C
.全部由常绿阔叶林长期演化形成D.寒温性矮曲林树种组成较单一2.矮曲林的形成原因是所在地()A.全年寒冷、干燥B.持续大风,土层瘠薄C.多云雾,冬季气温低D.太阳辐射强,土层肥厚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我国西北内陆某典型
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cm,但根系在20m以上。读图,回答3~4题。3.以该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草原B.温带草原2C.热带荒漠D.温带荒漠4.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上部分
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小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读“某地区示意图”,回答5~6题。5.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净化空气B.防风固沙C.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6.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有()①河水含沙量增加②
河道淤积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读“六种主要植被类型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图”,完成7~8题。7.对年平均气温适应范围最广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针叶林C.草原D.荒漠8.影响植被类型由阔叶林—草原—荒漠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
分C.光照D.土壤(2020·山东枣庄模拟)据反映杭州城区大约有行道树15万株,其中法国梧桐有13万株。读表完成9~10题。树种特点法国梧桐属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易倒斜香樟属常绿大乔木,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39.法国
梧桐易倒斜的时间和气象因素是()A.1、2月份的积雪B.2、3月份的梅雨C.7、8月份的暴雨D.8、9月份的台风10.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A.冬季采光不佳,树枝易被积雪压断B.保持水土、涵养水
源的生态功能差C.夏季遮阴不足,导致气温日较差大D.防风固沙、吸烟滞尘的生态价值低(2020·河北唐山市期末)下图为“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读图完成11~13题。11.此图所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B.土壤酸化C.土壤盐碱化D.石漠化12.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A.过度放牧B.大水漫灌C.大量施肥D.围湖造田13.该环境问题可导致当地()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土流失C.
土壤肥力下降D.地下水位下降(2020·山东泰安市期末)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14.连作8
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A.土壤酸化B.土壤沙化C.土壤盐碱化D.土壤有机质增加415.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滴灌技术B.适量掺沙改造C.增施速效肥料D.及时深耕土壤16.该大棚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长
江三角洲C.黄淮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2021·安徽马鞍山模拟)蔬菜大棚土壤不同于普通田地土壤,它主要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蔬菜大棚具有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等特点。下图
为“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图示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是()A.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C.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种植年限越长,土
壤有机质含量越低18.蔬菜大棚种植的前期,图示深度范围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明显快于深层的原因是()①高温高湿环境②雨水淋洗很少③复种指数较高④有机肥施用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0·江苏南京市模拟)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层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
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甲为“4月末种植前砂田、裸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图”,图乙为“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9~20题。519.相对于裸田,砂田的特点是()A.耕作层含水量减少B.土壤表面温度较低C
.有效抑制土壤次生盐碱化D.表层风力有所加大20.砂田发展水果种植业的优势是()A.土壤肥沃B.昼夜温差大C.灌溉成本高D.耕作便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
题。(12分)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面积仅为8774平方千米,山地较多,土质瘠薄。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良成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引水灌溉,
建设塑料大棚生产蔬菜,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为了提高蔬菜产量,有的温室农业还使用了无土栽培法(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俗称水栽农业),无土栽培消耗大量的水和排放大量的废物,导致土壤退化。阿尔梅里亚气候统计资料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日均最高气温(℃)1927281
8日均最低气温(℃)10181910平均降水总量(mm)1981425平均降水天数(天)4125(1)分析阿尔梅里亚的气候对当地土壤的影响。(2分)6(2)“三明治”结构土壤能很好地调节水、肥、气、热,请说明“三明治”土壤的优点。(6分)(3)分析当地无土栽培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4分)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图甲)。研究还表明
,气候条件和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7(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4分)(2)推测伊
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4分)(3)考察队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4分)8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2013年9月3日,广西崇
左市市长信箱收到一封网民来信:这几年,我市在大力发展桉树种植,虽然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见效快,但危害更严重。种植桉树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老百姓都说它是“抽水机”“耗肥机”“毒
树”和“生态杀手”!希望政府能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好好管理一下吧!市长回复:感谢您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就您反映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专家研究表明,桉树没有毒性,其单位重量干物质合成所需水量远小于针叶林、黄檀、相思等树种
,肥力消耗也小于玉米、咖啡等农作物。我市桉树种植有如下误区:(1)每亩植株多在300棵以上(推荐每亩100棵左右);(2)砍伐周期3~4年(巴西约7~8年);(3)大量使用除草剂去除林下“杂灌木”;(4)“炼山”:砍伐后放火烧
山。所以,我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桉树之过,通过合理种植是可以避免的。另外,我市贫困地区较多,利用桉树发展相关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等),对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1)分析过去崇左市桉树种植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
成因。(4分)(2)试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为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9(3)说明如何借助桉树产业的合理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其脱贫致富。(4分)24.(2020·四川遂宁二中月考)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沿海的淤泥质海湾地区,受周期性潮水浸淹,
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红树林内部的众多生物和红树林一起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
的红树林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根据图文材料,推测红树林的生长习性。(4分)(2)简述红树林的生态价值。(4分)(3)简析红树林与其他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6分)10答案精析1.D2.B[第1题,由图可知,常绿苔藓矮曲林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的山区,寒温
性矮曲林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山区,矮曲林分布范围北方比南方小,A错误;常绿苔藓矮曲林分布区年降水量为600~2000mm,年降水量大,B错误;寒温性矮曲林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山区,是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
林长期演化形成的,C错误;寒温性矮曲林所在地环境恶劣,故其层次结构和树种组成较简单,D正确。第2题,矮曲林中树木变形、扭曲及矮化,应该是受强烈而持续的大风、贫瘠的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故B正确。]3.D4.D[第3题,结合图示可
知,该植物地上部分退化而根系发达,说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水分条件缺乏,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因而形成了荒漠景观。且我国西北内陆位于温带地区,故该植物类型是温带荒漠。第4题,当地降水增多时,该植被获取水分变得相对容易,
地下部分根系可能出现退化,分支减少;地上部分因为水分条件的改善,叶片将变大,但由于植被类型本身条件的限制,植株不会变高大。]5.D6.B[第5题,图示反映河流沿岸地表受到森林的保护,森林减缓水流,起到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选D。第6题,若森林被破坏则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水患加剧,①②③符合题意。河流的结冰期长短与森林被破坏关系不大。故选B。]7.C8.B[第7题,通过对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要素分布范围图的分析,可知图示纵坐标代表的是年平均气温
,可以看出草原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范围最大,即对年平均气温适应范围最广的植被类型是草原,C对。第8题,读图可知,由阔叶林—草原—荒漠年降水量越来越少,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B对。]9.D10.A[第9题,根据
材料可知,法国梧桐属于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因此8、9月份杭州地区的台风天气容易造成法国梧桐倒斜。第10题,由材料可知,香樟属于常绿大乔木,冬季不落叶,会导致冬季采光不佳,树上容易积雪,树枝易被积雪压断。故A正确。城市行道树主要作用是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和减少噪声,对于防风固沙、保持
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不大,两种行道树生态功能相差不大。故B、D错误。两种行道树都属于大乔木,叶子较大,夏季遮阴效果均较强,有利于减小气温日较差,故C错误。]11.C12.B13.C[第11题,此图所揭示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向土壤中排放盐分,水分蒸发后
,盐分在地表积累,形成的土壤盐碱化问题,C正确。第12题,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大水漫灌,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向上运动增强,导致表土积盐,B正确。过度放牧主要是破坏植被,A错误。大量施肥会导
致土壤板结,C错误。围湖造田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盐分向上运动,D错误。第13题,土壤盐碱化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导致当地土壤肥力下降,C正确。]1114.A15.D16.C[第14题,图示连作8
年后,变化的主要是表层: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减小(说明酸性增强);而有机质含量增加不是土壤退化的表现,A正确。第15题,读图可知,该地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是“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
退化速度,D正确。第16题,图示土壤pH值总体大于7,呈弱碱性,而南方地区土壤多呈酸性,A、B错误;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不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D错误;据此可判断可能位于黄淮海平原,C正确。]17.B18.C[第17题,由图中横轴与纵轴的关系可知,种植年限越长,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先升后降,
由三条曲线差异可知,随深度加深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故B正确。第18题,造成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有大棚保护,雨水淋洗作用弱,浅层有机质下渗慢,另一方面是浅层耕作使用的有机肥料多,所以有机质含量富集快,②④正确,故选C。
]19.C20.B[第19题,结合图甲分析,砂田中耕作层含水量增多,A错误;与裸田相比,砂田表面覆盖有砂石覆盖层,比热容更小,增温快,降温也快,因此白天砂田土壤表面温度高于裸田,夜晚土壤表面的温度低于裸田,B错误;砂田表面覆盖有砂石覆盖层,增加了
地表的粗糙度,能够削减风力,表层风力有所减小,D错误;砂田一方面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另一方面由于表层有砂石覆盖,能够减少蒸发,进而有效抑制土壤次生盐碱化,C正确。第20题,与裸田相比,砂田比热容更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进而增加水果的甜度,B正确;砂石
覆盖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A错误;砂田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因此灌溉成本较低,C错误;砂田表面有砂石覆盖,会增加耕作的难度,D错误。]21.(1)当地年降水量小,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2)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防止土壤
水分很快蒸发,减少用水量;中间层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提升土壤肥力,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下层黏土可保水托肥,避免养分和水分下渗,防止盐分上升。(3)无土栽培法大量消耗该地区的地下水,使土壤盐分增高以至退化;排放大量废物,尤其是化肥和杀虫剂的化学残留物,使土壤进一
步退化。解析(1)据气候统计资料表可知,该地年降水量较小,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地表植被覆盖率较小,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较贫瘠。(2)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等有关。结合“三明治”结构来说明其优点。(3)结合材料给出的无土栽培技术的生产特点分析回答
。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会大量消耗该地区的地下水,进而使土壤盐分增高以至退化;无土栽培会排放大量的废物,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化肥和杀虫剂的化学残留物,使土壤进一步退化。22.(1)相同点:土壤有机
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12有机碳含量下降幅度小。(2)特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
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3)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干预少,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少。解析(1)根据图示图例及
坐标信息可知,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是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小。(2)根
据横轴的植被类型判断海拔,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3)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开口向西,受地形影响,利于西风水汽形成降
水,降水丰富,植被茂盛,因此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积累多、流失少。23.(1)桉树生长速度快,种植密度过大,砍伐周期短,水分和土壤肥力过度消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肥力下降;化肥、除草剂过度使用导致水质恶化、土壤
污染;除草剂的使用及烧山除草去杂,导致原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山区降水丰富,原生植被的退化导致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2)控制桉树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桉树种植面积;禁止烧山,保护原生植被;合理使用化肥及除草剂;延长桉树砍伐的时间
间隔;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种植等。(3)桉树苗及木材出售增加农民收入;桉树种植带动造纸、木材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桉树林发展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扶贫资金,促进扶贫工
作开展。24.(1)喜高温;需土层深厚;耐盐碱,不惧海水淹没(能承受较长时间的缺氧环境)。(2)调节局部气候;减缓水流,增加泥沙淤积,巩固堤岸;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净化空气和海水;维护物种多样性。(3)茂密的红树林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部分食物;其他生物的粪便以及分解物为红树林生长提供了肥
沃的有机质;红树林和其内部栖息的生物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解析第(1)题,据材料“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沿海”可知,红树林喜高温;从“淤泥质海湾地区”可知,泥沙沉积形成深厚的含盐土壤,说明需土层深厚;“受周期性潮水浸淹”,说明耐盐碱,不
惧海水淹没(能承受较长时间的缺氧环境)。第(2)题,红树林是森林植被,能起到森林的生态作用,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其位于海岸线上,又能起到促淤保滩、防风固岸等不同于其他植被的作用。第(3)题,红树林以13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
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所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其他生物的粪便以及分解物为红树林生
长提供了肥沃的有机质;红树林和其内部栖息的生物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