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届高三全景模拟(最后一考)理综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2)页,286.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19272d70479bbf8a9c60ccc2652e8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省阆中中学高2017级全景模拟试题理科综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颤藻的说法,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颤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颤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C.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D.颤藻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基因重组【答案】D【解
析】【分析】1、细胞类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颤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颤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A错误;B、颤藻的遗传物质就是DNA,B错误;C、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
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错误;D、颤藻是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2.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影响葡萄糖分子进入线粒体B.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C.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的含量相对稳定有关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
ATP,考查对细胞呼吸过程和ATP结构、功能的理解。ATP分子末端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与形成,通过ATP与ADP之间的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详解】葡萄糖分子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A项错误;腺苷酸激酶能将A
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应是一种ATP水解酶,该过程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可以维持细胞内ATP的含量相对稳定,B项、C项、D项正确。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呈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
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答案】B【解析】【分析】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类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的体会建构概念模型。【详解】
A、根据标志重捕法的估算公式:种群数量=(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数)×初次捕获标记数,如果部分标志物脱落使重捕中标记数变小,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将偏大。A正确;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在实验得出的活性较好的温度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B错误
;C、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由下往上,呈现的色素带顺序是:叶绿素b(黄绿色)、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C正确;D、采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
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正确;故选B。4.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
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B【解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甲
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确。【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名师点睛】
B、D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5.Fabry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所致
。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遗传系谱,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B.Ⅲ-2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C.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含量或活性来初步诊断该病D.通过基因诊断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病【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详解】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而Ⅱ-2患病,说明Ⅱ-2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说明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
,则Ⅰ-1的基因型为XAY,Ⅰ-2的基因型为XAXa,Ⅱ-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Ⅱ-4为XAY,Ⅲ-2有可能含有致病基因,B错误;由题意知,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故该病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
行初步诊断,C正确;该病为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D正确。6.切叶蚁切割收集的植物叶片,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然后以真菌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碳、氮循环B.探路的切叶蚁发现
合适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化学信息C.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D.切叶蚁及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可知:切叶蚁“培养”的真菌
是分解者,能促进碳、氮循环,A项正确;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的“气味”,可在同种的不同个体间传递消息,因此这属于化学信息,B项正确;互利共生为种间关系,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属于同一种生物,他们之间存在种内互助,C项错误;切叶蚁及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图甲表示O2浓度对某种蔬菜产生CO2的影响,图乙表示当其他条件均适宜时,该种蔬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点时,植物细胞产生的CO2场所是_______________;影响A点位置高低的主
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2)为了有利于贮藏该种蔬菜,贮藏室内的O2浓度应该调节到图甲中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B点之后,CO2释放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25
℃条件下,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15℃相比,25℃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较高,导致光合速率较大;若降低CO2浓度,则P点向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1).细胞质基质(2).温度(3).B(4).随着O2浓度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5).线粒体、叶绿体(6).左下方【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甲中,A点O2浓度为0,植物细胞进行产物为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A
B段随O2浓度的增大CO2释放量逐渐减小,植物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并开始进行有氧呼吸;B点后CO2释放量随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植物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图乙中,曲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值表示光照强度为0时的呼吸速率,曲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值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
度。【详解】(1)A点时没有氧气,因此只进行无氧呼吸,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影响A点位置高低即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因为温度会影响呼吸酶的活性。(2)贮藏室内的O2浓度应该调节到图甲中
B点所对应的浓度,此时产生二氧化碳的量最少,有机物消耗最少,最有利于贮藏该种蔬菜。B点之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受抑制程度越强,CO2释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氧呼吸速率增大。(3)由图乙可知,25℃条件下,光照强度为
2klx时,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代谢,所以与15℃相比,25℃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较高,
导致光合速率较大;P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此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若降低CO2浓度,植物光饱和点会降低,所以P点向左下方移动。【点睛】本题考查真正光合作用、表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8.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
作甩,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a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2)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乙烯合成的
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3)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脱落酸(2).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反
馈(正反馈)(4).生长素类似物(5).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解析】【分析】赤霉素: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中合成,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主要在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作
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作用为促进果实成熟。【详解】(1)分析图示可知,在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a含量下降,说明a为脱落酸,因为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其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2)
由题意可知,乙烯的积累可以促进乙烯的产生,这属于一种正反馈调节。(3)由于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同的作用的两重性,且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类似物更敏感,因此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
草剂,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各种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生理功能,能根据图示信息准确分析,并理解反馈调节的概念,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9.白洋淀湿地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__(填“
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荷花需要一定量的光照才能绽放,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意义的角度分析,说明_________。(2)枯水期和汛期水位的改变及生态链的破坏,导致芦苇的环境容纳量改变。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芦苇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芦苇蓄水调洪、调节气候等_______价值。(3)若为了获得更大收益,清除白洋淀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芦苇的种植面积,则
该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案】(1).不属于(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4).间接(5).减弱
(6).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减弱【解析】【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2.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3.抵抗力稳定性①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
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②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③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详解】(1)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因为这是描述的同一物种。荷花
需要接受一定量的光照才能绽放,这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在枯水期和汛期水位的改变及生态链的破坏不适宜芦苇的生长,因此会导致芦苇的环境容纳量改变。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芦苇
害虫的雄性个体,可导致害虫性别比例被破坏,从而降低害虫的出生率,进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芦苇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的作用,这是芦苇在生态方面表现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间接价值。(3)人们为了获得更大收益,
清除白洋淀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芦苇的种植面积,则由于物种数量的减少,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下降,表现为净化能力会减弱。【点睛】辨析群落的结构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生物防治的过程以及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也是本题的考查点。10.科研人员对家猪的某种遗传
病进行研究,得出遗传实验图解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以下解释:患病性状只在雄性家猪中表现,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位等位基因;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正常,此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中
的哪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上述解释,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中,雄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A.a和B.b表示)。(3)现有F1和F2所得到的家
猪,请设计简便的实验验证上述解释。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提出假说(2).aabb(3).让F2中的患病雄猪与F1中的正常雌猪交配,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4).子代中正常家猪与患病家猪的比例接近7:1(或子代中的雌猪都正常,雄猪中患病:正常=1:3)【解析】【分析】分析杂交组合一:患病雄猪与正常雌猪杂交,子一代雌雄猪都正常,说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F1雌雄猪随机交配,子二代雌性全正常,雄性中,正常猪:患病猪=15:1说
明患病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患病只在雄猪中表现,则A_B_、A_bb、aaB_都正常,aabb患病。分析杂交组合二:一只正常雄猪与一只正常雌猪杂交,子一代雌雄猪都正常,F1雌雄猪随机交配,子二代雌性全正常,雄性中,正常猪:患病
猪=15:1,说明2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患病只在雄猪中表现,则A_B_、A_bb、aaB_都正常,aabb患病。【详解】(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
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假说就是根据某种现象提出一种理论,所以题中根据实验现象提出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中提出假说。(2)由于该病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雄猪中正常:患病=15:1,因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
b,且A_B_、A_bb、aaB_都正常,aabb患病,所以杂交组合一的亲本是AABB×aabb,AABB为雌猪,aabb为雄猪。(3)如果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即表现正常,且患病性状只在雄猪中表现,子二代中患病雄猪的基
因型是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杂交相当于测交实验,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雌猪都表现正常,雄猪正常:患病=3:1。故实验方案为:让F2中的患病雄猪与F1中的正常雌猪交配,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子代中正常家猪与患病家猪的比例接近7:1(或子代中的雌猪都正常,雄猪中患病:正常=1:3)。【点睛】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
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
、做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1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经__________(填“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和分化
形成的。(2)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血红蛋白时,首先要用相当于红细胞液体体积五倍的__________洗涤红细胞__________次,然后用蒸馏水和甲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3)得到血红蛋白混合液之后,可先用离心法进行样品处理及粗分离,再通过___
____法或凝胶电泳法进一步纯化。使用前一种方法纯化时,先从色谱柱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_(填“大分子”或“小分子”)蛋白质。(4)用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需要在凝胶中加入SDS,目的是__________,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5)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
多的细胞器,常被用作制备细胞膜的材料。与提取血红蛋白不同的是:在制备细胞膜时,红细胞的破裂只能使用______而不能使用__________。【答案】(1).有丝分裂(2).生理盐水(3).3(4).凝胶色谱法(5).大分子(6).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或掩盖不同种
蛋白间的电荷差别)(7).蒸馏水(8).甲苯【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常常选做为提取细胞膜的材料;2、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洗涤→释放→分离→透析→纯化→纯度鉴定。【详解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经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的。(2)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血红蛋白时,首先要用相当于红细胞液体体积五倍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然后用蒸馏水和甲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3)得到血
红蛋白混合液之后,可先用离心法进行样品处理及粗分离,再通过凝胶色谱法或凝胶电泳法进一步纯化。使用凝胶色谱法纯化时,由于大分子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大分子蛋白质先从色谱柱洗脱出来。(4)用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为了消除净电荷对
迁移率的影响(或掩盖不同种蛋白间的电荷差别),需要在凝胶中加入SDS,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5)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常被用作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在制备细胞膜时,红细胞的破裂只能使用蒸馏水而不能使用甲苯,因为蒸馏水的作用是让红细胞
吸水胀破,而甲苯的作用是溶解细胞膜。【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熟悉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步骤与相关操作方法以及操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