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284.207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284.20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8f7fa96ae4e6f883d77d7b9ecb47c7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生物期末模拟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某人体内一条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字母表示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会改变基因的数目B.上述变异与21三体综合征的变异类

型不同,但都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若上述变异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则该变异可能遗传给后代D.如图所示变异类型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也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图示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

异中的缺失。【详解】A、图示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会使基因数目减少,A正确;B、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都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B正确;C、若变异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则该变异可能遗传给后代,C正确;D、突

变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故选D。2.人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此生理过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下图为相关过程。据此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垂体细胞也含有PER基因,图2过程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B.PFR基因的表达过程存在反馈调节C.图3中核糖体沿着mRNA从右往左移动D.由图3可知,决定“天”氨基酸的密码子为GAC【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per基因存在于包括垂体细胞在内的所有正常细胞中。图2

过程为转录,原料为核糖核苷酸,A正确;B、据图1中的过程③可知,PER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B正确;C、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C错误;D、密码子是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图3中决定氨基酸“天”的密码子是GAC,D正确。故选C【点睛】3

.生殖隔离可分为两大类: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和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前者包括生态隔离、季节隔离、行为隔离等,后者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杂种败育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虱和头虱因寄生场所不同,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不同的适应

性为生态隔离B.大西洋舞鱼的产卵季节不同,季节隔离导致不同水域的种群形成不同物种C.树棉和草棉可杂交产生健壮的F1,但是F2十分少见,说明两者的杂种不育D.各种隔离机制在两个物种间不一定同时发生,可能存在两种或以上的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分析】物

种是指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群体。【详解】A、体虱和头虱因寄生场所不同,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不同的适应性,由于生境不同,且属于受精前隔离,故为为生态隔离,A正确;B、物种是指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群体,大西洋舞鱼的产卵季节不同,季节隔离导致不同水域的种群形成不同物种,B正确。C、树棉和草

棉可杂交产生健壮的F1,但是F2十分少见,可产生F2,说明二者属于同于物种,F2时分少见,说明两者的杂种败育,C错误;D、各种隔离机制在两个物种间不一定同时发生,可能存在两种或以上的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C。4.导蜜

鸟在树上发现野蜂的蜂巢后会立即扇动翅膀,飞出特殊的路线,并发出“嗒嗒”的声响,引起另一种动物蜜獾的注意,蜜獾会爬上树赶走野蜂,取食花蜜,导蜜鸟等蜜獾走后,再去取食蜂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蜜鸟向蜜獾传递的“嗒嗒”的声响属于物理信息B.导蜜鸟飞出特

殊的路线与孔雀开屏属于同一种信息传递方式C.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且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D.导蜜鸟和蜜獾共同合作取食的行为是生物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

、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解】A、声音属于物理信息,因此导

蜜鸟向蜜獾传递的“嗒嗒”的声响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B、导蜜鸟飞出特殊的路线与孔雀开屏均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但不都是双向的,如

种子在土壤中,当春天来临时,温度适宜了种子就会得到信息萌发,这里只是外界的物理信息将信息传递给种子,但种子并没有将萌发的信息传递给周围环境,C错误;D、导蜜鸟和蜜獾共同合作取食的行为是生物间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

确。故选C。5.中国首创的人造麦类新作物八倍体小黑麦,由于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B、D、R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普通小麦AABB

DD×黑麦RR→杂种一⎯⎯⎯⎯→秋水仙素小黑麦A.将小黑麦的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四倍体高度不育B.图中秋水仙素抑制了杂种一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C.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了后代,说明二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杂种一的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与小黑麦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相同【答案】D【解析】

【分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详解】A、将小黑麦的花粉粒

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A错误;B、图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杂种一的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C、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的杂种为ABDR,杂种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正常的联

会,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杂种不育,则普通小麦与黑麦杂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D、杂种一的染色体组成是ABDR,是异源四倍体,染色体组数为4个,而部分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8个,小黑麦细胞染色体组数为8个,故杂种一的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与小黑

麦部分细胞染色体组数相同,D正确。故选D。6.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主要种植粳稻、南方温暖地区主要种植籼稻。粳稻的bZIP73基因与籼稻的bZIP73基因有一个核苷酸不同,使这两种水稻表达的抗冻蛋白存在一个氨基酸

的差异,从而导致这两种水稻抗寒性不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种水稻的bZIP7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来控制抗寒性B.这两种水稻bZIP73基因的差异一定是由碱基对的缺失导致的C.两种水稻抗冻蛋白的氨基酸出现差异是bZIP73基

因中的密码子不同造成的D.推测粳稻bZIP73基因表达的抗冻蛋白活性比籼稻的高【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是DNA分子在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不同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了基因的多样性,而一个具体的基因

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体现了基因的特异性。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者替换导致基因的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2、根据题意“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序列中有一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

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可知,籼稻和粳稻的差异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详解】A、据题意可知,bZIP73基因表达某种抗冻蛋白,两种水稻的bZIP7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抗寒性,A错误

;B、粳稻的bZIP73基因与籼稻的bZIP73基因有一个核苷酸不同,使这两种水稻表达的抗冻蛋白存在一个氨基酸的差异,说明这两种水稻的bZIP73基因的差异最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B错误;C、密码子位于mRNA上,C错误;D、据题意,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粳稻、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籼稻,北

方比南方气温低,推测粳稻的bZIP73基因表达的抗冻蛋白的活性可能比籼稻的高,D正确。故选D。7.某小孩因维生素B2代谢紊乱导致造血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异常,被确诊为全世界仅有的两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经检测,该患者的基因SLC52A2发生了突变,导致维生素B2代谢紊乱,患者在坚持服用维生素B

2四个月后造血功能和神经系统逐渐恢复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维生素B2以防止该贫血病症复发B.该病的治愈说明维生素B2可以修复SLC52A2突变基因C.该病出现可说明人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具有

普遍性D.检测基因SLC52A2利用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有两种方式:(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

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生物体的性状。【详解】A、该患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维生素B2代谢紊乱,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导致遗传病,必需终身服用维生素B2以防止该贫血病症复发,A正确;B、该病的治愈说明维生素B2可以改良该基因突变的症状,但维生素B2不能改变DNA的

碱基序列,不能修复SLC52A2突变基因,B错误;C、基因突变的普遍性是指低等生物、高等动植物以及人都会发生,该病的出现不能说明普遍性,C错的误;D、该正常基因有特定的DNA序列,检测基因SLC52A2利用了DNA分子

具有特异性的特点,D错误。故选A。8.生物学观点是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提出的。下列有关生物学观点与对应实验证据叙述错误..的是()选项生物学观点实验证据和依据A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T2噬菌体侵染肺炎双球菌的实验BDNA双螺旋结构富兰克林与威尔金斯拍摄的DNA

衍射图谱;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量等于嘧啶量CDNA半保留复制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进行实验D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进行杂交实验A.AB.

BC.CD.D【答案】A【解析】【分析】1.DNA是遗传物质探究实验: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

染和重建实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2.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衍射图谱;查哥夫提出碱基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C的量总是等于G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3.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和证据: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证据: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

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详解】A、赫尔希与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威尔金斯等拍摄的DNA衍射

图谱和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量等于嘧啶量,而沃森和克里克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正确;C、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进行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C正确;D、摩尔

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假说--演绎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最终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D正确。故选A。9.探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中,科学家们利用细菌、病毒等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艾弗里利用小鼠和肺

炎双球菌设计并进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用RNA酶去除S型细菌提取物中的R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无R型菌出现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开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对上清液蛋白质的放射性强度无影

响【答案】D【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

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格里菲思利用小鼠和肺炎双球菌设计并进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存在“转化因子”,但未能证明该转化因子的本质,此后艾

弗里用体外转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B、由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用RNA酶去除S型细菌提取物中的R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不影响DNA的作用,故结果中仍有R菌和S菌出现,B错误;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

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开来,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裂解释放,影响上清液中DNA的含量,但对上清液蛋白质的放射性强度无影响,D正确。故选D。10.siRNA是一种短双链核酸分子,发挥功能时解旋为单链与特定的mRNA序列互补

结合,导致mRNA被酶切割,随即被降解,从而引起特定基因沉默。目前,siRNA被运用于肿瘤研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iRNA可能会抑制癌症患者体内某些基因的过量表达B.siRNA与DNA在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在于含氮碱基种类不同C.siRN

A阻碍了特定基因的转录,从而实现了特定基因的沉默D.siRNA分子中含有的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siRNA是一种短双链核酸分子,发挥功能时解旋为单链与特定的mRNA序列互补结合,导致mRNA被酶切割,随即降解,从而引起特定

基因沉默”。因此如果siRNA结合的量越多,说明特定基因的表达越受到抑制。【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siRNA与特定的mRNA序列互补结合,进而导致mRNA被酶切割,随即降解,所以转录形成该mRNA的基因就不能过量表达,A正确;B、siRNA含有的碱基是A、C、G、U,DNA含有的碱基是A、

C、G、T,但二者含的五碳糖种类也不同,siRNA含有核糖,DNA含脱氧核糖,B错误;C、siRNA阻碍了特定基因的翻译,从而实现了特定基因的沉默,C错误;D、siRNA分子是单链,其中含有的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

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A。11.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有三组实验: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DNA(甲)、S型菌的蛋白质(乙)、S型菌的DNA和DNA酶(丙),培养一定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和乙组的培养基中均含有少量的S型菌B

.甲、乙两组实验对比可说明DNA能促使S型菌转化为R型菌C.甲组培养基中含有的S型菌的数量只与培养基的培养条件有关D.甲、丙两组实验对比可说明DNA被分解后就不能促使R型菌发生转化【答案】D【解析】【分析】S型菌的DNA能将R

型菌转化形成S型菌,而S菌的其它成分不能将R型菌转化形成S型菌。【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组的培养基中可转化形成S型菌,而乙组的培养基中不能转化形成S型菌,A错误;B、甲、乙两组实验对比可说明DNA能

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B错误;C、甲组培养基中含有的S型菌的数量即与加入的S型菌的DNA能使R型菌转化有关,也与培养基的培养条件有关,C错误;D.甲组能转化形成S型菌体、丙组不能转化形成S型菌,两组实验对比可说明DNA被分解后就不能促使R型菌发生转化,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肺

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明确其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

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

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

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3.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

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转录以DNA的编码区为模板,所以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少于n/2个,A错误;B.细菌转录时

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形成mRNA,B错误;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均在DNA上,C错误;D.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发生变化,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的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意在考

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4.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

成【答案】D【解析】【详解】一种tRNA只对应一个反密码子,一个密码子,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的部分蛋白质由自身的DNA控制合成,D正确。【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经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

.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解析】【分析】转录是指在细胞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RNA是核糖核酸的简称,有多种功能:①有少数酶是RNA,即某些RNA有催化功能;②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③rRNA是核糖体的构成成分

;④mRNA携带着从DNA转录来的遗传信息;⑤tRNA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详解】A、RNA包括tRNA、rRNA和mRNA三种,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A正确;B、不同的RNA由不同的基因转录而来,所以同一细胞中两

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正确;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发生,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合成RNA,C错误;D、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正确。故选C。16.

下列过程中,由逆转录酶催化的是()A.DNA→RNAB.RNA→DNAC.蛋白质→蛋白质D.RNA→蛋白质【答案】B【解析】【详解】逆转录酶催化的是逆转录过程,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

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条染色体C.一条染色体经复制产生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

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详解】A、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A正确;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

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错误;D、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A。18.

下列关于联会和四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会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四分体B.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组成一个四分体C.联会时期的染色体是不含染色单体的D.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详解】A、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染色

体在间期已完成了复制,A错误;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所以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组成一个四分体,B正确;C、联会时期的染色体都含染色单体,每个四分体都含有4条染色单体,C错误;D、一个四分体含一对同源

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明确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4条染色单体组成。19.对维持人类亲代和子代间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遗传和变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基因突变和受精作用D.基因突变和减数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在由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详解】减数分裂使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通过受精作用,精卵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成子代个体。可见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人类亲代和

子代间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作用。ACD错误,B正确。故选B。2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基

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体现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A正确;B、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B正确;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相同,且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故选C。21.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B.朱红眼基因cn、白眼基因w为一对等位基因C.在有丝分裂中期,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与一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D.基因cl和基因v向后代传递时遵循孟德尔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所示

①一条常染色体上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②X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详解】A、该图不

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但从该图可以看出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B、朱红眼基因cn、白眼基因w在一条染色体上,不是一对等位基因,B错误;C、图示细胞为果蝇细胞,其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而不是由细胞一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C错误;D、

基因cl和基因v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其向后代传递时遵循孟德尔定律,D正确。故选D。22.图中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E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

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EF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l:0:1,且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C.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D.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图中DE段所对应时间【答案】D【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

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实线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AD表示减

数第一次分裂,D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DE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A正确;B、EF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

子数之比为1∶0∶l,且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B正确;C、CD段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在四分体时期,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C正确;D、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CD段所对应的时间,D错误。的故

选D。23.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上有1个或者2个DNA分子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等位基因在DNA双链上成对存在D.人体DNA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占比不到2%【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详解】A、染色体上一般有1个DNA分子,在分裂间期复制后

有2个DNA分子,A正确;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C、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C错误;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人体DNA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占比不到2%,D正确。故选C。24.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

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C.生物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控制D.蛋白质的功能不影响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

结果。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详解】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A正确;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构可以直

接影响性状,B正确;C、生物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控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C正确;D、蛋白质的功能会影响性状,D错误。故选D。25.下列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的是()A.人类的白化病B.21三体综合征C.苯丙酮尿症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答案】D【解析】【

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2条途径,一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二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一基因多效应和多基因一效应的现象。【详解】镰

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其它是通过酶间接控制性状。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26.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标号①是_____,其合成主要是在_______中,以_____为模板合成的。(2)图中标号③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3)图中标号③方框内的碱基应为_____对应的氨基酸应为_____(已知异亮氨酸的密码子:AUA,酪氨酸密码子

:UAU)。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答案】(1)①.mRNA②.细胞核③.DNA的一条链(2)①.tRNA②.识别转运氨基酸(3)①.AUA②.酪氨酸③.从左到右【解析】【分析】RNA是

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作翻译。【小问1详解】图中标号①是mRNA,m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

链为模板合成的。【小问2详解】图中标号③是tRNA,其作用是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小问3详解】图中标号③方框内的碱基为反密码子,其和mRNA上的密码子(UAU)碱基互补配对,所以方框内的碱基为AUA,对应的氨基酸为酪氨酸。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移动方向是

从左到右。27.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问题。(1)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2)甲细胞分裂结束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细胞。(3)乙细胞分裂的前一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排列特点是_____。(4)就染色体行为来说,甲

、乙细胞所处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答案】(1)①.乙、丙②.丙(2)精(3)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4)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解析】【分析】

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小问1详解】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

态大小一般相同两条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所以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乙和丙,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丙。的【小问2详解】据丙图同源染色体正在分

离时,细胞均等分裂,可知“某动物”为雄性;又因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结束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小问3详解】乙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所以乙细胞分裂前的一个

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小问4详解】甲细胞所处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甲、乙细胞所处时期的共同特点是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28.下图表

示某哺乳动物睾丸内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I~III表示分裂过程,1~5表示细胞分裂图像,图中1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Y。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图中1细胞和2细胞中所含核DNA相同,原因___________

_。(2)图中II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3)若图中2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已经被15N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的4个成熟生殖细胞中含15N标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4)若图中2细胞减数第一次分

裂过程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含有B基因的两条X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此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其中1个为A,则其余3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同源染色体

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2个含15N标记,2个不含(或含15N标记的细胞占12)(4)AXBXB、aY、aY【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Ⅰ表示有丝分裂,Ⅱ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Ⅳ表示变形过程。是【小问1详解】图中1细胞和2

细胞是有丝分裂形成的,有丝分裂中亲代细胞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图中1细胞和2细胞中所含核DNA相同。【小问2详解】图中Ⅱ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小问3详解】若图中2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已经被15N标记,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复制后该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都含有15N标记,减数分裂后这两条染色单体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的4个成熟生殖细胞中2个含

15N标记,2个不含(或含15N标记的细胞占1/2)。【小问4详解】若图中2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含有B基因的两条X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则此细胞产生精子的基因型其中一个为A,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

有基因A的染色体与X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含有基因a的染色体和Y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即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aaYY,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含有B基因的两条X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则其余3个基因型为AXBXB、aY、aY。三、实验题29.蝇的红眼(W

)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图表示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交配,产生一只白眼雄果蝇的过程。(1)细胞①位于果蝇的_____(器官)中,细胞⑤的名称是_____,由于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所以细胞⑥中含有_____条染色体。(2)图

中标示的细胞与细胞⑨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的有_____(填序号)。(3)据图分析,细胞④的基因型为_____。细胞②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W基因,细胞⑨发育得到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

_。(4)若细胞⑦因基因重组携带红眼基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亲本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WY,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W基因,再检测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

。检测到分裂进行至①②③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_____A.①时期的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B.③时期的细胞中Y染色体的个数有0、1、2三种可能C.②时期的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有1种或2种D.③时期细胞中,荧

光点个数最多有2个【答案】(1)①.精巢②.次级卵母细胞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4(2)④⑤(3)①.XWXw②.不含③.红眼雌果蝇(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5)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是初级精母细胞,②是精细胞,③是精子,④是卵原细胞

,⑤是次级卵母细胞,⑥是卵细胞,⑦⑧是第二极体,⑨是受精卵;根据题意,一只红眼雄果蝇XWY与一只红眼雌果蝇XWX▔交配,产生了一只白眼雄果蝇XwY,则红眼雌果蝇为XWXw,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Xw。【小问1详解】细胞①是初级精母

细胞,位于果蝇的精巢中,细胞⑤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果蝇含有8条染色体,由于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细胞⑥中含有4条染色体。【小问2详解】⑨是受精卵,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故图中标示的

细胞与细胞⑨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的有④卵原细胞和⑤次级卵母细胞。【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红眼雄果蝇为XWY、红眼雌果蝇为XWXw,故图中细胞④的基因型为XWXw。亲本杂交产生了一只白眼雄果蝇XwY,故细胞②性染色组成为Y,不含W基因,则③性染色体组成为XW,故细胞

⑨为XWXw,表现型为红眼雌果蝇。【小问4详解】正常情况下⑦含有的基因为Xw,若细胞⑦携带红眼基因即XW,其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小问5详解】A、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①时期核DNA和染色单体数量为16,染色体数为8,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此时精原细胞经过了DNA复制,细胞中含有2个A基因,含有2个a基因、2个B基因和2个W基因,故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A正确;B、③时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为5条,该细胞可表示精细胞或精子,由于②时期的染色体数正常,所以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

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AXW、AAY、aaXW、aaY、AXWXW、aXWXW、AYY、aYY,所以③时期的精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有1、2、3共三种可能,Y染色体的个数有0、1、2三种可能,B正确;C、②可以表示减数第二

次分裂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正常情况下,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1个会出现2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另1个会出现1种颜色的2个荧光位点;若①时期发生过片段交换(如同源染色体的A和a之间交换),结果为A、a在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

色单体上,若该条染色体和W所在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进入同一细胞,则②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故②时期的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有1种或2种或3种,C错误;D、由B项分析可知,③时期细胞中,荧光点个数最多有3个,D错误。

故选CD。【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及伴性遗传,要求学生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分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