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组合练(四)-【学亦有道】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30分钟组合练(部编版)(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85.000 KB
  • 2025-0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30分钟组合练(四)-【学亦有道】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30分钟组合练(部编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30分钟组合练(四)-【学亦有道】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30分钟组合练(部编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30分钟组合练(四)-【学亦有道】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30分钟组合练(部编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30分钟组合练(四)-【学亦有道】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30分钟组合练(部编版)(解析版).doc,共(11)页,85.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d881f6c7fc1e98faff35566ed1911b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0分钟组合练(四)字音、字形、词语、病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小说阅读、议论文阅读考点一字音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挑.逗(tiǎo)孱.头(càn)迸.溅(bìnɡ)

气冲斗.牛(dòu)B.校.补(jiào)弧.形(hú)滞.笨(zhì)千钧.重负(jūn)C.喷.香(pèn)菌.子(jūn)修葺.(qì)锲.而不舍(qì)D.诘.问(jié)告罄.(qìnɡ)亘.古(ɡènɡ)怏.怏不乐(yānɡ)【答案】B【

解析】A.迸.溅(bìnɡ)——(bèng),气冲斗.牛(dòu)——(dǒu);C.菌.子(jūn)——(jùn),锲.而不舍(qì)——(qiè);D.亘.古(ɡènɡ)——(gèn),怏.怏不乐(yānɡ)——(yàn

g);故选B。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萦.带(yíng)殷.红(yīn)商酌.(zhuó)忍俊不禁.(jīn)B.校.对(jiào)晌.午(shǎng)契.约(qì)深恶.痛绝(è)C.震悚.(sǒng)哀

悼.(dào)譬.如(pì)祸不单行.(xíng)D.哺.育(pǔ)诘.问(jié)侮.辱(wǔ)血.气方刚(xuè)【答案】C【解析】A.殷.红(yīn)——(yān);B.深恶.痛绝(è)——(wù);D.哺.育(pǔ)——(bǔ);故选C。考点二字形3.下列

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商酌震悚斑斓迥乎不同B.烦燥谰语闲瑕家喻户晓C.深宵屏障妥贴锋芒必露D.羸弱取蒂愧怍微不足到【答案】A【解析】B.烦燥——烦躁、闲瑕——闲暇;C.妥贴——妥帖、锋芒必露——锋芒毕露;D.取蒂——取缔、微不足到——微不

足道;故选A。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选聘彷徨锋芒必露妇孺皆知B.震悚爆炸炯炯目光姗姗来迟C.竹竿度假荒草萋萋一泄万丈2D.疲惫告磬坚持不懈察言观色【答案】B【解析】A.锋芒必露——锋芒毕露;C.一泄万丈——一泻万丈;D.告磬——告罄;故选B。考点三词语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

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B.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抽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C.前天刚刚跌跤崴脚,今天又一不小心摔碎了杯子,真是祸不单行....啊!D

.重建人类精神家园,以获得心灵的充实感和归宿感,语文教育责无旁贷....。【答案】A【解析】A.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感情色彩误用;B.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使用正确;C.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使用正确;

D.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使用正确;故选A。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B.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时,既想报清华大

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半天都拿不定主意。C.大家认为专家提出的几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D.临沂市各景区常年面向社会招募文明旅游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为提升我市文明旅游的形象精益..求精..。【答案】A【解析】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含贬义,不合语境,使用有误;C.随声附和:指自己无主见,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色彩不当,使用有误;D.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用错对象,使用有误;故选A。考点四病句7.下

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B.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C.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

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D.仔细观察多彩生活,广泛阅读文学名著,适时记录生活点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把“成立”改为“建立”;B.两面对一面,在“能”后加“否”;C.“具体”3和“详情”语义重复,去掉“具体”;故选D。8.下

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在句末加上“国家荣誉称号”或“称号”)B.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善于解决并发现存

在的问题,而不是逃避。(将“发现”和“解决”互换位置)C.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围绕诗歌文化为中心,对古代诗歌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学习。(将“探讨”和“学习”互换位置)D.报告显示,中国老年人出行以步行为主,且55%的老年人单次走路时长不超过半小时左右。(删去“左

右”)【答案】C【解析】C.修改有误。本句语病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或者删去“为中心”。故选C。考点五默写9.根据提示填空。(1)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4)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5)陆游在《游山西

村》中表达了他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写出连续两句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课内外均可)【答案】念天地之悠悠不畏浮云遮望眼化作春泥更护花往来无白丁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解析】默写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需要注意“悠、畏、遮、白丁、乘、拄、叩、庭”的写法。(6)小题只要

是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文名句都可,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10.古诗文默写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3)杨花榆荚

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5)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4(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明自己不怕险阻,锐意进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陋室铭》一文中,与“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谁家玉笛暗飞声烟笼寒水月笼沙惟解漫天作雪飞政入万山围子里决眦入归鸟箫

鼓追随春社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孔子云何陋之有?【解析】容易写错的字词有:笼、惟、漫、政、决眦、箫、畏、遮、自缘。考点六文言文阅读(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

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摘自欧阳修《卖油翁》)(乙)仲尼适楚,

出于林中,见佝偻者①承②蜩③,犹掇④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⑤;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⑥株拘⑦;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

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摘自《庄子•达生》)(注释)①佝偻者:驼背的人。②承:(用长竿)取物。③蜩:蝉。④掇:拾取。⑤锱铢:古代重量单位,这里比喻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可能。⑥厥:通“橛”,断掉的树木。⑦株拘:断残的树

桩。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公亦以此自矜..自矜:___________________(2)乃凝.于神凝: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夸(2)精力专注或注意力集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

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注意:(1)句意: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自矜:自夸。(2)句

意:就是聚精会神于一处。凝:精力专注或注意力集中。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他,但手熟尔。5(2)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答案】(1)没有别的(奥秘),只是手艺技法熟练罢了。(2)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解

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1)无他:没有别的(奥妙)。但,

只,不过。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执:举。若:像。13.(甲)文强调陈尧咨善射且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结合课文内容可知,陈尧咨因箭术精湛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但他的射击之术却遭到卖油翁的轻视,他自然反感,由此引出二人对话。一方因“善射”

自满,另一方身怀绝技却谦虚沉着,二者形成鲜明对比。14.(甲)(乙)两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甲文刻画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通过描写他们之间的冲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乙文则说明只

要用心专一,艰苦努力,持之以恒,就能学好本领,做好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甲文叙卖油翁以纯熟的酌油技术折服了自命不凡的善射手陈尧咨。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乙文结合孔子的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说明

了凡事只要专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参考译文】甲: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

(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

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乙:孔子前往楚国去,行走在一座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粘知了,就像用手捡东西一样。孔子(上前)问道:“您真行啊!有什么诀窍吗?”(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夏季)五六月时用两个(有粘性的)弹丸粘在棍子上,(用来

)粘知了,粘不到的就不多了;用三个,有十只知了只能跑掉一只;用五个,那就像拣一样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断木桩子;我的手臂就像枯树支;虽然天地很大,容有万物,(此时)而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心不旁骛,世6上万物我都不换蝉翼,这样还有什么得不到呢!”孔子回头看弟

子并对他们说:“用心专一,就是聚精会神于一处,这说的就是驼背人啊!”考点七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关问题。那一束光李朝德①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②车窗外,最后一抹余晖落下,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

糊轮廊。火车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那么晚让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火车在夜色中呼啸。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③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火车夜过家乡,最熟悉的景

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一闪而过,近乡情更怯,兴奋激动转眼间又成远离失落,那种感觉难以描述。④十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坐火车去宣威,要路过村里。母亲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但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

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⑤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之间,如许多农村母子之间一样,不善于表达感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诸如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我们一句也说不出来。⑥父亲在世时,彼此都习惯这种沉默,即便一句话也不

说,却也温暖而坦然。但现在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⑦近些年,我隔三差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很多时候不为别的,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即便电话里经常联系,但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原因在于,没个理由

就跑回家去,每一次母亲都会责怪我。母亲总是说,“你哥你姐就住在村里,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⑧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小心翼其走好每一步路,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

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⑨这个

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母亲很高兴,一口答应了下来。⑩我们都知道那个路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小米田路口虽然还

在,但已被栅栏隔断,现在只剩下几米宽的道口。火车通过那个道口需要多长时间呢?估计就是一闪而过吧,7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⑪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去道口等着。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此

时一明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我把脸贴在7号车门的玻璃上,努力寻找熟悉的山川轮廓。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会路上有车流的灯光,黑夜中流光溢彩。正纳闷这是哪条路呢?远远的路

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我心里一阵酸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1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与站在路口的母亲。⑫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

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这越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⑬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

,怎么会看不出来呢?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语气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

。我没有办法,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⑭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这时候

,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档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⑮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

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⑯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⑰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做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来宽,而站在

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8日)15.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开头画线的两段文字应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你认为作者将它们放在文章开头好不好?为什么?【答案】好。从“挂上电话,我就后悔了”写起,设置悬

念,吸引读者;使“我”当时后悔的情绪、忐忑的心理表达得更强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安排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来看,这两段采用倒叙写法,先写打电话后悔的心情,再交代打电话的缘由。“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会让读

者产生疑问:“我”给8谁打电话?“我”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悔了?为什么“我一路忐忑”?这样写显然设置了悬念,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再从作者的情感看,开头就说“后悔”,强烈地体现了“我”后悔的情绪、忐忑不安的心理。16.“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

亮。”从母亲的话语中,你读出了她怎样的内心活动?又读出了作为儿子的“我”怎样的情感?【答案】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时时感到时间漫长,体现了她孤独、寂寞的心理。“我”:因为不能常常陪伴母亲左右,而对母亲充满愧疚和惦念。【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人物的心理。结合句中的关键词去分析,“常”是“经常”的意思

,两个“总”是“一直”的意思,因为无人陪伴,母亲才会觉得时间过得慢。一个“常”字和两个“总”字的否定句,体现了哀怨的语气,表现出母亲在父亲去世后生活的无聊以及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从“我”的角度理解,这里含有不能陪在孤独的母亲身边的愧疚和不安,以及对母亲的思念。17.“我”和母亲的第一次..

.“约定”最终遗憾地错过。假设下面是母亲回家后与哥哥的对话,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对话补充完整。哥哥:妈,您看见我弟了吗?母亲:哥哥:妈,别伤心了。改天让我弟回家看您。母亲:没事,我跟你弟约好了,【答案】没有,火车开得太快了,等发现时候,已经到了“施家屯”了。明晚差不多这个时候,他要回昆明,我们约好

了还在铁路口等他,他会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跟我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的。【解析】考查根据语境补写语句。解答此题,要抓住文章中的相关语句。结合⑪段“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⑫段“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可以

补充处第一处的答案;结合⑬段“我没有办法,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可以补充出第二处的答案。18.文章结尾处写到,“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母亲真的看见“我”了吗?请说说你的理解。【答

案】其实母亲并没有看见“我”。“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我”在火车上仅仅看到了母亲的手电筒,更不用说望向火车的母亲;“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从这些语句中可以判断出母亲是看不到

“我”的;母亲这个善意的谎言是为了安慰“我”,让“我”免于失望和愧疚;谎言背后是母亲深9沉的爱。【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抓住文章中的相关语句。由⑮段“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

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⑰段“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做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来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等句子,可推知因火车太快,

母亲没有看见“我”。母亲这样说,只是为了安慰“我”,不让“我”内疚,表现母亲对“我”无私、包容的爱。19.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那一束光”的含义。【答案】“那一束光”指的是站在小米田铁道口等待“我”的母亲手里拿着的手电筒付

发出的光亮,也是母亲言行中绽放出的无私、包容的母爱的光芒。【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作答时要整体感知,结合文章内容及主旨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写孤独的母亲

为了见出差的“我”而在路口等待,却错过了见面的一瞬间;返回时,母亲在路口用手电的光让“我们”感受到了彼此。题目一语双关,它既指母亲在铁道口等“我”时,手里拿的手电筒发出的光亮,表明“我”在黑暗中看到了母亲的身影;也暗示母亲无私、包容的爱是一束光,尽管“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

是一晃而过的黑点”,母亲依然站在故乡的铁路口给“我”点亮一束光,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深深的爱。揭示了文章的思想情感,且意蕴深刻,引人思考。考点八议论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和我们一起,跟聪明人闲聊马东①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读完一本

书觉得很不错,还会进一步想要去听作者的演讲?为什么我们听完演讲觉得很不错,还会想要跟作者私下吃顿饭,聊聊天?②直到我们做了“小学问”音频,并且把它变成文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其中的奥妙。原来,写书也好,演讲也好,其中最源头、最核心的智慧,反而往往来自闲聊。跟聪明人闲聊,才是最值钱的享受。③闲聊这件

事,有三个独特的好处。首先,它直接针对你的问题,不能转大词,不能上高度。我既然当面问到这儿了,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看书和听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你讲得也对,但是跟我实际上关心的事情隔着一层”。闲聊中就不会这样,不管你

是经济学家还是心理学家,不管你做过多少高头讲章,都不能从理论出发给我上课,只能从实际问题出发,综合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发表观点。而这恰恰是“小切口,深挖掘”的学问之道。④其次,闲聊是一个人最放松的状态。讲话不是

为了证明自己,而只是为了把事情说透。比如说,如果你找黄执中写本辩论学的教材,他一定憋足了劲儿,追根溯源、构建体系、开宗立派。你觉得很厉害是肯定的,能不能看懂,那就得另说。可是,如果你私下跟执中闲聊的时候问他:“我

觉得我这人也不笨,可是为什么跟人辩论的时候总是被带到沟里呢?”他就会跟你讲:“有些常见10的思维陷阱,我们习惯辩论的人很熟悉,但是一般人不能第一时间看出来。如果不把这些陷阱弄明白,读再多书也没用。来,你说说看,上次被人怼是什么情况?我教你两招……”如果你是个明白人,就会知道

这时候学到的才是精华。⑤最后,闲聊没有目的性,反而能让最有趣的话题自动涌现出来。我们在做“小学问”的时候,深度访谈过各个领域的专家。不管对方从事哪个行业,有什么样的资历和背景,我们都在以不同方式问同一个问题:“你觉得在你的专业领域里,有哪些知识是最有意

思、最值得跟别人分享的?”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是完全开放的,所以我们才得到了各种各样最有教益的答案,很多都是出乎意料的精彩。⑥像这样的闲聊,西方人在16世纪起给它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作“沙龙”。借用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里的说法,沙龙看起来是私人聚会,实际上却是思想史上很多重要观点的源头。直到今天,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也正在以非正式的学术俱乐部的方式,延续着这种“聪明人聚在一起闲聊”的智慧生产方式。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

开篇肯定了闲聊对产生智慧所起的积极作用。B.作者认为跟聪明人闲聊时可以向其学到很多精华。C.文章认为只要与聪明人闲聊,就会使人快速成名。D.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沙龙能产生很多重要观点。【答案】C【解析】C.结合第③段“

闲聊这件事,有三个独特的好处。首先,它直接针对你的问题,不能转大词,不能上高度”,第④段“其次,闲聊是一个人最放松的状态……这时候学到的才是精华”,第⑤段“最后,闲聊没有目的性,反而能让最有趣的话题自动涌现出来”,文章认为闲聊对产生智慧起积

极作用,作者还认为跟聪明人闲聊时可以向其学到很多精华。而C项“只要与聪明人闲聊,就会使人快速成名”的观点文中并没有体现,无中生有。故选C。21.“沙龙”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第⑥段简要概括。【答案】非正式的聚会;闲聊产生智慧;都

是聪明人参与。【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重点阅读第⑥段,结合“沙龙看起来是私人聚会,实际上却是思想史上很多重要观点的源头。直到今天,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也正在以非正式的学术俱乐部的方式,延续着这种‘聪明人聚在一起闲

聊’的智慧生产方式”,可概括出“沙龙”的特点:非正式的私人聚会;闲聊产生智慧;都是聪明人参与。22.作者认为“跟聪明人闲聊,才是最值钱的享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①对方直接针对你的问题,老实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②使人放松,容易把事情说透;③没有目的性,能得到各种有益答案(能让有

趣的话题自动涌现)。【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抓住关键词“跟聪明人闲聊”“享受”,结合文中作者的观点理解。如第③段首句“首先,它直接针对你的问题,不能转大词,不能上高度。我既然当面问到11这儿了,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第④段首句“闲聊是一个人最放松的

状态。讲话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只是为了把事情说透”,第⑤段首句及尾句“闲聊没有目的性,反而能让最有趣的话题自动涌现出来。……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是完全开放的,所以我们才得到了各种各样最有教益的答案,很多都是出乎意料的精彩”,整

理分条作答即可。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