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44.493 KB
  • 2024-10-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上海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1)页,44.49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85556d1bff59bb6d96755924b4ee7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考试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①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②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③《论语·雍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富有文采的外在美和质朴的内在美均衡相配才与君子气质相符。2.按要求选择。(5分)(1

)金秋将至,同学们在校园里布置文化景观,突出校园秋景,下列诗句中合适的一联是()(2分)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C.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D.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米兰·昆德拉曾引述犹

太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不能停下思考的脚步。①但是,要想接近真知②在至上的真

理面前③当然更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④任何人的思考都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A.④②③①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公知”与“士节”曾宗国①最近关于“公知”的微词不少,说他们貌

似公正博学,以评判天下为己任,视政府和百姓问题多乡,自认担纲启蒙责任,实则摇摆不定、肩膀不铁、骨头不硬,令人大失所望,网络舆论甚至骂之为“母知”。且不说这种评价是否包罗了所有的“公知”,就其症状而言,其实也只不过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老毛病。②所谓“公知”

,也就是公共知识分子(ThePublicIntellectual),原本是美国法学家波斯纳所著《公共知识分子》一书里提出的。指的是美国当代社会出现的在自己专业范围之外就公众关心的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热点问题在各种公共媒体和讲坛上发表评论的人。波斯纳只是提出了当代美国和西

方社会出现的“公知”现象,并批评了他们的种种毛病;而“公知”的精种,则是我们国内的媒体首先提出并倡导的。③2004年中国《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说这些先生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他们是否堪当此评姑且不论,就这定义本身的内涵而言,也不过是中国儒家所推崇的“士”的精神而已。这名词儿看起来挺有现代民主和“精英治国”的味儿,其实中国几千年来,就是按

照儒家倡导的“士”的精神来培养和要求所有读书人的,可以说中国最具有“公共知识分子”文化传统。④大家知道,当年孔子办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士”。他的学生精通“六艺”,当然就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他带着一群研究生游说各国,也就是“进言社会”,他自己担任鲁国国

相并号召大家都“学而优则仕”,无疑就是“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而后世儒家在《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明确了“士”的人生道路和社会职责。至于“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也就是所谓“士节”吧。这个问题孔老夫子不大讲究,后来孟子是特

别强调了的。孟子说“士”就是“无恒产而有恒心”,就是是“士”要超越实际利益的考虑,不依附于任何政治经济利益集团,保持独立的人格。他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家甚至把这个问题提高到“舍生

取义,杀生成仁”的“弘毅”高度,超越了人的生命价值,只是后世和今世的人们大都只尊礼而淡化孟,故意把“士节”的问题忽略了。其实,把孔子的“内体”和孟子的“骨头”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士”的形象。特别是后来一些忧国忧民

、探求真理、追求社会正义的精英之士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里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表达了“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和历史使命。⑤中国几千年来都按“公知”的要求培养读书人,在古代不分知识专业的情况下是如此,在现代划分知识专业的情况下,其精神

价值和文化传统也一直在发生影响。可以说,“公知”精神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价值目标,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是一种优秀文化传统,但问题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我们的儒家精神包括传统文化,或者说历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老毛病,那就是

话说得大,而在实践上却往往是另外一回事。且不说“士”一旦“仕”了,即便是原来有点“公知”的也大都“母知”了,就是终身不“仕”或不得“仕”的人,能坚持“公知”的读书人在历史上也屈指可数。3.第①段中的“母知”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2分)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A中国知识分子的老毛病是以评判天下为己任,自认为担纲启蒙责任。B.波斯纳批评的是“公知”是喜欢在公共媒体和讲坛上发表评论的人。C.“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是成为真正公共知识分子的前提条件。D.“士”一旦“仕”了,就再难践行自己说

过的大话。5.下列表述与作者现点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A.“公知”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被国内媒体首先提出倡导。B.“公知”精神就是中国儒家所推崇的“士”的精神。C.“士节”这个问题因孔子不大讲究而被

儒家忽略。D.能坚持“士节”,才当得上真正的“公知”。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7.班级里发起一场“选出我心目中的真‘公知’”评选活动,请选出你心目中的真“公知”,并为其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颁奖词。(4分)我心目中的真“公知”是:__________颁奖词: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15分)送你一颗光芒之

海毕淑敏①到伊朗旅行,还没出发,同行女友就说咱们一定要挑个好日子,伊朗有个珍宝博物馆,是一定要看的。如果碰到它闭馆,就太遗憾了。②珍宝馆在伊朗中央银行地下室,里面储藏着波斯帝国历代的王座、王冠、宝剑、珠宝、首饰等宫廷用品。翻译是位资深的伊朗学者,对波斯历史颇有研究。他说,

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本来是属于国王他们家的。1938年,当时在位的礼萨·汗国王,把王室的藏品交给了伊期国家银行,作为发行纸币的担保。1960年底,这个馆开始对公众开放。③悠长的台阶,走得人心惊肉跳。馆内昏晦如夜,在黯淡的底色当中,一处处闪

亮的岛屿,就是防弹玻璃构成的陈列柜,就是那些惊世骇俗的珠宝栖息之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巴列维国王的王冠,翻译告诉我们其上镶有3380颗钻石,共重2000余克拉。他悄声向我们普及钻石的知识。由于钻石的珍贵和细小,重量就不能大

刀阔斧地计量,改用了谨小慎微的“克拉”。这个标准是古希腊人最先制定的,他们所用的砝码,是生长在爱琴海岸边的角豆树种子。重量在1克拉以下的钻石,只能用更微小的计量单位,叫作“分”。常见某个女子被富豪家迎娶,大秀特秀她的钻戒重量是几克拉,引得人们尖叫。④我们在这厢刚被钻石闪得目光迷

离,转过身去再被巨大的刻花金板晃得头晕眼花……目瞪口呆之时,翻译说,所有熠熠生辉的宝贝,在镇馆之宝“光芒之海”面前,还是相形见绌了。来,请跟我走。⑤“光芒之海”落落寡合地独立陈放在地中央,可能是为了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围观它的风采,它的颜色是

极清淡的浅粉。打个比方吧,好像满天飘洒坠落的樱花,被取来了一瓣,轻轻地放在白丝帕中,拧出了一小滴汁。然后将这极微小的一粒粉汁,放入一大盆矿泉水中,然后放到北极,经过周天寒彻的冷冻,成为一块无瑕的冰。小心翼翼地敲下一块儿,就成了钻石。它清冷寒澈,极浅淡的樱红色,

散射着柔和无比的光芒,好像一系花在害羞地沉思,整个钻石呈现出令人心痛的美丽。⑥待我们翻来覆去瞧了个够,翻译微笑着问,你们可知道钻石究竟是什么东西?大家说,知道。就是金刚石嘛!⑦翻译说,把金刚石和钻石混为一谈,这种说法不准确。钻石是金刚石精加工而成的产品,它们之间

的关系,如同麦子和馒头。麦穗要经过多少寒暑和碾磨,还有蒸煮,才能成为食品?金刚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在世界天然矿物中,它是最坚硬的晶体。因为无与伦比的坚硬,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钻石一定成分很复杂。其实它是最简单的宝石,只由碳元素这独一

味组成。说起这碳元素的底子,实在是平常之物。⑧大家笑起来说,知道,钻石和咱平日吃的大米饭,是未出五服的近亲。⑨翻译说,人们常常以为复杂才有力量,神秘才不平凡。却不料身为宝石之王的钻石,单一到了不可思议。那么,是什么使普通的碳元素,变成了光艳闪烁的珠宝呢?翻译接着强调,所有的秘密在于原子之间的连接。

每一粒金刚石,都是碳原子忍受过极高的温度和极大的压力之后才形成的。目前开采出来的钻石,几乎全部形成于距今33亿年前或是12亿—17亿年这两个时期,来自南非的钻石辈分就更大了,大约在45年左右,那时地球刚刚诞生不久,钻石便已开始

在地球深部结晶。⑩古老而单纯的金刚石一经形成,在自然界就没有任何力量能让它们磨损和消失。像“光芒之海”这种极其稀少的带色艳钻,身世更为不凡。它们主要是由火山爆发才显露人间。地球深处的岩石由于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经过风吹雨打而

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石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沉积下来,在某一天被某人幸运地发现,从此崭露头角。沧海桑田千变万化中,唯有钻石坚定地保持原始而单纯的透明,雄视天下。同对如此的繁复和悠久,你不由得对钻石蕴籍的时间和品质肃然起敬。⑪走出

珍宝馆,在明亮的阳光下,我们有一刻悄然无声。翻译说,现在,作为纪念,我送大家每人一颗“光芒之海”。我们大笑,说别逗乐了,你送不起的。“光芒之海”根本就是无价之宝。这颗钻石曾引发波斯王国和印度的血雨腥风,岂是你可以拱手

相送的?再说啦,送每人一颗,好像可以批发似的,谁不知道,“光芒之海”是倾城倾国的孤品啊!⑫翻译收敛起笑容说,不错,粉红艳钻“光芒之海”,这世上只有一颗,我们没法子也不应该将它攫为己有。不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⑬在德黑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们不由自主地把手掌微微地拳了起来。每

个人的手心,都握住了一颗“光芒之海”。8.理解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9.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10.请赏析第⑤段语言运用的特点。(4分)11.请根据文章内容,设想你是翻译,填写第⑫段你会说的话。(100字左右)(5分)(三)阅

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2.这首诗在题材上属于()。(2分)A.写景诗B.咏怀诗C.咏物诗D.送别诗13.下面对于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缠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B.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C

.“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D.诗人的画笔,震撼人心,繁复细腻,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14.最后两句运用了典故,请指出并分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①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②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

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③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

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于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④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⑤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15.写出下列加点

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法令所以..导民也所以:____________(2)秋冬则劝.民山采劝:_____________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政缓禁.止()A.

禁忌B.禁令C.制止D.约束(2)远者四面望而法.之()A.守法B.合法C.依法处治D.效法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高其梱。18.第⑤段画线部分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

三处标识出来。(3分)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19.依据文意,对本文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史记·循吏列传》B.《史记·儒林列传》C.《史记·货殖列传》D.《汉书

·刑法志》20.本文选材颇具匠心,请结合第②③④段加以分析。(5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郁离子》序吴从善①古之君子,学足以开物成务,道足以经纶大经,必思任天下之重而不私以善其身。故其得君措于用也,秩之为礼,宣之为乐,布之为纪纲法度,施之为政

刑,文明之治洽乎四海,流泽被于无穷。此奚特假言以自见哉!及其后也,虽孔子之圣可大有为,而犹不免述怍以传道,况其下乎?然则必假夫文以自见者,盖君子不得已焉耳矣!君子以为学既不获措诸设施,道不行于天下,其所抱负经画可以文明治世者

,独得笔之方册,垂示千百载之下。知而好者,或得以行,是亦吾泽所及,其志岂不为可尚矣夫?□自秦汉而降,能言之士何限,非不欲如前所云也。率多淫于异端,失於伪巧,诡而不正,驳而不纯,弗畔夫道固鲜。人苟用之以求致治,殆犹适燕而南其辕乎。②阐天地之隐,发物理之微,究人事之变,喻焉而当,辩焉而彰,简而

严,博而切,反覆以尽乎古今,恳到以中乎要会,不袭履陈腐,而於圣贤之道若合符节,无一不可宜于行,近世以来未有如《郁离子》之善者也。夫郁郁,文也;明两,离也;郁离者文明之谓也。非所以自号,其意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呜呼,此宁虚语哉?从善步

尝受读,叹其义趣幽赜,岐绪浩穰,或引而不发,或指近而归近,懵乎莫测其所以然,逮阅之之久,触类而求,然后稍得窥夫涯涘。窃譬诸医师之宠,一药必治一病,玉石、草木、禽兽之属皆可以已疾延年,无长物也。此其为书所以深得古君子立言之旨,使其得君而措于用,

其文明之治益天下后世为不薄,讵止度越诸子而已耶?是书为诚意伯刘先生所著,先生尝自任以天下之重。于经纶之道,开物成务之学,素所蓄有,曾有以其概翊当今之运,辅大明之业,昭昭矣存诸方册者。③故御史中丞龙泉章公虽已刊置乡塾,然未盛行于世。先生之子仲璟与其

兄之子荐谋重刻以传。嗟呼,兹岂一家得而私之者哉!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概处的虚词是()。(1分)A.且B.然C.故D.况22.第①段以时间为序,论证思路清晰,逐层推进,请加以分析。(3分)23.分析第②段画线句运

用比喻说理的作用。(3分)2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三写作70分25.有人说要如阳光般一视同仁,既照着宫殿也不避草屋。也有人说,应当像运动员一般因材施训,区别对待才更有效果。现实中,当被区别对待时,有人不满,渴望一视同仁;

当被一视同仁时,也有人不满,要求区别对待。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5分)①艰难苦恨繁霜鬓②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③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5分)(1)(2分)D(2

)(3分)B3.(2分)“母知”是指自认为公共知识分子,实则摇摆不定,以自身利益为考量标准,缺乏独立人格、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读书人。4.(3分)C5.(2分)C6.(5分)本文以“公知”与“士节”的在系为论题,开篇基于社会上对“

公知”的批评,指出“母知”摇摆不定、骨头不硬的症状是中国如识分子的老毛病。进一步对“公知”概念的由来和现象进行阐释,并强调“公知”精神由中国媒体首先提出倡导。通过引用媒体对“公知”内涵的解读,联系到中国儒家推崇的“士”精神。以孔子培养“士

”和孟子强调“士节”为例,提出完整的“士”应具备的要素。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公知”精神虽是优秀文化传统,但能真正坚持的读书人在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现象。(1点1分,给满为止)7.(4分)真“公知”选择合理、书写正确1分:颁奖词语言流畅、情文并茂,能够阑释该人是自己心目中真“公知”

的理由2-3条以上,占3分。答案示例: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洪流中,他力排非议,公开质疑非典病原是衣原体;他声如洪钟,主动请缨“将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们这里来”;他殚精竭虑,创下最高的非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在2020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

的危机时刻,他以耄耋之年再次毅然决然赶往疫情第一线,果断说出“人传人”的事实,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真正的“公知”,最美的逆行人——钟南山院士。8.(3分)运用比拟(或拟人),写出了钻石和大米饭的成分有相近之处,强调了钻石成分

的单一和平常。9.(3分)第四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珍宝馆内的其他宝物和“光芒之海”进行对比,强调了镇馆之宝“光芒之海”无与伦比的价值和光彩。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对珍宝馆的直接感言,又引出下文对“光芒之海”的详细描述和深刻感悟。(1点1分,给满为止)10.(4分)第五段在语言运用

上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光芒之海”落落寡合地独立陈放在地中央”“好像一朵花在害差地沉思”),写出“光芒之海”独具一格的品质和清冷内敛的美,使作者的欣赏之情和众人的仰慕之情(“整个钻石呈现

出令人心痛的美丽”)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②运用联想的方法,想象“光芒之海”形成和制作的过程(如“好像满天飘洒坠落的樱花,被取来了一瓣……小心翼翼地敲下一块儿,就成了钻石”),使这颗钻石的色泽深浅、通透程度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③此段语言清新

细腻,柔和婉约。(1点1分,给满为止。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能紧扣文本也可)11.(5分)答题思路:翻译所说的话,应该从前文中对于钻石和“光芒之海”“所蕴藉的时间与品质”角度展开。此处指的是送给大家心灵的“光芒之海”,即“光芒之海”蕴藏的精神内涵。可以

从其漫长而隐忍的历练,高贵稀有的属性,无与伦比的魅力,纯洁通透、淡雅内敛、单纯持久的特征等方面展开,也可以鉴赏其名称。答案示例:不过,每个人都可以藏有一颗心灵的“光芒之海”。你可以像它那样高贵而尊严,天下独霸,没有人能够重复你,你拥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你可以始终如一地像它那样清澈如水,

无论深陷怎样的泥沼,抹上多少血腥,依然洁身自好,单纯如一,不计人间宠辱,还要说说它的颜色,如最浅的碧桃花落入流动的溪水中,疏淡静雅,内敛安宁。真正的爱,正是以这种颜色这种状态为最佳,不汹涌澎湃,但永不停息地流动。

它简单到只用一个“爱”字就可以全然概括,如钻石的组成成分唯碳一味那般单纯。心灵的连接应该做到如此繁密,就像钻石无坚不摧,永不弯曲。我真欢它的名字——“光芒之海”……想想看,数不清的金色的线条汇聚成海,那是多大的能量和多么持之以恒的温暖啊!12.(2

分)A13.(2分)D解析:作者没有作繁复细腻的编写,而是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貌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14.(4分)“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最后两句运用了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1分

),作者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1分)。然而桃花瓣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

茫难求的怅惆心情(1分)。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1分).(言之成理即可,1点1分,给满为止)15.(2分)(1)用来…的(2)鼓励,劝勉(每词1分)16.(2分)(1)B(2

)D(每空1分)17.(6分)朝廷的政令屡次下达,百姓不知道听从哪条政令,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您如果想要使百姓的马车变高,我请求教导百姓,让他们加高家里的门槛。(重点词:数、从、必、高、请教;句意顺畅)18.(3分)故三得相

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每处1分)19.(2分)A20.(5分)本文第②段写孙叔敖为相三月的政绩,第③段写孙叔敖规劝楚王撤消更换币制的政令,第④段写引导百姓改变好坐矮车的生活习惯。(2分)三则材料,第②段整体表现孙叔敖的政绩。③④两段则是通过具体事例,分别从经济活

动和生活习惯两方面表现孙叔敖出色的治国能力,且两则材料兼顾不同对象,一是针对楚王的规劝,二是面对臣民的引导。(2分)总之,三则材料,点面结合,角度多变,较为充分地展现了孙叔敖“施教导民,上下和合”施政策略与效果,以此证明作者观点:奉职循理,亦可为治,无需刑罚。(1分)2

1.(1分)B22.(3分)第①段先说古代君子的学说思想能承担起治国重任,所以他们无需借助文章来传播自己的学说思想。(1分)随后感慨后世即便圣贤如孔子由于不获重用,所以只能借助著书立说来展现自己的治国之道,希望借此让他们的“文明治世”的学说思想流传后世泽被后人。(1分)最后叹惜秦汉以来后

人多有投机取巧,著书之风不正,误导世人,为后文肯定《郁离子》一书价值作铺垫。(1分)23.(3分)画线句把刘基比作医师,而《郁离子》书中文章就如同“玉石草木禽兽”,这些文章的思想观点“无一不可宜于行”,就像草药能治病救人一样。(2分)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郁离子》一书兼济天下,

经世治国之价值的肯定。(1分)24.(4分)批判当时充斥着“异端、伪巧、不正、不纯”的经世学说;肯定《郁离子》深得经纶之道,能造就“文明之世”的价值;希望借助本文推广此书,传播其学说思想,而不让其沦为一家之私;并由此恩泽后人造福后代。(1点1分。能符合文意、自圆其说的其它答案也可给分)25.(

70分)评分说明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

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3495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