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8 页
  • 大小 582.146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西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西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西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西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8)页,582.14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54a14c5aab8e93d3f58805418d6e4b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省西充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5月考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柠檬酸的生

产主要利用黑曲霉B.果醋发酵温度控制在30~35℃,发酵效果最好C.制作泡菜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和CO2的原理D.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答案】C【解析】【分析】果酒发酵过程中拧松瓶盖的目的

是释放二氧化碳,在果酒发酵后期,瓶内的有机物减少,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果酒发酵条件是18~30℃、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

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详解】A、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等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进行发酵,柠檬酸的生产主要利用黑曲霉,A正确;B、果醋发酵利用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

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是30~35℃,B正确;C、制作泡菜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没有CO2,C错误;D、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作坊式的,D正确。故选C。2.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叶片经消毒后

需用流水多次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B.图示①过程采用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时,可用聚乙二醇调节渗透压C.图示②过程通过抽真空处理使酶溶液渗入细胞间隙,提高酶解效率D.经④过程获得的杂种细胞经鉴定和筛选后进行植物组培,即可获得目标杂种植株【答案】C【解析】【分析】1、植

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2、过程:(1)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2)细胞融合完

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4)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详解】A、叶片经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而产生毒害作用,A错误

;B、聚乙二醇是诱导细胞融合的物质,不是调节渗透压的物质,通常加入甘露醇来调节渗透压,B错误;C、为了提高酶解效率,图示②过程可通过抽真空处理,利用负压使酶溶液快速渗入细胞间隙,通过处理,酶解效率会提高,C正确;D、组培可以获得杂种植株,但是基因的表达是相互影响,相互干预,未必能成功获

得我们所需要的目标杂种植株,D错误。故选C。3.凯里红酸汤是贵州省凯里市特产,其颜色鲜红、气味清香、味道酸爽,早已被正式列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下图是凯里红酸汤制作流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盐、红辣椒等既可调味又可抑制杂菌生长B.红酸汤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醋酸菌产生的醋酸C.装坛

时要留1/3的空间,目的是防止番茄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D.适当延长发酵时间能加深酸汤的红色,增浓酸味【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形成红酸汤的过程,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详解】A、食盐、红辣椒等既可调味又可抑制杂菌生长,故制作红酸汤时

可适当加入上述物质,可以起到抑菌和改善风味的效果,A正确;B、红酸汤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乳酸菌产生的乳酸,B错误;C、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防止番茄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C正确;D、适当延长发酵时间能使发酵更为充分,能加深酸汤

的红色,增浓酸味,D正确。故选B。4.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可防止外界杂菌侵入并阻止瓶内外的气体交换B.外植体就是指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C.从脱分化到再分化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主要是因为有害代谢产物积累D.将幼苗移

到蛭石作为栽培基质的原因是蛭石带菌量低且营养丰富【答案】B【解析】【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新植株。2、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

)。3、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A、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并不影

响气体交换,A错误;B、外植体就是指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B正确;C、由愈伤组织重新分化为根和芽的再分化过程,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特定浓度比例,与之前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不同,故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C错误;D、组培苗生存能力较弱,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的原因是蛭石保水透气

,蛭石不含营养,D错误。故选B。5.小鼠的淋巴细胞在培养时常常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增殖,猪的输卵管上皮细胞在培养时则粘附在培养瓶内壁上生长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动物细胞培养液通常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属于天然培养基B.小鼠

的淋巴细胞和猪的输卵管上皮细胞在培养时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C.猪的输卵管上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直接用离心法收集D.小鼠的淋巴细胞会因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营养物质缺乏而分裂受阻【答案】D【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器官、组织。将材料剪碎,并用胰蛋白酶(

或用胶原蛋白酶)处理(消化),形成分散的单个细胞,将处理后的细胞移入培养基中配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互相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出现接触抑制

。此时需要将出现接触抑制的细胞重新使用胰蛋白酶处理。再配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

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3、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细胞代谢产物,增加营养物质,防止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营养物质缺乏而阻碍

细胞分裂。【详解】A、在配制动物细胞培养液时,除了需要添加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外,往往还需加入动物的血清和血浆等天然成分,属于合成培养基,A错误;B、小鼠的淋巴细胞在培养时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增殖,不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B错误;C、猪的输卵管上皮细

胞贴壁生长,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再用离心法收集,C错误;D、悬浮培养的小鼠淋巴细胞会因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营养物质缺乏而分裂受阻,D正确。故选D。6.近年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饲料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使用。

下列关于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饲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的B.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容的C.微生物饲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的高蛋白菌体制成的D.三者利用的都是微生物

的代谢物【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常见的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详解】A、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

谢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的,常见的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A正确;B、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农林害虫的,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将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正确;

C、微生物饲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的高蛋白菌体来生产饲料的,能使家畜、家禽增重快,产奶或产蛋量显著提高,C正确;D、微生物饲料利用的是微生物菌体,而不是微生物的代谢物,D错误。故选D。7.下列关于“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Ⅰ)和“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Ⅰ可通过平板划线达到分离纯化酵母菌的目的B.实验Ⅱ前期需要持续光照,后期需要遮光处理C.均应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关的激素以促进细胞分裂D.均需通入95%的空气和5%CO2以维持培养基的pH【答案】A【解析】【分析】平板划线的操作流程:接种环灼烧灭菌,接种环蘸取菌种,平板

划线,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再倒置培养。【详解】A、酵母菌的纯培养,即实验I中可通过平板划线法获得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进而可达到分离纯化酵母菌的目的,A正确;B、“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Ⅱ)前期不需要光照,在后期需要适当照光,有利于芽

的形成,进而可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菊花的组织培养”,即实验Ⅱ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关的激素以促进细胞分裂,而在实验Ⅰ中不需要加入相关激素,C错误;D、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通入95%的空气和5%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而本题中的两个实验不需要该操作,D错误。故选A。8.自1902年,哈

伯兰特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就开启了植物细胞工程的探索之路。它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植物顶端分生组织培养的脱毒苗具有抗病毒的特点B.愈

伤组织再分化成根、芽等器官后,细胞将失去全能性C.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在外植体诱导得到愈伤组织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提供充分的光照【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

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A、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植株不抗病毒,A错误;B、高度分化

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据此推测,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根、芽等器官后,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B错误;C、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花粉粒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C正确;D、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进行光

照处理,D错误。故选C。9.生物技术与工程实践中常利用特殊的化学试剂或一定的物理刺激进行“激活”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果酒用于果醋发酵时,提高温度是“激活”醋酸菌的重要条件之一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应先利用抗原

“激活”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C.克隆高产奶牛时,获得的重构胚需要在胚胎移植后用Ca2+载体等试剂“激活”D.在PCR反应过程中,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需要Mg2+"激活"【答案】C【解析】【分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

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制作果酒的最适温度为18-30℃,而醋酸菌的最适温度为30-35℃,所以将果酒用于

果醋发酵时,提高温度是“激活”醋酸菌的重要条件之一,A正确;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用抗原“激活”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再将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正确;C、获得的重构胚需要在胚胎移植前用Ca2+载体等试剂“激活”,C错误

;D、在PCR反应过程中,耐高温DNA聚合酶需要Mg2+"激活",D正确。故选C。10.如图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A.前一个时期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B.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B均等分割C.C表示滋养

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D.胚胎孵化导致D的破裂【答案】B【解析】【分析】囊胚期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蠹胚腔,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题图分析,A表示内细胞团,B表示囊胚腔

,C表示滋养层细胞,D表示透明带。【详解】A、图示胚胎处于囊胚时期,该时期的前一个时期为桑葚胚期,此期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A正确;B、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A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B错误;C、图中C表示滋养层细胞,在胚胎

发育中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进而建立与母体子宫之间的联系,C正确;D、图中D表示透明带,胚胎孵化过程指的是囊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即囊胚的孵化导致D的破裂,D正确。故选B。11.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过滤液沉淀过程在4℃冰箱中进行是为了防止DNA降解B.离心研磨液是为了加速DNA的沉淀C.在一定温度下,DNA遇二苯胺试剂呈现蓝色D.粗提取的DNA中可能含有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D

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

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③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详解】A、低温时DNA酶的活性较低,过滤液沉淀过程在4℃冰箱中进行是为了防止DNA降解,A正确;B、离心研磨液是为了使细胞碎片沉淀,B错误;C、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呈现蓝色,C正确;D、细胞中的某

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可能有蛋白质不溶于酒精,在95%的冷酒精中与DNA一块儿析出,故粗提取的DNA中可能含有蛋白质,D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

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等B.培养动物细胞的时候既需要氧气也需要二氧化碳C.通常采用雌性动物生殖道或人工配制的获能液使精子获得能量后进行体外受精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足够

数量的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哺乳动物多

以36.5℃为宜,最适pH为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详解】A、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等,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A错误;B、培养动物细胞时候既需要氧气也需要二氧化碳,其中95%空气是细胞代谢必需的,5%的CO2可维持培养液的pH,B正确;C、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如可用人工配制的

获能液进行获能处理,但精子获能不是获取能量,C错误;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足够数量的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但不一定是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还需经过进一步筛选,D错误。故选B。13.将溶葡球菌酶基因转入奶牛基因组中获

得转基因牛,在其乳腺中表达的溶葡球菌酶可以有效预防由葡的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使感染率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操作至少需要三种分子工具:限制酶、DNA聚合酶、载体B.可以通过PCR以及构建基因文库等方法来获取溶葡球菌酶基因C.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加入乳腺中

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D.溶葡球菌酶基因与奶牛DNA都为双螺旋结构是二者拼接的基础【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

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

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

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上述操作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该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分子工具: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A错误;B、葡球菌酶基因为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PCR、构建基因文库等,B正确;C、要使目的

基因只在乳腺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加入乳腺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C正确;D、不同DNA能相互拼接的基础是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都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和结构(双螺旋结构),D正确。故选A。14.某线性DNA分子含有3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

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表所示。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酶切割产物(bp)b酶切割产物(bp)1600;1100;300800;300的A.在该DNA分子中,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

别有3个和2个B.a酶与b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C.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不相同D.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序列会明显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酶和b酶识别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但切割

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分析表格:a酶可以把原有DNA切成3段,说明有该DNA分子上有2个切口,即a酶的识别序列有2个;b酶把大小是16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800和800两个片段,b酶把大小是1100的DNA切成大小分

别为800和300两个片段,且a酶和b酶的识别位点不同,说明b酶的识别序列有2个。【详解】A、a酶和b酶识别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但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分析表格:a酶可以把原有DNA切成3段,说明有该DNA分子上有2个切口,即a酶的识别序列有2个;b酶把大小是16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

800和800两个片段,b酶把大小是11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800和300两个片段,且a酶和b酶的识别位点不同,说明b酶的识别序列有2个,A错误;B、a酶与b酶切出黏性末端相同,用DNA连接酶可以将它们连接

起来,B错误;C、限制酶切割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酯键,C错误;D、a酶和b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连接形成AGATCC∥TCTAGG或GGATCT∥CCTAGA。所以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

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所得DNA分子中AGATCC∥TCTAGG序列会明显增多,D正确。故选D。15.图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垂体参与该哺乳动物次级卵母细胞的形成B.受精

过程中精子的进入可促进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C.多数哺乳动物Ⅳ形成时,只能在周围观察到两个极体D.胚胎发育早期,随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胚胎总体积也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促使产生更多的卵子;精子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卵子结合完

成受精作用。【详解】A、下丘脑可以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促使次级卵母细胞的形成,A正确;B、据图分析,精子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卵子结合完成受精作用时,促使卵子完

成减数第二次分裂,B正确;C、Ⅳ是受精卵,多数哺乳动物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了第一极体,该极体大多数不会继续分裂,当精子进入次级卵母细胞时,次级卵母细胞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第二极体,就在受精卵周围出现了两个极体,C正确;D、胚胎发育早期,还没有与外界建立联系,胚胎消耗的是受精卵中储

备的能量和物质,随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胚胎总体积基本不变,甚至略有减小,D错误。故选D。16.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培养基;②制作平板、灭菌;③将若干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C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培养基常

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B.步骤③中的操作相当于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接种C.该小组的实验方案不严谨,不能确保平板上的菌落均是来自收集的空气中的微生物D.实验室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菌种【答案】A【

解析】【分析】微生物培养时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和灭菌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操作的空间、操

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等;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等。【详解】A、培养基一般采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如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不能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A错误;B、步骤③空气中

的微生物会落在培养基上,相当于接种过程,B正确;C、该小组未设置空白对照组,无法排除因灭菌不彻底等给实验带来的影响,C正确;D、实验室常用纯化菌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D正确。故选A。17.植

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应用技术原理或取材原因优势A快速繁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繁殖快、保持亲本遗传特性B作物脱毒植物顶

端分生区几乎不含病毒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C突变体的利用为适应培养条件发生新的突变获得自然界没有的新物种D生产细胞产物细胞可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不受季节、天气等限制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的不

是抗病毒的新品种,还是原来的品种,不过没有病毒,仍然有可能感染病毒。快速繁殖,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微型繁殖,微型繁殖技术可以使作物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详解】A、快速繁殖,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

微型繁殖,微型繁殖技术可以使作物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A正确;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B正确;C、突变只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一定产生新物种,同时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能为适应条件发生定向突变,

C错误;D、细胞的工厂化生产利用的是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不受季节、天气等限制,D正确。故选C。18.某同学制作果酒果醋的步骤如下:①将发酵瓶等清洗干净后用酒精消毒;②清洗葡萄并榨汁装入发酵瓶;③将温度控制在18~30℃发酵12d;④打开瓶盖,盖上一层纱布再发酵8d。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①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②葡萄需先用清水冲洗后去枝梗,避免杂菌污染C.③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一次,及时放气D.④需要调高温度至30~35℃,该过程几乎不产生气体【答案】A【解析】【分析】1、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

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C~30°C,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C~35°C,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详解】A、①过

程将发酵瓶等清洗干净后用酒精消毒,防止污染,但不能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A错误;B、材料处理时选用新鲜葡萄先用清水冲洗1-2次,再除去枝梗和腐烂的籽粒,避免杂菌污染,B正确;C、将温度控制在18°C~30°C

进行果酒发酵,并需适时拧松瓶盖放气,C正确;D、果醋发酵菌种是醋酸菌,为好氧型细菌,最适温度为30~35℃,④需要调高温度至30~35℃,该过程几乎不产生气体,D正确。故选A。19.细胞器移植是培养植物新品种的

重要方法,如把高光合效率作物的叶绿体移植到低光合效率的同种作物体内,就可以使低光合效率作物变成高光合效率作物,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一般可采用类似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实现细胞器的移植,再将接受细胞器移植的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最后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器转移前用纤维素

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受体细胞B.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从细胞匀浆中获得叶绿体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一般先诱导愈伤组织生根,再诱导生芽D.利用细胞器移植获得高光合效率作物打破了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

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

维素和果胶,要想将细胞器移植进入植物细胞,需要先行去除细胞壁,所以要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受体植物细胞,A错误;B、不同细胞器的密度不同,从细胞匀浆中分离提取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故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从细胞匀浆中获得叶绿体,B正确;C、为提高成活率,植物组织培养

过程一般先诱导愈伤组织生芽,再诱导生根,C错误;D、利用细胞器移植获得高光合效率作物没有产生新物种,也没有打破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B。20.米醋是传统的调味品。下图是工业制作米醋的简化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添加酶制剂可

提高I阶段的效率B.Ⅱ阶段前需对菌种进行选育和扩大培养C.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应适当升高温度D.IV阶段可通过巴氏消毒法实现【答案】D【解析】【分析】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发酵工程一般包

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详解】A、酶能够提高催化效率,阶段I是糖化过程,添加酶制剂可提高I阶段的效率,A正确;B、Ⅱ阶段前需对菌种进行选育和扩大培养,以提高速率和产量,B正确;C、II酒

精发酵所需温度是18-30℃,Ⅲ阶段醋酸发酵所需温度是30-35℃,故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应适当升高温度,C正确;D、IV是灭菌过程,IV阶段不能通过巴氏消毒法实现,D错误。故选D。21.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D/PGS)是对早期

胚胎细胞进行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测后再进行胚胎移植,流程如图所示。图中检测包括PGD、PGS(PGD是指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PGS是指胚胎植入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的

卵子需培养至MII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进行受精B.PGD和PGS技术可分别用于筛选唐氏综合征和红绿色盲C.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夫妻双方进行免疫检查D.“理想胚胎”需培养至原肠胚期才能植入子宫【答案】A【解

析】【分析】1、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2、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

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

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详解】A、体外受精时,需要将所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MII期,才可以与精子完成受精作用,A正确;B、PGD是指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PGD可用于筛

选红绿色盲;PGS是指胚胎植入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检测,PGS可用于筛选唐氏综合征,B错误;C、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几乎不发生免疫反应,因此进行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对夫妻双方进行免疫检查,C错误;D、“理想胚胎”需培养至桑椹或囊胚才能植

入子宫,D错误。故选A。22.下图为不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的序列及切割位置(箭头所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4种限制酶均不能够识别和切割RNA分子内的核苷酸序列B.若DNA上的碱基随机排列,NotI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出现频率较其他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高C.使用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可防止二者发生自身环化D.用酶BglII切出的目的基因与酶BamHI切割的质粒重组后,不能再被这两种酶切开【答案】

B【解析】【分析】1、常用的运载体:质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

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3、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载体,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限制酶是专门切割DNA序列中一定部位的酶,所以图示4种限制性核酸内

切酶均不能够识别和切割RNA分子内的核苷酸序列,A正确;B、由于Not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比其他三种酶的序列长,若DNA上的碱基随机排列,Not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出现频率较其他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低,B错

误;C、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所以使用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是为了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C正确;D、用酶BglⅡ切出的目的基因与酶BamHⅠ切割的质粒重组后,重组DNA分子序列为,

6个脱氧核苷酸序列既不能被限制酶BglⅡ识别,也不能被BamHⅠ识别,所以不可能被这两种酶切开,D正确。故选B。23.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灭菌则是指

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理解,错误的是()A.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等B.湿热灭菌指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C.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D.操作的空间和操作者

的衣着需要进行严格灭菌【答案】D【解析】【分析】消毒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及化学药剂消毒法,如用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详解】A、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

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等,A正确;BC、灭菌较为彻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其中湿热灭菌指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

灭菌,BC正确;D、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而非灭菌,D错误。故选D。24.“筛选”是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育种时,需对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进行组织培养B.基因工程育种时,需要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C.

胚胎移植前,需对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进行质量筛选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从分子水平筛选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两次筛选:①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进行抗体

检测,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胚胎移植前,需对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进行质量筛选,此时胚胎应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详解】A、单倍体育种时,F1的花药不需要筛选直接进行组织培养,之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单

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后,再进行筛选,A错误;B、基因工程育种时,需要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B正确;C、胚胎移植前,需对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进行质量筛选,挑取质量好,活性强的胚胎进行培养或保存,可以提

高胚胎移植成功的概率,C正确;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在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后,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上述筛选过程中涉及的抗体检测属于分子水平的筛选

,所以,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从分子水平筛选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故选A。25.下列有关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中的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茎尖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必须检测其抗病毒能力B.利用早期胚胎进行移植前需要对受体进行免疫学检测C.利用杂交瘤细

胞或转基因动物生产特异性抗体时均需要多次检测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植株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灭活的病毒促进原生质体融合【答案】C【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核移植等;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用到两次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其中第二次筛选运用了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详解】A、利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的脱毒苗,因为茎尖不带毒或带毒很少

,但不必检测其抗病毒能力,且脱毒苗未必具有抗病毒能力,A错误;B、受体母畜对供体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不需要进行免疫学检验,B错误;C、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用到两次次筛选,转基因动物的获得需要检测受体细

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是否正常表达形成蛋白质产物,因此利用杂交瘤细胞或转基因动物生产特异性抗体时均需要多次检测,C正确;D、灭活病毒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而不能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D错误。故选C。26.设计试管婴儿是在早期胚胎移入母体子宫之前,

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设计需要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支持B.培养至囊胚期,取少量的胚胎干细胞进行DNA分析鉴定C.男方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方正常夫妇,可以筛选无遗传疾病的男胎植入母体子宫D.该设计的成功率受配子、胚胎、子宫内膜的品质及胚胎植

入的位置影响【答案】B【解析】的【分析】1、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2、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详解】A、设计试管

婴儿是通过体外将卵细胞与精细胞结合而获得许多胚胎,在移植入母体进行胚胎着床前,对胚胎的基因进行处理,把一些不良基因筛选出来,并进行切除与替换,从而减少初生婴儿因遗传因素导致的缺陷。此设计需要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

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支持,A正确;B、对胚胎进行DNA分析鉴定,应将早期胚胎培养至囊胚期,取少量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鉴定,而不是取胚胎干细胞,B错误;C、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显性遗传病,假设该病由等位基因D/d控制,则男方患者的基因型为XDY,健康女方的基因型为XdXd,可知两者女性后

代均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后代正常,因此可以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男胎植入母体子宫,C正确;D、设计试管婴儿成功率受配子、胚胎、子宫内膜的品质及胚胎植入的位置影响,D正确。故选B。27.再生医学领域在2019年首次利用

异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的眼角膜组织,移植到病人体内,成功治疗一名失明患者,且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同B.神经干细胞和iPS细胞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有重要价值C.体外培养iPS

细胞时培养液中不需要加入血清等物质D.患者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因为移植细胞与其自身细胞的基因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具有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并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的潜能;胚

胎干细胞必须从胚胎中获取,这涉及伦理问题,因而限制了它在医学上的应用。2006年,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将它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并用iPS细胞治

疗了小鼠的镰状细胞贫血。现在,用iPS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科学家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制备iPS细胞,包括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中,直接将特定蛋白导入细胞中或者用小分子化合物等来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

的,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详解】A、造血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前者大于后者,A错误;B、神经干细胞在治疗神经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用iPS细胞治疗阿尔

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可见神经干细胞和iPS细胞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有重要价值,B正确;C、体外培养iPS细胞时培养液中需要加入血清等物质,C错误;D、患者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因为角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不含有血管,也不含有

淋巴组织,属于免疫豁免的部位,D错误。故选B。28.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利用甲(高产不耐盐)、乙(低产耐盐)两种二倍体植物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实验流程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经①处理后,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B.②~③过程中,杂种

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C.由④到目的植株需进一步筛选的原因是④中含高浓度钠盐D.目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但植株仍可育【答案】A【解析】【分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是指将植物不同

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未脱壁的两个细胞是很难融合的,植物细胞只有在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才能融合,所以植物的细胞融合也称为原生质体融合。2、由图分析可知,①是酶解法去除细胞壁,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

是杂种细胞,④是筛选获得的具有耐盐特性的胚状体。【详解】A、①是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无法发生质壁分离,故不能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A错误;B、②到③的过程是融合细胞再生细胞壁的过程,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

杂种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B正确;C、由④到目的植株需进一步筛选的原因是需要从④中获得的耐盐植株中再选择出高产植株,需要用含高浓度钠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C正确;D、甲、乙是二倍体植株,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

的目的植株是四倍体,是可育的,因此,目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故选A。29.发酵工程在农牧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的生成均在后发酵阶段完成B.发酵技术生产药物可以

解决部分药物来源不足、产量不足、价格贵等问题C.将乙肝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再结合发酵工程可生产乙肝疫苗D.微生物肥料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害的发生【答案】A【解析】【分析】啤酒发酵的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其中酵母菌

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主发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获得澄清、成熟的啤酒。【详解】A、啤酒发酵的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其中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主发酵完成,A错误;B、发酵技术生产药

物可以解决部分药物来源不足、产量不足、价格贵等问题,进而可以普通人用得起该药,B正确;C、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可生产乙型肝炎疫苗,C正确;D、微生物肥料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害的发生,如根瘤菌肥和固氮菌肥等,

D正确。故选A。30.对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特殊工具B.基因表达载体中有的含有启动子和密码子C.标记基因不—定是抗生素抗性基因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答

案】B【解析】【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1、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2、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3、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详解】A、基因表达载体是目的

基因与载体的结合,在此过程中需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用DNA连接酶将相同的末端连接起来,A正确;B、基因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B错误;C、通常用抗生素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C

正确;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在细胞外进行,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点睛】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31.乳酸菌

在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能保持食品的风味,其产生的细菌素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实验小组从陈年泡菜水中筛选出高产细菌素的乳酸菌株,并进行抑菌培养。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乳酸菌的代谢特点,在培养乳酸菌时,除主要营养物

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并提供中性或弱碱性等环境条件。(2)获得纯净高产细菌素的乳酸菌株的关键是防止_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接种过程中还需要对接种环或涂布器进行_________灭菌。(3)过程Ⅰ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通过过程Ⅰ可以获得由一个细胞

繁殖而来的菌落,达到纯化乳酸菌的目的,其原理是_________。(4)富集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进而增加上清液中细菌素的浓度。选用多种细菌作为检测的指示菌,得到细菌素的抑菌图谱如下,细菌素对

_________的抑制作用最强。指示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注:+表示抑菌圈直径,“+”表示≤10mm,“++”表示10~20mm,“+++”表示≥20mm。【答案】(1)维生素(2)①.杂菌污染②.灼烧(3)①

.平板划线法②.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就是菌落(4)①.增加乳酸菌的浓度②.蜡状芽孢杆

菌【解析】【分析】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

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

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小问1详解】根据乳酸菌的代谢特点,在培养乳酸菌时,除营养物质外,还要提供维生素、中性或弱碱性等环境条件。【小问2详解】获得纯净高产细菌素的乳酸菌株的关键

是防止杂菌污染,为达到此目的,接种过程中还需要对接种环或涂布器进行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小问3详解】过程Ⅰ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通过过程Ⅰ可以获得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以达到纯化乳酸菌的目的。其原理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

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就是菌落。【小问4详解】富集培养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的浓度,进而增加上清液中抑菌素的浓度。选用多种细菌作为检测的指

示菌,由表格分析可知,细菌素对蜡状芽抱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对植物乳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圈直径越大,说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越强,故细菌素对蜡状芽抱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32.甲胎蛋白(AFP)是癌细胞表面的一

种特异性糖蛋白,可以用来进行肝癌的早期诊断。现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抗AFP单克隆抗体,过程如下图一,请据图回答:(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和____,要生产抗AFP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向小鼠体内注入____作为抗原。(2

)细胞①是____,它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时使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3)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为将需要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利用的选择培养基原理是: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淋巴细胞中有两条DNA合成途径,而骨髓瘤细胞中只有D途径

,如图二。如果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融合的细胞有____类。根据上述原理将杂交瘤细胞分离出来,使用的选择培养基里面应加入____(4)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进行两次筛选,其中第二次筛选的方法为____技术。(5)通过此过程生产的

单克隆抗体和氟尿嘧啶结合后制成生物导弹来治疗肝癌,其中能对癌细胞起到杀伤作用的是____【答案】①.动物细胞培养②.动物细胞融合③.特定的抗原蛋白④.淋巴B细胞⑤.聚乙二醇⑥.三类⑦.氨基蝶呤⑧.抗原-抗体杂交⑨.氟尿嘧啶【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

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

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4、诱导动物细

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5、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6、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

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详解】(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的培养,及两种细胞的融合,涉及的技术有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要生产抗AFP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向小鼠体内注入特定的抗原蛋白作为抗原。(2)细胞①是淋巴B细胞,它与骨髓瘤

细胞融合时使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3)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杂交瘤细胞,共3种类型细胞。为了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除去其他细胞,可向培养液中加入氨基蝶呤,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该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

此融合的瘤细胞就不能增殖,但人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4)第一次筛选的方法是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

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通过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和氟尿嘧啶结合后制成生物导弹来治疗肝癌,其中能对癌细胞起到杀伤作用的是氟尿嘧啶,单克隆抗体起导向作用。【点睛】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33.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1)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__________(填“大量”或“微量”

)有机物。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理时,NAA应加入图1中固体培养基____________(填“A”或“B”)。(2)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_______

____作用,据此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3)据图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主茎)运输。为验证该假设,采用图1的切段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的①

②中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组别处理检测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①在固体培养基中施加②主茎下端放射性的含量对照组同上同上不做处理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答案】(1)①.微量②.A(2)①.抑制②.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

长(3)①.一定量放射性的NAA(IAA)②.加入一定量的GR24【解析】【分析】本实验是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图1中切断形态学上端为固体培养基A,形态学下端为固体培养基B;据图2可知,实验共设置4组,据图中曲线可知,施加NAA+GR24组的侧芽

长度最小,其次是施加NAA组,施加GR24组和对照组侧芽长度最长,且单独施加GR24几乎对侧芽的生长不起作用。【小问1详解】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的有机物;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的特

点,故图中的培养基,应该将生长素加在A中;【小问2详解】分析图2: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抑制作用,同时使用GR24和NAA时对侧枝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据此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

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小问3详解】本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因此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

加NAA,(①)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②)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GR24;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加入GR24。34.某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该植物的果皮颜色有紫色和绿

色两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某实验小组以纯合个体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F1/株数F2/株数组合紫色果皮绿色果皮紫色果皮绿色果皮①紫色果皮×绿色果皮212061241②紫色果皮×绿色果皮76027691(1

)该种植物与果皮颜色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2)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B/b表示,则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理论上,组合

①的F2紫色果皮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3)若要鉴定组合②中F2的某株紫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设计简便的实验进行探究,完善下列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

_,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若后代______________,则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则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杂合子。【答案】(1)①.自由组合(或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②.组合①中F

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1的变式(2)①.AABB、aabb②.1/5(3)①.让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进行自交(让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

皮植株杂交)②.全为紫色果皮植株(全为紫色果皮植株)③.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3∶1(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1∶1)【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由于组合①中F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1的变式,所以该种植物与果皮颜色相关的基

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B/b表示,根据组合①紫色果皮×绿色果皮F1都是紫色果皮,说明紫色为显性。由于组合①中F1紫色果皮植株自交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15∶1,符合9∶3∶3

∶1的变式,说明由两对基因控制,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都是纯合子,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中只有1/16aabb是绿色,其余15/16都是紫色,紫色纯合子为1/16AABB、1/

16AAbb、1/16aaBB,所以组合①的F2紫色果皮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5。【小问3详解】组合②F2表型及比例为3∶1,说明符合分离定律,紫色是显性性状,则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F1

的基因型为Aabb(若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紫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实验思路是:让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进行自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判断紫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预期结果:如果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AAbb,则纯合子自交后代还是

纯合子,F2自交后代表型全部是紫色果皮植株。如果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杂合子Aabb,自交后代为AAbb∶Aabb∶aabb=1∶2∶1,表型为紫色果皮植株∶绿色果皮植株=3∶1。验证方法二:让F2中

的紫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aabb)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F1的基因型为Aabb(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紫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实验思路是:让F2中的紫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判断紫色果皮植

株的基因型。预期结果:如果组合②中F2的紫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AAbb,与绿色果皮植株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都是Aabb,都是紫色果皮植株。如果组合②中F2是杂合子Aabb,与绿色果皮植株aabb杂交,后代为Aabb:aabb=1:1,表型为紫色果皮

植株﹔绿色果皮植株=1:1。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