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40.000 KB
  • 2024-09-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共(11)页,14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3edc07255bdc30c5cbc5d1c45ebcb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

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A.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B.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C.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D.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本大末小,是以能固”,但“本小末大”,即

诸侯坐大、王宝衰微,则分封制难以维持,分封制下天子和诸候间的权力结构关系,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褒微的因素,故选B;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天子和诸侯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非材料主旨,排除A;CD两项也非学者意在说明的主旨。故选B。2.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但尚书令、司隶校尉、御

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以示皇帝优宠,史称“三独坐”。“三独坐”的出现A.表明皇权进一步发展B.加强了中央集权C.完善了封建官僚体制D.实现了思想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属于监察官员,“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体现了政府对

监察官员的重视,保证了监察官员的权威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皇权,表明皇权进一步发展,故选择A项;中央集权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监察官员只是整个官僚体制中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实现了思想统一,排除D项。3.下面为宋朝

部分年份财政收入情况(收入计量单位:万贯)表。据此可知时间总收入农业收入农业占比%工商业收入工商业占比%宋太宗至道三年(997)3559232165123835宋熙宁十年(1077)707021623

0491170宋天禧五年(1201)5723276248293652A.经济繁荣程度超越了唐代社会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C.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D.政治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

】【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宋代工商业财政收入的比重较高,且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反映出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唐朝的数据,没有进行比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经济手段,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在强调政治局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D项。4.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

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的兴起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D.商品流通已经打破地域

限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景德镇、佛山镇和炉头镇的繁荣是手工业发展的产物,不是商业发展的结果,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突出特征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提到这一信息,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行于九城,施及外洋”、“远销

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大江南北咸仰赖”可以知道商品流通已经打破地域限制,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根据材料“行于九城,施及外洋”、“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大江南北咸仰赖”可知景德镇、佛山镇和炉头镇的产品不仅

满足内地需要,还大量出口,这说明手工业产品的销售范围扩大,商品流通已经打破地域限制。5.1840年11月,美国《浸礼会传教杂志》在谈到英国商人走私鸦片时指出,“在孔子门徒的眼里,这种行为如何能提升基督教和欧洲政策的地位!”这种观点A.完全肯定了孔子的外交理念B.

抨击了英商走私鸦片的行径C.不利于正常中美贸易的发展D.否定了美商走私鸦片的史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种行为如何能提升基督教和欧洲政策的地位”可知,该杂志认为英商走私鸦片的行径,会给基督教和欧洲政策带来负面影响,故选择B项;“完全肯定”过于夸大,且

材料没有涉及孔子的外交理念,排除A项;谈及的是“英国商人走私鸦片”,与中美贸易无关,排除C项;谈及的是“英国商人走私鸦片”,没有涉及美商走私鸦片,排除D项。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

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中日甲午战争

的影响【答案】B【解析】材料中文字“1905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日俄战争在中国爆发后,清政府的腐败及革新能力的丧失使留日学生对清政府失去信心,所以B项是学生倾向革命的重要原因,AC

D项中与“转变”无直接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核心语句是“1905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1901清末新政结果失败,再有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兴起,1905

年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兴起日俄战争,使留日学生看到清政府的腐败,丧失对清政府失去信心,日益倾向于革命。7.下面是近代美术家张乐平在《抗战漫画》上发表的《三毛的大刀》该漫画A.继承了现代主义画作的基本风格B.表现了张乐平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C.描绘了农民积极参与抗战的场景D.旨在倡

导民族团结共同抗日的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抗战漫画》”及相关文字可知,在征兵处,三毛以“年纪虽小只要有力”为由要求当兵打日本,表达了作者抗战爱国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故选择B项;该漫画风格不属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美术主要

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更趋于极端化,排除A项;三毛是农民或其他身份,漫画没有明确,排除C项;漫画表现的是抗战爱国情怀,没有涉及民族团结,排除D项。8.下面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78年到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情况柱状图。图示材料表明我国(

)A.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最突出B.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趋于增强C.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D.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转向中等收入的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到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体现了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减

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及应对各类冲击,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我国经济总量,不能说明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无法说明国家已经变成中等收入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排除B、D两项。故选C。9.公元前501年,雅典人为刺杀僭主的两个贵族阿里斯

托格同和哈莫迪俄斯塑造雕像,树立在市政广场上。文献记载说,这是最早为凡人树立的雕像,之前的雕像都是为神和传说中的英雄塑造的。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A.伯利克里改革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文主义思想的正式形成C.把僭主制看作实施民主政治的敌人D.贵族政治权力

被大大削弱【答案】C【解析】【详解】僭主,是指在古希腊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公元前508年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深入人心,因此刺杀独裁者的凡人被雕像,这也说明古代雅典把僭主制看作实施民主政治的敌人,故选择C项;伯利克里改革是在公元前5世纪,雕像是在公元前6世

纪末,排除A项;人文主义是一种文化现象,与僭主制无关,排除B项;贵族政治与僭主政治没有必然联系,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0.英国1688年后再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下议院代表权,而一些“衰废市镇”,仅有

数户居住、无人居住,甚至在地理上消失的地方竟在下议院拥有市镇代表;新工业城市往往聚居数以万计人口却无代表。这一现象A.说明光荣革命后代议制未发生本质变化B.反映了英国政治改革的必要性C.说明国家的权力中心依然掌握在上议院D.反映了英国经济逐渐走向衰退【答案】B【解析】材料反

映的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英国的政治力量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议会下议院的格局需要打破以适应现实的变化。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

除ACD项。11.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影响2020年春季美国总统选举的一大议题。沃伦等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抨击政府的抗疫行动不力,而身为总统的共和党人特朗普则抨击沃伦行为是“政治闹剧”。材料中两大政党互相攻击()A.源于其政治利益的争夺B.损害了美国的国家根本利益C.加剧了美国的政治危机D.

导致美国政府管理效能低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两大政党互相攻击其实质是美国推行两党制的一个体现,源于不同党派间政治利益的争夺,故A项正确;两大政党互相攻击只是出于各自党派的利益,并不

会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排除B项;两大政党互相攻击是正常的现象,不会加剧政治危机,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管理效能问题,排除D项。12.下面是由冯精志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政治、军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的专著的目录(节选),它涉及的核

心问题是()第一节雅尔塔:从一张便条到一篇演说第二章阵营:从马歇尔计划到莫洛托夫计划第三章德国:从“空中桥梁”到中欧对峙第四章中国:从重庆谈判到“一边倒”第五章从笔直的“三八线”到弯曲的“三八线”……A.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趋势B.德国在美苏关系中的角色变化C.中国、朝鲜的荣辱与共D.两极“冷

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雅尔塔”“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中欧对峙”“重庆谈判”“一边倒”“三八线”,可见反映了二战后两极“冷战”对峙局面下“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互交织的情况,故选D。A在题干中无从体现,B主要对应第三章,C主要对应第五章

,都不是最佳答案。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名师点睛】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尚书》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治国理念,以“王道”、“霸道”、“帝道”构建理想的治理模式。汉武帝虽将儒学

作为治国核心思想,但也借鉴了法家许多主张。在此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儒、法普遍采取了兼容并收的态度。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伸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

长治久安。自古以来,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有着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间虽也面临内部和外部挑战,但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整体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很早便裂变为许多个国家。——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等材料二启蒙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最核心的理

论渊源、思想根基和价值取向。它认为:科学理性能有效解释自然现象,将其推广至政治生活领域必将有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封建专政纵权、贪腐、压迫民众,原因在于权力不受限制;国民或公民应该在国家的物质生活、法律制定、权力运行、文化创造、社会管

理等方面发挥从未有过的作用;主张每一位公民均可以“无差别地”参与到国家运行与对国家的治理、监督中,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个人参政的基本权利;政府应主导实施国民教育,培养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以及热爱民族国家、民主政治的合格公民。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治理,而

且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摘编自季卫兵《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取向及其影响》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摘编自季春芳李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主义主张

的治国理念并分析其成因。(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国方略。【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以民为本;理念多元,内涵丰富(儒法道结合);在继承中发展(适时调整);利用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强调大一统。影响: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治理理念;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

和整体意识;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2)理念:崇尚科学理性;强调分权制衡;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公民参政自由,发展公民教育等。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不断解放;传统国家治理理念不能满足现实需要。(3)尊重传统;借鉴西方

;立足国情;发展创新。【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中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得出历史悠久;根据“《尚书》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得出以民为本;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治国理念,……

得出”理念多元,内涵丰富(儒法道结合);根据“以“王道”、“霸道”、“帝道”构建理想的治理模式。汉武帝虽将儒学作为治国核心思想,但也借鉴了法家许多主张。在此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儒、法普遍采取了兼容并收的态度。”得出在继承中发展(适时调整);根据“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

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得出利用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根据“但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整体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很早便裂变为许多个国家。”得出强调大一统。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可从形成较为系统的国

家治理理念;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整体意识;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等角度概括。(2)理念:根据“科学理性能有效解释自然现象,将其推广至政治生活领域必将有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得出崇尚科学理性

;根据“封建专政纵权、贪腐、压迫民众,原因在于权力不受限制;”得出强调分权制衡;根据“国民或公民应该在国家的物质生活、法律制定、权力运行、文化创造、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从未有过的作用;”得出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根据

“主张每一位公民均可以“无差别地”参与到国家运行与对国家的治理、监督中,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个人参政的基本权利”得出保障公民参政自由,发展公民教育等。成因:结合所学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不断解放;传统国

家治理理念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等角度概括。(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尊重传统;借鉴西方;立足国情;发展创新。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时期明后期至清初晚清时期翻译者西方传教士利玛

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丁韪良(美国传教士)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福州开设船政学堂等等内容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代表作有《欧几里德几何》、《几何原本》、《泰西《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

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工程、农学、矿学、工艺、商学、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即有70多种。比较两时期书籍翻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

两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答案】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中两个时期翻译者的身份和内容,可以知道明末清初主要是传教士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晚清时期主要为传教

士和中国学者合作翻译外国法学著作、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书籍.关于原因,可结合时代背景,从西方传教士传教、洋务运动的实际需要、中国知识分子了解西方和清政府与外国的联系增多等方面归纳.示例一:特点:明末清初主要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晚清时期

主要为外国法学著作、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书籍.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西方;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面临大量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推动的军事变革的需要;外国传教士大量来华和中

国知识分子爱国心的驱使.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西方,同时向西方介绍中国;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因此大量翻译西书.示例二:特点:明末清初主要是传教士译书;晚清时期译书多为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作而成.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清政府面临大量

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推动的军事变革的需要;外国传教士大量来华和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心的驱使.【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翻译者”“内容”信息进行概括即可,明末清初主要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具有双向性交流的特点;

晚清时期主要为外国法学著作、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书籍,主要是国人翻译西方书籍;第二小问原因,可以结合“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时期的阶段特征,从经济、政治、对外交流等方面回答即可。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早期西学东渐;思想解放的潮流

·洋务思潮·中体西用15.材料: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界学界逐步关注西南边疆民族问题,一再强调:“中国境内各民族本已融合而成为整个的国族。”1939年,中央研究院接到公函:“我国边疆民族之名称常因‘猺族’、‘獞族’、‘猡猡’等犬旁名词,引起国人之歧视,请予纠正……应如何修改

方为妥善,拟请贵院详加研究。”经研究,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原则如下:(一)(1)凡属虫兽鸟偏旁之命名,一律去虫鸟偏旁,改为人旁。(2)凡不适用于(1)项原则者,则改用同音假借字,如蜒、蛮等是。(二)少数民族成为其根

据生活习惯而加之不良形容词,应概予废止,如“猪屎仡佬族”,“狗头猺”之“猪屎”、“狗头”等形容词。故《云南省边民分布册》所载云南少数民族的名称,不再有虫兽鸟及反犬等字样,全部改为“亻”字旁,不再用歧视性的民族名称。——摘编自王连浩、陈勇《抗战

时期国民政府及知识界对大泰族主义之回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意义。【答案】(1)特点:关注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时间相对较晚;

国家较为重视,对于修改名称十分慎重;政界学界等多方面的参与组织,社会共识度高;修改内容包括偏旁、不良形容词,比较全面;少数民族称谓去歧视化;研究与落实十分迅速。(2)意义:有利于保障西南后方的稳定;有利于推动民族平等与交融;有利于加强对西南边疆与民族问题的关注、研究;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主权

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有利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界学界逐步关注西南边疆民族问题”得出:关注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时间相对较

晚;依据材料中“1939年,中央研究院接到公函:我国边疆民族之名称常因‘猺族’、‘獞族’、‘猡猡’等犬旁名词,引起国人之歧视,请予纠正……应如何修改方为妥善,拟请贵院详加研究”得出:国家较为重视,对于修

改名称十分慎重;政界学界等多方面的参与组织,社会共识度高;依据材料中“(一)(1)凡属虫兽鸟偏旁之命名,一律去虫鸟偏旁,改为人旁。(2)凡不适用于(1)项原则者,则改用同音假借字,如蜒、蛮等是。(二)少数民族成为其根据生活习惯而加之不良形容词,应

概予废止,如‘猪屎仡佬族’,‘狗头猺’之‘猪屎’、‘狗头’等形容词”得出:修改内容包括偏旁、不良形容词,比较全面;依据材料中“故《云南省边民分布册》所载云南少数民族的名称,不再有虫兽鸟及反犬等字样,全部改为‘亻’字旁,不再用歧视性的民族名称”得出:少数民族称谓去歧视

化;依据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后期”“逐步关注”“1939年”开始修改,得出:研究与落实十分迅速。(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有利于保障西南后方的稳定、有利于推动民族平等与交融、有利于加强对

西南边疆与民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有利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等角度回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