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口中学 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537 MB
  • 2024-09-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城口中学 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城口中学 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城口中学 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城口中学 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1.53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1ef0aec2237f5a9ba4a281dc2f7f2d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城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开学考生物试题姓名:____班级:____成绩:____一、单选题1.如图为ATP分子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

光能或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或化学能D.主动运输、肌肉收缩、蛋白质水解等吸能反应都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生物体直接的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为A-P~P~P,其中“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处

于动态平衡。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光反应)和呼吸作用。【详解】A、1个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B、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C、合成ATP的生

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光反应)和呼吸作用,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或化学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可转化为光能或化学能,C正确;D、蛋白质水解不需ATP水解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

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搭建的立体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梅塞尔森等人用荧光标记法证明DNA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C.孟德尔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D.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赫尔希和

蔡斯进行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通过

构建物理模型揭示了DNA结构是双螺旋结构,A正确;B、梅塞尔森等人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B错误;C、孟德尔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该研究方法为假说-演绎法,C正确;D、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故选B。3.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对某些蛋白质可发挥作用,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之间能形成氢键B.

图中所示过程可以体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C.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都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信号的刺激下,蛋白激酶催化ATP将蛋白质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质,使蛋白质的空

间结构发生改变;而蛋白磷酸酶又能催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脱落,形成去磷酸化的蛋白质,从而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恢复。【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之间能形成氢键,从而使肽链能够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A正确;B、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来实现细胞信号的传递,体现出蛋白质结的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正确;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起到催化作用,C正确;D、若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

失,蛋白质就不能发生磷酸化,会影响细胞信号传递过程,D错误。故选D。4.口服药物进入小肠后常见的转运方式主要包括细胞间途径(图中A)和跨膜转运途径。跨膜转运途径分为被动转运(图中B)、摄入型转运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图中C)以及外排型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图中D),OATP和P-gp是两种膜

载体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抑制P-gp的功能可促进对药物的吸收从而避免口服药效降低B.药物分子通过图中B途径跨膜转运也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当甲侧药物分子浓度低于乙侧并通过C途径跨膜转运时,需要消耗能量D.药物跨膜转运方式与药物本

身的性质有关,蛋白质类药物可通过C途径吸收【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详解】A、P-gp可以把药物从上

皮细胞中排出到肠腔,限制药物的吸收,从而造成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抑制P-gp的功能可缓解药物吸收障碍而造成的口服药效降低,A正确;B、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都能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药物分子通过图中B

自由扩散跨膜转运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C、当甲侧药物分子浓度低于乙侧,即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可通过C途径跨膜转运,C正确;D、药物跨膜转运方式与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蛋白质类药物属于大分子,通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D错误。故选D。5.脂滴是细胞内一种独特的动态结构,是脂肪分

子在内质网上合成、积累后分离形成的。研究发现脂滴与线粒体关系密切,可调节细胞的能量供应,同时还具有调控脂质代谢、合成和释放炎症介质等重要功能,如图为其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结构特点B.脂滴膜与线粒体膜的外侧为磷脂

分子的疏水端C.机体营养匮乏时,脂滴可为细胞提供脂质,进而分解供能D.由题意可推测甘油三酯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

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可以运动,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详解】A、脂滴膜和内质网膜都是由以磷脂分子为骨架构成的生物膜结构,因此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属于结

构特点,A正确;B、由图可知,脂滴的膜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线粒体的膜是磷脂双分子层,脂滴膜与线粒体膜的外侧为磷脂分子的亲水端,B错误;C、脂滴是储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等物质的主要场所,机体营养匮乏时,脂滴可通过

脂质分解供能,C正确;D、由于脂滴可调节细胞的能量供应,可推测甘油三酯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D正确。故选B。6.2021年9月24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上发表重大科技成果,首次对外公布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其合成代谢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技术

中C3的合成途径与植物体内相同B.该技术中水的分解产物与叶绿体中的相同C.每步反应都应在温和、有酶的条件下进行D.该技术可解决粮食危机并缓解温室效应【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

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详解】A、植物体内CO2与C5在酶的作用下结合形成C3,但该技术中,甲醇单

碳缩合形成C3,因此两者C3的合成途径并不相同,A错误;B、据图可知,该技术中水的分解产物是氢气和氧气,植物体通过光反应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B错误;C

、植物体内合成淀粉的反应需要酶的催化,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而体外合成的催化剂不一定是酶,反应不一定都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C错误;D、该技术能合成淀粉可解决粮食危机,反应时吸收CO2可缓解温室效应,D正确。故选D。7.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a、b表示相关

代谢的最终产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条件Y下,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B.条件X下,试剂甲与酒精反应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变成橙色C.条件X下,ATP只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D.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大部分能

量转移到ATP中【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条件X为无氧条件,物质a是CO2,条件Y是有氧条件下,物质b是水;试剂甲为重铬酸钾,现象Z为出现灰绿色。【详解】A、条件Y为有氧条件,物质a是CO2,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

水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场所为线粒体基质,A错误;B、条件X为无氧条件,甲是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的条件下,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B错误;C、条件X为无氧条件,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即ATP的产生只发生在葡萄糖→丙酮酸的过程中,C正

确;D、条件Y为有氧条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D错误。故选C。8.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细胞

损伤,利用干细胞疗法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形成的肝细胞回输到肝脏,利于新的肝细胞再生,替换已损伤的肝细胞,最大程度恢复肝脏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成肝细胞的过程中DNA可能发生了甲基化

修饰B.运用干细胞疗法对损伤的肝脏进行修复和重建时,肝细胞也会发生细胞凋亡C.经诱导生成的肝细胞若发生染色质收缩、端粒变短,则其发生了细胞凋亡D.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

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形成的肝细胞再输入肝脏,该过程发生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详解】A、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化成肝细胞属于细胞分

化,所以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成肝细胞的过程中DNA可能发生了甲基化修饰,A正确;B、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的编程性死亡,会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运用干细胞疗法对损伤的肝脏进行修复和重建时,肝细胞也会发生细胞凋亡,B正确

;C、经诱导生成的肝细胞若发生染色质收缩、端粒变短,则其可能发生了细胞衰老,C错误;D、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利于新的肝细胞再生,替换已损伤的肝细胞,最大程度恢复肝脏功能,D正确。故选C。9.RNA病

毒有正单链RNA(+RNA)、负单链RNA(-RNA)和双链RNA(±RNA)病毒。下图是遗传物质为+RNA的丙肝病毒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图解,①②③表示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RNA和±RNA均携带了丙肝病毒的遗传信息B.①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②③过程均表示翻译过程C.丙肝病

毒的+RNA上只含有一个起始密码子和一个终止密码子D.整个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有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

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2、病毒是寄生生物,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如图病毒属于正链RNA(+RNA)病毒,RNA进入宿主细胞,就直接作为mRNA,翻译出蛋白质(酶),该病毒重新合成+RNA的过程可用图中①表示

。【详解】A、+RNA是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可通过复制从+RNA传递到±RNA,因此遗传信息可以储存在+RNA和±RNA中,A正确;B、①过程为RNA复制过程,②、③过程均表示翻译过程(形成了酶和结构蛋白),B错误;C、丙肝病毒的+RN

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能翻译出RNA复制酶和结构蛋白,因此其上含有不止一个起始密码子和一个终止密码子,C错误;D、①②③过程的模板都是RNA,模板由病毒自身提供,原料、酶和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D错误。故选A。10.高等生物

的细胞周期依次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分裂期(M期)。利用人工诱导可以使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个阶段,称为人工诱导同步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是一

种常用的诱导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能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运转,从而使细胞被抑制在S期。去除TdR后所有细胞会继续进行细胞周期的运转。培养某种哺乳动物的肝脏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TdR培养一段时间

,然后洗脱掉TdR,重新更换培养液,第二次加入TdR培养一段时间,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完成同步化。已知其细胞周期的G1期、S期、G2期、M期分别为8h,6h,5h、1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始培养时,处于G2期的细胞约占1/

4B.第1次加入TdR处理14h,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或S期C.第2次加入TdR处理14h,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D.两次加入TdR的时间间隔只要大于6h就能能完成同步化【答案】D【解析】【分析】在高等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经历时间依次为G1期

8h,S期6h,G2期5h,M期1h,则细胞周期为20h,G1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8÷(8+6+5+1)=40%,同理S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30%,G2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25%,M期细胞占

细胞周期的比例为5%。【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开始培养时,处于G2期的细胞约占5/(8+6+5+1)=5/20=1/4,A正确;B、据题可知,TdR能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运转,为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或S期,第1次加入TdR

处理14h,则距离最远的M期经过14h(5+1+8)也会进入到G1/S交界处或S期,B正确;C、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TdR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洗脱掉TdR,重新更换培养液,第二次加入TdR培养一段时间,为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则应保证M、

G2和G1期的细胞都进入该时期,故至少需要的时间是5+1+8=14h,C正确;D、第一次加入TdR洗脱后,细胞培养时间应使S期细胞全部出S期,至少6h,最前S期的细胞到达下一周期G1/S交界处需要14h,因此两次加入TdR的时间间隔要大于6h,但是完成同

步化需要14h,D错误。故选D。11.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独立遗传,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可能是()A.AB:ab=1:1B.Ab:aB=1:1C.AB:Ab:aB:ab=1:1:1:1D.以上三种

情况均可能出现【答案】D【解析】【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对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详解】A、若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和B所在的染色体组合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a和b所在的染色体组合到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为AB:ab=1:1,A正确;B、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和b所在的染色体组合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a和B所在的染

色体组合到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为Ab:aB=1:1,B正确;C、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互换,产生的精子类型为AB:Ab:aB:ab=1:1:1:1,C正确。故选D。12.人类遗传病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及痛苦。现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个体5和个体

6)生了一个患蚕豆病(A、a表示)和红绿色盲(B、b表示)的儿子(个体7),医生对这对夫妻作了相关的遗传分析(图1),并用基因A探针和基因a探针对相关个体的A/a基因进行核酸分子杂交,结果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上述两种遗传病均具有隔代、交叉的遗传特点B.8号若是男孩可能

患病,若是女孩一定不患病C.7号同时患两种遗传病最可能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D.5号的致病基因可能分别来自2号和3号且发生了互换【答案】C【解析】【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详解】A、根据图2可知,患蚕豆病(A、a表示)只

能是伴X的隐性遗传,即个体5的基因型为XAXa,个体6的基因型为XAY,这样才符合图1的7号患病,红绿色盲(B、b表示)也是伴X的隐性遗传,两种遗传病均具有隔代、交叉的遗传特点,A正确;B、5号的基因型为XABXab,6号的基因型为XABY,8号若是男孩可能患病,若是女孩一定不患病,B正确;C

、两种病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根据图1可以推知,2号的基因型为XAbY,3号的基因型为XaBY,4号的基因型为XAbXaB,由此可知5号的基因型为XAbXaB的致病基因,可能分别来自2号和3号,且发生

了互换后5号的基因型为XABXab,D正确。故选C。13.细胞内不同基因的表达效率存在差异,如图1。图2表示基因B表达过程中的②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图1中的①和②过程肯定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B.参与图1中②过程的共有mRNA和tRNA两种RNAC.

图2中X的密码子为5’-UUA-3’D.细胞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图中基因A表达效率高于基因B【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

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详解】A、真核生物中,图1中①为转录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②为翻译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错误;B、图1中②为翻译过程,mRNA、rRNA和t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共有三种

,B错误;C、图2翻译的方向为从右到左,翻译的方向是从mRNA的5'到3'即从右到左,密码子位于mRNA上,故图2中X的密码子为5’-AUU-3’,C错误;D、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图中基因A表达的蛋白质分子数量明显多于基因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说明基因A表达的效率高于基因B,D正确。

故选D。14.下图为某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模式图,图中“→”表示子链的复制方向,甲和乙表示合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注:亲代DNA分子只含14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DNA分子复制为多起点同时双向复制B.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

DNA占100%C.在分裂间期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开D.该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催化,并消耗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1、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3、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4、DNA复制特点:DNA复制时,解旋后DNA分别以两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所以子代DNA分子

中一条为母链,一条为子链,为半保留复制;5、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6、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由于复制环的大小不同,所以复制

的起始时间不同,A错误;B、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因此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B正确;C、复制结果是一个DNA变成两个子代DNA,分别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上,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C正确;D、DNA复制和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催化,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A。15.火鸡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胚胎不能成活。雌性火鸡有时可单独完成生殖,可能的方

式有以下三种:①原始生殖细胞未进行减数分裂;②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③卵细胞与来自同一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融合。请预期上述三种方式所产生的子代性别及比例()A.①雌:雄=1:1;②雌:雄=1:1;③雌:雄=

1:1B.①全为雌性;②雌:雄=4:1;③雌:雄=1:1C.①全雌性;②全为雄性;③雌:雄=4:1D.①雌:雄=1:1;②全为雌性=2:1;③雌:雄【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火鸡为ZW型性别决定方式,ZZ为雄性,ZW为雌性,WW胚胎不能

存活,根据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类型即可判断子代的性别。【详解】①雌性火鸡(ZW)的原始生殖细胞未进行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则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所以子代全为雌性个体;②卵细胞染色体加倍,由于卵细胞的性染色体为Z或W,所以加倍后为ZZ或WW,而WW胚胎不能存活,因

此子代全为雄性个体。③ZW的雌性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Z、Z、W、W;卵细胞与来自同一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Z,则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Z:W=1:2,后代ZZ:ZW=1:2;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W,则

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W:Z=1:2,后代WW:ZW=1:2;所以子代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ZZ:ZW:WW=1:4:1,由于WW胚胎不能存活,所以子代的雌:雄=4:1;综上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二、解答题16.废食用油是造成环境破坏废物之一,除了可将废食用油转化为生物柴油再利用外,脂肪酶催

化,废食用油水解也是废物再利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是脂肪酶的作用机理。为的(1)图1的模型中表示脂肪酶的是_____(填小写字母)。该模型是否能作为麦芽糖分解过程的酶促反应模型?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

___。(2)图2显示了在酶和无机催化剂作用下的脂肪水解反应的能量变化,①②对照能够体现酶的_____,AB段的含义是_____。(3)脂肪酶也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酶,由胰腺分泌,在小肠中催化脂肪水解。根据酶的特性分析,其不能在胃中起作用的原

因是_____。【答案】(1)①.a②.否③.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而图中的e、f为不同的物质,故不能用此模型作为麦芽糖分解过程的酶促反应模型(2)①.高效性②.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3)脂肪酶起作用需要合适的pH,胃中pH值低,会使脂肪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

坏,影响酶的活性【解析】【分析】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小问1详解】由图1可知,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是a,d在a的作用下,生成e、f,则a为脂肪酶,d脂

肪,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e和f是甘油和脂肪酸;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而图中的e、f为不同的物质,故不能用此模型作为麦芽糖分解过程的酶促反应模型。【小问2详解】图2显示了在酶和无机催化剂作用下的脂肪水解反应的能量变化,①②对照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能够体现

酶的高效性;AB段的含义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够更多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小问3详解】胃和小肠两个环境温度相同,pH值不同,脂肪酶起作用需要合适的pH,胃中pH值低,会使脂肪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影响酶的活性,故其不能在胃

中起作用。17.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图1是将玉米的PEPC酶(与CO2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PDK酶(催化CO2初级受体—PEP的生成)基因导入水稻后

,在某一温度下测得不同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CO2的吸收速率。图2是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测得不同温度下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题中所涉及的水稻的呼吸速率为_____

___个单位。(2)由图2信息可知,图1实验是在________℃下进行。若将实验温度调整为27℃,重复图1实验,原种水稻的光饱和点(A点)会向________移动。(3)据图推测,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环境中。科研人员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

离这两种水稻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断转基因水稻可能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________(填过程名称)来提高光合速率。(4)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根部会腐烂,主要

原因是________。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转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原种水稻,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2点)【答案】(1)5(2)①.30②.左下(3)①.强光照和高温②.色素带的宽度③.暗反应(4)①.水稻的根长期泡在水中,因缺少氧气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酒精对细胞

具有毒害作用,导致根部腐烂②.转基因水稻CO2固定速率更快”或者“转基因水稻固定CO2的酶活性更高"或者"固定CO2的初级受体更多【解析】【分析】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

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

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小问1详解】图中曲线与纵轴交点值5个单位代表水稻的呼吸速率。【小问2详解】图1中原种水稻A点对应的净光合速率为20个单位,而图2是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下测得的温度对上述两

种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在图2中可以找到原种水稻净光合速率为20个单位时对应的温度为的30°C,该温度不是原种水稻的最适温度(35°C),即图1实验是在30°C下进行的。结合图1可以看出原种水稻A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为温度,

结合图2可知,27℃下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会下降,因此若在27℃条件下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会向下移动,27℃下光合作用酶的活性下降,故能吸收利用最大光强下降,即A点综合表现为向左下移动。【小问3详解】据图推

测,转基因水稻在高温和强光照环境中,净光合速率更高,即有机物积累更多,因此,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强光照和高温条件下。科研人员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这两种水稻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观察比较各条色素带的宽窄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

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即光反应过程中色素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能力基本无差异,但二者的产量相差较大,据此则可推断转基因水稻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的,可能的原因是转基因水稻中与暗反应有关酶的活性更高。【小问4详解】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根部会因为缺少氧气

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根系有毒害作用,引起根部腐烂。“转基因水稻由于导入了固定二氧化碳相关的酶的基因,因此转基因水稻CO2固定速率更快”或者“转基因水稻固定CO2的酶活性更高”或者固定CO2的初级受体更多,因此转基因水稻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其净光

合速率明显高于原种水稻。18.最近我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转录因子KLF5(是一类蛋白质)能诱导乳腺癌细胞IGFL2-AS1和IGFL1基因转录。同时,在炎症因子TNFα刺激下,KLF5和IGFL2-AS1可以共同诱导IGFL1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如图所示,①-⑧代表相关生理过程。(

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小分子RNA,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1)据图可知,转录因子KLF5进入细胞核后能特异性识别基因的启动子,并与____酶结合启动①②过的程。(2)⑤过程中某tRNA的反密码子

序列为5'-CUG-3',若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其对应基因中相应位置模板链序列为5′-____-3′。(3)经研究发现,miRNA在细胞中通常与核酸酶等蛋白结合成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miRNA复合物),复合物活化后与靶RNA结合,

产生RNA干扰。结合上图分析,沉默复合体产生RNA干扰的可能机制是____。据此推测,IGFL2-AS1基因转录的RNA竞争性地与miRNA结合,从而对⑦⑧有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____(填“提高”或“降低”)IGFL1的表达量。(4)请结合上述信

息,为研发治疗乳腺癌新药提供两种新思路:____。【答案】(1)RNA聚合(酶)(2)CTG(3)①.RISC-miRNA复合物活化后,miRNA与IGFL1的mRNA互补,核酸酶使靶mRNA降解,从而抑制翻译过程②.抑

制③.提高(4)设计抑制IGFL2-AS1基因表达(转录、翻译)的药物;设计抑制IGFL1基因表达(转录、翻译)的药物;或研制出抑制转录因子KLF5活性的药物;或研制出抑制(降低)炎症因子TNFα活性的药物【解析】【分析】基因表

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题图分析:据图可知,KLF5进入细胞核后能特异性识

别基因,并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基因IGFL2-AS1转录,转录产物与miRNA形成复合物。KLF5进入细胞核后能特异性识别基因,并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基因IGFL1的转录,形成的转录产物可与RISC-miRNA复合物结合,形成更复杂的结合物,此时mRNA

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出相应蛋白质;若转录产物不与RISC-miRNA复合物结合,则其可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出IGFL1,IGFL1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转录因子KLF5进入细胞核后能特异性识别基因的

启动子,并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①②过程,即相关基因的转录过程。【小问2详解】基因表达指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翻译,图中的⑤过程中,tRNA和mRNA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tRNA的反密码子序列为3'-GUC-5',对应的mRNA的碱基为5

′-CAG-3',则其对应基因中相应位置模板链序列为5′-GTG-3′。【小问3详解】经研究发现,miRNA在细胞中通常与核酸酶等蛋白结合成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miRNA复合物),复合物被活化后与靶RNA结合”,产生RNA干扰。结合图示可知,

RNA干扰的可能机制是RISC-miRNA复合物活化后,miRNA与IGFL1的mRNA互补,核酸酶使靶mRNA降解,从而抑制翻译过程;结合图示可知,IGFL2-AS1基因转录的RNA竞争性地与miRNA结合,从而对⑦⑧有抑制作用,

进而使IGFL1的表达量提高。【小问4详解】据图可知,IGFL1会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则所有可抑制IGFL1产生的的措施都是可行的思路,如设计药物抑制基因IGFL2-AS1的表达,以减轻对⑦⑧过程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IGFL1的表达量;也可以直接研发抑制IGFL1基因表达

(转录、翻译)的药物;研制抑制转录因子KLF5活性的药物;研制降低炎症因子TNF-α活性的药物等。19.下图1表示某一动物个体(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

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的含量变化;图3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2)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分别发生于图1的____期、图2的____段、图3的_

___细胞。(3)图2中的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处于图2中的DE段有图l的____期和图3的____细胞。【答案】(1)①.雌性②.图3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为雌性个体(2)①.Ⅱ②.BC③.乙(3)①.进行DNA的复制②

.Ⅳ③.甲【解析】【分析】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分析图2: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分析图3: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小问1详解】图3中乙细胞处

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故可以判断为雌性动物。【小问2详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

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且染色体(4条):DNA(8个):染色单体(8个)符合1:2:2,分别发生于图1的Ⅱ期,图2的BC段,图3的乙细胞。【小问3详解】图2中的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由1个DNA分子

变成2个DNA分子的过程,表示进行DNA的复制,图2中的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图1的Ⅳ期,图3的甲细胞。20.遗传印记是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具有印记现象的基因称为印记基

因。DNA甲基化是常见的遗传印记方式。形成配子前,亲本的全部印记基因必须去甲基化消除印记,配子形成时,父本或母本的印记基因被重新甲基化,最终子代来自双亲的一对等位基因中只有一个能表达。父方等位基因沉默,母方等位基因表达的现象称为父系印记;反之称为母系印记。遗传印

记的建立过程如下图1所示(以父系印记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A(野生型)/a(突变型)是小鼠的一对印记基因。用基因型为AA、aa的小鼠进行正反交,F1小鼠的表型总与父本一致,可知印记基因A/a是________(填“父系印记”或“母系印记”)基因,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2)为

确定某突变型雄鼠的基因型,可用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鼠与之杂交。预期杂交结果及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b是小鼠的一对父系印记基因,基因型均为AaBb的一对雌雄小鼠杂交,若两对基因的位置如图2,

F1的表型比为_______;若两对基因的位置如图3,F1的表型比为_______。【答案】(1)①.母系印记②.野生型:突变型=1:1(2)①.AA或Aa或aa②.若子代野生型:突变型=1:1,则该突变型雄鼠基因型为Aa,若子代全为突变型,则该突变型雄鼠基因型为aa(3)①.1:1:1:1②

.1:1:1:1【解析】【分析】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基因型为AA、aa的小鼠进行正反交,F1小鼠的表型总与父本一致,说明受精卵中来自母本的基因甲基化无法表达(母方等位基因沉默)

,只能表达来自父本的基因(父方等位基因表达),属于母系印记;F1基因型Aa♀×Aa♂,因母系印记,母本产生的卵细胞中A和a基因会有遗传印记,设用A'、a'表示印记基因,则母本产生1/2A'、1/2a'的卵细胞,父本Aa产生1/2A、1/2a的

精子,且在后代中正常表达,则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F1基因型、表型及比值为1/4AA'(野生型)、1/4Aa'(野生型)、1/4A'a(突变型)、1/4aa'(突变型),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1:1.【小问2详解】由小问(1)可知,A/

a基因属于母系印记,设被印记的基因为A'/a',则该突变型雄鼠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因母系印记,子代只会表达出遗传自父本的基因,来自母本的基因会沉默,因此可用多个任意基因型(AA、Aa、aa)的母本与该突变型的雄鼠杂交,获得多只后代,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值,因为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前印

记会被消除且后代只表达来自精子中的A/a基因,因此,若该突变型雄鼠基因型为A'a,则产生1/2A、1/2a的雄配子,子代表型及比值为野生型:突变型=1:1;若该突变型雄鼠基因型为aa',则产生的精子基因型全为a,参与受

精后,后代全表现为突变型。【小问3详解】若两对基因位置如图2,A/a与B/b基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可用基因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题,设用A'/a'、B'/b'表示印记基因,则基因型为Aa的母本会产生1/2A'、1/2a'的雌配子,基因型为Aa

的父本会产生1/2A、/12a的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子代表现型及比值为(A/a基因)显性(野生型1/4AA'+1/4Aa'):(A/a基因)隐性(突变型1/4A'a+1/4aa')=1:1,基因型为Bb的母本会产生1/2B、1/2b的雌配子,基因

型为Bb的父本会产生1/2B'、1/2b'的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子代表现型及比值为(B/b基因)显性(1/4BB'+1/4Bb'):(B/b基因)隐性(1/4B'b+1/4b'b)=1:1,因此F1表型比为(A/a基因显性:A/a隐性=1:1)×(B/b基因显

性:B/b基因隐性=1:1)=1:1:1:1;若两对基因位置如图3,则基因型为AaBb的母本会产生1/2A'b、1/2a'B的雌配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为产生1/2aB'、1/2Ab'的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子代基因型表型及比值为1/4A'a

B'b(双隐性)、1/4a'aB'B(B/b单显)、1/4A'Ab'b(A/a单显)、1/4Aa'Bb'(双显性),F1表型比为1:1:1:1。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