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9.1《陈情表》课件39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共(39)页,42.35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f5b48aede297a17d553732bb2cecd8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陈情表——李密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文章细致精密的结构特点;2.分析《陈情表》打动晋武帝的原因,学习本文
的写作特色;3.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分析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感受作者进退两难的处境和对祖母的深情。4.掌握“表”这一文体相关文学常识及本文涉及的谦敬词、成语意思。文体常识“表”是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从汉代开始,应用类的文体已经区分为章、秦、表、议四种。刘勰《文心雕龙·
章表篇》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表”虽然也是一种公文文体,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只是臣子为了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请求。因此,奏议类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的,章表类的公文则是以抒情为主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些著名的以“表”这种文体写作的
文章,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如曹植《求自试表》、诸葛亮《出师表》等。大臣上奏君王的文书类型:奏、章、表、议、上书、疏、状、揭帖、露布、封事、题本、奏本、奏折、呈、详陈情表陈述、禀报隐情、苦衷奏章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解题:
是谁陈情?一向谁陈情?二陈什么情?三如何陈情?四是谁陈情?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期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后,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
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向谁陈情?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
任职。写作背景•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
,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阴谋屠杀的方式篡夺取得天下。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这就使李密进退两难。然而李密委婉陈辞,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李密到底是如何说服晋武帝让自己既不出仕又避免杀头
之罪的呢?行年()祚薄()()应门()床蓐()陨首()责臣逋()慢日笃()宠命优渥()拔擢()期()功强()近·········xíngzuòbóyìngrùyǔnbūdǔwòzhuójīqiǎng···听录音,整体感知再读全文,思考:本文讲了一
个什么故事?复述本文主要内容。李密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进而取得皇帝的谅解。陈什么情?忠孝文本研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
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第一自然段研读第一段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哪些内容?陈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
疾病一、叙祖孙相依为命之情祖母卧病遭遇不幸祖孙相依不直陈其事,强调“尽孝”之必须,倾诉惨况,引起同情。父丧母嫁多病孤苦祖母抚养人丁衰微【内容概括】自述身世的原因总述身世悲苦:丧父嫁母,刘氏抚养:身体羸弱,伶仃成人:两代单传,无可指望:总结内外无亲近,孤苦相依:刘
氏病况,尽心侍奉:背诵思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
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第二自然段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些词语都表示新朝对李密的多次征召:从时间上看急迫连续,从形式上看多法并用,从官职上看越来越高,显示出新朝急于需要李密出来笼络人心,而李密推辞之难。这四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朝廷对李密“辞不赴命”越
来越生气,责备越来越严重的态度,仿佛可以看到皇帝在那里生气发怒的情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1.本段接连使用时间词“逮”“前”“后”
“寻”,对应的征召词“察”“举”“拜”“除”“当”以及递增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有什么用意?2.“切”“峻”“责”“慢”有什么表达效果?3.李密的狼狈处境是什么?探究思考反复陈述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4
.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还是哀婉陈情呢?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像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不去应征。【内容概括】二、多次征召的经过及述进退两难之苦朝廷征召之殷,退很难养祖母无主,进更难诉矛盾之心,表感激之情,再博同情【背诵思
路】恭维圣朝:地方两次察举,说明原因而拒绝:朝廷两次征召,表达感激而拒绝:朝廷催责,地方逼迫:忠心难遂,孝心不许,进退两难: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问,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
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第三自然段第3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展开的?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
“但”来转换文意。A、找依据: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朝廷)B、释误会: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个人)C、述苦衷: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
因。(祖母)【探究思考】三、释辞官孝养之疑治国之本(朝廷):从政追求(个人):明述苦衷(祖母):祖母病笃不能远离图宦达,不矜名节孝治天下解释误会,打消武帝疑虑,求得体恤【内容概括】【背诵思路】当今国策,怜恤旧臣:明确身份,阐明追求:表明感激,不敢怠慢:祖母危急,不可
废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于)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第四自然段1.本段交代了全文写作目的,是什么?2.作者简单地表明了其理由是什么?3.作者直到此时也不忘了以情动人其表现是什么?愿乞终养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
孝后尽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忠孝难以两全,如何解决?忠情孝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揭示矛盾病笃(情)孝治(理)分析矛盾报养短尽节长解决矛盾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探究思考】四、明先孝后忠之心(报养日短)先尽孝:后尽忠: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愿乞终养(尽节日长)明确态度,示之以忠,打动
武帝【内容概括】融情于事,融理于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的内容:“陈”的方法:陈情表“陈”什么?如何“陈”?四大不幸:父死母嫁、多病孤苦、内外无亲、祖母卧病三种情感:苦情、孝情、忠情一对矛盾:尽孝VS尽忠一个办法
:先尽孝,后尽忠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动之以情,晓语言艺术1.陈情于事、文笔委婉。强烈的感情色彩。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
的笔调来写的。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1)四字骈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四字骄句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
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2)对偶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
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毕淑敏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知识点归纳1、孤苦伶仃孤独困苦
,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2、茕茕孓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形,指身体;吊,慰问。4、日薄西山太阳接近
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5、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10、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
间短。6、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7、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乌。8、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9、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文中成语古代文化常识(1)服丧:中国古代服丧制度的规格、时间等等是按照严格的亲疏远近来制定的,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三年)、齐衰(一年)、大功(九个月)、小功(五个月)、
鳃麻(三个月)五种,此之谓“五服”(2)察举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3)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
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4)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陈情表》中是优秀的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5)太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6)郎中:尚书省的属官。(7)洗马:秦汉时为太子
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古代官职任免1、任职授官:任(担当,担任)、授(任命)、除(任命)、拜(授官)用于布衣任官:征(征召,特指君召臣,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职)举(推荐)
、起(起用)提(提拔)、拔(提升无官职的人)、封(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古代官职任免2、越职升迁:进(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擢、升、拔擢(由低到高的升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3
、降级免职:罢、免、解、黜贬、夺(因过失而解职)、放(委任委派)贬、谪(因过失而降级)、左迁(降级使用,贬官)、革、褫(皆为“革除”,撤职查办。)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辞去官职,年龄一般为70岁,有疾患则提前)古代官职任免4、调动职务
: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迁(调动官职,升官)出(出京受任)、陟(升迁)、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临时代职)、假(暂时代理)、行(代理官职)署(代理,暂任)、护(统辖,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下车:官吏到任。视事:官吏
到职办公。乞骸骨:告老还乡。山陵崩:比喻帝王或当权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