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新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练习08 测量平均速度(考点精练)(解析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12.022 KB
  • 2025-03-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暑假新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练习08 测量平均速度(考点精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暑假新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练习08 测量平均速度(考点精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暑假新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练习08 测量平均速度(考点精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暑假新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练习08 测量平均速度(考点精练)(解析版).docx,共(7)页,212.02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b745a2c46d3e0715471b49628783bf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1.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_____。(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小车通过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答案】(1).刻度尺(2).停表(3).svt=(4).0.1(5).0.12【解析】【分析】考查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可根据公式svt=进行分析。【详解】(1)[1][2]需用的测量工具有: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的停表;(2)[3]实验依据的原理

是:svt=;(3)[4][5]由图可知:s=60cm=0.6m,s1=30cm=0.3m,t=5s,t1=3s,则: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1110.3m=0.1m/s3ssvt==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0.6m=0.12m

/s5ssvt==2【点睛】(1)该实验利用速度公式v=st测量;(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根据图中刻度尺上的刻度,停表上的时间,可知每段的距离和所用时间,求得速度.2.在“测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答案】(1).v=st(2).刻度尺(3).秒表(4).小(5

).0.18(6).0.225(7).变速【解析】【详解】解:(1)测量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3(2)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是为了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便于计时;(4)全程长

s1=90cm=0.9m,通过全程的时间t1=10:35:05﹣10:35:00=5s,全程的平均速度v1===0.18m/s,下半段路程为s2=×0.9m=0.45m,时间为t2=10:35:05﹣10:35:03=2s,则v2===0.22

5m/s(5)由(4)知,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变速运动.故答案为(1)v=;(2)刻度尺;秒表;(3)小;(4)0.18;0.225;(5)变速.【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

计算过程中注意路程和时间的统一.3.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4C.小车AB段

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答案】D【解析】【详解】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C、图中所示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是6s,BC段运动所用时

间是2s,即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小于BC段运动所用时间,故C错误;AB段和BC段路程相等,所以小车在BC段的速度大于在AC段的速度,小车通过整个斜面做的是加速运动,故BC错误;B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ACv=st=ss8,AB段的平均速度ABv=ABABst=ss26=s12s,BC

段的平均速度BCBCBCsvt==ssss224=,所以小车AC段平均速度小于BC段平均速度,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D正确.故选D.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

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本实验采用的测量工具______和______.5(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ABs=___cm;BCt=___s;ABv=___m/s;BCv=___m/s.(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是在做___运动.(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

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ACv偏___(选填“大”或“小”).【答案】(1).svt=(2).刻度尺(3).停表(4).小(5).40(6).1(7).0.2(8).0.5(9).快(10).变速直线(11).大【解析】【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

验原理是svt=;[2][3]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测量时间;(2)[4]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5][6][7][8]由题图知,刻度尺的单

位是dm,分度值为1cm,则:10.0dm6.0dm4.0dm0.4m40cmABs=−===15h35min22s15h35min20s2sABt=−=::::所以:0.40.2m/sm2sABABABsvt===15h35m

in23s15h35min22s1sBCt=−=::::6.0dm1.0dm5.0dm0.5mBCs=−==的6所以:0.50.5m/sm1sBCBCBCsvt===(4)[9][10]因为BCABvv>,所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5)[11]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svt=算出AC段的平均速度ACv偏大.5.为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要完成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和______;(2)实验

依据的原理是______;(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刻度尺(2).停表(3).svt=(4).0.1(5).0.12(6).小于【解析】【详解】(1)[1][2]需用的测量工具有: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的停表。(2)[

3]实验依据的原理是svt=。7(3)[4][5]由图可知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110.3m3sst==0.1m/s小车通过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220.3m2sst==0.15m/s小车通过全

程的平均速度v=0.6m5sst==0.12m/s(4)[6]比较v1、v2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点睛】(1)(2)要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通过前半段路程和通过全程的速度是否变化,就要测出小球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通过全程的平均

速度,进行比较。要测量速度,根据v=st就要测出路程和时间。(3)(4)由图中数据可知前半段和全段的路程和时间,再根据v=st求出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通过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可得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通过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