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一七〇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259.000 K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沈阳市一七〇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沈阳市一七〇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沈阳市一七〇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沈阳市一七〇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2)页,259.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7f48a79e39ee1dbc7627f14f36700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沈阳市第一七〇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联合体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一般大小是相同的,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上这两个DNA分子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是互为等位基因B.减数分裂过程

中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叫同源染色体。【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A错误;B、减

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可能发生交叉互换,B正确;C、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D、这两个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A。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

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和结论的叙述合理的是()A.将一组噬菌体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B.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

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标记噬

菌体进行侵染实验时,需两组噬菌体,分别用32P和35S进行标记,A错误;B、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能进行短时间保温,否则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点睛】注意: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从自然界中所有生物而言,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才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说法,显然这个结论不是由某一个实验能够证明的。3.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细胞中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

B.一条染色体上一定有多个基因且呈线性排列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的片段都是基因D.所有细胞均含染色体,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少数基因分布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A错误;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

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上并不是所有片段都是基因,C错误;D、原核细胞内不含染色体,真核细胞内的基因只能是选择性表达的,D错误。4.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A.DNA分子复制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配对,G与C配对C.DNA分子复制过程是先完全解旋后开始碱基配对形成子链D.真核细胞内DNA的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答案】D【解析】【分析】1、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

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2.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3.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

、DNA聚合酶。4.准确复制的原因:(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详解】A、DNA分子复制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错误;B、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B

错误;C、DNA分子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D、由于DNA既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细胞质中,所以DNA分子复制过程既在细胞核中进行,也在细胞质中进行,D正确。【点睛】熟悉DNA复制的过程、特点、条件、时间和场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关于细胞中基因表达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的改变必然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肌肉细胞中编码唾液淀粉酶的基因不能表达C.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进行有关基因的转录D.—个tRNA的反密码子只能与mRNA上的一种密码子配对【答案】A【解析】【分析】1、根据

题文“基因表达”可知,该题考查遗传信息传递途径的相关知识,基因的表达一般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2、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内的基因也可以正常表达。【详解】A、遗传信息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比如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AA→Aa

)或者由于密码子的兼并性,生物的性状往往不变,A错误;B、唾液淀粉酶基因只能在唾液腺细胞中表达,不能在肌肉细胞中表达,B正确;C、线粒体、叶绿体中都存在基因,也可以进行有关基因的转录,C正确;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个tRNA上的反密码子只能与mRNA

上的一种密码子配对,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熟记基因表达的过程、场所、特点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B.不同组织的细胞中,可

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C.不同t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D.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遗传信息的概念、不同DNA分子的遗传信息、细胞分化、基因的遗传信息的表达的综合性考查.梳理遗传信息的概念、不同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细

胞分化的概念和过程,转录和翻译过程,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详解】A、同一生物体内,遗传信息是指指基因中的碱基序列,不同DNA分子可能存在相同的碱基序列的片段,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即它们有相同的基

因,A正确;B、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存在相同的代谢过程如细胞呼吸,因此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B正确;C、密码子是mRNA上三个连续的碱基,tRNA分子中没有密码子,C错误;D、翻译的模板是mRNA,不同的核糖体上,只要

是mRNA上的碱基序列相同,合成的多肽链相同,D正确。【点睛】关键:1、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DNA、基因、tRNA相同,但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2、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

定氨基酸。7.已知某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C)/(T+G)=m,则它的互补链中的这个比值是()A.mB.1/mC.1/(m+1)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规则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

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一条链上的C与另一条链上的G配对,因此如果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C)/(T+G)=m,则互补链中的这个比值是1/m,故选B。【点睛】关键:双

链DNA中,一条链上的A=另一条链上的T,一条链上的G=另一条链上的C。8.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占20%,C占32%,G占16%,则DNA分子中C+T占()A.30%B.20%C.50%D.15%【答案】C【解析】【详解】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占20%,

C占32%,G占16%。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则该链中T占1—20%—32%—16%=32%,另一条链中,C占16%、T占20%,所以该DNA分子的C+T占一条链的比例为32%+32%+16%+20%=100%,占该DNA分子的比例

为50%,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故选C。9.已知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为Ab:aB:AB:ab=3:3:l:l,该生物自交,其后代出现显性纯合体的可能性为A.1/16B.1/64C.1/32D.1/100【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该

生物自交,其后代出现显性纯合体的可能性为1/8AB×1/8AB=1/64,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故选B。10.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以下各组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B.

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C.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答案】B【解析】染色体数目以着丝点数目计算,二者数量一定相等;一条染色体数目要么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要么不含有染色单体,二者数量一定不相等

;染色单体存在时,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一定相等;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选B。11.如图为人体内的细胞(2N=4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bc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应在cd时期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C.

ef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一定为46条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de时期【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复制后变为2;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b

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详解】A、bc段为S期,DNA复制加倍,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A错误;B、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在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中cd段,B正确;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表示后期和

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达到92条,C错误;D、de段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导致,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错误。【点睛】关键: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

复制,导致细胞内DNA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加倍,DNA数不变。12.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基因A、a与B、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2种精细胞C.有丝

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C或abcD.该个体与另一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比例为9:3:3:1【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细胞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由于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时不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精子,两种精子。【详解】A、基因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

基因型只有2种,即ABC和abc或ABc和abC,B正确;C、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AaBbCc,C错误;D、不考虑交叉互换,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C:abc:ABc:abC,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1:2:

2:1:4:1:2:2:1,D错误。【点睛】关键:一是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2种)与一个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2n种)的区别;二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

13.用显微镜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答案】B【解析】【分析】二倍体生物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

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详解】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说明该时期无同源染色体,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又根据着丝点

排列于赤道板上,故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4.某男性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他的下列一个细胞中,可能不含显性基因的是①肝脏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④精子⑤

红细胞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白化病携带者的基因型为Aa。【详解】①肝脏细胞为体细胞,基因型为Aa;②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基因为AAaa;③次级精母细胞含有AA或aa;④精子含有A或a;⑤成熟红细胞

不含细胞核,无基因。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5.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

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过程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从①~③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8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所示烧杯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①③所示烧杯小桶中的小球

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详解】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A错误;B、乙同学分别从如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涉及两对等位基因

,模拟了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1/2=1/4,C错误;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3×3=9种,D错误。【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16.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II和酶III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控制三种酶的基因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非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37/64B.1/

64C.27/64D.9/64【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黑色的基因型为A_B_C_,其余基因型为非黑色。【详解】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A_B_C_的概率为3/4×3/4×3/4=27/64,非黑色

个体的概率为1-27/64=37/64。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7.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

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白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中红色花所占比例为()A.1/2B.1/4C.1/6D.1/9【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以看出该遗传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又由于F2中

出现1:2:1的比例,因此可确定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此解题即可。【详解】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F2中白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为1:2,即a的基因频率为1/3aa+1/2×2/3Aa=2/

3,A的基因频率为1/3,子代中aa占2/3×2/3=4/9,Aa占2×2/3×1/3=4/9,AA占1/3×1/3=1/9,即后代中红色花(AA)所占比例为1/9.故选D。【点睛】注意:本题是在F2中让白花与粉红花(1:2)进行自由授粉,即自由交

配,由于产生的雌雄配子中含A和含a的比例不为1:1,所以计算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不能按测交方式进行计算。18.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

出性别的是A.♀Yy×♂yyB.♀yy×♂yyC.♀yy×♂YYD.♀Yy×♂Yy【答案】C【解析】【分析】黄色的基因型为YY、Yy,白色的基因型为yy。根据题意可知,雌性无论什么基因型均为白色。【详解】由于yy

在雌雄中均表现为白色,Y_在雌性中表现为白色,雄性中表现为黄色。要根据后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应该选择的杂交后代应该全部是Y_。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9.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

例为()A.1/2B.3/4C.7/8D.15/16【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该遗传问题涉及四对等位基因,因此在解答问题时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四个分离定律问题,先分析分离定律问题,然后综合解答。【详解】基因型分别为aa

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可以分解成aa×Aa、Bb×Bb、CC×Cc、Dd×dd四个分离定律问题.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aa×1/2(BB+bb)×1/2CC×1/2dd=1/16。故杂合子的比例为1-1/16=15/16,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

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20.下列关于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说法(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正确的是A.女性患者的后代中

,女儿都正常,儿子都患病B.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患病的概率为0C.表现正常的夫妇,其性染色体上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D.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答案】B【解析】【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含有致病基因一定是患者,正常个体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详解】A、女性患者即XBX-的后代中,儿子和女儿均可能患病,A错误;B、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其患病女儿一定是XBXb,则其丈夫一定是患者XBY,其儿子患病的概率为0,B正确;C、该病为显性遗传病,表现正常的夫妇,其性染色体上一定不携带该致

病基因,C错误;D、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D错误。故选B。【点睛】伴X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代代相传。伴X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

是患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21.甲(一A一T一G一G一)是一段单链核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一PPP)是转录过程中所需的一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的组成成分中均有核糖B.甲在DNA酶的作用下的水解,产

物中有丙C.甲、乙共有1种五碳糖,5种碱基,6种核苷酸D.甲及其互补链复制后的子代DNA可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乙的碱基序列为:-U-A-C-C-;丙是ATP,脱去2个磷酸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详解】A、乙、丙的组成成分中均有核

糖,甲中含有脱氧核糖,A错误;B、甲在DNA酶的作用下的水解,产物为脱氧核苷酸,没有丙,B错误;C、甲、乙共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A、T、C、G、U),6种核苷酸(3种脱氧核苷酸、3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D、甲及其互补链复制后的子代DNA可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

色单体上,D正确。故选D。22.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确定这对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B.可以确定显性基因是暗红色基因C.两组杂交子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D.F1雌雄性个体交配,两组F2雄蝇中暗红眼均占3/4【答案】D【解析】【分析】本试验

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说明暗红眼为显性.由此把双亲和子代的基因型求出各个选项即可判断。【详解】A、结合题意,由于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

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A正确;B、根据题干中“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可知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B正确;C、根据解析暗红眼为显性,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

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C

正确;D、根据C选项,反交实验中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雌雄性个体交配,F2雄蝇暗红眼(XAY)和朱红眼(XaY)的比例为1:1,D错误。【点睛】关键:根据正反交结果不同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根据正交结果只有暗红眼判

断其为显隐性。23.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内可以进行④⑤过程B.把含14N的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50%C.只要是RNA病毒感染该生物,

就会发生④过程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⑤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⑥是翻译过程。【详解】A、④、⑤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A错误;B、把含14N的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复制过程,新形成的子代DNA一条链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4N,故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B错误;C、④是

逆转录过程,故只有逆转录病毒才会发生④过程,C错误;D、①是DNA的复制过程,有DNA和DNA的碱基配对;②是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有DNA和RNA的碱基配对;③是翻译过程,有RNA和RNA的碱基配对;故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

配对的方式不同,D正确。故选D。24.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核DNA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DNA分子均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一般能与两个磷酸分子相连C.DNA分子的全部碱基中,若C占30%,则A占20%D.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

碱基以氢键连接【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

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每个DNA片段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分别位于DNA两端,A正确;B、DNA分子中只有末端一条链中脱氧核糖只和一个磷酸分子相连,其余都是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B正确;C、DNA分子的全部碱基中,由于C=G,

A=T,所以若C占30%,则G占30%,余下40%是A和T的总和,故A占20%,C正确;D、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碱基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错误。【点睛】熟悉双链DNA的结构组成与特点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基础,尤其注意ACD选项。25.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图

中,一定不属于色盲遗传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等特点,且父亲正常女儿肯定正常,母亲有病儿子一定有病。【详解】据图分析,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儿子,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能属于色盲遗传,A错误;图中母亲和儿子都有病,父亲和女儿都正常,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B错误;据图分析,图中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

因此不能排除色盲的遗传,C错误;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不可能属于色盲的遗传,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判定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26.基因型为BbXDY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名称及其基因组成是()A.精子:BXD、BY、bXD、bYB.精子:BXD、bYC.卵细胞:BXD、BY、bXD、bYD.卵细胞:BXD、bY【答案】A【解析】【分析】1、X

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该生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是雄性个体,因此其产生的配子为精子;该生物的基因型为BbXDY,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其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BXD、BY、bXD

、bY,A正确。故选A。27.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据图可判断此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B.姐妹染色单体所含基因的差异(图中A、a)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C.若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则可通过分裂产生两种基

因型的卵细胞D.由此图可推知正常情况下,该动物的体细胞内最多可含8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左侧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A和a

,由于动物细胞基因型AaBb,所以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也可能是在减I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所致。【详解】A、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正确;B、此细胞姐妹染色单体所含基因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

互换产生,也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B正确;C、若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只可以形成一种卵细胞(AB或aB),C错误;D、此动物是二倍体,其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C。28.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搅拌不充分,32P标记的噬菌体一

组(乙组)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的结果是()A.甲组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不变,乙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不变B.甲组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减弱,乙组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C.甲组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增强,乙组上清液中放射性减弱D.甲组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增强,乙组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1、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

、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

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

量的放射性。【详解】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如果搅拌不充分,外壳很难与大肠杆菌分离,导致甲组的沉淀物中有较强的放射性;用32P标记的乙组噬菌体,因为保温时间过短,导致标记的噬菌体还未侵染细菌就被离

心到上清夜中,所以乙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综上可知D正确。故选D。29.性染色体为(a)XY和(b)YY之精子是如何产生的A.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

分裂不分离C.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D.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正常情况下,男性(XY)经减数分

裂产生含X和含Y的精子。如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则能产生含XY的异常精子;如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但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则能

产生含YY染色体的异常精子。故选C。30.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二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

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A.9种和5种B.9种和4种C.27种和8种D.27种和7种【答案】A【解析】【详解】依题意可知:肤色的深浅与其含有的显性基因的

数量有关,即含有相同数量的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型相同,且含有显性基因的数量越多肤色越深。一纯种黑人(AABB)与一纯种白人(aabb)婚配,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肤色为黑白中间色;该后代与同基因型(AaBb)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基因型为9种,不同的子代含有的显性基因的数量为0、1、2、3

、4,因此表现型有5种。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31.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表现型黄绿叶浓绿叶黄叶淡绿叶基因型G_Y_(G和Y同

时存在)G_yy(G存在,Y不存在)ggY_(G不存在,Y存在)ggyy(G、Y均不存在)(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

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填一种即可),则F1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答案】(1).4(2).

GgYy(3).Ggyy与ggYY(或GGyy与ggYy)(4).1∶1(5).GgYy(6).Ggyy【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1)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G_Y_表现为黄绿

色,基因型种类是4种;自交后代能表现为四种表现型,说明基因型为GgYy。(2)浓绿茶的基因型是G_yy、黄叶茶树基因型是ggY_,如果二者杂交,后代两种表现型,说明一个亲本含有一对显性纯合,另一个亲本显性杂合,基因型可能是Ggyy与ggYY或GGyy与g

gYy;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GgYy:ggYy=1:1或GgYy:Ggyy=1:1,表现型比例是1:1。(3)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的基因型分别是G_Y_、G_yy,自交能产生淡绿色(ggyy),则黄绿叶的基因型是GgYy,

浓绿叶的基因型是Ggyy。【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并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某个体的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32.回答有关

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1)图一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其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填序号),图中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是否相同?________。(2)图二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可能

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过程,a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能特异性识别②

的分子是________;写出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已知的氨基酸序列_______________。(3)若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2).相同(3).b、c(4).解旋酶和DNA聚合酶(5).tRNA(或转运RNA)(6).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7).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

核糖核苷酸)组成【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一:图示表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①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都是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控制这四条多肽链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这四条多肽

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分析图二:①是DNA,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②是mRNA,b表示转录过程;③是核糖体,④是多肽链,⑤是tRNA,c表示翻译过程;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1)图一中①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都是脱

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控制这四条多肽链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这四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种类、数目均相同,即结构相同。(2)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即图二中的b、c;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②是mRNA(密码子),能被⑤tRN

A(反密码子)特异性的识别;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密码子决定氨基酸,所以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3)若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说明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点睛】本题结合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熟记翻译的相关知识点,准确判断图中各种数字的名称,并能准确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33.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

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岛上的B

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迁到乙岛的B物种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3)假设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

为0.9,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基因频率逐渐下降,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AA、aa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遗传变异(2).甲、乙两岛环

境不同且存在地理隔离(3).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4).存在生殖隔离(5).形成新物种(6).1%、18%、81%(7).AA的基因型频率逐渐上升、aa的基因型频率逐渐下降【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甲岛和和乙岛存在地理隔离,使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达到生殖隔离后出现不

同的物种;因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再加上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能与B物种自由交配,故B会形成新物种;AA的基因型频率=0.1×0.1=0.01,Aa的基因型频率=2×0.9×0.1=0.18aa的基因型频率是0.9×0.9=0.

81。【详解】(1)由于甲岛和和乙岛存在地理隔离,使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当达到生殖隔离后就出现不同的物种。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当两个种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时,说明二者之间已

形成生殖隔离。因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再加上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使B物种不能与C物种自由交配,故B可能会形成新物种。(3)根据题意已知,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则AA的基因型频率=0.

1×0.1=0.01=1%,Aa的基因型频率=2×0.9×0.1=0.18=18%,aa的基因型频率=0.9×0.9=0.81=81%。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公式可知,

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逐渐上升、aa的基因型频率逐渐下降。【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甲乙岛屿之间的地理隔离以及生殖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公式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相关的基因频率。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