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二)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1.103 M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二)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二)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二)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二)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5)页,1.10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ebfe53c082c8106468e11ce860f49b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生物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内质网(ER)是细

胞质内由膜组成的一系列片状的囊腔和管状的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下列关于内质网的描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是细胞内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B.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C.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经过

内质网的折叠D.内质网维持着细胞形态,锚定支撑着细胞器【答案】B【解析】【分析】1、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而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2、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它

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有些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叫粗面内质网;有些内质网上不含有核糖体,叫光面内质网。【详解】A、高尔基体是细胞内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A错误;B、性激素本质是脂质,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所以性腺细胞的内质网

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B正确;C、蛋白质的合成不都需要经过内质网的折叠,如原核细胞不含内质网,其蛋白质不需要经过内质网的折叠,C错误;D、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形态,锚定支撑着细胞器,D错误。故选B。2.盛夏中午花卉叶片表面温度非常

高,蒸腾作用强。为了能及时补充叶片水分,根系需要不断地从土壤吸收水分。如果这个时候给花浇冷水,导致土壤温度突然降低,根系的根毛就会因为受到低温刺激而立即收缩,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而此时花卉叶面的气孔还没有关闭,叶片大量失水,植物内部水分供求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生理干旱”,严重时会

引起植株死亡。这种现象在草本花卉中反应非常明显,比如天竺葵、翠菊等都最忌炎热天气中午浇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日正午,植物根毛细胞通过主动运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B.植物叶片不能吸水是因为表皮细胞没有水通道蛋白的基因C.盛

夏中午,植物细胞渗透压大小关系是叶肉>茎>根毛D.依据不完全归纳法,草本花卉都应该避免正午浇水【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详解】A、水进入细胞的

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其中主要方式是协助扩散,夏日正午,植物根毛细胞通过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A错误;B、植物叶片不能吸水是因为表皮细胞没有水通道蛋白,但含有水通道蛋白质,只是不表达,B错误;C、盛夏中午,植物根系能吸收水分,然后通过茎运输到叶肉细胞,水分的

运输是从水分子多的地方运向水分子少的地方,因此植物细胞渗透压大小关系是叶肉>茎>根毛,C正确;D、依据不完全归纳法,盛夏中午时给花浇冷水,导致土壤温度突然降低,根系的根毛就会因为受到低温刺激而立即收缩,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因此草本花卉都应该避免正午浇冷水

,D错误。故选C。3.糖酵解是葡萄糖氧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过程。葡萄糖可在己糖激酶作用下,磷酸化成1,6-二磷酸葡萄糖,是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科研人员找到一种代糖——脱氧葡萄糖。该代糖同样可被己糖激酶磷酸化,但磷酸化后的产物不能参与后续反应,而是在胞内积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己糖激酶具有一定的专一性B.摄入该代糖后,细胞内的ATP含量显著下降C.己糖激酶直接参与反应,过程中自身构象会改变D.代糖对以无氧呼吸为主的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更显著【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代糖可被

己糖激酶磷酸化,但磷酸化后的产物不能参与后续反应,而是在胞内积累,故动物摄入代糖后,胞内产ATP的反应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会受到抑制。【详解】A、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由题意可知,己糖激酶可在ATP磷酸化后,将葡萄

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说明该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B、ATP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需要时ATP与ADP之间速速转化,虽然该代糖同样可被己糖激酶磷酸化,但磷酸化后的产物不能参与后续反应,会导致ATP的合成量减少,但细胞中ATP的含量几乎不变,B错误;C、己糖激酶可催化葡萄糖转化为1,

6—二磷酸葡萄糖,直接参与反应,在此过程中,己糖激酶会发生磷酸化过程,自身构象发生改变,C正确;D、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合成ATP,葡萄糖氧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过程属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以无氧呼吸为主的癌细胞需大量进行无氧呼吸供能,摄

入该代糖后,无氧呼吸第一步就会中断,并在体内积累,显著抑制癌细胞,D正确。故选B。4.果蝇成体中的神经干细胞(NSC)可在机体需要时增殖,也可分化为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以达到稳定细胞数量或修复机体的目的。研究证明果蝇胚胎早期发育时,NSC中Trbl基因的表达会使NSC进入暂不

增殖的状态,且有相当部分(约75%)的细胞停滞在了G2期。如图显示了果蝇胚胎发育早期NSC细胞进入或解除停滞状态的分子机理,其中Trbl、Akt、dILPs都是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B.处于增殖期Ⅰ的细胞和停滞期的细胞DNA的含量可能存在差异C.Akt可以促

进NSC脱离停滞期、能促进细胞分裂D.dILPs可能是一种激素分子,通过与细胞内的Akt结合可抑制Trbl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Trbl表达使NSC进入暂时不增殖状态或部分细胞停滞;停滞期:Trbl对Akt起抑制作用

;增殖期II:dILPs通过与细胞内的信号激活Akt,从而抑制Trbl作用。【详解】A、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神经干细胞可在机体

需要时增殖,分化为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因此神经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A正确;B、Trbl基因的表达会使NSC进入暂时不增殖的状态,且有相当部分的细胞停滞在G2期,所以停滞期的细胞可能停滞在多个不同阶段,推测停滞期的细胞有些完成DNA的复制,有些没有,故增殖

期Ⅰ的细胞和停滞期的细胞在DNA含量上有差异,B正确;C、据图可知,Trbl基因的表达会使NSC进入暂时不增殖的状态,Akt会抑制Trbl的作用,可以使NSC细胞继续分裂,C正确;D、激素被受体细胞识别,发挥作用后会灭活,而d

ILPs是蛋白质分子,通过激活Akt去抑制Trbl作用,所以dILPs不是激素,D错误。故选D。5.血友病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经研究发现其致病基因d有两种突变形式,记作dA与dB。如图表示某血友病家族系谱图,Ⅱ1同时还患有克氏综合征(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不

考虑新的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Ⅱ1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Ⅰ2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是1/2C.Ⅱ3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与Ⅰ1的一

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dA数目相同D.Ⅱ4与基因型与Ⅱ2相同的个体结婚,所生子女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d有两种突变形式,记作dA与dB,则患病女性基因型为XdAXdA、Xd

AXdB、XdBXdB,患病男性基因型为XdAY、XdBY。根据题意可知,Ⅱ1基因型为XdAXdBY,根据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dAY,Ⅰ2的基因型为XDXdB。【详解】A、由题意可知,Ⅱ1患有克氏综合征(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其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患者,结合系谱图可知,其基因型

为XdAXdBY,结合系谱图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dAY,Ⅰ2的基因型为XDXdB(D为正常基因),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Ⅱ1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Ⅰ1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X与Y不分离,形成了XdAY的

精子,与基因型为XdB的卵细胞形成了基因型为XdAXdBY的受精卵导致的,A错误;B、由A项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dAY,Ⅰ2的基因型为XDXdB,则Ⅱ2的基因型为XdBY,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XDXD、XDXdA、XDXdB,故Ⅱ2与正常女性(基因型不确定)婚配,所生子女患

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不确定,B错误;C、由A项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dAY,Ⅰ2的基因型为XDXdB,结合题图,则Ⅱ3的基因型为XdAXdB,Ⅱ3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含0或2个

dA,Ⅰ1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2个dA,故Ⅱ3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与Ⅰ1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dA数目不一定相同,C错误;D、由A项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dAY,Ⅰ2的基因

型为XDXdB,结合题图,则Ⅱ4的基因型为XDXdA,Ⅱ2的基因型为XdBY,Ⅱ4与基因型与Ⅱ2相同的个体结婚,所生子女患血友病个体为XdAXdB=1/2×1/2=1/4、XdAY=1/2×1/2=1/4,故所生子女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D正确。故

选D。6.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

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进行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15NH4Cl作为氮源,培养多代可以得到“重”细菌和“重”核糖体B.在“轻”培养基中加入32

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RNAC.图中密度梯度离心结果(主要取决于14N和15N)表明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控制合成出了“重”核糖体D.若新合成的噬菌体RNA能与噬菌体DNA结合成杂交双链而不能和细菌DNA结合,可以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

答案】C【解析】【分析】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由于不同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若假说一成立,携带DNA上不同遗传信息的核糖体都不同,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不同的核糖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

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二成立,则转录形成的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核糖体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详解】A、细菌能利用培养基中氮源和碳源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因15NH4Cl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

,故新合成的核糖体和子代细菌比原来重,经过若干代培养后,可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A正确;B、RNA的单位核糖核苷酸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故在“轻”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可标记所有新合成的

RNA,B正确;C、将细菌内的核糖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发现全部为“重”核糖体,说明噬菌体侵染期间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C错误;D、若噬菌体RNA能够与噬菌体DNA结合成杂交双链,说明它是在噬菌体DNA控制下合成出来的,也就是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

载体,D正确。故选C。7.肝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十大癌症之一。有研究表明P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研究人员发现肝癌细胞(HG2)和正常肝细胞中的P基因存在差异,如图所示。为了探究药物A的治疗作用,他们用含不同浓

度药物A的培养液培养HG2,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药物A对HG2细胞凋亡的影响情况处理时间/d对照组药物A浓度(μmol/L)的151014.2587.86.023.38.915.411.236.319.230.425.646.5

15.419.517.354.412.115.313.5注:表中数值越大,表示凋亡率越高。A.由图可知P基因为一种抑癌基因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A的浓度和处理时间C.若要进一步研究药物A作用机理,应选择处理时间为3天的细胞进行检测D.各组细胞P基因甲基

化水平为:对照组<1μmol/L组<10μmol/L组<5μmol/L组【答案】D【解析】【分析】1、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2、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

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3、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详解】A、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

减弱或失去活性,P基因的启动子被高度甲基化导致P基因不能表达,最终形成了肝癌细胞,说明P基因是抑癌基因,A正确;B、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用含不同浓度药物A的培养液培养HG2,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合表格中信息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药物A的浓度和处理时

间,B正确;C、据表中每组的数据可知,第3天的细胞凋亡率最高,则处理时间为3天的细胞进行检测最合适,C正确;D、对比同一天的实验数据可知,药物A的浓度为5μmo/L时凋亡率最高,对照组凋亡率最低,凋亡率与细胞P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甲基化程

度越高,则P基因的表达量越低,则细胞P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为:对照组>1μmo/L药物A组>10μmo/L药物A组>5μmo/L药物A组,D错误。.故选D。8.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许多湖泊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

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之后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如图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万多年后,四个湖泊中的所有鳉鱼所含的

全部基因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B.a和b两湖的鳉鱼能交配,它们一定为同一物种C.c种群中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雌、雄群体中的基因频率一般相等D.d种群个体之间在形态、颜色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

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详解】A、四个湖泊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一万多年后,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不能将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

库,A错误;B、a和b两湖的鳉鱼能交配,不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它们不一定为同一物种,B错误;C、雄性群体中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于雌性群体,因此仅位于X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在雌、雄群体中是相同的,C正确;D、d种群个体之间在形态、颜色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基因的多样

性,D错误。故选C。9.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造成蛋白质GP73的异常分泌是引发机体血糖异常的重要原因。血浆GP73含量升高促进血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增加了患者死亡风险。图甲为GP73参与新冠病毒诱导血糖异常变化

的过程示意图。研究人员探究了注射抗GP73抗体、GP73基因敲除等处理对新冠病毒感染小鼠血糖异常升高的抑制作用,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及推测错误的是()A.由图甲可知,蛋白质GP73能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B.由图甲可知,PKA信号通路可以被cAMP激活,感染者体内的糖异生过程受P

KA信号通路的调控C.图乙a中自变量为是否注入抗GP73抗体和小鼠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D.注射抗GP73抗体、敲除GP73基因均能缓解感染小鼠的血糖异常升高,注射抗GP73抗体处理减缓效果更明显【答案】D【解析】【分析】血糖调节过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

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

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

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详解】A、据图可知,蛋白质GP73能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引发肝细胞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A正确;B、据图分析,GP73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ATP转化为cAMP,进而

激活PKA信号通路,而糖异生是指生物体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故GP73的异常升高会促进糖异生,B正确;C、据图可知,图乙a中自变量为是否注入抗GP73抗体和小鼠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C正确;D、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加入GP73特异性抗体可以与GP73蛋白结合,使其不能起作用

;敲除GP73基因可以使其不能合成GP73蛋白,两种处理都可以有效抑制感染小鼠的血糖升高,但敲除GP73基因处理减缓效果更明显,D错误。故选D。10.CO2是调节机体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

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如果血液中CO2浓度适当升高,可刺激机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相反如果血液中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甚至造成呼吸暂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机体呼吸运动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调节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B.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

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C.人体细胞缺氧导致细胞质基质产生的CO2增多,呼吸频率加快D.临床上给病人输入O2时和动物细胞培养时都需要加入5%的CO2两者目的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脑干中含有呼吸中枢等。【详解】A、体内过多的CO2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兴奋,这个过程

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呼吸中枢对呼吸频率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因此调节机体呼吸运动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调节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A正确;B、正常情况下血浆的pH为7.35~7.45,呈弱碱性,B错误;C、人体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只能是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D、临床上给病人输入O2时需要加入5%的CO2,目的是为了刺激呼吸中枢,而动物细胞培养时加入5%的CO2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两者目的不同,D错误。故选A。11.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位于下丘脑的PO/AH区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相

等时存在一个调定点(如37℃),体温整合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调定点来调节体温的。如图所示,A、B两条线相交于S点,此点温度为正常体温;某生理状态下A′、B′两条线相交于S′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

该时间段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B.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低于正常值C.若体温高于调定点,降温时会伴有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速度加快的现象D.人体在发热初期,未达到调定点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从而感到寒冷【答案】B【解析】【分析

】题图分析:图示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A、B两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正常情况下体温为37℃,调定点调高后“正常”体温为39℃。【详解】A、体温24小时处在S′点,高于正常体温,但

维持相对稳定,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B、据图分析,A、B两条线相交于S点,此点温度为正常体温,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高于正常值,B错误;C、若体温高于调定点,体温高于正常值,降温时会伴有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速度加快的现象,C正确;D、人体在发热初期,即没有达到新的调定点之前,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进而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从而感到寒冷,D正确。故选B。12.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

。图甲为肺牵张反泉示意图,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如图乙所示。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b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B.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甲中大脑皮层的控制C.图乙中突触小体

是神经元①的树突末端膨大形成的D.神经元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答案】C【解析】【分析】图甲分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图中与肺牵张感受器相连的b为传入神经(含有神经节),则a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d为效应器。图乙为

两个神经元形成的突触,神经元①的末端膨大部分成为突触小体,突触小体膜构成了该突触的突触前膜;突触小体与神经元②的细胞体相接触,因此突触后膜为神经元②的胞体膜。【详解】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图中与肺牵张感受器相连的b为传入神经(含有神经节),A正确;B、大脑皮

层是高级神经中枢,人体屏住呼吸属于条件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C、图乙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的,C错误;D、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无法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D正确。故选C13.研究表明,当大脑里乙酰胆碱(Ach)浓度增高时,能对

神经元上信息的传递有影响。如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实验图(实验前轴突中已除去突触小泡):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下表为不同浓

度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ch浓度(μmol·L-1)C处感受刺激时间(ms)D处感受刺激时间(ms)0.15.005.560.25.015.480.35.005.310.45.015240.55.005.16A.在轴突中去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

轴突中原有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B处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刺激后,此处细胞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C.C处的数据说明了Ach的浓度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间无显著影响D.D处的数据说明了随着Ach的浓度升高,兴奋在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将被抑制【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

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在轴突中去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轴突中原有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B、静息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因此B处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刺激后,该处兴奋

,细胞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B正确;C、C处随着Ach浓度的增加感受刺激时间几乎不变,说明了Ach的浓度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间无显著影响,C正确;.D、Ach浓度越高,D处感受刺激时间越短,说明随着Ach浓度的升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将被促进,D错误。故选D。14.RICIN

是一种植物毒素蛋白,能破坏rRNA。利用基因工程将RICIN基因导入果蝇不同部位的神经元中成功表达,最终发现在DAL神经元中RICIN基因表达会阻止长时记忆的形成和储存。科学家还发现果蝇在重复学习搭配适度休息后,CaMKll与PERIOD基因会在D

AL中被活化,参与长时记忆形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中枢是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B.RICIN会阻断神经细胞的转录过程,从而阻止长时记忆的形成C.RICIN基因的表达可能阻止新突触的建立D.推测CaMKll与PERIOD基因有助

于长时记忆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

立有关。【详解】A、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A正确;B、据题意可知,RICIN是一种植物毒素蛋白,能破坏rRNA,rRNA参与翻译过程,因此RICIN阻断的是翻译

过程,B错误;C、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RICIN基因表达会阻止长时记忆的形成,有可能阻止新突触的建立,C正确;D、据题意可知,在重复学习搭配适度休息后,CaMKII与PERIOD基因会在DAL中被活化,参与长时记忆形成,推测这两个基因有助于长时记忆的形成,D正确。故选B。15.人体内的T

细胞分两类,第一类:细胞毒性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第二类:辅助性Т细胞(Тh),能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В细胞的增殖;Тс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编码CD8的基

因不能表达,会出现自身免疫病B.Tc能直接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CTc和Th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D.T细胞活性降低会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答案】A【解析】【分析】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

记忆细胞,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Tc)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记忆细胞在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参与二次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详解】A、细胞毒性T细胞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

糖蛋白CD8识别,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识别,起不到作用,导致免疫作用降低,可能出现免疫缺陷病,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Tc细胞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若人体内出现癌细

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B正确;C、Tc和Th属于T细胞,T细胞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且在胸腺中成熟,C正确;D、T细胞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

.大豆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两部分构成。种皮通常在种子的外层起到保护作用但通透性较差;而胚由胚芽、胚轴、胚根以及子叶构成,会成长为植株。大豆的种子吸收充足的水分,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种子的胚芽被激活,吸收子叶存储的养分,胚芽生长撑破种皮;此后胚根向下延伸,吸收土壤的水分,胚芽向上

突破地面,展开子叶开始光合作用。科学家在实验室恒定光照、适宜温度下测定了萌发的大豆呼吸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1)大豆在24h~36h呼吸作用的方式是___。48h时,大豆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包括___。.(2)结合大豆萌发过程,推测b、

c两时间点分别发生的事件是___。(3)大豆叶肉细胞中部分结构及反应如下图所示(①②③代表物质),PSⅠ、PSⅡ是该结构上两种光合作用复合蛋白。图中的膜结构为___。图示过程中,___是原初电子供体。光能通过电子传递链最终转化为___(填序号)中的化学能。(4)进一步研究PS

Ⅱ中的核心功能蛋白D1,取一些相同的叶肉细胞分为A、B、C三组,A组不作额外处理,B组处于干旱条件,C组处于干旱并施加外源5-ALA。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中D1含量及耐旱性结果如下图。据此得出结论,5-ALA通过增强D1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强大豆对干旱的耐受性。有同学认为,根据上述检测结果不能

得出该结论,理由是___。【答案】(1)①.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并存②.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2)b点种皮撑破,种子获得充足氧气;c点真叶展开,开始光合作用(3)①.类囊体薄膜②.水③.②③(4)图中能得出5-ALA可以

提高D1蛋白含量的结论,而D1蛋白含量取决于D1蛋白表达速率与降解速率的差值【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

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消耗ATP和NADPH。【小问1详解】对植物来说,一般情况下,以糖类为呼吸的底物,有氧呼吸过程吸收氧气等于释放二氧化碳,且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但释放二氧化碳,大豆在24h~36h,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大于氧气量的吸收,说明此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48h时,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

等,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且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光反应也能产生ATP,因此产生ATP的场所包括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b点时,氧气的吸收量大大增加,细胞呼吸增强,推测此时种皮撑破,种子获得充足氧气。c点以后二

氧化碳释放量减少,说明二氧化碳被消耗,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推测c点时,真叶展开,开始光合作用。【小问3详解】如图膜结构能吸收利用光能进行电子传递,这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过程,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类囊体膜。叶绿素接受光的照射后被激发,发生H2O的光解,释放势能高的e-,e

-的最终供体是H2O,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H,因此,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光能最终转化为③ATP和④NADPH中的化学能。【小问4详解】据题意可知,本实验检测了不同实验组细胞中D1含量及耐旱性,图中能得出5-ALA可以提高D1蛋白含量的结论,但在细胞中,D1蛋白还会被降解

,而D1蛋白含量取决于D1蛋白表达速率与降解速率的差值,因此根据上述检测结果,不能得出5-ALA通过增强D1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强大豆对干旱的耐受性。17.当人们咀嚼薄荷糖时,总会感觉到丝丝凉意。研究发现一种名为TRPM8的蛋白质在产生

冷知觉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如图所示,TRPM8是一种能够感知冷刺激的感受器,广泛分布于皮肤和口腔中。薄荷中的薄荷醇能与TRPM8结合,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产生冷觉的过程中还存在某种神经肽的释放,神经肽能

引发血管收缩和血管通透性减弱。(1)吃薄荷糖时,薄荷醇接触口腔黏膜,与反射弧中的TRPM8结合并将其激活,导致细胞膜外Ca2+等阳离子通过___(填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从而导致细胞膜内外电位差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TRPM8接受刺激后将产生兴奋并沿神经元传递

,在___形成冷觉,该过程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3)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皮肤细胞,开发了一个薄荷醇调控的基因开关,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内流的Ca2+与NFAT结合使其去磷酸化,随后NFAT将进入___与___结合并启动治疗基因的表达,合成治疗

蛋白释放到细胞外。【答案】(1)①.协助扩散②.降低(2)①.大脑皮层②.不属于③.反射弧结构不完整(3)①.细胞核②.PNFAT3【解析】【分析】1、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

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只有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形成反射。2、根据题意,在口腔和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档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TRPV1受体所以人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TRPV1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3、由题意知:薄荷醇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通过传入神经

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觉。【小问1详解】TRPVI也是一种通道蛋白,TRPV1被辣椒素激活后造成的Ca2+内流属于协助扩散。Ca2+内流导致细胞膜内外电位差降低。【小问2详解】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

故TRPM8接受刺激后将产生兴奋并沿神经元传递,在大脑皮层形成冷觉,该过程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而该过程的没有经过的反射弧。【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内流的Ca2+与NFAT结合,使其去磷酸化,形成NFAT后进

入细胞核中PNFAT3结合,启动治疗基因表达,合成治疗蛋白并释放到细胞膜外。【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8.拟南芥是以中国典型的遗传学研究模式生物,拟南芥的突变

表型易于观察,为突变体的筛选提供了便利。拟南芥的另一个优点是易于转化,这就为研究人员建立突变体库、改变目的基因的表达特征以及开展互补验证等实验提供了便利。(1)科研人员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a基因,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下图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__。

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退火(复性)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长度相同但___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2)科研人员还会采用人工诱导突变的方法。如下图表示拟南芥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拟南芥种子后,该D

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上均带有了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请绘出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3)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经过上述诱导突变的方法,研究人员获

得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①~⑥,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来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不考虑其他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请回答下列问题:编号杂交组合F₁叶片边缘一①×②光滑形二①×③锯齿状三①×④锯齿状四①×⑤光滑形五②×⑥锯齿状Ⅰ.根据上述

杂交结果判断,与突变体①为同一基因位点突变的有___(填序号)。Ⅱ.第一组的F1与第四组的F1杂交得到的F2中,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可能为___。【答案】18.①.Ⅱ、Ⅲ②.G和C含量高19.20.①.③④②.1/2或1/4或7/16【解析】【分析】PCR反应过程:变性→复性→延伸。变性:当温度上升

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复性:温度下降到50℃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延伸:72℃左右时,Taq酶有最大活性,可使DNA新链由5'端向3'端延伸。【小问1详解】根据PCR时子链延伸方向是5'→3',只有用

引物II、Ⅲ组合扩增该DNA分子,才能得到两条链均作为模板的扩增产物,且产物中同时有A基因片段和T-DNA片段,从而用于T-DNA插入位置的确定。因为DNA分子中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

键,G、C含量高的引物与模板链形成的氢键多,打开氢键时需要的温度更高。【小问2详解】据题意可知,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上均带有了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因此DNA复制时,以G为模板合成出来的应该是T,其他正常复制,A与T配对,C

与G配对,T与A配对,因此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为:【小问3详解】Ⅰ、杂交组合①与②子代为光滑形,①与⑤的子代光滑形,说明①与②、①与⑤所具有的隐性基因是非等位基因,是由不同基

因经隐性突变产生的;杂交组合①与③子代为锯齿状,①与④的子代锯齿状,说明①与③、①与④所具有的隐性基因是等位基因,是由同一基因经隐性突变产生的。Ⅱ、①和②的后代与①和⑤的后代杂交,若②和⑤不为同一隐性突变,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第一组的F1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

C,第四组的F1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两者杂交,子代叶片边缘锯齿aa_的概率为1/4,若②和⑤为同一隐性突变,则第一组的F1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第四组的F1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1,两者杂交,其子代叶片边缘锯齿(带aa或者bb1)的概率为1/4+1/4-1/16

=7/16,若②和⑤为同一隐性突变,且①和②⑤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则第一组的F1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Ab和aB配子),第四组的F1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1(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Ab1和aB配子),两者杂交,子代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为1/2×1/2+1

/2×1/2=1/2。19.关于人应该喝多少水的建议无处不在。为揭示口渴解除的机制,科学家开展了如下实验。(1)正常情况下,人大量饮水后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尿液中尿素浓度的变化是___填字母)。A.降低降低B.升高升高C

.降低升高D.升高降低(2)饮水时,口咽部感受器产生兴奋并沿神经纤维到达并抑制脑内SFO神经元活性,解除口渴。研究人员将缺水处理的小鼠分组,分别一次性给予10mL清水和10mL高渗溶液,记录SFO神经元活性,结果如图所示。结果说明摄入___只能短暂解除口渴。判断依据是___。(3)研究人员向

缺水处理的两组小鼠的胃肠内直接“不注清水”(对照组)或“注清水”(实验组),在小鼠胃肠尚未吸收水的短时间内,给予小鼠饮用水。发现对照组小鼠会饮水,实验组小鼠不会饮水。实验说明胃肠道___(填“能”或“不能”)感受其内部液体渗透压的变化。请结合上述实验结

果,解释清水注入后,小鼠不饮水的原因:___。【答案】(1)A(2)①.高渗溶液②.摄入高渗溶液引起SFO的相对活性下降后又很快升高,又会产生口渴的信号,故摄入高渗溶液只能短暂解除口渴(3)①.能②.胃肠道感

受到摄入液体的渗透压下降后,产生兴奋并沿神经纤维到达SFO并抑制脑内SFO神经元活性,解除口渴,不会饮水【解析】【分析】人饮水过少或者吃的食物过咸,均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增加饮水;另一方面,会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小问1详解】人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则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则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使得尿液中尿素浓度降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2详解】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摄入高渗溶液组引起SFO的相对活性下降,但很快SFO的活性很快又会升高,又会产生口渴的信号,故摄入高渗溶液只能短暂解除口渴。【小问3详解】据题意可知,两组均为缺水小鼠,对照组小鼠胃内不注射清水,但小鼠会有饮水行为

,实验组小鼠胃内注入清水,小鼠反而不会有饮水行为,说明胃肠道能感受其内部液体渗透压的变化。清水注入后,胃肠道感受到摄入液体的渗透压下降后,产生兴奋并沿神经纤维到达SFO并抑制脑内SFO神经元活性,关闭口渴信号,解除口渴,不会饮水。20.杨梅营养价值高,但其鲜果不耐储存,以新鲜

杨梅酿制的杨梅酒具有开胃消食、利尿排毒等多种功效。杨梅酒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酵母性能。科研人员为挖掘杨梅主产区的酵母资源,筛选出酒精转化率高、酒精耐受力强的优质杨梅酿酒酵母,进行如图所示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②需充分振荡的主要

目的是___。与过程②所用培养基相比,过程③所用培养基中还添加了___(成分)。(2)过程③所用接种工具是___。过程④的划线顺序是___。如果划线区域c上几乎无菌落生长,原因可能是___。(3)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还需经

过多级筛选才能获得理想菌株。科研人员利用DY5、RY1、JW14三种菌株分别发酵制作杨梅酒(如图),并进行酒精耐受性检测,结果如下表:菌株名称酒精度/%总糖/g·L⁻¹总酸/g·L⁻¹DY57.034.2312.045RY19.015

.0112.675JW146.533.6412.099杨梅汁—78.8010.737根据上述结果分析:三种菌株中,最适于杨梅酒发酵的是___,判断依据是___。【答案】(1)①.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增大培养液的溶氧

量②.凝固剂##琼脂(2)①.涂布器②.a-e-d-c-b(或b-c-d-e-a)③.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未从上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C的稀释度过高(3)①.RY1②.RY1的酒精转化率高、酒精耐受力强【解析】【分析】1、微生物

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

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成分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小问1详解】过程②充分振荡的主要目的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并且能够增大培养液的溶氧量。过程②用的是液体培养基,过程③则是固体培养

基,所以过程③的培养基比过程②的培养基多了琼脂(凝固剂)成分。【小问2详解】过程③是稀释涂布,故所用接种工具是涂布器。过程④是平板划线操作,根据划线操作的过程可知(首尾不能相连),划线的顺序是a-e-d-c-b或b-c-d-e-a。如果划线区域c上几乎无菌落生长,原因可

能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导致微生物死亡、也可能是未从上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或C的稀释度过高导致微生物数量过少。【小问3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