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一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425.000 KB
  • 2024-09-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一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一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一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届高三一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4)页,425.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43cc79b17bc0124bd3148c3cfcff4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成都石室中学2020届一诊模拟理综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遗传物质都是DNA,都能进行有丝分裂C.细胞核都有两层膜,膜上有核孔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1、真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核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膜和核仁

,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仅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遗传物质DNA举例蓝藻、细菌等真菌,动、植物蓝藻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详解】A、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是蛋白质,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B、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C

、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C错误;D、黑藻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而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在叶绿体,D错误。故选A。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出现2种完全不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B.一种tRNA

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C.tRNA上的碱基序列是由mRNA决定的D.多肽链合成时,一个mRNA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工作【答案】D【解析】【分析】DNA转录翻译时间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条件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模板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含

AUC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模板去向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苷酸特点边解旋边转录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碱基配对A→U,T→A,G→CA→U,G→C遗传信息传递DNA→mRNAmRNA→蛋白质实例绝大多数生物所有生物意义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

出各种性状【详解】A、转录过程种出现DNA上的碱基与RNA的碱基互补配对,翻译过程mRNA上的碱基与tRNA的碱基互补配对,两种配对过程不完全相同,A错误;B、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B错误;C、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

序列,并不能决定tRNA上的碱基序列,C错误;D、一条mRNA上可串联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因为翻译的模板相同,最终得到多条相同的肽链,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酒

精进入细胞B.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多少决定了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C.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D.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性有利于维持细胞膜内外离子的浓度差【答案】B【解析】【分析】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一般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胞吐等方式从细胞中运出,如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详解】A.酒精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故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酒精进入细胞,A正确;B.被动运输与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多少无关,B错误;C.

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如神经递质,C正确;D.通常情况下,细胞膜的内外常维持着多种离子或小分子物质的浓度差,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性有利于维持该浓度差,D正确。故选B。4.在有

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B.DNA复制和中心体的复制C.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详解】A、染色体在后期加倍,DNA在

间期加倍,A错误;B、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复制都在间期,B正确;C、着丝点在后期分裂,细胞质在末期分裂,C错误;D、细胞板在末期出现,纺锤体在前期出现,D错误。故选B。5.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

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实验处理血糖浓度(g/L)处理前处理后30min60min90min120min甲胰高血糖素1.

001.281.201.101.10乙激素X1.001.021.001.051.01丙胰高血糖素+激素X1.001.501.601.561.50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

时也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D.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答案】C【解析】【分析】1、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2、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

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下降。【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A正确;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其作用是和实验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作对照,B正确;C、表中的甲组数据可以说明胰高血糖素单独作用能升血糖,乙组数据说明激素X单独作用不能升高血

糖,丙组的数据说明胰高血糖素和激素X共同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果强于甲组,可见,激素X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发挥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但其本身不能升高血糖,C错误;D、尿糖中的“糖”属于还原糖,因此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正确。故选C。6.某双翅目昆虫(XY型性别决定)

的体色有黄色、淡绿色和白色,让白色雄虫与淡绿色雌虫杂交,得到的F1中雄虫均表现为淡绿色、雌虫均表现为黄色。让F1杂交,F2中雌雄虫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黄色∶淡绿色∶白色=3∶3∶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昆虫的体色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B.F1雌虫与

雄虫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C.若亲本雄虫与F1雌虫杂交,子代会出现3种体色D.若F2中的淡绿色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白色个体占1/6【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让白色雄虫与淡绿色雌虫杂交,得到的F1

中雄虫均表现为淡绿色、雌虫均表现为黄色,说明与性别有关。让F1杂交,F2中雌雄虫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黄色:淡绿色:白色=3:3:2可知,该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该性状由A、a、B、b基

因控制,其亲本白色雄虫为aaXBY和淡绿色雌虫AAXbXb,F1为淡绿色雄虫AaXbY以及黄色雌虫AaXBXb,F1杂交,F2中雌雄虫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黄色(A_XBY、A_XBXb):淡绿色(A_XbY、A_XbXb):白色(aa__)=3:3:2。【详解】A、该种昆

虫的体色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B、由分析可知,F1雌虫产生的配子为:AXB、AXb、aXB、aXb;F1雄虫产生的配子为:AXb、AY、aXb、aY。因此F1雌虫与雄虫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B正确;C、若亲本雄虫aaXBY与F1雌虫AaXBXb杂交,子代会

出现3种体色,C正确;D、若F2中的淡绿色雄虫A_XbY和雌虫A_XbXb随机交配,AA概率为1/3,Aa概率为2/3,则a基因频率为1/3,因此子代中白色aa__个体占(1/3)2=1/9,D错误;故选D。7.细

辛是一种在森林下部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下图是光照强度对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甲、乙)。请据图作答:(1)图中代表滨藜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2)甲曲线上b

1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来自于_________,叶肉细胞中水参与反应并产生[H]的部位有_________。(3)据图分析,光照强度为b2和c时,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

________。(4)图中e点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量_________(填“等于”、“大于”、“小于”)乙植物。【答案】(1).甲(2).滨藜生活在沙漠适应较强光照,甲曲线对应的光饱和点(或光补偿点)更大(3).细胞呼吸释放出的和来自大气中(4).类囊体薄膜(基粒或叶绿体)、线粒体

基质(线粒体)(5).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6).大于【解析】【分析】1、题图分析:a1、、a2甲、乙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b1、b2分别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的补偿点。光补偿点是指在此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相等,在该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零。2、总光合=净光合+呼吸消耗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

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得知,细辛适

合生活在较弱光照环境,滨藜适合生活在较强光照环境中,前者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后者低,所以甲曲线对应的是滨藜,乙曲线对应的是细辛。(2)根据图像得知光照强度为b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但植物所有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只有叶肉细胞等进行光合作

用,所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其所需的CO2除了来自细胞呼吸外还需要从环境中吸收。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并生成[H],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被光解为氧气和[H]。前者发生于线粒体

,后者发生于叶绿体。(3)乙曲线中光照强度由b2增加到b1时,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光照强度是该点的影响因素。在光照强度大于c之后,光照强度继续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说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是CO2浓度、温度。(4)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指的是其总光合作用量

,图中e点两植物的净光合量相同,而甲的呼吸作用比乙的强,总光合量等于净光合量+呼吸作用量,因此图中e点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量大于乙植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

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8.某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下图

为实验示意图。(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3)若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在细胞水平上探究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是促进细胞伸长还是促进细胞分裂,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3).可以取弯曲处作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

胞平均长度(或比较两侧细胞数目)【解析】【分析】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幼嫩部位,在成熟部位进行的是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转移,该过程不受光照的影响。2、向光性的原因是:在单侧光照射下,尖端产生的生长

素在尖端的部位发生横向运输向背光侧转移,导致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促进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促进生长慢,从而出现向光性弯曲。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

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详解】(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为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段到形态学下端。(2)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得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

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3)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因此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点睛】考查学生利用生长素的基本知识分析实验的能力。熟练掌

握生长素的基本知识并能利用该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是正确答题的关键!9.流感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甲是___________细胞,细胞甲在图示

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细胞丙能识别抗原-抗体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之后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3)注射疫苗

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流感疫苗可一定程度预防流感,但每年都要注射流感疫苗,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

或记忆(2).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4).被自身细胞利用和排出到细胞外(5).疫苗刺激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6).流感疫苗是RNA病毒,单链RNA容易发生变异【解析】【分析】体液免

疫过程:【详解】(1)细胞乙可分泌抗体是浆细胞,浆细胞由(细胞甲)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

抗体,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的识别作用有关。抗原-抗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在溶酶体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之后得到的产物有用的细胞进行再次利用,如果没用则排出细胞外,最终排出体外。(3)疫苗一般是灭活的病原体,注射疫苗之后,人体会发生体液免疫从而产生记

忆细胞及抗体,保留对抗原的记忆。流感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单链RNA病毒在复制时容易出错,从而导致变异发生,因此需要每年注射流感疫苗。【点睛】熟练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要理解RNA单链结构的不稳定性。10.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

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1)辐射处理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其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该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该过程需

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和低频性。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_______(填“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2)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只收获

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授粉率和结籽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3)从甲、乙及其后代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株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同一对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还是不同对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写出实验思

路并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答案】(1).诱变育种(2).不定向性(3).一(4).1/6(5).实验思路:选择甲、乙后代的无叶舌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果:若F1全为无叶舌突变株,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由于同一对基因突变引

起的;若F1全为正常叶舌植株,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由于不同对基因突变引起的【解析】【分析】1、诱变育种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诱变原理:基因突变优点:可

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青霉素的高产菌株就是

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的。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详解】(1)由题意知,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属于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和低频性特点,因此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

的实验材料才也可能获得所需要的性状;甲、乙植株是有舌叶,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也说明甲、乙有舌性状的相关基因型为杂合子,故可知甲、乙突变性状的出现是由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所致。(2)甲植株后代的基因型是AA:Aa:aa=1:2:1,正

常植株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所授花粉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1,因此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授粉率和结籽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aa=1/3×1/2=1/6。(3)要解决题中的问题,设计实验为:让

甲、乙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然后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植株如果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则甲、乙后代中无舌叶的基因型是aa,杂交后代都是aa,表现为无舌叶。如果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则甲、乙后代中无舌叶的基因型是aaBB、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都表现为有舌叶

。【点睛】熟知诱变育种的特征并且能用基因分离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必备能力,本题关于实验设计的思路是难点,提醒学生关注。1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随人类对微生物认识的加深,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生活中人们利用霉菌、

乳酸菌分别制作腐乳、泡菜。请回答下列问题:(1)民间制作腐乳时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灭菌。生产上为了获取纯种的毛霉菌种,实验室一般采用__________分离纯化菌种,然后从中挑出所需菌

种。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泡菜制作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绝大部

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含有多种蛋白酶,凝胶色谱法分离这些酶时先收集到的酶是____________,(答“大分子蛋白质”或

“小分子蛋白质”),理由是____________。【答案】(1).不需要(2).平板划线法(3).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4).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5).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等(6).亚硝胺(7).大分子蛋白质(8

).大分子蛋白质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短,移动速度快【解析】【分析】1、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2、在泡菜

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平板划线法是指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

的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些生长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子细胞群体就是菌落。4、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

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的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的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详解】(1)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不需要灭菌。实验室一般采用平板划线

法获得纯化菌种。该方法使用时为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通常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菌落是指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引起亚硝酸

盐的含量变化的因素有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过短,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10天以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膳食中的亚硝酸盐绝大部分在人体中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宜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才会变成致癌物——亚硝胺。(3

)根据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在分离时先收集的酶是大分子蛋白质,因为大分子蛋白质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短,移动速度快。【点睛】本题是对选修一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相关操作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