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高考通用16+3模式,选必1全册)02(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docx,共(11)页,103.61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dd5759137813b7bfb132746129436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2(新高考通用)(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
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全册。5.难度系数:0.7。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史书记载,盘庚时,商王室更加团结,内服百官安宁,原有的外服逐渐归附商王朝统治下,朝王纳贡,以复成汤时期内外服制度,有“遵成汤之德”论赞。这
表明,当时()A.社会统治秩序日趋完善B.国家政治弥漫着神权色彩C.众星捧月局面逐渐形成D.内外服制增强商朝凝聚力【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盘庚时,商王室更加团结,内服百官安宁,
原有的外服逐渐归附商王朝统治下”可知,盘庚迁殷后,原有的外服逐渐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下,朝王纳贡,说明的是内外服制增强商朝凝聚力,D项正确;当时的社会秩序并不完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神权思想,排除B项;西周通过分封制,逐渐形成众星捧月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2.西周时期,每当国家发生灾情后,统治者就下令:“国凶札(五谷歉收,疾疫流行),则无关门之征(征税)”“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铸造钱币)”以及“凡天患,禁贵卖者,使有恒贾”。这反映出当时的统治者()A.意识到商品流通对赈济灾荒的重要性B.规范市场管理以防止商品流通无序化
C.加强财物积蓄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D.重视商品经济以促进正常的资源流动【答案】A【解析】据材料“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铸造钱币)”、“凡天患,禁贵卖者,使有恒贾(价格稳定)”,可知西周时期,统治者下令规定灾荒年间不征收商税并铸造钱币,还禁止高价售卖,“使有恒贾”,说明当
时统治者意识到商品流通对赈济灾荒的重要性,故选A项;材料强调统治者对灾情发生后商品流通的规定——重视商品交换关系,无法说明当时统治者规范市场管理以防止商品流通无序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统治者对灾情发生后商品流通的
规定,并未涉及加强财物积蓄,排除C项;材料强调统治者对灾情发生后商品流通的规定,主要目的服务于应对灾情——赈济灾荒,而不是促进正常的资源流动,排除D项。3.秦朝的“乡野聚落”,由政府委任里正进行严格管辖,以建立规划整齐、空间封闭的闾里为主,闾里建有闾门和垣墙。西汉的“乡野
聚落”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而且大多没有闾门和垣墙,闾内建筑呈现自然发展的态势。由此可知,西汉()A.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B.国家基层治理能力下降C.社会治理理念发生转变D.豪强地主势力急剧膨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秦朝的‘乡野聚落
’空间封闭的闾里为主”与“西汉的‘乡野聚落’数量增多……呈现自然发展的态势”对比看出,秦朝时期采用法家治国对‘乡野聚落’严格管辖,而汉初采用黄老学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采用儒家治国,社会治理的理念不再像秦朝
那样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故选C项;农村村落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体现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并不能体现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秦汉治理方式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出是治理能力下降,而是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政策而有所调整,排除B项;如果豪强地主势力膨胀的话
,国家应该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而不是题中的放任自然发展的状态,排除D项。4.中国古代臣下上奏给君主的奏章中有不少因见解独到、才思敏捷而流传至今。如李斯的《谏逐客令》、贾谊的《论积贮疏》、江统的《徙戎论》、诸葛亮的
《出师表》等。古代奏章()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都成为君主决策的主要依据C.保障了中央政策的合理性D.是兼听独断决策机制的产物【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会多方面听取臣下奏章的意见,结合所学可知,君主会在听取臣下意见的基础上自行做出决断,
可见古代奏章是是兼听独断决策机制的产物,故选D项;材料所提到的奏章,都只是为君主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一定程度上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但这些意见和建议本身并不能导致“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结果,且材料中诸葛亮身处三国时期,国家分裂,并非统
一时期,排除A项;君主决策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臣下的奏章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非“主要依据”,排除B项;古代奏章能够为中央政策提供参考,但奏章有其主观性,且难免有错漏,无法“保障”中央政策的合理性,“保障了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5.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强化了中正官的道德意识B.有利于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C.安抚了世家大族的不
满情绪D.导致了士族掌控了吏治选拔【答案】B【解析】据材料“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可知,在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下,中央对中正官的选拔有着严格的要求,并进行监督,有利于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故选B
项;据材料“‘贤有识鉴’……认真负责”可知,体现的是中央重视中正官的执政能力,强化道德意识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中央对中正官选用的标准是执政能力,安抚世家大族不满情绪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据材料“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可知,中正官的选用权力在中央而非士族,无
法得出导致了士族掌控了吏治选拔的结论,排除D项。6.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始于秦汉,熟于唐代。对官员的定期考核,称为“考课”。秦代的考课是通过上计制度进行的,郡国汇总地方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报中央,由御史参与审核记簿;唐代则规定,国家官员的考绩由吏部下设的
考功司专门负责。这种变化反映了唐代()A.官僚政治形成B.行政效率提高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官员腐败严重【答案】C【解析】据材料“秦代……郡国汇总……由御史参与审核记簿”“唐代则规定,国家官员的考绩由吏部下设的
考功司专门负责”可知,秦朝时期考核是地方汇总,御史审核的,唐朝时期考核官员的部门则是中央吏部的考功司专门负责,官员考核权由地方到中央,说明唐朝中央集权得到强化,故选C项;官僚政治先秦时期出现,确立于秦朝,排除A项;材料强调从秦汉到唐朝负责官员考核的部门由地方转移到中央,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官员的控
制,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而非行政效率是否提高,排除B项;官员的考核成绩关系到官员的升迁与降黜,官员腐败与官员的监察制度有关,排除D项。7.唐中期以后,社会上“逃户”现象日益严重,“流亡转徙,十室九空”,以至于“天下户籍久
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这()A.推动了赋税制度的变革B.促进了租庸调制的推行C.表明弃农经商之风盛行D.导致国家的管控力减弱【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分析题干信息,唐中期以后土地买
卖和兼并之风盛行,社会动荡和人口迁徙导致户籍散乱,也即材料所述“流亡转徙,十室九空”、“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贫富升降不实”。这些情况导致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无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的
多少定出户等,交纳赋税。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以财产的多少为征税标准也使得赋税负担相对更加合理,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故选A项;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排除B项;材料提及人口流动、土地买卖、户籍
不实,而非“弃农经商”,排除C项;材料所述主要是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国家对地方和基层的管控仍然比较有力,排除D项。8.北宋时期号令一般总以皇帝诏敕的形式下发,自然必须经由皇帝的批准,但是“凡制敕所处,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
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上述材料表明北宋()A.相权过重危害皇权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C.中央集权严重削弱D.宰相掌握着最高裁决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一朝,相权颇隆,宰相掌握最高
行政权,对皇权形成制约,其权力与皇权相辅相成,以及台谏可以对皇权制约,这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一种形式,故选B项;“相权过重”强调的是宰相的权力很大,与“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不符,排除A项;中央集权强调的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强调中央权威,集地方多种权利于中央,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宰相掌握着最高行政权,宋朝皇帝掌握着最高裁决权,且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9.宋代《建隆重定刑统》中的《职制律》专门对一些常见的官员违法事项及其量刑
标准作了规定。此时朝廷还常常借助颁布“宣敕”或“敕令”传达以皇帝为中心的顶层指示,对《职制律》所涉官员违法惩治形成补充。宋朝这些举动旨在()A.防止权臣朝堂擅权B.革新选官用人机制C.保障监察规范有效D.完善律令结合体系【答案】C【解析】据材料“《职制律》专门……官员违法事项及其量刑标准作了规
定”、“皇帝……官员违法惩治形成补充”可知,宋代制定专门的法律对官员违法事项、量刑标准进行规定,皇帝还借助“宣敕”或“敕令”等形式对官员违法惩治进行补充,这些举动目的是为了规范官员管理,保障监察规范有效,故选C项;材料中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官员的违法行为,并没有特别指出是针对
“权臣”,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属于对官员的监察,不属于选官用人机制的革新,排除B项;材料中内容体现了律令结合,但根本目的不是强调律令结合,而是强调律令中的具体内容,排除D项。10.下图所示是《吕氏乡约
》的部分约文。这说明当时乡约()A.缔约的过程具有强制性B.违约处置以道德规劝优先C.依靠国家法律保障实施D.依据阶层区别违约的责任【答案】B【解析】据材料“凡轻过规之而听,及能自举者止,书于籍,皆免罚”、“其规之不听……皆即罚之”、“非士论所容者……特聚众议”并结合所学可知,道德“规劝
”是一种道德教育行为,可以看出违约处置以道德规劝优先,故选B项;材料看不出缔约的过程,材料揭示的是违约的处罚,排除A项;《吕氏乡约》是乡约,此时还未与法律合流,明清时期乡约才逐渐与法律合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不同阶层,看不出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违约责任,排除D项。11.民国初年的数百个政党政团中,
具有较完整纲领的只有几十个,而且纲领内容多数雷同。其聚散、分合、变迁神速,这种变迁大都以党魁的利益为出发点,其聚也疾,其散也速。据此可知,民国初年()A.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B.政党政治有待完善C.政党已沦为专制工具D.民主科学观念兴起【答案】B【解析】据材料“数百个政党……纲领雷同……以
党魁的利益为出发点……变迁神速”可知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在纲领上、结构上都存在较大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故选B项;材料主要介绍民国初年政党存在的问题,没有涉及责任内阁制度,排除A项;据材料“聚散、分合、变迁神速”等信息可知民国初年政党变迁频繁,但不能体现政党沦
为专制工具,同时据所学可知袁世凯当政后逐渐形成军阀专制,而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相对民主,排除C项;材料主要描述政党问题,不涉及思想观念,同时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民主科学观念的兴起,排除D项。12.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对“中间地带”国家进一步加以区分,提出两个
“中间地带”的思想:亚、非、拉国家是第一“中间地带”;欧洲、加拿大、大洋洲和日本是第二“中间地带”。下列项中,能体现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外交成就是()A.按“一边倒”方针与人民民主国家建交B.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C.实现了同西方
大国之间关系的突破D.结束中美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对“中间地带”国家进一步加以区分,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同第二“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之间关系的突破,故选C项;按“一边倒”方针
与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发生在建国之初,且建交国家不是中间地带国家,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指的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结束中美之间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的
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美国并不属于“中间地带”国家,所以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13.据统计,英国从1855年颁布第一个枢密院令后的九个月里,被提名应试的文官候选人1078人,经过考试淘汰了309人。从1855到1869年的十四年中,
从应试的候选人中共淘汰8169人。这()A.提高了文官队伍的素质B.杜绝了徇私舞弊的现象C.导致政府政策不连续性D.减少了国家财政的负担【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政府行政人员,部分文化程度太低或能力太差的候选人被淘汰,这有利于提高文官队伍的素质,故选A项;“杜
绝了”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频繁更换政府工作人员,无法得出政府政策的不连续性,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工作人员,并非大面积减少政府工作人员,从而降低
财政负担,排除D项。14.在1928年的《非战公约》中,帝国主义国家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美国维护门罗主义为其国防体系的一部分权利;英国主张世界上某些区域,其“幸福和完整”,对于英国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和重大利益关系,因而保卫这
些区域不受攻击,必须视为一种自卫措施;法国则保留在其同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这说明该公约()A.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B.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C.对于战争缺乏有效的约束力D.增强了集体安全机制的影响力【答案】C【解析
】据材料“美国维护门罗主义为其国防体系的一部分权利”“法国则保留在其同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非战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使美英法有所保留,这些保留超出合法自卫的范围,实际是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维护殖民统治的表现,这说明《非战公约》对战争缺乏有效的
约束力,故选C项;该公约在国际关系中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排除A项;该公约并未真正得到实行,与法西斯侵略无关,排除B项;这些保留内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安全机制的影响力,而不是“增强”,排除D项。15.《西欧金融史》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德、法、意、
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这些国家此举()A.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必然要求B.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C.旨在打破美元中心货币体系D.为了消除国际贸易中的隔阂【答案】A【解析】据材料时间“19
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就要求各国统一汇率及兑换机制,以适应贸易不断扩大的趋势,故选A项;这一时期并没有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因此不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排除B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当时尚未产生,排除C项;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不能消除国际贸易隔阂,排除D项。16.1941年1月,罗斯福宣称“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就不存在真正的个人自由”,“贫困的人不是自由的人,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正是创造独裁国家的原料”。由此可见罗斯福(
)A.致力追求社会平等自由B.鼓励民众发财致富C.主张政府构建安全保障D.决定改革挽救危机【答案】C【解析】由“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就不存在真正的个人自由”、“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正是创造独裁国家的原料”可得,罗斯福认为政府必须保证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并使饥饿和失业消失或者减少到最低限度,
据此可知他主张政府构建安全保障,故选C项;题干中罗斯福宣称的内容中只有“自由”而“没有平等”,且题干中的信息表明他致力于让民众解决饥饿和失业问题,从而赢得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最终实现真正的个人自由,所以没有致力于追求社会平等的信
息,排除A项;由“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正是创造独裁国家的原料”可以说明,罗斯福认为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是影响到建立民主政府的事,而不是仅仅鼓励民众发财致富就可以解决的,排除B项;罗斯福改革是在1932年做出的决定,1933年实行,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
52分。其中17题16分,18题24分,19题1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商,形成于西周,经后世不断发展完善。《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
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户籍也是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法定凭证,政府希冀通过国家户籍制度,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以此达到严格控制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的目的。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允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但超出百里范围必须检验路引。清承袭明制,严密的保甲制不仅使百姓噤若寒蝉
,也充分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互相监督,遏制了人口的流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在很多时候不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如西周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春秋战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兵制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摘编自戚阳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束缚下的人口流动》等(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产生的影响。(8分)【答案】(1)特点:起源早,持续时间长;在前代基础上继承与创新;政府高度重视;管理不断强化;户籍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相互依存。(每点2分,共8分,任答四点即可)(2)影响:户籍
制度是专制政府加强对国家治理的有力武器;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征收赋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税收入;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借鉴;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每点2分,共8分,任答四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户籍制
度起源于商……发展完善”可知,起源早,持续时间长;在前代基础上继承与创新;据材料“政府希冀通过国家户籍制度”可知,政府高度重视;据材料“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清承袭明制,严密的保甲制”可知,管理不断强化;据材
料“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捆绑在一起”、“户籍管理制度和兵制捆绑在一起”可知,户籍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相互依存。(2)据材料“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并结合所学可知,户籍制度是专制政府加强对国家治理的有力武器;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加
强了中央集权;据材料“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捆绑”、“户籍管理制度和兵制捆绑”可知,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征收赋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税收入;据材料“经后世不断发展完善”可知,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据材料“遏制了人口的流动”可知,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据材料“允
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并结合所学可知,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它认为,法则只能靠经验去摸索,人们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理性。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它认为政府只是不
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面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着重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却忽视了对社会公道、永久和平、世界主义的博爱等这些宏伟理想的追求。——摘编自胡娟《西方大学两大治理模式及其法治理念和思想传统》
材料二法律应以民族为基础,即以本民族的道德、法制、风俗习惯、宗教等民族性格为法制之标准。中国法系,以人伦为本位,以理性为前提,尚礼仪,重王道,尚矜恤,慎刑罚。它以“人是宇宙的主人”和从内外两方面践履人生里程的精神,以融合民族、提升道德、维护秩序和实现大同世界理论的贡献,自占
世界上法系之重要地位,为安南、朝鲜、日本、暹罗之母法。近世因经济思想之变动,政治形式之改观等,遂日渐式微。然中国法制具有独特的精神与久远的历史及光辉的价值,可以成为医治世界危机的一种药方,其复兴势在必然。——摘编自俞荣根等《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
学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系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法系的时代价值。(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建设的认识。(6分)【答案】(1)特征:遵循先例原则(注重习惯法或判例法);崇尚经验主义;注重法治
;注重实用。(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原因:传统法学的影响(日耳曼法的影响);启蒙思想的传播;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价值:是融合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成果;礼法合一的特质为当代
中国国家治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提供了价值参考;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为国家发展提供保障;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中国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中华法系是世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
世界的有序和谐、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每点2分,共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3)认识:法律建设应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的作用;法律建设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基础;法律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
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法律建设应遵循本土性、适时性、开放性等原则;国际法的建设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课题。(每点2分,共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
法则只能靠经验去摸索,人们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理性”,可得遵循先例原则(注重习惯法或判例法),崇尚经验主义;据材料一“它认为政府只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可得注重法治;据材料一“它着重于解决现实中
的具体问题”,可得注重实用。第二小问,据材料一“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可得传统法学的影响(日耳曼法的影响);据材料一“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可得启蒙思想的传播;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2)据材料二“法律应以民族为
基础,即以本民族的道德、法制、风俗习惯、宗教等民族性格为法制之标准”,可得是融合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成果;据材料二“以人伦为本位,以理性为前提,尚礼仪”、“重王道,尚矜恤,慎刑罚”并结合所学,
可得礼法合一的特质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提供了价值参考;据材料二“以融合民族、提升道德、维护秩序和实现大同世界理论的贡献”,可得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为国家发展提供保障、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据材料二“为安南、朝鲜、
日本、暹罗之母法”并结合所学,可得促进中国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中华法系是世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据材料一“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它认为
政府只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并结合所学,可得法律建设应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的作用;法律建设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基础;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据材料二“法律应以民族为基础,即以本民族的道德、法制、风俗习惯、宗教等民族性格为法制之标准”并结合所学,可
得法律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建设应遵循本土性、适时性、开放性等原则;据材料二“自占世界上法系之重要地位,为安南、朝鲜、日本、暹罗之母法”并结合所学,可得国际法的建设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课
题。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大一统的国家治理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特点内涵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
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主要目标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的最基本的制度体系,其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
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摘编自部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论题,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1选取角度:要在中央。(1分)论题:
大一统的国家治理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2分)论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自秦朝开始建立文书行政制度,全国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各级官吏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这使得政府政令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
送到全国各地,既提高了行政事务的处理效率,又能维护中央的权威。唐太宗时期,全国分为十道作为监察区,中央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监察方式和监察力度,对于地方官员恪守职责本位、高效廉洁施
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8分)小结: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提高了对大一统国家治理的效率。(1分)示例2选取角度:因俗而治。(1分)论题:大一统的国家治理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2分)隋朝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也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隋朝册封百越首领冼夫
人为谯国夫人,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通过笼络少数民族上层,巩固与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如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
都护府等。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这一做法也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8分)小结: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实行灵活多样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与
发展,也提升了对大一统国家的有效治理。(1分)【解析】首先,阅读材料和设问,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史实的掌握情况,任意选择一个表格“特点”一栏中的角度,围绕“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这一主题拟定一个相关的论题,如选择
“国家统一”这个角度,可以拟定的论题是: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始终将反对分裂和维护统一作为理想和目标;如选择“要在中央”可以拟定的论题是:大一统的国家治理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如选择“郡县体制”这一角度,则拟定的论题是: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坚持中央集权
下的郡县体制这一模式;如选择“因俗而治”则可以拟定的论题是:大一统的国家治理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等等。然后,需要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所拟定的论题进行阐述,要注意紧紧围绕自己选择的视角,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最后,总结陈词,说明自己论题的正确性,或者
升华(或者深化)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