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机械能 专题34.docx,共(8)页,180.07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9ac2f583bec7dfa6e7ca947de13107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34机械能守恒定律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51页1.[2024·上海市新中中学月考]如图,将质量为m的篮球从离地高度为h的A处,以初始速度v抛出,篮球恰能进入高度为H的篮圈.不计空气阻力和篮球转动的影响,经过篮球入圈位置B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重
力加速度为g.则篮球经过位置B时的机械能为()A.12mv2B.12mv2+mg(h-H)C.12mv2+mg(H-h)D.12mv2+mgh答案:B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和篮球转动的情况下,篮球运动过程中机
械能守恒,篮球经过B点的机械能等于在A点的机械能.以B点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篮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Ep=-mg(H-h)=mg(h-H),则机械能E=Ek+Ep=12mv2+mg(h-H),B正确.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左端固定,现使滑块沿光滑
水平桌面滑向弹簧,在滑块接触到弹簧直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的()A.弹力越来越大,弹性势能越来越大B.弹力越来越小,弹性势能越来越小C.弹力先变小后变大,弹性势能越来越小D.弹力先变大后变小,弹性势能越来越大答案:
A解析:滑块接触到弹簧直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形变量越来越大,根据F=kx得弹力越来越大,滑块接触到弹簧直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一直做负功,物块的动能逐渐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A正确.3.利用双线可以稳固小球
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而不易偏离竖直面,如一根长为2L的细线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线上端系于水平横杆上,A、B两点相距也为L,若小球恰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每根线承受的张力为()A.6mgB.23mgC.5mgD.533mg答案:B解
析:小球恰好过最高点时有mg=mv21R,解得v1=32gL,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3L=12mv22-12mv2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F-mg=mv2232L,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23mg,B正确.4.[20
24·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联考]有一条均匀金属链条,一半长度在光滑的足够高斜面上,斜面顶端是一个很小的圆弧,斜面倾角为30°,另一半长度竖直下垂,由静止释放后链条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链条刚好全部滑出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522m/s,则
金属链条的长度为()A.0.6mB.1mC.2mD.2.6m答案:C解析:设链条的质量为2m,以开始时链条的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链条的机械能为E=Ep+Ek=-12×2mg×L4sinθ-12×2mg×L4+0=-14mgL(1+sinθ),链条全部滑出后,动能为E′k=
12×2mv2,重力势能为E′p=-2mgL2,由机械能守恒可得E=E′k+E′p,即-14mgL(1+sinθ)=mv2-mgL,解得L=2m,C正确.5.[2024·山东省济宁市期中考试]有一竖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B分别套在水
平杆与竖直杆上,A、B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质量相等,且可看做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B静止.由静止释放B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则连接A、B的绳长为()A.4
v2gB.3v2gC.2v23gD.4v23g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将A、B的速度分解为沿绳的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两物体沿绳子的方向速度大小相等,则有vBcos60°=vAcos30°,解得vA=33v,由于A、B组成的系统只
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B减小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A和B的动能,有mgh=12mv2A+12mv2B,解得h=2v23g,绳长L=2h=4v23g,D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小球套在光滑的
斜杆上,初始时小球位于A点,弹簧竖直且长度为原长L.现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至B点时弹簧水平,且长度再次变为原长.关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B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最大C.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0D.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gL答
案:BD解析:在小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功,并不是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A错误;从A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为零,小球的重力做正功最多,由动能定理得小球的速度最大,B正确,C错误;小球运动到B点时,弹簧为原长,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定律得mgL=12mv2,解得v=2gL,D正确.7.(多选)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cos(kx+23π)(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
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小环运动到x=π3时的速度大小v1=52m/sB.当小环运动到x=π3时的速度大小v1=5m/sC.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56π处D.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76π处答案:AC解析:当x=0时,y0=-1.25m;当x=π3时,y1=-2.5m.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y0-y1)=12mv21-12mv20,解得v1=52m/s,A正确,B错误;设小球速度为
零时上升的高度为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2mv20,解得h=1.25m,即y=0,代入曲线方程可得x=56π,C正确,D错误.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与竖直轨道AB和水平轨道CD相切,轨道均光滑.现有长也为R的轻杆
,两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a、质量为2m的小球b(均可视为质点),用某装置控制住小球a,使轻杆竖直且小球b与B点等高,然后由静止释放,杆将沿轨道下滑.设小球始终与轨道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则()A.下滑过程中a球机械能增大B.下滑过程中b
球机械能守恒C.小球a滑过C点后,a球速度大于26mgR3D.从释放至a球到滑过C点的过程中,轻杆对b球做正功为23mgR答案:D解析:下滑过程中,若以两球为整体,只有重力做功,则有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若分开单独分析,杆
对a球做负功,a球的机械能减小,杆对b球做正功,b球的机械能增加,A、B错误;若以两球为整体,只有重力做功,则有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有mg·2R+2mgR=12(m+2m)v2,解得v=26gR3,C错误;对b球分析,由动能定理可得W+2mgR=12
·2mv2,W=12·2mv2-2mgR=23mgR,杆对b球做正功为23mgR,D正确.9.[2024·浙江1月]类似光学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用磁场或电场调控也能实现质子束的“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三个平行区域Ⅰ、Ⅱ和Ⅲ,Ⅰ区宽度为d,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Ⅱ区的宽度很小.Ⅰ区和Ⅲ区电势处处相等,分别为φⅠ和φⅢ,其电势差U=φⅠ-φⅢ.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质子从O点以入射角θ射向Ⅰ区,在P点以出射角θ射出,实现“反射”;质子束从P点以入射角θ射入Ⅱ区,经
Ⅱ区“折射”进入Ⅲ区,其出射方向与法线夹角为“折射”角.已知质子仅在平面内运动,单位时间发射的质子数为N,初速度为v0,不计质子重力,不考虑质子间相互作用以及质子对磁场和电势分布的影响.(1)若不同角度射向磁场的质子都能实现“反射”,求d的最小值;(
2)若U=mv202e,求“折射率”n(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的比值);(3)计算说明如何调控电场,实现质子束从P点进入Ⅱ区发生“全反射”(即质子束全部返回Ⅰ区);(4)在P点下方距离3mv0eB处水平放置一长为4mv0eB的探测板CQD(Q在
P的正下方),CQ长为mv0eB,质子打在探测板上即被吸收中和.若还有另一相同质子束,与原质子束关于法线左右对称,同时从O点射入Ⅰ区,且θ=30°,求探测板受到竖直方向力F的大小与U之间的关系.答案:(1
)2mv0Be(2)2(3)U≤-mv20cos2θ2e(4)见解析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Bev0=mv20r不同角度射向磁场的质子都能实现“反射”,d的最小值为dmin=2r=2mv0Be(2)设水平方向为x
方向,竖直方向为y方向,x方向速度不变,y方向速度变小,假设折射角为θ′,根据动能定理Ue=12mv21-12mv20解得v1=2v0根据速度关系v0sinθ=v1sinθ′解得n=sinθsinθ′=v1v0=2(3)全反射的临界情况:到达Ⅲ区的时候y方向速
度为零,即Ue=0-12m(v0cosθ)2可得U=-mv20cos2θ2e即应满足U≤-mv20cos2θ2e(4)临界情况有两个:1、全部都能打到,2、全部都打不到的情况,根据几何关系可得∠CPQ=30°所以如果U≥0的情况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两边射入的粒子都能打到板上,分情况
讨论如下:①当U≥0时F=2Nmvy又eU=12mv2y-12m(v0cosθ)2解得F=2Nm34v20+2eUm②全部都打不到板的情况,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当从Ⅱ区射出时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粒子刚好打到D点,水平方向速度为vx=v02所以vy=vxta
n60°=36v0又eU=12mv2y-12m(v0cosθ)2解得U=-mv203e即当U<-mv203e时F=0③部分能打到的情况,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条件为(-mv203e≤U<0),此时仅有O点右侧的一束粒子能打到板上,因
此F=Nmvy又eU=12mv2y-12m(v0cosθ)2解得F=Nm34v20+2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