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专项训练】(原卷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5.000 KB
  • 2025-03-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专题09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专项训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09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专项训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09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专项训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专题09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专项训练】(原卷版).doc,共(6)页,35.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26930bf1981f7a7b3f90e8eaaa98c6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09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单项选择题1.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严把死刑案件质量关,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这说明推进公正司法要()A.加强人权司法保障B.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C.要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

据、程序D.做到行政机关严格立法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4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包括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教育法修正案草案

,至1月起,相关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十万多条意见和建议。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公开征求意见表明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开门立法使法律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③倾听各方意见有利于增进立法的科学性④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能行使立法权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③④3.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安徽省安庆市迎江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采取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审理模式,对辖区长江流域涉环境资源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实行集中管辖,邀请当地人大代表、群众等参与典

型案件旁听,让群众成为法治宣传员,努力提升环境资源审判水平。这有利于()①延伸生态司法保护服务的触角,维护环境资源案件当事人的权益②创新环境资源审判方式,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③增强环境资源审判的公开性和公信力,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④提升公众的法治意识,满足公众行使国家权力的

诉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科学立法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土、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A.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B.发挥社会各界在

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2C.让人民群众参与起草和修改法律的工作D.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出合法有效的法律5.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自2018年8月初次审议以来,共有381443人提出796681条意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典覆盖了公民一生每个阶段的各种权利,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材料告诉我们()①立法机关健全与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推动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②立法过程要严格遵循立法程序,确保制定的法律体现公民意志③立

法机关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按立法工作规律办事④依法治国要求立法依靠人民,使法律反映和服务于人民的诉求和利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继制定实施《中华

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后,国家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这表明()①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有了法律依据②我国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稳定的对内职能③我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④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

的基本方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座谈会,要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切实有效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贯彻“教育、感化、

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这表明()①广大未成年人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最高人民法院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立场④对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有利于维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8.为了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历经三次审议,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长江保护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发第六十五号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知()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②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3③长江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体现④国家主席履行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的职责和权利A.①③B.①④C.

②③D.②④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杭州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被告人孙某非法出售4万余条个人信息并获利3.4万元,判决孙某赔偿损失3.4万元,专门用于信息安全保护等公益事项,并

公开赔礼道歉。该案件的公开宣判()①为今后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法理依据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推进依法治国③有助于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④彰显了《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2021年1月4日上午8: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现场》栏目直播了一起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件。这也是《民法典》正式施行后广州首个当庭宣判的高空抛物纠纷案件。在全面依法过程中,我国做到了()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11.《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出台()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决定权的体现②使国歌奏唱、播放及使用有法可依③赋予了人大处罚侮辱国歌行为的权利④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中央高度重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工作,通过

多种形式,广泛听取香港社会各界人士意见,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这说明()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立法,坚持科学、民主立法④该法律有利于维护香港人民根本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4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26批指导性案例。在“张那木拉正当防卫案”中,周某强等4人突然闯入张那木拉的私人场所,实施严重的

不法侵害行为。法院二审认为,张那木拉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一死一伤的后果,但是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旨在()①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②倡导不顾一切同不法行为作斗

争,鼓励见义勇为③保护正当防卫,任何防卫行为将不再受到处罚④鼓励公民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积极行使正当防卫权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法治中国》总结和展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辉煌成就,分为《奉法者强》《大智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几部分。下列内容最有可能出现在《公正司法》

中的是()A.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党章修正案”B.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任命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多名审判员C.成都法院系统探索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庭审实质化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餐饮业实施

“明厨亮灶”工程,依法治理网络订餐乱象15.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人民群众只有将法治作为自己的信仰,法治社会的土壤才会更加肥沃。这要求公民()①增强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②营造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法治环境③遵循宪法和法律的法治准则④贯彻严格执法的法治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我国民法典根据宪法制定,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

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③宪法是我国公民权利保护和国家治理的总章程5④我国

的人民民主是超阶级的全民民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最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改条文34条,其中最低刑责年龄由14岁下调至12岁,这一调整是为了预防和治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现象

,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多名委员认为,近些年来,很多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有强奸、凶杀等恶性案件,所以应该降低刑

责年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应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与时俱进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同样的犯罪都要受到同样的制裁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行使了国家立法权④与会人员就修订草案发表相关看法,表明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18.2020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更便利、舒适、美好,但同时存在人肉搜

索、网络谣言、网络侵权盗版甚至网络恐怖主义等违法犯罪行为。《纲要》把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旨在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原则。(1)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2)结合材料谈谈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何在。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

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

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个会议非比寻常,它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

“十一个坚持”的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201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出的《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指出,2018年,各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

事案件1821件,其中依法纠正“五周案”等重大冤错案件10件。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5万件。对生活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款10.8亿元,减免诉讼费2.6亿元。会同司法部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积极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原则,依法宣告517名公诉

案件被告人和30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1)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同学认为:“司法机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就能守护社会正义。”请简要评析这种观点。(2)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请你说明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