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八年级语文辅导讲义》第13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doc,共(12)页,418.56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33ed1b34b7e9bff90011fedb0ad8d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3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班级姓名1.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当今国际形势如火如荼,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会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C.南岳名扬天下的原因,不仅在于秀美绝伦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当中蕴含的丰富文化。D.2019年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会上,内地与澳门学生将中华经典诗文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相结合,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中华语言之美。【答案】A【解析】“如火如荼”指像
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用在此处不恰当,可改为“风云变幻”。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
纪念、传承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③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④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⑤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⑥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A.④⑥③⑤②①B.②①⑥③⑤④C
.⑥⑤①④②③D.②①④⑥③⑤【答案】B【解析】①②两句表述观点,③④⑤⑥句举例印证;①句中“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领起③④⑤⑥句,所以①句排在②句后;③④⑤⑥句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⑥③⑤④。
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②①⑥③⑤④。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融洽,完全封闭是不可能带来文明进步的。B.他非常酷爱电脑,对其他东西好像都只有三分钟热情。C.假期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D.
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很少关心他2人的病态心理。【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应将“融洽”该为“融合”;B.语意重复,应去掉“非常”或“酷”;C.否定不当,应去掉“不”。4.下列有关文
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以此推断,人杰地灵的衡阳在衡山之南。B.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命名。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C.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其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D.《乐府诗
集》是一部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木兰诗》《十五从军征》均出自这部诗集。【答案】C【解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是泰戈尔的作品,其作者是普希金。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惬意之感的一项是()在春水粼粼,烟雨蒙蒙的江面上,一个人悠
哉地在画舫里听雨而眠。合着雨点落入沙哑的声音,画舫漾起了涟漪,一圈圈地散去,看到如此美景,_______________A.怎能不惬意啊!B.真的惬意。C.怎能惬意呢?D.真的惬意吗?【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要选填的句子应该最能表达惬意之感。C项表达的意思是不惬意,
D项是一般疑问句,这两项均无法表达惬意之感。A、B两项表达的意思都是惬意,但是B项只是简单的肯定句,A项“怎能不”双重否定表肯定,语气较B项更为强烈。6.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①与时
间赛跑,同疫情抗争。②众志成城,防控疫情。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选第________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所有标语任选一个均可。理由言之成理即可。①②⑤:
语言简练、句式工整、结构整齐、音韵和谐。②③: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④:语言独具特色。通俗易懂,符合相应语境。【解析】这道题考查赏析标语的能力。可以从修辞、语言、句式、结构、音韵等角度入手。①“与3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典型的对偶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便于记忆;②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语言简练、结构整齐、音韵和谐;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运用反复的修辞,加上感叹号的标点,语气强烈,强化了提醒人们“不要出门”的效果;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口语化的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符合抗疫的语境;⑤“生命
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运用排比的修辞,语言简练,句式工整,突出了抗疫的紧迫性和生命的重要性。(江西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
,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而岩浆只
有在喷出地表时才可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因此,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
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
的变化。其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凤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外力通过
凤化、侵蚀作用不断破坏地表,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的状况趋向于平缓。在地表形态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同时起作用,其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4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困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凤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崩解成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装
。岩浆在一定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噴出地表,形成断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凤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之中。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是岩石圈物
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褶皱山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
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褶曲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有时候背科发育成为山岭,向斜发育成为谷地,但是也有不少褶皺构造的背斜顶部固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反而形成山岭。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英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
,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如果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其中相
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断块山的规模大的可以延伸数千米,如我国的华山等,小的只有几十米。火山是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运动的结果。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岩浆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
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熔岩高原,如东非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火山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000~5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
度不及100来。河流地貌也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5地貌。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这时
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
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被河流搬适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非常密切。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
向影响较大,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主要分布在山闻盆地和河谷地带。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深远,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往河流中下游城市也越密集。多数乡村的分布也与河流有关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1.对于地表形态的塑造,文章从、山地的形成、、四方面进行了说明。【答案】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
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章第二段介绍了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第八段介绍山地的形成;文章第十二段介绍了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最后一段介绍了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非常密切。2.岩石圈物质是如何循环运动的?请概述
。【答案】在内力作用下,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成砾石、沙子和泥土。被风、流水等搬运后形成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这些岩石在岩石圈深处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岩浆侵入或喷出又形成新的岩浆岩,并被再次搬运
和堆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根据文章第六段中的“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崩解成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
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姑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6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断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
、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之中”可以概括出答案。3.文章介绍山地的形成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试分析。【答案】文章介绍山地的形成采用了逻辑顺序。作者先总体介绍山地的类型以及山地形成的作用力-内力,然后按照由主到次的顺
序分别介绍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各自的形成过程与规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第八段首先介绍了“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式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然后第九段介绍“褶皱山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第十段介绍“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和“断块山的规模大的可以延伸数千米”;第十一段介绍“火山是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运动的结果”和“火
山的规模大小不一”。是逻辑顺序中的由主到次的顺序。4.文章多处运用了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各找出一个例子,说明其作用。【答案】文章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比如介绍山地的形成,按照山地的三种类型分别介绍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各自的形成过程与规模,条理清晰。文章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如文章
介绍“火山”的时候说“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000~5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解说明方法的基础
上,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比如:文章介绍“火山”的时候说“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000~5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可以看出这句运用具体的数字说明火山的相对高度,令人印象深刻。文章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比如介绍山地的形成,按照山地的三种类型分别介
绍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各自的形成过程与规模,层次清晰。7(甘肃白银、武威、张掖、平凉、酒泉、庆阳、陇南、临夏2020年中考语文)读下面名著片段,定成题目。昨天中午,他和大家一起,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向波兰白军发起了反冲锋。就在昨天的这场战斗中,他第一次跟一个没有胡子
的波兰兵拼刺刀。那个家伙端着步枪,枪上插着像马刀一样长的法国刺刀,一边莫名其妙地喊着什么,一边像兔子那样跳着,向谢廖沙直扑过来。一刹那间,谢廖沙看到了对手那双睁圆了的、杀气腾腾的眼睛,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摆步枪,用刺刀尖把波兰兵那把明晃晃的法国刺
刀拨到了一边。波兰兵倒下去了……谢廖沙并没有手软。他知道自己以后还要杀人。就是他,谢廖沙,这个能够那样温柔地爱,能够那样珍惜友谊的人,今后还要杀人。1.上文选自哪本小说?文中的谢廖沙上战场是为了什么?【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了保卫
祖国【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积累能力。由“谢廖沙”“波兰白军”“能够那样温柔地爱,能够那样珍惜友谊”可知选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谢廖沙是主人公保尔的好友,曾和保尔一起在神父面团上放烟末。后来参加红军,最后在一次攻击白匪军的战斗中牺牲。由选段中的“他和大家--起,怀着对敌人的深
仇大恨,向波兰白军发起了反冲锋”及名著中的“但是他知道,那些被世界上的寄生阶级欺骗、毒害和驱使的士兵,都是怀着野兽般的仇恨来进攻他亲爱的祖国一-苏维埃共和国的”可知,谢廖沙是为了保卫祖国上战场。2.作为红军战士,谢廖沙具有怎样的意志和精神?【答案】谢廖沙具有顽
强不屈的意志,高昂的革命热情和不畏牺牲的精神。(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谢廖沙童年时像普通的男孩子一样,他也会淘气、会倔强,甚至有点反叛。但在之后与敌军的抗争中,他充分显示自己令人敬佩的一面。由“第一次跟一个没有胡子的波兰兵拼刺刀”“并没有手软”“以后还要杀
人”可见他对自己的使命(保卫祖8国)有坚定的认同,他虽然温柔友善,但仅止于对亲人朋友,只要是敌人,他就没有怜悯,毫不手软地杀人,继续杀人,有着顽强的意志,他勇敢地反冲锋,正体现了他高昂的革命热情和不惧牺牲的精神。3.参考下面的示例,为你喜欢的一本名著写一段推荐语。要求:所选名著必须是初中语文课本
中推荐过的。(示例除外,70字左右)示例:鸭窠围的夜是寂静而喧嚣的;展河小船上的水手是艰辛而多情的;桃源承载了中国读书人千百年的梦想;还有腾田生堂,见证了一座城的今昔——这里是湘西,是沈从文悲喜交加的记忆。读《湘西散记》,走进神秘美丽的湘西。【
答案】示例一:这里有温馨的回忆,更有理性的批判。孩提时的天真烂漫,少年时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青年时的觉醒与奋起……读《朝花夕拾》,让我们去领略那时的况味吧!示例二: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让全世界人看到共产党人为争取民主独立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他们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解析】本题考查写推荐语的能力。推荐语重在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包括其思想内涵、艺术特点等。注意题干要求:所选名著必须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推荐过的。比如:《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小说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读《西游记
》,让我们学习孙悟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湖南株洲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一)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
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畜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止也。
他日见某公,而其殊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9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节选自《聊斋志异·鸽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
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答案】A【解析】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
求之不得也”的意思是:曾经求得两只白色的鸽子,是世间少有的,非常的爱惜备至。过了两年,这对白鸽又生了小公鸽、小母鸽各三只,即使亲朋好友向他求要,也是得不到的。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
戚好求之/不得也。故选A。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答案】张公子十分惊讶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的确没什么
特别的。”【解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大惊(非常吃惊)、非常(不是平常的)、异(不同
)”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C.张幼量按照鸽经的要求,用养育
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10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答案】B【解析】A.文章中的张幼量送鸽给某公,结果是被某公给烹食,未能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C.原文“按经而求”的意思是:张幼量按照
《鸽经》求寻鸽子,而非按照鸽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一致。D.文章中并没有叙写“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属于无中生有。参考译文:鸽子的种类名
称繁多,数不胜数,只有玩鸽内行的人,才能辨识清楚。邹平县有位张幼量公子,特别喜好鸽子。他按照《鸽经》来四处搜求,力求搜寻到天下所有品种。他养鸽子,如同养育婴儿一样。山东一带养鸽子的行家,以张公子家为最著称,张公子也常以善养鸽子,自我夸耀。曾经求得
两只白色的鸽子,是世间少有的,非常的爱惜备至。过了两年,这对白鸽又生了小公鸽、小母鸽各三只,即使亲朋好友向他求要,也是得不到的。有一位张公子父亲的朋友,是个贵官。一天,见到公子,问:“你养了多少只鸽呵?”张公子谨慎地回
答几句,就退下来。怀疑某公是爱好鸽子的,想赠送两只鸽子,但是实在舍不得。又想到长辈来索求,不能过于抹他的面子,而且也不敢以平常的鸽子送给他应付差使,就选两只白鸽,用笼子盛着去送给他,自己以为就是送千金的礼物,也不如这两只鸽子珍贵。过了几天张公子见到某公,而某公说话间,并无一语感
谢赠送鸽子的事。张公子不能忍耐,便问:“前天我送的鸽子可中意?”某公回答说:“也挺肥美。”张公子惊讶地说:“大人把鸽子烹了?”某公回答说:“是啊!”张公子大惊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没什么特殊的。”(二)送人赴安西岑参上马带吴钩,翩翩①度陇头②。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注释】①翩翩:形容轻捷地驰骋。②陇头:地名。1.下面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友人跨上战马,勾勒出战士远行出征的英姿。B.颔联从正、反两方面来肯定友人的思想,
从而把友人的行为提到功名的高度。C.颈联想象友人赴安西后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思念,这何尝不是诗人的情感流露呢?D.尾联中既有对友人建功的祝愿,又有对友人早归的盼望。11【答案】B【解析】“从而把友人的行为提到功名的高度”表述有误,应是:把友人的行为提到爱国的高度。2
.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诗以“送”为线索,先写“送”的情景及原因,然后从友人和诗人两个方面写“送”的情怀。B.诗中通过详细描写友人的行装,既点明了此行的性质,也使其形象增添了英雄之气。C.诗中颈联运用了虚写的手法,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牵挂。D.这首诗虽是送
别诗,但是慷慨豪迈,丝毫不伤感。【答案】B【解析】“诗中通过详细描写友人的行装”表述有误,诗人并没有对友人的行装进行详写,而仅就佩刀提了一笔。最熟悉的陌生人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弹奏着贝多芬的忧伤。窗内的人儿,泪流满面,独自舔着心口的残血
痕迹。还记得那个中午。陌生的你带着活跃可爱的身姿坐到了我的身边。“嘿!作业写好了吗?我还有好多哦,帮忙一下吧!”你调皮地向我眨眼,还表现出一幅可怜的样子令我忍俊不禁。我和你,就这样认识了。快要中午了,你邻居家的哥哥问你到底回不回
家吃饭,你一脸委屈地摇了摇头:“不了,我还要写作业啦!不然那唠叨的老师又要来磨我的耳茧了,什么放暑假那么长时间都干嘛啦。好啦!不说了。”一旁的我突然被她用笔一戳,“你笑什么呀?”“额,你中午去我家吧,我家离这近,而且家里没人——”我们就这样更近一步。还记得那个阴天。和牙医约好那
天去把牙齿修正一下的,可是没有交通工具呀,肿么办?!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拨通了你的电话。“喂——”你沙哑的身音,一听就知道你还没睡醒呢。“小扣啊,我今天想要去看牙齿,可……”半个小时没到,一声声车铃在屋后想起。担心会下雨的,却见太阳拨开了那团乌漆抹黑的东西。12还记得那
个夜晚。又要麻烦你把我送到哥哥家了,却无奈,门是紧锁的。外面早已是繁星照空了,回去也来不及了,晚上两个宝宝骑着电瓶车在乌黑的道路上回家都危险!那晚,你就尾随着我在网吧里过了一夜,连晚饭都没吃。那天,在宿舍里,我还记得,我一直都记得你带着一脸陌生而令人心寒的表情对我说:“我们还是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在你面前,我已经无法再表现出原始的热情和你所谓的可爱,你真的已经太了解我了。和我在一起,只会让你有更大的花费,我是个坏孩子,也不想去带坏你,你还是做一个好学生啊!”话落,你被那个她挽着手腕,留给我的,只剩下一个陌生而熟
悉的背影。窗外的雨,凄凄惨惨戚戚,哼唱着贝多芬的忧伤。r佳作点评【解析】为什么熟悉的地方会感到陌生?是因为那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地方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直到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我们才发现它的美好。比如居住的城市,平日里行色匆匆,来不及留意,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却发现城市已
经变得如此美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街道整洁,高楼林立。为什么会对陌生的地方感到熟悉?是因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有着我们曾经无比熟悉的情感。比如转学到一个新的学校,环境无疑是陌生的,但走入班级,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老师的关怀,这一切都似曾相识,觉得熟悉无比。在熟悉里发现陌生
,需要我们以敏感的心灵去体悟生活。在陌生里发现熟悉,需要我们以细腻的情感去感受温情。可借鉴如下思路:首段写自己周日去书店买书,无意中发现昔日熟悉的城市居然有了一丝陌生的感觉。然后运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写城市发生的喜人变化,可从清新的空气,街道的绿化,高楼商铺林立,人们的精神状
态等方面进行描写。末段总结全文,表现自己从城市的变化中感受到的祖国的强大与人民生活的幸福,表达自己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