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2课《石钟山记》.pptx,共(35)页,16.95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da3ea80f2ba7a1d68f92de69faa40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王国维1101◆◆◆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
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lǐlìqìngfúkēnɡkōngqīhúzhéguànchēnɡhónɡxiàyìkuǎ
ntānɡtà书上,郦道元的《水经注》,李渤的《辨石钟山记》。这都是苏轼的读书所得、读书之疑。为什么会有疑惑?因为两种说法不一样,苏轼对郦元和李渤他们的观点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说明他在知晓前人的观点时,并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有一定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
说的质疑精神。对于这种读书之疑所引起的好奇心,因说法不同引起的思考和质疑,我把它称为读书人的理趣。这种理趣无关国家大事也无关个人衣食住行,更称不上举足轻重。但正是这种文人的理趣丰富了苏轼的内心世界。白天(他示):暮夜(自察):大石:侧立千尺
,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余:心动;舟人:大恐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有窾坎镗鞳之声。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缺乏
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叹笑讽惜主要原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不详不肯不能臆断游因——质疑游历——解疑游感——结论:郦说李说——人常疑之——余尤疑之1.
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2.访问寺僧3.亲访之见闻4.访之所得大石侧立栖鹘惊飞鹳鹤怪叫水声轰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议论为主提出问题叙议结合解决问题集中议论抒发情感①“余固笑而不信也”③“叹郦
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轻松愉快、自得兴奋的笑。◆◆◆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
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质疑,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不避艰险,亲身探访,难能可贵。虽然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可嘉。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是否正确,但并不影响其实践精神。◆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质疑、解疑、去疑,
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求实精神是一致的。(1)《石钟山记》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以的。(2)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众说
不一。对郦道元的观点,苏轼说“__________”;而对于唐朝李渤的考证,苏轼则表示“____________”。(3)李渤浅陋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结尾,作者是这样评价郦道元和李渤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