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二语文期中模拟卷【测试范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考试版A3).docx,共(5)页,104.68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f5cf408a3c6b93431e0be2587f2f3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3.测试范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4单元。4.难度系数:0.8。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
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
“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
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
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
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
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取材于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材料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
文”或“小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
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
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
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
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取材于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
向阔大和遥远》材料三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
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飘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
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达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
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
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
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取材于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嬗变:这里是蜕变、演变的意思。B.关山重重:这里形容阻碍或困难众多。C.正襟危坐:这里形容装腔作势的文风。D.窠臼:这里比喻现成的格式或老套子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四”白话文运动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有推进作用。B.“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散文的地位退居边缘C.20世纪散文的功用从“载道”转变为“言志”。D.20世纪散文写作的固
有体系和规则彻底瓦解。3.根据材料二,不属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散文发展特点的是()(3分)A.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火爆,散文发展偏于沉稳平静。B.散文水平远超过“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C.散文格局更为宏大,且理性精神和思辨精神更为充沛
。D.散文的叙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结构方式也更加多样。4.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热潮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B.余光中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了对故土
的思念和缅怀之情。C.林清玄散文中瞬间与永恒的辩证统一培养了他的东方美学观念。D.从根本上来讲,台湾散文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5.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6分)二、阅读下面文
言文,完成6-10题。(18分)兼爱《墨子》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
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
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
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
、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6.下列句子
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治疗B.故亏.父而自利亏:使受损失C.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家:家庭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鼓励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焉.能治之焉.用亡郑以陪邻B.臣子之.不孝君父人之.有是四端
也C.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若.使天下兼相爱若.属皆且为所虏8.第②段方框处应填的虚词是()A.与B.矣C.耶D.乎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作
者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动乱的根源,否则就达不到目的。B.墨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相爱”,才造成伦理崩坏、抢劫偷盗、诸侯攻伐的现实。C.墨子认为只要人们“兼相爱”,就能消除乱象,使“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天下大治。D.文章运用正反对比和例证法,由浅入深地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10.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3题。(共12分)水调歌头[宋]
葛长庚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漏声残,灯焰短,马蹄□。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11.填入下片方框处的字,最恰当的是()(3分)A.狂B.香C.长D.快12.下列对作品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3分)A.雄浑旷达B.清新飘逸C.清幽郁结D.洗练自然13.这首词是怎样表达送别之情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
以赏析。(6分)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1)《老子》第三十三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________。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
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五花马、千金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进酒》)(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_______________,尘满面,_______________。(《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共10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
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颜渊、樊迟分别是“克己复礼”“
爱人”,回答仲弓、子贡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与认识。(4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王麻子膏药阿成⑴聊一个小人物。⑵这个小人物在哈尔滨道外区。道外区是这座洋气十足....的城市
中最中国化、最传统化的一个区。哈尔滨这座城市颇有一点儿杂家的风度,亦称流亡者的城市。所谓流亡者的城市,就是背井离乡之人的城市之意。离乡便思乡,思乡之极,难免会做出些不讲道理的事。对方一个不足道的动作,一个平平常常的眼神儿,都可能导致头破血流、筋骨折断的后果。即为流亡者之乡也得有点儿一不怕苦、二
不怕死的精神才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里站住脚跟。⑶北京城的满族青年王树森,经过对以上情况与精神状态的认真论证、综合分析后,才决定闯关东到东北来的。王树森的父亲原是清宫护卫营的卫士。文史资料介绍说:“卫士们在操练武艺中,难免有跌打损伤之苦,于是就互相推揉,或者互赠些自己配用的药膏。”并说,“当时最受
欢迎的是‘狗皮膏药’‘小灵丹’和王树森家的‘王大膏药’。”王树森自幼就从当护卫的父亲那里学会了熬膏药的本领。⑷19世纪末,王树森家道败落,于是他挑着一个担子,怀着一腔悲怆来到东北。先是在呼兰打工,然后,在庙头一带熬膏药,专治跌打损伤。哪个被苦于思乡者或酒火持
有者打折了腿,赢家便义气地冲着倒地“哎哟”不止者扔下几文钱说:“去王麻子那儿买几帖膏药贴上吧。”如此下来,王树森就了不得了,他熬的膏药名声大震....。王树森根据寒冷的地缘资源研制出的专治腰腿疼以及各种寒症的膏药,深受苦寒之地老百姓的欢迎和信赖。文史资
料上说他的膏药“无论冬夏,熬多少卖多少,日日月月供不应求”。⑸王树森人长得不错,有点儿华佗遗风....,也有点儿扁鹊的做派,不幸的是,自己有一脸天然的白麻子。王树森将计就计,不计鄙陋,将自己熬的膏药称“王麻子膏药”。这在文学上
叫“反讽”,在欧洲叫“黑.色幽默...”,在这里,却显得通俗易懂、幽默亲切,还明显地透着某种自信。⑹20世纪的20年代,王树森在哈尔滨开了一家“王麻子膏药店”,落脚在太古南六道街的“兄弟堂”,并在院内行医。膏药店在道外人称的“王麻子街”上,那一带是官娼私娼集中、酒家饭铺林立的地方,俗
称“十八拐”。后街是有名的“小天桥”“北市场”。可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样的地方免不了有争风吃醋、欺行霸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类的勾当与表演。因此,跌打损伤的事自然要多,“哎哟”之声每日不绝于耳,大家都习惯了。寻
常的日子就是这样子的,捏着小酒壶,学几声特别“哎哟”,再平平仄仄、怪模怪样地相对龇牙一乐。⑺你说,王麻子膏药,在这里能不火吗?⑻王树森面对如此乱糟糟的人间风景,常说,咱治不了这些社会丑风,再治不了受害者和平民百姓的病,不是更惭愧吗?⑼王树森每天一大早起
来,先在无人的江边练一套拳。他已经修炼出来了,心中有了尊重生命这个大主题,人的神态风度也不一样了。这一点儿,不是当代某些伪商人照猫画虎学得了的。重要的是,王树森的膏药还极为便宜,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王树森从不制作蒙人的“高档”药欺世盗名
,从不干缺德的事。倘若这样便宜的药膏也买不起怎么办?用不用先交押金,记下身份证或者工作证号?不用。为什么不用呢?是王麻子太古旧、太原始、太蒙昧吗?不是。王麻子的原则跟当今医院正厅悬挂的牌子有点儿不同,当代医院挂的牌子是“救死扶伤,施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也有医院把这个悄悄取下来了
,免得跟患者打嘴仗时麻烦)。王树森不挂牌,本着一条宗旨“有钱的花不多钱就治病,没钱的免费也治病,膏药以旧换新收半费。贴敷中间可免费再贴一次……外地函购的,不管寄不寄钱,总有专人优先寄去。”⑽王树森公开在门前支大锅熬药,当众下料,严格质量标准
,恪守信义。⑾让人不解的是,在王麻子街称“王麻子膏药”的店铺竟有多家。像李明臣开的“真正王麻子膏药店”,万溢开的“这才是王麻子膏药店”,宁子路开的“真正假王麻子膏药店”,以及王树森自己开设的“真正老王麻子膏药店”。史料上说这些店“为了招徕生意,各家不仅在店名上用心良苦
,而且不惜工本,都在各自门头上挂有三五层装潢别致、风格各异的高大牌匾”。这种事,倘若出在今天,非得打个一塌糊涂不可。各大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不一而足。想不到的是,那些膏药店都是王麻子特许他们开的,所谓“有钱大家挣”。⑿王麻子——王树森临死前告诉他的传人,也是他的儿子,只有一句话:“别把钱
看重,要把病看重。”⒀鄙人虽不是医生,听到这句话时也觉得汗颜。(取材于《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06期)16.下列对作品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洋气十足,指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浓郁的西洋气质,非常时尚。B.名声大震,指王树森深受苦
寒之地老百姓的欢迎和信赖而出名。C.华佗遗风,指王树森身上具有古代名医华佗的某种特点或风范。D.黑色幽默,指王树森不计个人鄙陋而将膏药称为“王麻子膏药”。17.下列对作品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开篇写“这座城市颇有一点儿杂家的风度”,既是指哈尔滨的市容市貌风格多样,也是说这里的风土人情姿态丰富。B.小说运用了侧面描写,如“赢家便义气地冲着倒地上哎哟不止者扔下几文钱说……”写出了人们对王麻子膏药的肯定。C.小说写王树森
人长得不错,有点儿扁鹊的做派,不但突出了他为人幽默亲切,而且还表现了他作为医者的某种自信。D.小说第⑹段写“后街的热闹、打斗的风气”与开头对“流亡者城市”的介绍相呼应,为塑造人物提供了较为典型的环境。18.作品中的王树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19.行文中多
次引述史料,是这篇作品的一个特点。作为小说创作,你觉得这种做法是否可取?请说明理由。(6分)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0.语言基础运用(6分)夜里犬吠有点怕人,而鸡啼就很好。长夜漫漫何时旦?当风雨夜雷电交加之时,你在旅馆的床上報转不寐。这时若鸡啼一声,你就.有了盼头
了。尽管是①的夜晚,但总放不住一遍遍的鸡声相催,渐渐的东方欲白,月没星稀。农家春耕季节,鸡叫头遍长工就起来喂牛,鸡叫三遍他就带了犁耙绳索上坡。最怀念:闪灼的星空下料峭的春风中,鸡啼声里,犬吠声里,那伴了三头耕牛,两只猎狗,一车农具的上坡人啊。还有,除夕夜阑,祠堂前,家人围在一起发
纸马、烧金银鍱、放鞭炮的时候,五更鸡啼也一声声频繁了起来,那情景至今让我怀念。中国古代有长鸣鸡的传说,有②的故事,也有“束带待鸡鸣”“鸡声茅店月”的动人诗句。——喂,被锁在都城的你,笼里金丝雀与架上的鹦鹉声听够了,何
不在星月夜,于驿桥边,听一听那③的鸡鸣声呢?它可以给你很多安慰和鼓舞。不信,前路茫茫正自踌躇当儿,隐隐的雄鸡啼处,山那畔村舍不远了。(1)下列选项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大点儿就大点儿吧,买下来赶紧走吧。B
.有老虎就有武松,有困难就有英雄。C.那个穿绿色羽绒服的,就是他妹妹。D.以前就他自己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微写作(10分)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1)班里组织“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请你从《大卫·科
波菲尔》中的大卫、《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他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要求: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2)学校要举办“我最喜爱的红楼人物”朗诵会,你会选《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请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来表达你对他(她)的喜爱之情。要求:符合原著内容,突出人物特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1)“晒”似乎成了人们的生活常态,晒美食、晒靓照、晒旅游、晒运动……有人认为“晒”是一种悦己悦人的表现,分享的是快乐与美好;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虚荣和炫耀,是在刷存在感。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
的思考,不少于800字。(2)今天“刷脸”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有一天,“刷脸”被广泛应用于你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
述,有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