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语文教学从读懂一份高考卷开始.pptx,共(57)页,7.98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94676bc4bf8888a0e9bd819f1f8d2b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进入准高考从读懂一份高考试卷开始从高考写作题说起……2019年高考语文写作试题(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
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
,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写作题包含的复杂情境与复杂任务(综合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类共识)。“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民族文化)。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现实困境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困境之一、矛盾之一)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困境之二、矛盾之二)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
人去做好了!”(困境之三、矛盾之三)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困境之四、矛盾之四)。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以上是综合情境)请结合(不是综合)材料内容,(你是谁?—作者意识)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什么
场合写?—情境意识)同学(写给谁?—读者意识)写一篇演讲稿(怎样写—文体意识),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什么写?—目的意识),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从什么角度写?—角色意识),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意识)。分析写作题包含的复杂情境与复杂任务(综合二)“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类共识)。“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民族文化)。……有关劳动的人类文明共识,民族文化传统,是勿须重复论证的,不必代圣人言。当下的高考作
文流于假大空,有学生因思想贫乏无个人创见,只能假借圣贤先知为自己扯大旗作虎皮,说大话套话来吓唬人;也有学生因审题偏差之故,这些前提性的内容,只是提示了作文的话题方向,并不是作文重点和切入点。如果以此作为写作的重点和切入点,只能假大空,那就是审题有偏差了。分析写作题包含的复杂情境与复杂任务
(综合三)……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现实困境和矛盾)。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困境之一、矛盾之一)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
啊!”(困境之二、矛盾之二)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困境之三、矛盾之三)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困境之四、矛盾之四)。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以上是综合情境)请注意材料中的“一些同学”有三种表现,但这些同学并没有否定有关劳
动的伟大意义,他们只是遇到了劳动与现实的各种困境与矛盾,所以如果作文上下五千年地大谈特谈劳动的伟大意义,其实是“无的放矢”,并没有切中要害的。写作情境与任务之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类共识)。“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民族文化)。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现实困境)。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困境之一、矛盾之一)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以上是综合情境)基于: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
起”(为什么写?—目的意识),帮助这些自己的同学正确认识学习与劳动的矛盾。引导这些同学找到自己这些看法的症结所在。以学习忙为由排斥劳动不对(说清不对在哪),但也不能说为了“劳动”就放弃学习,这就是两难
困境(2015年全国1卷,小陈告父亲开车打电话)。分析两难困境中的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这个方案提供理论与事实依据,用恰当的语言(文体、语体、逻辑、结构)表达出来。写作情境与任务之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
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类共识)。“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民族文化)。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现实困境)。……有的说:“科技进步
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困境之二、矛盾之二)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以上是综合情境)基于: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什么写?—目的意识),帮助这些自己的同学正确认识劳动与科技进步(人工智能)的矛盾。引导这些同学找到自己
看法的症结所在。以科技进步(人工智能)为由排斥劳动不对(说清不对在哪),但也不能说为了“劳动”就放弃科技进步(人工智能),这就是两难困境。分析两难困境中的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这个方案提供理论与事实依据,用恰当的语言(文体
、语体、逻辑、结构)表达出来。写作情境与任务之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类共识)。“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民族文化)。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现实困境)。……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
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困境之三、矛盾之三)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以上是综合情境)基于: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什么写?—目的意识),帮助这些自己的同学正确认识劳动与社会分工的矛盾。引导这些同学找到自己看法的症结所在。以社会分工为由排斥劳
动不对(说清不对在哪),但也不能说为了“劳动”就否定社会分工(辞退家政人员导致他人失业),这就是两难困境。分析两难困境中的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这个方案提供理论与事实依据,用恰当的语言(文体
、语体、逻辑、结构)表达出来。写作情境与任务之四“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类共识)。“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民族文化)。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现实困境)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困境之四、矛盾之四)。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以上是综合情境)基于: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什么写?—目的意识),帮助这些自己的同学正确认识有关劳动共识与不尊重劳动的矛盾。引导这些同学找到自己看
法的症结所在(可能是上述三种情况的综合),以上述三种情况为由不尊重劳动是不对的,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劳动”确实占用时间,确实是又苦又累甚至也是“脏”的,演讲稿就是要与这些同学在两难中达成共识。分析两难困境中
的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这个方案提供理论与事实依据,用恰当的语言(文体、语体、逻辑、结构)表达出来。高考语文到底考什么?1、考查核心价值观!⑴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
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⑵劳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里来?①从学
习中来:教材、教师、学校、家长……②从阅读中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③从社会中来:关心社会、思考人生……④从实践中来:参与班级、学校、家庭、社会活动……⑷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高考语
文到底考你什么?2、考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国家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写作题中需要分析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⑴分析问题的能力:①人类共识、民族
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矛盾;②劳动与学习的矛盾;③劳动与科技进步的矛盾;④劳动与社会分工的矛盾。⑵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分析人类共识、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解决现实中不热爱劳动的问题;②分析劳动与学习的矛盾,解决不理解劳动的问题;③分析劳动与科技进步的矛盾,解决
不愿意劳动的问题;④分析劳动与社会分工的矛盾,解决不尊重劳动的问题。⑶上述问题并非单一的对应关系,彼此之间是错综复杂的,写作题本质上是需要你提交一份书面的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高考写作题到底考你什么?3、考查你的“关键
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国家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写作题中需要分析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⑶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①分析劳动与学习的矛盾,
解决不理解劳动的问题;本质上是以学习为借口,逃避劳动——劳动促进学习②分析劳动与科技进步的矛盾,解决不愿意劳动的问题;本质上是以科技进步为借口,逃避劳动——劳动促进科技进步③分析劳动与社会分工的矛盾,解决不尊重劳动的问题。本质上是以社会分工为借口,逃避劳动——劳动促进社会平等、分工更合理⑷
上述问题并非单一的对应关系,彼此之间是错综复杂的,写作题本质上是需要你提交一份书面的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高考写作题到底考你什么?4、考查你的“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
须掌握的。(国家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演讲稿格式标题:第一行居中,有鼓动性称呼:第二行顶格单独成行,得体问候语:第三行低两格写,可单独成行也可接着写正文致谢语:篇末单独成行,与书信区别缺标题-2分没有演讲稿格式-2分无格式也往往意味着文章不得体,实际
上被扣的分远不止2分。硬核知识⑴演讲稿文体特征现实针对性语言条理性言语现场感表达鼓动性演讲身份感交流对话感“字词句段语修逻文(文体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硬核知识(2)1.坚持立德树人导向,致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厚植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1
.2加强品德修养,铸就时代先锋1.3讲述奋斗故事,激励接棒青年2.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持续深化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2.1重视基础,增长知识见识下功夫2.2凸显应用,提高关键能力强导向2.3创设情境,聚焦学科素养求创新3.强化体美劳教育引导,贯彻全面发展理念
3.1博采古今艺术,丰富审美体验,彰显美育化人功能3.2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实践,落实劳动育人理念3.3关注体坛热点,激扬体育精神,引领健体励志风尚健全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解读《健全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1.是
国家语文教育政策在高考方面的集中体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回应时代主题,依
托高考评价体系,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机制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性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充分体现高考语文在素质教育中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一是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小学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
审、统用。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科教材意识形态属性强,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三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新要求;聚焦抓质量、抓内涵,提高教育质量,抓好教材是基础。四是协同推进综合改革;实施好新高考
,必须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必须编写和使用好高中教材。2.是国务院、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领导和专家的共识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6.11)⑵姜钢—于涵—张开—赵静宇等
领导专家的系列讲话、公开文章、学术论文的基调观点是一致的。⑶从本文肯定的、强调的内容里可以明确未来高考的方向、内容和形式。1.坚持立德树人导向,致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厚植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
神的核心,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的百年奋斗史书写了无数爱国青年的青春风采。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试题之中,营造极富时代特点和青春色彩的语境,彰显高考育人功能。以全国Ⅱ卷作文题“青春接棒
,强国有我”为例:……【1】肯定了“贴近现实、贴近考生、时代特点、青春色彩”是成功之处,近年高考语文题,有意贴近社会热点来出题,从阅读到写作都如此,这传达了明确的意图,以高考来引导语文课堂关心现实关心时代热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么2020最后一
届旧高考沿袭的可能性就极大,19-20年度的现实热点是什么?时代特点是什么呢?《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建国70年,2021年建党100年,全面脱贫,…1.坚持立德树人导向,致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厚植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全国Ⅱ卷作文题“青春接
棒,强国有我”,写作任务设置5种身份,意在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他们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2】如何避免宏大话题下的
“假大空”?一是要避免脱离写作题设置的情境作抽象玄思空谈,作所谓的形而上学的理念性的思辨,假装先知代圣人言;二是要联系情境联系现实联系自我,心中有“我”,笔下有“我”,文中有“我”。Ⅰ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Ⅱ卷“青春接棒,强国有我”,Ⅲ卷作文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三是准确定位“自我”,我是
复兴中学学生,我是强国时代青年,我是为国奉献的考生……这样的定位就是把个人追求与民族发展融为一体,是不旁观者不是清谈者。1.坚持立德树人导向,致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加强品德修养,铸就时代先锋1.3讲述奋斗故事,激励接棒青年【3】全国卷3套试题文言文阅读
均取材于《史记》,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节选叶嘉莹论杜甫,全国Ⅰ卷、Ⅱ卷文学类文本分别选取鲁迅《理水》和莫泊桑《小步舞》,经典荟萃,名家云集。还有默写古诗取材不回避名家名著名篇名句,不回避秦汉唐宋明史中著名历史人物传记。或者说有意引导
学生要熟读这些名人名家名著名篇名句,熟知秦汉唐宋明史中著名历史人物事迹,因为正是这些作品凝聚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再是以前出题时为了反押题,往往选择一流名家二三流作品,三流名家一流作品,选择鲜为人知历史人物传记,甚至有些省市选择有负面评价史传文来出题。2.精准落实
高考评价体系,持续深化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2.1重视基础,增长知识见识下功夫……高考语文命题继承以往成功经验,并不直接设置单独的知识考查试题。全国卷设置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4大模块,以对语文学科最为核心的阅读素养、表达素养及
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为导向,将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融会其中,引导考生系统掌握词汇、语法、文化常识、标点符号用法、各种文体及相关的修辞、表现手法、论证手法等必备知识,形成优秀的语文能力和素养。【4】语文教学仍然要重视学科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教会学生归纳整理“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梳理探索总结语文知识的运用规律,并在表达交流的实践运用中加深对规律的掌握。高考语文备考低效率的原因之一,就是机械刷题,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没有知识做基础,应用
能力无从提高。2.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持续深化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2.2凸显应用,提高关键能力强导向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符号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选材设计,
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在应用语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5】高考内容改革是对“高中育人方式转变”的回应,要重视六大关键能力的考查: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符号表达)、应用写作。“读书
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应用”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在“应用”学习,在学习中“应用”,考查也必须回到“应用”中,这是传统文化里“实事求是”的表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要义。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这些年实用类文本阅读前置。2.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持续深化语文科考
试内容改革2.2凸显应用,提高关键能力强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与往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不限文体不同,……3套试卷的作文题对中学写作教学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6】理解这一点就更能深刻地理解全国1、2卷写作题对演讲稿、
给家人写信、给同学写信、慰问信等要求。在语文备考方面要重视应用写作训练,要认真梳理常见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加强相关文体的写作训练。面向两个方面:一是针对语文运用题的日常应用文格式和语言得体,二是针对能独立成篇的
演讲稿、感谢信、慰问信、书信、申请书、贺信、倡议书、自荐书等。2.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持续深化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2.3创设情境,聚焦学科素养求创新⑴考查以情境为载体对语文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⑵将作答要求与人生体验相结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全国3份
卷都要求写有“我”之文,语言运用题突出完整语境。⑶将试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综合的探究情境。《理水》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联系;3卷刘禹锡原诗与教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语言风格对比,Ⅰ卷论述类铁凝原文和老舍名言联系。⑷将试题设置与生活现实相
结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7】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化,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考与课标、教材的联系,教学与高考一体。3.强化体美劳教育引导,贯彻全面发展理念3.1博采古今艺术,丰富审美体验,彰显美育化人功能⑴徜徉艺术经典,享受审美愉悦。⑵以美启
真,洞悉人文历史。⑶以美向善,提升人生境界。3.2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实践,落实劳动育人理念3.3关注体坛热点,激扬体育精神,引领健体励志风尚【8】2019年一直听闻高考要考应用文,劳动与体育要进高考,应用文是可准备的,劳动与体育怎么考,大家最难想象,但今年都考了。考试中心高度肯定广州
市二模题的大胆尝试,乐见各地的大胆尝试。不怕猜,怕不猜,猜不怕,各地的各种尝试正好反映出“指挥棒”的有效性。2019年考了“体、劳”,2020年会考“美育”吗,怎么考呢?关于新课标:六句话讲清高中语文2017版新课标:1234811.一棵
大树:立德树人2.两个结合:实践性与综合性工具性与人文性3.三级水平三级课程:学业考—必修4×4高考—必选修Ⅰ自招—自选修ǁ4.四个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8.十八任务:十八个任务群1.一个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在“阅
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六句话讲清新课标:142833一棵树四素养二结合十八群三活动三水平一棵大树:立德树人四个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二个结合:实践性与综合性工具
性与人文性十八任务: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三类实践: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级水平:学业4×4高考—选择必修自招—选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得怎么?怎么教?回到原点:1.语文是什么?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
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2.语文课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语文怎么考?高考语文试题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
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符号)表达、应用写作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4.我们是怎么学语文的?交际需要(口头和书面、生活与工作、生存与发展)驱动着我们的语文学习及其能力水平(核心素养)的提升。5.我们
应该怎么教语文:在真实的应用情境中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以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三、回到元点:人对语言的需要:生活与工作生存与发展(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
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
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⑴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⑵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
玩味不已。(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
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
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
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诗歌鉴赏题包含的“必备(硬核)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句例句例句三一、准备考的高二要做什么:夯实基础,为冲刺高考做好准备!1、透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努力提
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3、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关键能力4、构建形成自己的语文必备知识二、怎么做?①课堂学习:教材、教师、学校、家长……②大量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③关注社会:关心社会、思考人生……④投身实践:参与班级、学校、家庭、社会活动……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写好字、写好字、写
好字!所以语文也很重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语文的学习!1.对自己负责前途未来人生负责,语文出现短板,未来前途也会随之缺失,人生梦想就会流失。2.对家庭负责父母的人生价值降低,家庭幸福不够圆满,家族地位受影响。3.在正确的
时间,做正确的事,做必须做的事,不是凭兴趣来做事。4.特长突出,全面发展,未来事业才能更高更远更强。“语文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陈平原5.“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
有诗与远方”我不担心同学们语文高考,我担心的是同学们高中毕业后不知道为何要继续读大学,读完大学后为何要读硕博……青春期的阅读构筑了人生的精神世界,后花园,堡垒。明天起,做一个简单的人读书、劳动,认真写字从明天起,关心家国和天下,我们有两年的时间,面朝高考,青春花开高三语文
开学第一课2021H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