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1-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原卷版).docx,共(14)页,420.46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de05f6a418d8406fa231542f8e98f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精选2018最新中考题型收录2018各地中考试题整理各种类型题答题方法按题型章节进行强化训练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读写快乐赢精选2022最新中考题型归纳各类题型答题方法按题型划分章节强化训练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
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专题1论点一.议论文概述::(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论证:运用论
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三)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其它表达方式(最常见的是穿插记叙:用记叙交代议论的背景和对象;以记叙的事实作为论据)。2、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一般在文中都有一个明显的判断句来表达论点。3、用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见解或主张——用多
个论据材料从多个方面来证明论点。(四)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五)议论文的分类议论文分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的正确,这是我们最常见
的形式。2、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从而确立其正确的观点。(六)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七)论证方法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1.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
而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采取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以使论证通俗易懂。
(八)中考考点:1.感知内容,明确论点;2.认识论据的类型,明确作用;为文章补充论据;3.明确论证方法及作用;4.理清结构;明确论证思路;5.对具体内容的理解;6.对词语、句子、表现手法的品析与鉴赏;7.主观表达题。二.论点: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概念: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文章会提出几个分论点,但都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各分论点是证明阐释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注意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论题是作
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即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论题常常只是一个词或短语,而论点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2.如何快速准确找出中心论点?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可以是肯定的判断
,也可以是否定的判断,一般不用比喻、反问等句式),四看承上启下过渡句,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由事实引出论点的,要看事实后面的总结句。要重视分析作者阐述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论点。(1)看位置:看题目:有些文章的标题即为文章的中心论点。题目是中心论点有这样
两个原则:一是该题目必须为肯定句;二是该题目必须为判断句。有的题目是由并列短语构成的,论点则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文中回答二者关系的句子便是论点。有的题目由偏正短语构成的,在题目上加“是什么”,文中回答的句子便是论点。看首尾:2023中考冲刺
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有些文章往往开篇提出论点(当开头列举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时,论点则会出现在第二段);有些文章结尾归纳中心论点:注意总结性的词语:总之、所以、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看中间,提炼论点:有的文章在中间提出中心论点。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
)通过论据反推论点:分析论据,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看它证明什么问题,肯定什么,支持什么,即可得出文章的论点。(3)摘录法:有时文章没有中心论点出现,要把分论点进行整合,概括出中心论点。(4)辨思路: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中“
提出问题”即提出论述对象,“解决问题”即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中心论点。(5)识结构:一般层进式结构往往最后提出中心论点;部分式常常在总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对照式的论证结构,中心论点经常在对照两方面的突出方面。(6)诠释题旨:即通过对文题的阐释分析引出中心论点。小结:找准论点很重要,判断陈述要
记牢;标题开头和结尾,作者常把观点表。题目如果是论题,文中回答要找到。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看位置:常在题目、开头、结尾。看句式: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看文意:文章主要论述的观点。注意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3.论点提出
的方式及好处:有的文章直接提出论点;有的引名人名言后提出论点;有的摆出生活现象、引用故事后提出论点。具体方式如下:○1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题目是中心论点有这样两个原则:该题目必须为肯定句;该题目必须为判断句)。○2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点明观点,使文章
简洁明快。○3通过事实的叙述,引出论点。如果第一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就可能在第二段或以后段落出现论点。此时注意总结性的语句或过渡段。通过名人名言总结论点。引用名言或事实令人信服、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炼等作用。○4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5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这是篇末点题的写法,注意“所以”,“总之”,“因此”,“总而
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注意:当开头结尾都有类似语句时,多数取开头的作为论点,结尾处是呼应论点的);少数情况下有的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句式:通过XX的名言/通过XXX事实,引出XX论点/先写XX,再写XX,
从而引出XX论点……三.论点的考查方式: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分论点是什么?/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对某一事件的观点是什么?/选出对选文的中心论点表述恰当的一项。2、论点在哪个位置提出来的
?有何好处?3、论点提出的方法;4、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5、为某段补写分论点。四.如何补写分论点:分论点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论证某一方面观点。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补写分论点时要注意:
1.紧扣中心论点或论题,提炼关键词概括。2.紧扣覆盖到的内容,提炼关键信息概括。3.表术上,要与上下文句式一致,逻辑关系一致。五.中考真题:1.(2022·青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弘扬民族精神贡献青春力量温静①“我为伟大
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赞扬,引发强烈反响。②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
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对新时代青年来说,自当弘扬民族精神,执着追求,不断进取,用奋斗回答时代之问、青春之问。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③自强不息是对当今时代的不辜负。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如期完成,驻村青年干部群体功不可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返乡创业青年大展拳脚;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青年创新团队大放异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越来越多匠心青年脱颖而出……伟大时代孕育着更多机会,搭建起更大舞台,提供了更
多选择。时代造就了青年,而青年也在创造并推动这个时代。④自强不息是对未来人生的不设限。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有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家境贫
寒的山区女孩,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山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自强不息,就是坚定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设定。从“我也就这样”的自我束缚到“我还能这样”的突破,不仅打破了一种观念,更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⑤自强不息是顺境中的不放松。许多青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实现阶段
性目标后斗志减退、思想松懈、惰性渐生。考上大学后只想着及格就好,进入职场后只想着差不多就可以。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也就放弃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青年是最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个机遇里收获成长,从每一次挑战中磨砺成熟,从而
找到实现青春梦想和人生价值的正确打开方式。⑥自强不息是逆境中的不放弃。李大钊曾以激昂的笔触描绘出青年的独特气质:“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当今,90后和00后以行动展示出青春的生机和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发展节奏:备战半年的资格考试临时取消;精心准备的求
职面试突然更改方式;万事俱备、只待实施的工作方案始终无法启动……但他们并不气馁,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向目标前进。青春无悔,奋斗无价,越是迎难而上,就越能体验到拼搏的意义。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
后,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青年要乘势而上,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24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民族精神”进行了论述?4.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从古至今,中国就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请从当代人物中任举一例,为本文补充一则事实论据。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
.(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阅读《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回答下面小题。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朱万曙①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要让每个中国人都对中华文化有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将文化自信
厚植于每个人的心里。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那么,如何才能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③首先,要知晓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
蕴。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例如,许多人从课本和老师那里知道了安徽省全椒县有个创作了《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不知道全椒县还有个薛时雨,薛时雨的作品因为没有进入课本和课堂而不为人知,薛时雨既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位诗人,写了不少诗词,有《藤花馆诗删》留存于世,类似
薛时雨这样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留存的作品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盘点。事实上,还有很多文化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④其次,要挖掘文化,从一
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⑤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2008
年,云南发现了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它在情节上与汉语唱本有一定区别,对于研究彝族伦理具有一定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
显。⑥最后,要研究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断性发展,更好树
立文化自信。(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下面两则材料,哪则更适合用作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1
)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2)史铁生从困境中找出生命的精彩,他用手中的笔,写出智慧的文字,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4.三年的语文学习生活,让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依照示例举出一个能体现文化自信的例子。示例:学习杜甫的《望岳》,我不仅跟随诗人领略了泰山的雄伟阔大,还感悟到了唐诗中传递出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3.(2022·辽宁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下面小题。节制是一种君子之德吴敏文①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说:“我觉得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看到
这话,不禁让人击节赞叹。②什么是节制呢?《文心雕龙·议对》里有“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之说。宋代沈括在《<孟子>解》中说:“人之情无节则流,故长幼贵贱莫不为之节制。”其实,社会生活中,节欲、节食、节声同属节制,节制
是一种君子之德。③君子当节欲。欲望是人所共有的,但如果不加以节制,必然后患无穷。明代的海瑞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流芳百世;清朝的和珅聚敛无数,富可敌国,但终至殃祸,留下骂名。④君子当节食。周恩来总理谦谦如玉
,有口皆碑。他一生都崇尚节俭,饮食上更是从不讲究。电影《周恩来》中有一个镜头:总理忙于公务误了吃饭时间,到厨房时,师傅急了:“饭菜都没了,如何是好?”总理毫不在乎:“有一个馒头就行啊。”师傅想赶紧做个汤,这时秘书来催,总理顺手拿出干净的手帕,将吃剩的馒头包好,装入小包之
中,疾步而去。周总理急匆匆离去的身影,留给观众的是对美德的敬仰。⑤君子当节声。节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以把事情说清楚为度,为显示水平动辄长篇大论,无异于向听众申请厌恶;二是声音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度,无论是
大庭广众之中,还是在自己办公室内,哗啦哗啦声震屋瓦,不仅处事不密,而且显得缺少涵养。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⑥不仅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制,西方经典作家同样崇尚节制。著名法国作家蒙田在《论节制》中说
:“用力过猛的射手同射不到靶子的射手一样,都命不中靶子。”这几乎就是中国成语“过犹不及”的法国版。蒙田还说:“要是我们怀着过分热切强烈的欲望将美德拥进怀里,这美德就会在我们的搂抱下变成恶行。”节制的哲学讨人喜欢,适当得体,这方面东西方几近相同。⑦有节制,说话才有分寸。有时一-句话境界全出
,有时一句话教养尽显。保持节制,可以藏拙,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精通娴熟;保持节制,可以藏锋,以免刺伤他人乃至累及自身。有节制,做事才会有余地。大凡做事皆难完满,更难周全,有意留白,才显智慧。⑧有节制,才会在喜悦时保持平静,避免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思之所得并非必得,有同事
的帮衬,家人的付出,朋友的相助,以感恩之心敬谢自然,回报社会。有节制,才会在愤怒时保持克制,在克制中反躬自省。思之若是换位,自己说不定反应会更激烈,说不定正是自己的无理,才导致对方的过激反应。⑨有节制,才会在遇到顺境时保持平和。思之世事不如意者十八九,如意者十
一二,自己本是常人,上苍不会特别垂青;于是面对成功,做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有节制,才会在遭遇逆境时保持信心。思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心诚则灵,暴雨之后必有霓虹;于是面对失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⑩节制有为,愿我们言行得体,心静如水,臧否有度,成
君子之德。(选文略有改动)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下列材料放在文中哪一段段尾最合适?为什么?俗话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又说:做事留一线,事后好相见。5.选出
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A.选文第①段论述节制对人很重要,也表明做到节制非常困难。B.选文第②段借助著作中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节制的内涵和过程。C.选文第⑤段从节声包括事情说清、声音适度两方面加以论述。D.选文⑦⑧⑨段论述节制好处,并与第⑩段内容形成一一对应。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
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2022·湖北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下面小题。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聂震宁①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媒体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莫言”成了当下社
会一个热门话题。作家本人为此说了一句很大气的话:“莫言热不如文学热。”莫言为文学呼吁,实在是有感而发。②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朝
历代把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著书立说当做“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书被不少媒体称为休闲书。其实休闲书是相对于实用书而言的,休闲的文学何尝没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③文学书可以是闲书,然而闲书不闲。作家白先勇认为,文学最能够投射
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如果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的时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就是明证。吕蒙最初乃一介武夫,将孙权“劝学”记在心上,发奋读书,变得谈吐儒雅,前后大不一样。
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梁晓声也有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在文艺鉴赏方面的能力,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年头不是到处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吗?按照梁晓声的说法,恐怕文学书不仅不闲,实际上是成才必读之书。④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
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论语·季氏》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孔子这话讲的就是诗歌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汉书·艺文志》强调“诗言志”,是讲文学作品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寄托美好理想。言志的文学岂可等闲视之!更不用说文学作品往往少陈词滥调、恶八
股教条、多创新之举。多读文学书,就可以多接触灵动优美的文学叙述,多呼吸新鲜活泼的文学气息,何乐而不为!⑤就算文学书是闲书,却也是必读的闲书。胡适对于“闲暇”曾讲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需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如今我们的闲暇时间正多起来,有人做了计算,上班族一年双休日带
节假日可休息123天。倘若国人的闲暇时间大都用于吃喝玩乐,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素质将何其堪忧!如果能闲暇读闲书,闲书多读文学书,情形是不是要好得多?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从根本上说,文学首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是的,很多人读文学书不是为了一种职业,因为这是闲书。闲书对于很多人虽然
是用来休闲的,可休闲的结果却是一种良好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这对于一个人是多么有益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更是“经国之大业”。因此,劝君多读文学书。(选自2022年1月18日《学习强国》,有删改)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著书立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B.文学作品绝不能称为“闲书”,因为文学没有休闲娱乐
功能。C.一个人的文艺鉴赏能力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D.文学作品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4.文章认为文学具有教育作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西游记》对青少年有何教育作用。5.(2022·四川遂宁·中考真题)阅读《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完成下面小题。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王尘子①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
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②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冬奥建设者倾力打造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办赛人员严谨专业完成赛事组织工作,医疗防疫人员守护参赛各方健康,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暖心
服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奥赛场上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广大冬奥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的使命担当。③自信开放,就是坚持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北京冬奥会开幕
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时刻,穿戴“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托起宛如同心圆玉壁的冬奥奖牌,古老文明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从服饰到配乐,从竞技到
颁奖,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在冬奥赛场竞相绽放。从可爱憨厚的“冰墩墩”“雪容融”,到大街小巷处处装点的中国结、红灯笼,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折射出中国人民的自信,诠释着中华文化雍容大度、开放包容的独特魅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
阅读强化训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力。④迎难而上,就是坚持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面临疫情的严峻挑战,也面对国际格局演变带来的体育政治化逆流以及种种新问题、新情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广大参与者始终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
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⑤追求卓越,就是坚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从申办、筹办再到成功举办,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在冬奥会中落地,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进现实。冬奥建设者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攻克
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用中国智慧、中国速度打造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⑥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世界各国绝不是孤立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同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
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⑦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在北京冬奥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努力奋斗。(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文章的
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论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段
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这则材料作为②-⑥段中哪一段的论据最合适?为什么?
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新时
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北京冬奥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中考冲刺议论文阅读强化训
练宋丽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