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绿谷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7)页,616.08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fb8fc09137f4b40074898c94a36a9d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绿谷高中联盟期中联考试题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A.抗体B.血红蛋白C.尿素D.乙酰胆碱【答案】B【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
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无机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
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A、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
、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正确;C、尿素属于细胞代谢产物,分布于内环境中,C错误;D、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分布于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B。2.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A.神经冲动B.反射弧C.动作电位D.反射【答案】D【解析】【
分析】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的进行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即使有反应也不能称为反射,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高等
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3.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g2+是组成类胡萝卜素的重要成分B.HCO3−对体液pH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磷酸
钙是组成骨细胞的重要成分D.适当补充Fe2+,可预防缺铁引起的贫血【答案】A【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Mg2+存在于叶绿体的叶绿素中,叶绿体的类胡
萝卜素中不含Mg2+,A错误;B、HCO3-对体液pH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C、磷酸钙是动物和人体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C正确;D、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因此适当补充Fe2+,可预防缺铁引起的贫血,D正确。故选A。4.下列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和黑藻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均可完成的是()A.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B.提取和分离叶绿素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洋葱是比较好的实
验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色素含量较多,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洋葱的绿叶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叶肉细胞做细胞质流动实验,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洋葱的内表皮细胞颜色浅、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黑藻的幼嫩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细胞质颜色比较深,易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A错误;B、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而紫色洋葱鳞片叶
细胞不能,B错误;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可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材料,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现象的观察,C正确;D、要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材料本身必须能发生有
丝分裂,洋葱磷片叶、黑藻叶片都不能发生有丝分裂,而洋葱的根尖分生区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D错误。故选C。5.下列是一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报告单,分析报告单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检验项目结果单位提示参考区
间甲状腺素(T4)55.3nmol/L↓66.0~181.0三碘甲腺原氨酸(T3)1.35nmol/L1.3~3.1促甲状腺激素(TSH)12.426mIU/L↑0.27~4.20A.长期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B.该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反应迟钝等症状C.若该患者年幼时缺乏甲
状腺激素,会导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D.该患者可通过反馈调节,促进垂体释放更少促甲状腺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分级调节的过程,同时又存在反馈调节,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又促
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TH),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甲状腺激素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长期缺碘导致甲状腺不能合成甲状腺
激素,从而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A正确;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该患者T4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该患者会出现疲劳、反应迟钝等症状,B正确;C、如果该患者幼年缺乏甲状
腺激素,则可能患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C正确;D、该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少,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所以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D错误。故选D。【点睛】6.铅可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这些改变不
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A.厌氧呼吸产生ATPB.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D.[H]与O2结合生成水【答案】A【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初加工一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融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铅影响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所以这些改变不影响无氧呼吸,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式是胞吐作用,线粒体为此过程供能,突触小泡由高尔基体
形成,由于铅影响了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功能,所以会影响该过程,B错误;C、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因此会影响该过程,C错误:;D、[H]与O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所以会影响该过程,D错误。故选A。7.下列关
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B.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C.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D.癌变往往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
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正常死亡。2、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详解】A、细胞凋亡过程中需要新合成与凋亡相关的酶,故需要新合成蛋白质,A错误;B、若将体细胞移植到
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能够得到完整的个体,则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如:我国科学家于2017年获得的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B正确;C、细胞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胞衰老
,故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C正确;D、人体正常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是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的基因,如果发生突变或被过量表达,会被异常激活转化为癌基因,从而使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出现异常,抑癌基因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
,如果发生突变,细胞增殖就会失控,所以细胞癌变往往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有关,D正确。故选A。8.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答案】B【
解析】【详解】【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被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3.胞吞胞吐也需要能量。【详解】一般Na+内流时属于协助扩
散,Na+外流时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B正确;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能量,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被分泌出细胞的,D错误,所以选B。【点睛】RNA虽然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属于自由扩散。9.为研究酶的特性,实验小组进行了
相关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步骤基本过程试管A试管B1加入2%过氧化氢溶液3mL3mL2加入马铃薯匀浆少许-3加入二氧化锰-少许4检测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B.该实验能说明酶
的作用具有高效性C.可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D.充分反应后试管A比试管B收集到的氧气更多【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是通过马铃薯匀浆(含过氧化氢酶)与二氧化锰比较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以探究酶的高效性;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的底物,实验的自变量为加
入的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酶或者二氧化锰);与无机催化剂对比,酶具有高效性,故试管A氧气产生速率远大于试管B。【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实验中的可改变的因素,即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A正确;B、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本实验用二氧化锰和马铃
薯匀浆(含有过氧化氢酶)对比,可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B正确;C、鸡肝匀浆和马铃薯匀浆中均含有过氧化氢酶,均可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C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由于两支试管中过氧化氢的量相同,故充分反应后试管A与试管B收集到的氧气一样
多,D错误。故选D。10.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中不同结构成分与龙胆紫染液结合能力不同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
胞再换高倍镜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图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甲细胞中核膜正在消失,染色质正螺旋化成为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图乙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丙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故A正确;B、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需要观察的分生区细胞,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故B正确;C、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的植物细胞,正处于核膜消失,形成染色体的阶段,而D
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分裂间期,故C错误;D、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一般体细胞相等,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即比图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倍,故D正确。故选C。11.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
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播的B.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白质中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系统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
性提高、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答案】B【解析】【分析】1、兴奋沿着反射弧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双向性的,电流流动方向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膜外是相反的。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
从突触前膜释放传到突触后膜,是单向性的。3、肾上腺素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又被称为“情绪激素”。【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A正确;B、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灰质中,B错误;C、根据题干信
息“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说明了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系统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D、肾上腺素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使动物警觉性提高,D正确。故选B。【点睛】12.下列关于艾滋病的
叙述,错误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易感艾滋病B.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C.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D.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
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不易感染艾滋病,A错误;B、侵染HIV后,由于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感染HIV
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B正确;CD、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最终导致人体免疫能力降低,因此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C、D正确。故选A。13.如图是正在分裂的某动物细胞,基因型为AaBb,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
精母细胞B.该细胞含有两套遗传信息C.该时期的细胞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aaBBbbD.该时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此时同源染色体处于分离状态,因此判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时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动物为雄性。【
详解】A、该细胞是雄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此时为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B、该时期着丝点没有分裂,细胞中共含有四套遗传信息,B错误;C、该时期着丝点没有分裂,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结合基因型为A
aBb,可知此时的细胞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aaBBbb,C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B。14.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为模板进行转录B.细胞内的常见RNA有三种,都是由DNA转
录而来的C.生物界的遗传密码都是统一的,所有生物都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D.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存在A-T和U-A的配对方式【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
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转录只能以DNA分子一条链作为模板,A错误;B、转录过程中以DNA为模板合成三种RNA,分别为mRNA、tRNA和rRNA,B正确;C、并不是所
有生物都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也有少数生物使用一些稍微不同的遗传密码,C错误;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但核糖体中没有DNA只有RNA,所以不存在A-T的配对方式,D错误。故选B。15.管家基因是所有细胞中均要稳定表达的一类基因。奢侈基因
是指不同类型的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DNA的甲基化有关,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奢侈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必需的B.核糖体蛋白基因属于管家基因,几乎
在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C.有些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D.DNA的甲基化过程改变了碱基种类与数量,使细胞呈现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DNA的甲基化是将甲基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转移到特定部位的碱基上,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所以,甲基化不能改变碱基的种
类。【详解】A、管家基因是所有细胞中均要稳定表达的一类基因,因此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才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必需的,A错误;B、核糖体蛋白是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的蛋白质,因此核糖体蛋白基因属于管家基因,这些基因几乎在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B正确;C、管家基因是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表达产物不
会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奢侈基因的表达产物才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C错误;D、DNA碱基的种类只有四种,分别是A、T、C、G,甲基化只是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不会改变碱基的种类与数量,D错误。故选B。16.达尔文在加拉
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同种地雀→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不同种地雀的B.不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种地雀
→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答案】C【解析】【分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1)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根据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地雀,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地理隔离)后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
组,经过自然选择,由于不同岛屿的选择方向不同,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改变,逐渐形成生殖隔离,进形成新物种。其过程是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故选C。【点睛】17.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经典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萨顿通过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证明了遗传的染色体学
说B.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
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
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测出基因和染色体是平行关系,没有证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A错误;B、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
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点睛】18.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电位变化和膜内Na+含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Ⅰ表示
膜电位变化,曲线Ⅱ表示膜内Na+含量变化B.曲线Ⅱ中CD段的变化是Na+外流引起的C.曲线Ⅰ的AB段膜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D.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Na+的浓度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
是钠离子内流,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扩散的速率与浓度差有关。2、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维持外正内负。【详解】A、静息状态时,膜电位为负值,则曲线Ⅰ表示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曲线Ⅱ表示膜电位变化,A错误;B、曲线Ⅱ中CD段的变化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引起,
可表示复极化过程,从而使神经纤维膜恢复静息电位,B错误;C、曲线Ⅰ的AB段的形成是由于钠离子内流,但依然是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C错误;D、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为动作电位的大小,与培养液M中Na+的浓度有关,D正确。故选D。19.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抗利尿激素由神经垂体合成并分泌B.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C.吃过咸的食物会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D.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细胞合成、分泌抗利尿
激素增加,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使血量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A错误;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会使尿量减少,B正确;C、吃的食物过咸都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D、水盐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故神经系统可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D正确。故选A。2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A.将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单体用铁丝扎在一起表示复制后的染色体B.模拟中期Ⅱ时,细胞中只能出现一种颜色的染色体C.模拟过程中被拉向纺锤体两极的染色体可能含有染色单体D.模拟MII时,两个纺锤体应与MI的赤道面垂直【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
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染色单体是染色
体复制形成的,所以大小和颜色都应该相同,A错误;B、由于一个细胞存在多对同源染色体,而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子细胞是随机的,所以在中期Ⅱ可能出现两种颜色的染色体表示来自父方或母方,B错误;C、如果是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被拉向纺锤体两极的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C正确;D、模拟MII时,
两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D错误。故选C。【点睛】21.某研究小组对燕麦苗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苗尖端的生长素可通过扩散进入琼脂块B.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C.背光侧的生长素
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向光侧D.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明胶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现象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甲表示黑暗条件下琼脂块的生长素含量25.8;乙表示单侧光条件下琼脂块的生长素含量25.6;丙表示单侧光条件下由于胚芽鞘正
中插入云母片,两侧生长素分别是11.5、11.2;丁表示单侧光条件下由于胚芽鞘尖端以下插入云母片,造成向光侧生长素8.1,背光侧生长素15.4。【详解】A、琼脂块没有膜结构,但琼脂块测中却含有生长素,说
明苗尖端的生长素可通过扩散进入琼脂块,A正确;B、根据甲乙丁图分析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B正确;C、由图示可知,单侧光照射导致向光侧部分生长素被运输到背光侧,C错误;D、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明胶片替代云母片,生长素能通过明胶片,所以实验结果不同,D正确。故选C。
22.很多植物种子的胚虽然已发育完全,但在适宜条件却不能萌发,一定要经过1~2个月的堆积。假设某种植物种子在堆积过程中,赤霉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种子的堆积过程中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控B.由图可知,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原因
是脱落酸具有抑制萌发的作用C.由图可知,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可能都会促进该植物种子萌发,两者起协同作用D.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能明显地促进有丝分裂所需的特定蛋白质合成和活化【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种子堆积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低,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逐渐升高
,由此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而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种子堆积过程中,受到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激素的共同控制,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堆积过程中,脱落酸不断减少,两个月后可以萌发,所
以可以推测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原因是脱落酸具有抑制萌发的作用,B正确;C、在堆积过程中,赤霉素和细胞分裂含量都先升高后降低,然后种子开始萌发,所以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可能都会促进该植物种子萌发,两者起协同作用,C正确;D、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而不是促进细胞分裂,所以没有促进有丝分裂
所需的特定蛋白质合成和活化,D错误。故选D。【点睛】23.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基因型均为Aa。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得到F1中Aa:aa=2:1,让F1随机交配,则F2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A.2:1B.1:
1C.2:3D.5:4【答案】B【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果蝇种群只有一种基因型Aa,因此A的基因频率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都是50%,该种群果蝇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频率是AA∶Aa∶aa=1∶2∶1。2、由于子一代为Aa∶aa=2∶1,可知存在显性纯合
致死现象,然后写出子一代存活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并根据分离定律写出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进而写出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基因型及比例,结合纯合致死进行解答。【详解】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基因型均为Aa。
如果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子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说明存在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或A基因纯合致死或AA致死或A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中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关系是A
∶a=(2/3×1/2)∶(2/3×1/2+1/3)=1∶2,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2×1/3×2/3=4/9,aa=2/3×2/3=4/9,由于AA纯合致死,所以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1∶1,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活的S型菌提取DNA注射到老鼠体内,老鼠患败血症死亡B.离体转化实验中,在悬浮培养的培养液中可观察到S型菌落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全部子代噬菌体的DNA都含32PD.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感染烟草,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答案】D【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活体转化实验和离体转化实验,其中活体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
S或32P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与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获得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
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从活的S型菌提取DNA注射到老鼠体内,老鼠不会患败血症死亡,因为没有S型菌的产生,A错误;B、离体转化实验中,通过悬浮培养,不能形成菌落,不能根据菌落特征判断是否有S型菌形成,B
错误;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细菌,由于大肠杆菌没有放射性标记,又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全部子代噬菌体的DNA只有少部分的DNA含有32P标记,C错误;D、由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仅用烟草花叶病毒的的RNA感
染烟草,会使烟草患病,从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点睛】25.在光照恒定、温度最适条件下,某研究小组用图1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小时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叶绿体中AT
P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运输B.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真正光合速率平均为64ppmCO2/minC.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将不变D.若第10min时突然黑暗,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将下降【答
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实验装置甲测量一小时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可以用于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或净光合作用强度,即光下测定的是净光合速率,黑暗处测定的是呼吸速率。【详解】A、a~b段二氧
化碳含量在下降,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且二氧化碳在暗反应中被用于合成三碳化合物,因此叶绿体中ATP从类囊体膜向基质运输,A错误;B、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ab段可以计算出净光合速率=(1680−180)/30=50ppmCO2/mi
n,由bc段可以计算出呼吸速率=(600−180)/30=14ppmCO2/min,因此真光合速率平均为64ppmCO2/min,B正确;C、题干中提出,该实验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因此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光合速率下降,导致该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将下降,C错误;D、若第10min时突然黑暗
,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含量下降,抑制暗反应中C3的还原,导致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将增加,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26.甲醛(HCHO)是装修后的建筑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栽培观赏植物常春藤能
够利用甲醛,清除甲醛污染。(一)研究发现外源甲醛可以作为碳源被整合进入常春藤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的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①②代表过程,字母代表物质。(1)常春藤叶子常年表现为绿色,主要是常春藤细胞具有______结构。(2)图1中基粒
膜上发生的光反应过程中将水分解成______,光能转化为__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其中a为循环①提供物质______。(3)图1中循环①的名称是______,b代表______。(4)追踪并探明循环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径,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常春藤细胞同化HCHO的场所是______
。(二)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相关实验。如图2是常春藤在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请回答:(5
)常春藤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可能与植物激素中的______有关。(6)根据图2的信息,在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径是______。【答案】(1)叶绿体(2)①.O2、H+、e-(或O2、氢)②.ATP和NADPH③.氢(3)①.卡尔文循环②.五碳糖(RuBP)(4)①.同位素标记法②.叶
绿体基质(5)脱落酸(6)通过降低气孔的开放程度,减少甲醛的吸收【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1表示叶绿体模式图,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②是常春藤利用甲醛同化二氧化碳的过程;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甲醛的浓度单位,因变量是气孔导度。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增加,气孔开度逐渐降低。【小问1详解】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所以使常春藤叶子常年表现为绿色。【小问2详解】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光反应过程中将水分解成O2和氢,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a为NADPH,为暗反应提
供的物质为氢。【小问3详解】根据题图分析可知: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也被称为卡尔文循环,b代表为五碳糖。【小问4详解】追踪并探明循环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径所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图中甲醛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生成二氧
化碳,所以常春藤细胞同化HCHO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小问5详解】脱落酸有调节气孔导度的作用,因此常春藤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可能与植物激素中的脱落酸有关。【小问6详解】根据图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甲醛的浓度单位,因变量是气孔导度。结果表明随着甲醛
浓度增加,气孔开度逐渐降低。所以在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径是通过降低气孔的开放程度,减少甲醛的吸收。。【点睛】本题结合图表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对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27.Ⅰ:果蝇的眼形星眼和圆眼
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缺刻翅、正常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其中仅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实验一:P星眼(♀)×圆眼(♂)→F1星眼(♀、♂):圆眼(♀、♂)=1:1实验二:P星眼(♀)×星眼(♂)→F1星眼(♀、♂):圆眼(♀、♂)=2:1实验三:P
缺刻翅(♀)×正常翅(♂)→F1缺刻翅(♀):正常翅(♀):正常翅(♂)=1:1:1(1)可以根据实验______判定出眼形的显隐性关系。导致上述实验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取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2,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3)请写出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______。Ⅱ.遗传学家发现: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每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同
样每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有一只红眼雄果蝇。(4)为确定该变异是否为染色体变异,可用______检测较为直接。(5)研究发现果蝇性染色体的相关影响如下图所示:(无X染色体和三条X染色体的果蝇
受精卵不能发育)科学家用子一代中的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杂交,(此交配过程中无新变异产生)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证明子一代出现的变异是因为______(父/母)本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1)①.二②.A基因纯合
时致死(2)①.1/6②.1/5(3)(4)显微镜观察(5)①.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雌:白眼雄=4:1:1:4②.母【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实验二中星眼与星眼杂交,子代出现圆眼,则证明圆眼是隐性性状,且该性
状在雌雄个体间无差异,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双亲基因型均为Aa,子代出现2:1的分离比应为AA纯合致死;缺刻翅、正常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因A、a位于常染色体,则B、b位于X染色体,由实验三P缺刻翅(♀)×正常翅(♂)→F1缺刻翅(♀):正常翅(♀):
正常翅(♂)=1:1:1可知,子代雌性比例为2:1,可推知亲代基因型应为XBXb(缺刻翅)×XbY(正常翅)→XBXb(缺刻翅):XbXb(正常翅):XbY(正常翅)=1:1:1,XBY致死。【小问1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实验二中星
眼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圆眼为隐性性状;亲代均为Aa,正常情况应为A-:aa=3:1,出现星眼:圆眼=2:1,应为AA纯合致死所致。【小问2详解】结合分析可知,AA致死,XBY致死,则星眼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星眼正常翅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
两者杂交,Aa×Aa→2Aa:1aa(AA致死),XBXb×XbY→XBXb:XbXb:XbY=1:1:1,子代雌果蝇中纯合子(aaXbXb)所占比例为1/6;缺刻翅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为1/(2×2+1)=1/5。【小问3详解】星眼正常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测交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其遗传图解可表示如下:【小问4详解】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见,故为确定该变异是否为染色体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检测较为直接。【小问5详解】该个体为雌性,根据表格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可
知,白眼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XrXrY,且若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则应是母本产生配子时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产生的配子为XrXr:XrY:Xr:Y=1:2:2:1,正常红眼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为XR:Y=1:1,结合表格中个体的发育情况可知,子代基因型为XRXr
Y:XRXr:XRY:XrXrY:XrYY:XrY=2:2:1:1:2:2,故子代表现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雌:白眼雄=4:1:1:4。【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运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
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8.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绘制出了乙烯与植物香气物质合成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起始密码:AUG)(1)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据图可知,乙烯进入靶细胞,与______结合,调控细胞合成L酶。(2)图中mRNA与DNA相比,
其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和______。mRNA的形成过程也需要DNA的解旋,该过程需要______酶。(3)图中翻译方向为______。图示信息显示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
。(4)现分离了一段DNA片段,其转录产物可能含有编码L酶多肽的前几个密码子,该片段的序列如下,转录的模板链是______链。a3′GCGTCCTAGTCAGCTACAGGACAT5′b5′CGCAGGATCAGTCGATGTCCTGT
A3′【答案】(1)①.促进果实成熟②.受体(2)①.核糖②.尿嘧啶(U)③.RNA聚合(3)①.从左向右②.提高翻译效率(4)a【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乙烯进入细胞和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调节细胞内
L酶的合成,L酶催化香气物质的合成。【小问1详解】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乙烯进入细胞和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调节细胞内L酶的合成,L酶催化香气物质的合成。【小问2详解】DNA由脱氧核糖、磷酸、A、G、C、T组成,RNA由核糖、磷酸、A、G、C、U组成,因此m
RNA与DNA相比,其特有的组成成分是核糖和U;DNA通过转录过程合成mRNA,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小问3详解】观察图中多肽链的长短变化可知,翻译的方向为从短肽到长肽,即从左向右;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短时间内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从
而提高翻译的效率。【小问4详解】mRNA上的碱基与DNA上的碱基为互补配对关系,又根据mRNA上的起始密码(AUG)可知:题中转录的模板链是a链。【点睛】本题考查了乙烯的作用机理,基因的表达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
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29.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抗
原递呈细胞通过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在表面形成______。(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______细胞群。(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
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_____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这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方式称为______。(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特殊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传送与_____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为
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_____。【答案】(1)①.胞吞②.抗原-MHC复合体(2)记忆(记忆T)(3)①.特异②.细胞免疫(4)①.体
液②.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5)降低免疫排斥(减少排斥)【解析】【分析】根据图1可知: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可以识别肿瘤抗原。TCR识别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的肿瘤抗原后,可以增殖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
胞的裂解死亡;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小问1详解】抗原属于大分子物质,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摄取肿瘤抗原,在表面形成抗原-MHC复合
体。【小问2详解】根据细胞免疫的过程可知: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小问3详解】效应T细胞通过TCR特异性识别带有同种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所以该过程具有特异性;这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方式称为细胞免疫。【小问4详解】由图2可
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故可以通过注射抗PD-L1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逃逸通路;抗PD-L1抗体进入人体后,通过体液运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从而解除T细胞的活
化抑制。【小问5详解】由于利用特殊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对人来说是异物,为了降低免疫排斥,需要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成人抗体区段。【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30.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分泌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体征相同以及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实验措施进行了不同实验,请分析回答:编号实验措施实验结果胰岛素相对稳定值(10-5mg/dL)血糖相对稳定
值(mg/dL)一①不处理1190二②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a______c______③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升高至15后逐渐回落至降低至82后逐渐回升至喂食物(假饲)1190三④注射胰岛素溶液b______降低至72后逐渐回升至90⑤注射葡萄糖溶液升高至18后逐渐回落至11升高至110后逐渐回落至
90(1)完善上述表格中的实验结果:a______b______c______(2)血糖降低最快的是______号狗,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3)③号狗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共同参与了胰岛素分
泌和血糖平衡的调节,调节该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4)______结构决定了该感觉器官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回升的血糖来源于____________。(5)④、⑤两组实验体现了血糖变化与胰岛素分泌的相互关系,但还不够严谨,需要增加一组对
照实验,增加对照实验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研究者给健康狗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β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若要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β细胞,则应在狗饱足状态下,通过测定胰岛素含量、血糖含量或_
_____来确定。【答案】(1)①.a升高至18后逐渐回落至11②.b升高至18后逐渐回落至11③.c升高至110后逐渐回落至90(2)①.④②.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3)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大脑皮层和下丘脑(4)①.突触②.肝糖原的分
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产生的葡萄糖)(5)注射生理盐水(6)尿液中是否含糖【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小问1详解】分析表格:①不做处理,则实验
狗的体内的胰岛素含量变化不变,即胰岛素含量为11;③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假饲的信号能够引起反射,导致实验狗的胰岛素分泌量先增加,随后减少,即胰岛素的相对稳定值升高至15后逐渐回落至11;②③对照,故②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由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导致
血糖先升高后下降,故胰岛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则会与⑤注射葡萄糖溶液结果相同,即a胰岛素相对稳定值升高至18后逐渐回落至11,c血糖相对稳定值升高至110后逐渐回落至90。④注射胰岛素溶液,导致实验狗的体内胰岛素含量直接上升,随后减少,则会与⑤结果相同,故b胰岛素相对稳定值升
高至18后逐渐回落至11。【小问2详解】④直接注射胰岛素溶液,血糖相对稳定值降低至72后逐渐回升至90,血糖降低最快,可得出的结论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小问3详解】③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假饲的信号能够引起反射,胰岛素相对稳定值
升高至15后逐渐回落至11,即引起了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得血糖相对稳定值为90,故实验结果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共同参与了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平衡的调节,因为听觉的形成需有感觉器官耳和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
因此,形成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而血糖平衡中枢又是下丘脑,所以调节该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小问4详解】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因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故突触结构决定了该感觉器官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
是单向的;回升的血糖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产生的葡萄糖)。小问5详解】④、⑤两组实验体现了血糖变化与胰岛素分泌的相互关系,但还不够严谨,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的实验措施是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小问6详解】
若破坏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会过高,故可测定胰岛素含量、血糖含量来判断,当血糖浓度过高超过肾糖阈后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故可通过测定尿液中是否含糖来判断。【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血糖平衡调节相关知识、引起血糖浓
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及胰岛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较难。【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