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586.372 KB
  • 2024-12-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共(14)页,586.37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1264edbabb5be139dc026d99e2c926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选择题(第1-第10题为单选题,第11-15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各组中的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

、加速度、温度B.位移、力、质量C.速度的变化、位移、力D.加速度、时间、路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度、加速度、位移、力以及速度的变化都有大小和方向,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温度、质量、时间和路程只有大小没

有方向,是标量。故选C。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及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B.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变化却向西。C.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D.物体做直线运

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答案】B【解析】【详解】A.物体可以运动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不等于0,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加速度定义式可知,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

B错误,符合题意;C.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如果时间较长,则加速度可以比较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始终保持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使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速度也会比前一阶段大,故D正

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时,速度为v;当速度为4v时,位移是()A.9xB.6xC.3xD.16x【答案】D【解析】【详解】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位移是x时,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得22vax=当速度是4v时,根据公式可

得()2142vax=故116xx=故选D。4.一辆汽车以30m/s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s内与刹车7s内的位移之比为()A.1∶1B.3∶4C.5∶9D.4∶3【答案】C【解

析】【详解】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汽车的加速度25m/sa=−,由运动学公式可知,汽车刹车时间为030s6s5vta−===−所以汽车刹车后2s内的位移22202211302m(5)2m50m22xvtat=+=+−=汽车刹车后7s内的位移实为停车6s内的位移,即7622066113

06m(5)6m90m22xxvtat==+=+−=所以72:50:905:9xx==故选C。5.一辆长为0.6m的电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时间间隔为2s的相机拍摄了一组照片.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

度大小为的A.0.5m/s2B.1.5m/s2C.2.5m/s2D.以上没有正确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刻度尺测量出电动小车的长度为1.2cm,实际长度为0.6m,则汽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130.6m1.5m1.2x

==270.6m3.5m1.2x==根据2xaT=得:2221223.51.5m/s0.5m/s2xxaT=−−==A.0.5m/s2与分析相符,故A正确;B.1.5m/s2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C.2.5m/s2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

时间t的关系为261.5xt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B.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2mC.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D.第1s内的位移是5m【答案

】A【解析】【详解】A.对比公式2012xvtat=+可得06m/sv=,1.52a=解得23m/sa=故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故A正确;B.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22313mmxat===故B错误;

C.前2s的位移为2621.5218mmx=+=平均速度18m/s9m/s2xvt===故C错误;D.第1s内的位移2m611.517.5mx=+=故D错误。故选A。7.一物体沿直线一直向东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是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应是()A.2m/sB.2.4m/sC.2.5m/sD.4.8m/s【答案】D【解析】【详解】设全程位移为2x,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则运动时间为11xtv=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运动时间为2

2xtv=则全程的平均速度12121212222246m/s4.8m/s46vvxxvxxttvvvv=====++++故选D。8.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第2秒末甲、乙将会相遇B.在第2秒末甲、乙速度相同C.在前2秒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解析】【分析】v﹣t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相遇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位移相等。由图能直接读出速度。平均速度由位移与时

间之比分析。【详解】A.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前2s内甲的位移比乙小,则知甲还没有追上乙,A错误;B.在第2秒末两图像相交,甲、乙速度相同,B正确;C.在前2s内甲的位移比乙小,则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错误;D.由上可知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像

得到两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结合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处理。9.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2t时,离地面的高度为()A.2HB.4HC.34HD.32H【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212H

gt=当物体下落2t时,离地面的高度为【221332284thHggtH=−==故选C。10.甲图中小明用60N的水平力推木箱,没推动,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1;乙图中小明用100N的水平力恰好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2;丙图

中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3.已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300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A60N,100N,300NB.0N,100N,300NC.60N,100N,90ND.0N,100N,90N【答

案】C【解析】【详解】甲图中,推木箱不动,静摩擦力与推力平衡,故160NF=;乙图中,用100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故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2100NF=;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3300N90NNFF===选项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

关键要抓住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判断方法,确定摩擦力的大小,首先必须分清摩擦力的种类,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11.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是否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

,物体A与B间存在弹力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两斜面对物体A均有力的作用C.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物体A与竖直墙壁有力的作用D.图丁中物体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答案】BCD【解析】【详解】A.图甲中的物体A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物体A静止

,不可能再受到物体B对A的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B.图乙中采用假设法,若除去左侧的斜面,物体A将运动,去掉右侧的斜面,物体A也将运动,所以两斜面对物体A均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C.图丙中由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知外力F与

竖直墙壁对物体A的作用力平衡,墙壁对物体A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D.图丁由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物体A与B接触且挤压,二者之间有弹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BCD。12.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位移是5m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为3mD.以上均不对【答案】BC【解析】【详解】AC.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位移大小为3mx=,方向竖直向下,A错误,C正确;B.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路程为4m1m5ms

=+=B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BC。13.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为2m.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B.第1s末的瞬时速度为2m/s

C.第2s内的位移为4mD.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4m/s2【答案】AD【解析】在【详解】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物体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2/2/1xvmsmst===,A正确,第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5s末的瞬时速度,所以B错误;根据公式212xat=可得2/4ams=,D

正确,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22211•2?1622xaam=−=,C错误;14.在下列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甲、乙、丙、丁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在0~t4时间内,甲丙均做往返运动B.在t1~t2时

间内,甲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0~t3时间内,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丙的平均速度大于丁的平均速度D.在t3时刻,v甲>v乙,a丙>a丁【答案】CD【解析】【详解】A.在0~t4时间内,丙的速度始终为正,即始终向正方向运动.故A项错误;B.在t1~t2时间内,甲的位置

不变,即甲在这段时间内静止,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项错误;C.在0~t3时间内,甲的运动出现往返,乙一直做单向运动;且0~t3甲、乙的始末位置一样,即在0~t3时间内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即SS甲乙,所以在0~t3时间内,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在0~t3时间内,丙的速度始终大于丁的速度

,则在0~t3时间内,丙的平均速度大于丁的平均速度,故C项正确;D.位移—时间图像切线斜率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则在t3时刻v甲>v乙速度—时间图像切线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则在t3时刻a丙>a丁故D项正确。故选CD。15.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该物体()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0~1s内的加速度等于2~4s内的加速度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B【解析】【详解】A.0~1s内物体做初

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初末速度和的一半,即02m/s1m/s2v+==A正确;B.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故0~2s内的位移大小是122m3m2x+==B正确;C.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1s内的加速度为22120m/s2m

/s1a−==2~4s内的加速度为22202m/s1m/s42a−==−−即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C错误;D.4s内速度始终为正值,即物体始终朝正方向运动,D错误。故选AB。二、解答题(16、17、18、19各10分,第20题15分)16.一小车正在

以初速度为4m/s,加速度为23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从此时开始计时,求:(1)当小车速度增大到16m/s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2)前6s小车运动的位移为多少?【答案】(1)4s;(2)78m【解析】【详解】(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0tv

vat=+可得0164s4s3tvvta−−===(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022114636m78m22xvtat=+=+=17.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54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3m/s2,求:(1)

刹车后6s末的速度;(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答案】(1)0;(2)37.5m【解析】【详解】(1)规定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的加速度为23m/sa=−,初速度为054km/h15m/sv==,则由0vvat=+可知,刹车时间为015s5s3t−==−故刹车后6s末的速度

为0。(2)由2202vvax−=可得,刹车距离为()222015m37.5m223vvxa−−===−18.一小球从离地面500m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210m/sg=,求:(1)小球落到地面需要的时间.(2)小球在开始下落后第1s内的位移大

小和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3)小球在下落时间为总下落时间一半时的位移大小.【答案】(1)10s(2)5m95m(3)125m【解析】【详解】(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212hgt=可得22500s10s10htg===.(2)第1s内的

位移221111101m5m22hgt===前9s内的位移229911109m405m22hgt===最后1s内的位移9500m405m95mhhh=−=−=.(3)5s2tt==位移22511105m125m22hgt===.19.如

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kt,已知k=2N/s,木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1)水平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2)

t=1.5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3)t=10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答案】(1)20N;(2)3N;(3)4N【解析】【详解】(1)木块竖直方向二力平衡,水平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为N20NFmg==(2)木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

最大静摩擦力Fmax=μFN=0.2×20N=4Nt=1.5s时,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1=kt=2×1.5N=3N则F1<Fmax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t=1.5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F1=3N(3)t=10s时,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2=kt=2×10N=2

0N则F2>Fmax木块处于运动状态,所以t=10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N0.220N4NFF===20.甲乙两同学均在并排相邻的、各自的平直道路上运动,相互约定:只要从对方旁边通过时就视为相遇。骑自行车的甲同

学在乙同学后方s0=32m处以v1=14m/s、加速度a=2m/s2向乙匀减速靠近,而此时步行的乙同学正好以v2=2m/s匀速向前。(1)甲同学从v1=14m/s到停止的位移;(2)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同学相遇。【答案】(1)49m;(2)4s或8.5s【解析】【详解】(1)由速

度位移公式可得22114m49m222vxa===甲(2)若甲没有停止之前两同学相遇,则有212012vtatvts−=+代入数据解得4st=或8st=甲同学的减速时间为1=7svta=甲故4st=时甲追

上乙,甲乙第一次相遇。8st=不符合实际,设甲乙第二次相遇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20xvts=+甲解得024932s8.5s2xstv−−===甲所以甲乙第二次相遇的时间为8.5s。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

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