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共(21)页,57.30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d7e72f5b782727868f1458f9ef348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治市上党区一中高二期末考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下册,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
1课。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娜拉走后怎样?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
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但是,
万不可做将来的梦。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
力。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但人不能
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办法。(摘编自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材料二:亨利克·易卜生是一位使挪威人、斯堪底纳维亚人乃至全人类永远又惊又喜的文化巨人。他的各种类型的戏剧,尤其是“社会问题剧”
,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有深远的影响。从戏剧创作来看,早在清末民初,易卜生及其戏剧《群鬼》便传到了中国。就评论而言,最早评论易卜生的是鲁迅。1907年,鲁迅在《河南》月刊第二、三、七号上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论及易卜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兴起,新的时代要求,使易卜生及其戏剧更加深入广泛地在中国流传。在“五四”期间,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都在我国上演过。“五四”前后,娜拉、斯多克芒的形象活在中国青年的心上,易卜生的名字传于青年之口。1935年,上海的左翼剧社大规模地上演
《玩偶之家》,全国各地也先后上演这出戏,盛况空前,因此有人称这一年是“娜拉年”。这是《玩偶之家》在中国演出的高潮,扩大了娜拉的影响。在这三十多年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可以明确地看到易卜生戏剧(主要是社会问题)的启迪作用,像《玩偶之家》《社会支柱》
等剧作,在胡适的《终身大事》(1919)、欧阳予倩的《波妇》(1922)等早期话剧中,都有直接的反映。这种反映证实,接受易卜生影响的作家的创作,也走上了社会问题剧的道路。独幕剧《终身大事》中,女主人公田亚梅可以说是中国的娜拉,她反对父母利用封建迷信、风俗祠规干涉她的婚姻自由,离
家时留下一张字条,表明自己的“终身大事”“应由自己决断”,然而,胡适并没有真正提倡中国的娜拉走出玩偶之家,他只重视精神上的反叛,所以不主张“女学堂”上演这出戏。欧阳予倩也塑造了一位中国的娜拉形象,她就是《泼妇》里的于素心。她反对男人借故纳妾,欺侮女性,反对封
建市侩家庭对女子进行欺骗教育的一番议论,和她理直气壮地离开家庭的具体行动,都颇有易卜生式的特色,于素心带着儿子出走,娜拉扔下儿子出走都能表明她们要摆脱牢笼,寻求妇女独立生活的道路的决心。易卜生对“五四”以来我国小说创
作的影响,是潜在的,却又是可以理解的。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庐隐的《灵魂可以卖么》、叶绍钧的《隔膜》和《一生》,还有茅盾的《虹》、巴金的《家》《春》《秋》等长篇小说,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鲁迅于1926年发表的《伤逝》,多次讲及易卜生和他的戏剧。女主人公子君也是当
时中国的娜拉,不过这一形象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比娜拉更深邃。子君和涓生都很崇拜易卜生等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对于娜拉出走予以赞同,那是不用说的。子君争取婚姻自由,勇敢地走出封建家庭,与涓生生活在一起,自然是好
样的。但是小家庭平庸的生活,婚后与涓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上的距离,竟迫使她不得不返回她所厌恶的那个家,直至毁灭。(摘编自王忠祥《易卜生戏剧创作与20世纪中国文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认为,钱买不到自由,但人可以为了钱而卖掉自由,因此经济权对
妇女而言是最要紧的。B.娜拉出走之后,即使经济获得了独立,但仍会是他人的傀儡,因为人与人之间总是互为傀儡。C.易卜生及其戏剧在中国深入广泛地流传,离不开新时代的要求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伤逝》中子君很
是崇拜易卜生,对娜拉出走也是持肯定态度,但其追求婚姻自由的结局令人唏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娜拉走后怎样》表达了鲁迅对自由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看法,今天的读者读后仍有很多关于自由的深刻启示。B.出笼鸟的遭遇昭示
了“娜拉们”的结局——倘若没有自我生存能力,自由不过是一纸笑谈,因此妇女解放的关键是经济权。C.娜拉的形象活在中国青年的心上,是由于上海的左翼剧社大规模地演出《玩偶之家》,全国各地也先后上演,盛况空前。D.欧阳予倩的话
剧受到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影响,其作品《泼妇》中的于素心与娜拉一样,都渴望摆脱牢笼,独立生活。3.下列文学作品中,不涉及“女性解放”主题的一项是()A.《虹》中的梅行素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毅然剪掉自己的长发,这一举动引起父亲的反感。B.《
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反抗包办婚姻,跑到天主教做姑子,结果被日军掳去,后利用慰安妇的身份为八路军提供情报。C.《月牙儿》中年轻的女儿不愿重复母亲屈辱的生活,只身走出家庭,投身处处是陷阱的社会。D.《窦娥冤
》中窦娥受到无赖陷害,被昏官以拷打婆婆相通,在临行刑前发下三桩誓愿。4.请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对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A2.C3.D4.开篇指
出关键问题:娜拉走后怎样?然后以三种情况总结娜拉出走之后会面临的困境:堕落、回去、饿死;接着指出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掌握经济权;最后点明,掌握了经济权也免不了还是做傀儡,但总算有了残喘的机会,以后再想其他的办法。5.①戏剧方面,
受易卜生戏剧,尤其是社会问题剧的影响,很多作家也开始走上了社会问题剧的道路;②小说方面,“五四”以来我国小说创作受到易卜生的潜在影响,很多著名作家的创作出优秀作品,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娜拉”式的人物。【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经济权对妇女而言是最要紧的”错,原文是
“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可见鲁迅的观点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在目下的社会里”。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娜拉的形象活在中国青年的心上,是由于……”强加因果,原文是“‘五四’前后,娜拉、斯多克芒的形象活在中国青年的心上,易
卜生的名字传于青年之口。1935年,上海的左翼剧社大规模地上演《玩偶之家》,全国各地也先后上演这出戏,盛况空前,因此有人称这一年是‘娜拉年’。这是《玩偶之家》在中国演出的高潮,扩大了娜拉的影响”,可见大规模演出只是“扩大了娜拉的影响”,而不是“娜拉的形象活在中国青年的
心上”的原因。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A.“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毅然剪掉自己的长发”属于“女性解放”的主题;B.“反抗包办婚姻”属于“女性解放”的主题;C.“不愿重复母亲屈辱的生活,只身走出家庭”属于“女性解放”的主题;D.“在临行刑前发下三桩誓愿”
反抗的是封建官吏和黑暗的封建社会,与“女性解放”无关。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首先提出问题“娜拉走后怎样?”,然后指出“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
: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以笼中鸟为喻分析论证;随后补充“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接着指出“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在家应该先获
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指出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掌握经济权;最后分析,“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但人不能饿
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办法”,更进一步指出,虽然掌握了经济权也免不了还是做傀儡,但总算有了残喘的机会,以后再想其他的办法。【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在这三十多年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可以明确地看到易卜生戏剧(主要是社会问题)的启迪作用”“这种反映证实,接受易卜生影响的作家的创作,也走上了社会问题剧的道路”可得出:戏剧方面,受易卜
生戏剧,尤其是社会问题剧的影响,很多作家也开始走上了社会问题剧的道路;根据“易卜生对‘五四’以来我国小说创作的影响,是潜在的,却又是可以理解的”“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庐隐的《灵魂可以卖么》、叶绍钧的《隔膜》和《一生》,还有茅盾的《虹》、巴金的《家》《春》《秋》等长篇小说,都或
多或少地受其影响”可得出:小说方面,“五四”以来我国小说创作受到易卜生的潜在影响,很多著名作家的创作出优秀作品,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娜拉”式的人物。(二)现代文阅读Ⅱ(木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月亮和六便士①(节选)【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我必须承认,当我走上思特里克兰德住处的无穷无尽的楼梯时,我感到有一些兴奋。我似乎马上就要步入一场奇异的冒险。我好奇地环顾了一下他的小屋子。这间屋子好像比我记忆中的更小、家具什物也更少了。我有些朋友总需要宽大的画室,坚持要条件必备才能作画,
我倒想知道他们对这间画室作何感想。“你最好站在这儿。”他指着一块地方说,他可能认为在他把画拿给我看的时候,这是一个最适合观赏的角度。“我想你不愿意我说话吧。”我说。“这还用问,他妈的。我要你闭上你的嘴巴。”他把一幅画放在画架上,叫我看一两分钟,然后取下来再放上另一张。
我估计他一共给我看了三十来张。这是六年以来他作画的成绩。他一张也没有出售。画幅小一些的是静物,最大的是风景。有半打左右是人物、肖像。……但是即使说思特里克兰德的画当时使我感到困惑莫解,却不能说这些画没有触动我。尽管我对他的技巧懵然无知,我还是感到他的作品有一种努力要表
现自己的真正力量。我感到兴奋,也对这些画很感兴趣。我觉得他的画好像要告诉我一件什么事,对我说来,了解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又说不出来那究竟是什么。这些画我觉得一点不美,但它们却暗示给我——是暗示而不是泄露——一个极端重要的秘密。这些画奇怪地逗弄着我。它们引起我一种我无法分析的感情。它们诉说着一件
语言无力表达的事。我猜想,思特里克兰德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地看到某种精神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奇异,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达出来。仿佛是他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地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我看到的是一个奋力寻求表现手
段的备受折磨的灵魂。……回过头来看一下,我发现我写的关于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这些事似乎很难令人满意。我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记载下来,但是我写得并不清楚,因为我不了解它们发生的真实原因。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决心要做画家这件事,看来简直没有什么道理可寻。尽管从他的生活环境一定找得出原
因来,我却一无所知。从他的谈话里我也没有获得任何线索。如果我是在写一部小说,而不是叙述我知道的一个性格怪异的人的真人真事,我就会编造一些原因,解释他生活上的这一突变。我会描写他童年时期就感到绘画是自己的天职,但迫于父亲的严命或必须为谋生奔走,这个梦想遭到破灭;我也可以描
写他如何对生活的桎梏感到痛恨,写他对艺术的热爱与生活的职责间的矛盾冲突,用以唤起读者对他的同情。这样我就可以把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写得更加令人敬畏。或许人们能够在他身上看到另一个普罗米修斯。我也许会塑造一个为了替人类造福甘心忍
受痛苦折磨的当代英雄。这永远是一个动人心弦的主题。另外,我也可以从思特里克兰德的婚姻关系中找到他立志绘画的动机。我将不得不把事实篡改一下,把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写成一个唠唠叨叨、惹人生厌的女人,再不然就是性格褊狭,根本不了解精
神的需求。思特里克兰德婚后生活是一场无尽无休的痛苦煎熬,离家出走将是他唯一的出路。我想我将在思特里克兰德如何委曲求全这件事上多费些笔墨,他如何心存怜悯,不愿贸然甩掉折磨他的枷锁。这样写,我当然就不会提他
们的两个孩子了。思特里克兰德一出校门就投身于一家经纪人的事务所,他对这种生活并没有什么反感。直到结婚,他过的就是从事这一行业的那种平凡庸碌的生活,在交易所干几宗输赢不大的投机买卖,关注着达尔贝赛马或者牛津、剑桥比赛的结果,充其量不过一两镑钱的赌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见到过他,这
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些年间,他一直在努力奋斗,力图掌握一门极其困难的艺术,生活是非常单调的;有时为了挣钱糊口,他不得不采取一些权宜的手段,我认为这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即使我能够把他这一段生活记载下来,也不过是他所见到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各种事件的记录。我不认
为他在这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对他自己的性格有任何影响。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比任何艺术家都困苦。他工作得也比其他艺术家艰苦。大多数人认为会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优雅的那些东西,思特里克兰德是不屑一顾的。对于名和利他都无动于衷。我们大多数人受不住各种引诱,总要对世俗人情做一些让步;你
却无法赞扬思特里克兰德抵拒得住这些诱惑,因为对他说来,这种诱惑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脑子里从来没有想到要做任何妥协、让步。他住在巴黎,比住在底比斯沙漠里的隐士生活还要孤独。对于别人他没有任何要求,只求人家别打扰他。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
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这一点很多人还是能做到的——,而且牺牲别人也在所不惜。他自己有一个幻境。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惹人嫌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有删改)【注】①《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国后印
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股票经纪人,对艺术的渴望驱动他为理想舍弃妻子,几年后,他辗转来到塔希提岛,近乎原始的风土人情让他寻找到自我,在创作上达到巅峰。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
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从童年梦想、现实与理想、婚姻影响等方面猜测思特里克兰德决心做画家的原因,表明了“我”对这一事件的好奇。B.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不仅让“我”感到困惑莫解,也使“我”感到兴奋,这表明他的画作已经
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C.“我”发现自己写的“这些事似乎很难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我”不清楚思特里克兰德决心作画的真实原因。D.对于思特里克兰德异于常人的种种行为和陷入窘迫、困苦、孤独的生活处境,作者表面是贬,实则是褒。7.下列对文本艺术
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对思特里克兰德画室描写,既表现了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环境,也为下文介绍他的经历、表现他的性格做铺垫。B.小说通过对思特里克兰德的语言描写以及对“我”心理活动的刻画,有助于读者感受思特里克兰德性格的怪异。C.小说将思特里克兰德决心作画前的
平凡庸碌的生活与其投身作画后的单调生活进行对比,意在突出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特征。D.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取材于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经过作者的艺术虚构后,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8.“我”为什么说思特里克
兰德“是一个伟大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有理想并为之努力,执着,富有勇气。为追求艺术理想,不惜抛弃一切,为掌握画画技巧,多年一直努力;②不注重物质,超凡脱俗。画室比较简陋,对
于名与利无动于衷,作画六年,一张也没有出售;③能够忍受艰苦和孤独。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工作比其他艺术家都困苦,虽是住在巴黎,但比沙漠里的隐士还要孤独;④坚持自我。思特里克兰德从没有想过妥协,让步。9.①“我”作为故事的线
索,串联起小说情节。文中“我”去思特里克兰德的住处参观画作,接着介绍其经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见到过他”等,都是通过“我”使故事串成一个整体;②“我”在故事中作为叙述者,以“我”的所见所闻叙述故事,使思特里克兰德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
;③凸显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物形象。“我”去思特里克兰德住处欣赏画作,与其对话展现了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没有耐心,没有礼貌的人,“我”对其画作的评价及其经历的叙述显示了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的【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
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这表明他的画作已经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错,根据小说中“这是六年以来他作画的成绩。他一张也没有出售”“这些画我觉得一点不美”“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达出来。仿佛是他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地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
苦。我看到的是一个奋力寻求表现手段的备受折磨的灵魂”“这些年间,他一直在努力奋斗,力图掌握一门极其困难的艺术”等内容判断,此时属于艺术的探索阶段,没有达到至高境界。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
法的能力。C.“对比”错,思特里克兰德决心作画前的平凡庸碌的生活与其投身作画后的单调生活不是对比关系。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这些年间,他一直在努力奋斗,力图掌握一门极其困难的艺术,生活是非常单调的;有时为了挣钱糊口,他不得不采取一些
权宜的手段”“我也可以从思特里克兰德的婚姻关系中找到他立志绘画的动机”“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决心要做画家这件事,看来简直没有什么道理可寻。尽管从他的生活环境一定找得出原因来,我却一无所知”“你却无法赞扬思特里克兰德抵拒得住这些诱惑,因为对他说来,这种诱惑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
脑子里从来没有想到要做任何妥协、让步。……对于别人他没有任何要求,只求人家别打扰他。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可知答案①有理想并为之努力,执着,富有勇气。为追求艺术理想,不惜抛弃一切,为掌握画画技巧,多年一直努力。由“作
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比任何艺术家都困苦。他工作得也比其他艺术家艰苦。大多数人认为会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优雅的那些东西,思特里克兰德是不屑一顾的。对于名和利他都无动于衷”“我好奇地环顾了一下他的小屋子。这间屋子好像比我记忆中的更小、家具什物也更少了。我有些朋友总需要宽大的
画室,坚持要条件必备才能作画,我倒想知道他们对这间画室作何感想”“我估计他一共给我看了三十来张。这是六年以来他作画的成绩。他一张也没有出售”得出答案②不注重物质,超凡脱俗。画室比较简陋,对于名与利无动于衷,作画六年,一张也没有出售。由“他住在巴黎,比住在底比斯沙漠
里的隐士生活还要孤独”“这些年间,他一直在努力奋斗,力图掌握一门极其困难的艺术,生活是非常单调的”“这间屋子好像比我记忆中的更小、家具什物也更少了”“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比任何艺术家都困苦。他工作得也比其他艺术家艰苦”得出答案③能够忍受艰苦和孤独。
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工作比其他艺术家都困苦,虽是住在巴黎,但比沙漠里的隐士还要孤独。由“仿佛是他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地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我看到的是一个奋力寻求表现手段的备受折磨的灵魂”“或许人们能够
在他身上看到另一个普罗米修斯。我也许会塑造一个为了替人类造福甘心忍受痛苦折磨的当代英雄”“我想我将在思特里克兰德如何委曲求全这件事上多费些笔墨,他如何心存怜悯,不愿贸然甩掉折磨他的枷锁”“这些年间,他一直在努力奋斗,力图掌握一门极其困难的艺术,生活
是非常单调的”得出答案④坚持自我。思特里克兰德从没有想过妥协,让步。【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由“我必须承认,当我走上思特里克兰德住处无穷无尽的楼梯时,我感到有一些兴奋。我似乎马上就要步入
一场奇异的冒险。我好奇地环顾了一下他的小屋子。这间屋子好像比我记忆中的更小、家具什物也更少了。我有些朋友总需要宽大的画室,坚持要条件必备才能作画,我倒想知道他们对这间画室作何感想”“回过头来看一下,我发现我写的关于查理斯·
思特里克兰德的这些事似乎很难令人满意。我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记载下来,但是我写得并不清楚,因为我不了解它们发生的真实原因”“另外,我也可以从思特里克兰德的婚姻关系中找到他立志绘画的动机”“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没有再见到过他”等得出答案①“我”作为故事的线索,串联起小说情节。文中“我”去思特里克兰德的住处参观画作,接着介绍其经历,都是通过“我”使故事串成一个整体。由“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惹人嫌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回过头来看一下,我发现我写的关于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这些事似
乎很难令人满意。我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记载下来,但是我写得并不清楚,因为我不了解它们发生的真实原因”“但是即使说思特里克兰德的画当时使我感到困惑莫解,却不能说这些画没有触动我。尽管我对他的技巧懵然无知,我还是感到他的作品有
一种努力要表现自己的真正力量。我感到兴奋,也对这些画很感兴趣。我觉得他的画好像要告诉我一件什么事,对我说来,了解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又说不出来那究竟是什么”得出答案②“我”在故事中作为叙述者,以“我”的所见所闻叙述故事,使思特
里克兰德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由“‘你最好站在这儿。’他指着一块地方说,他可能认为在他把画拿给我看的时候,这是一个最适合观赏的角度”“‘我想你不愿意我说话吧。’我说。”“‘这还用问,他妈的。我要你闭上你的嘴巴。’他把一幅画放在画架上,叫我看一两分钟,然后取下来再
放上另一张。我估计他一共给我看了三十来张。这是六年以来他作画的成绩”得出答案③凸显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物形象。“我”去思特里克兰德住处欣赏画作,与其对话展现了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没有耐心,没有礼貌的人,“另外,我也可以从思特里克兰德的婚姻关系中找到他立志绘画的动机。我将不得
不把事实篡改一下……思特里克兰德婚后生活是一场无尽的无休的痛苦煎熬,离家出走将是他唯一的出路。我想我将在思特里克兰德如何委曲求全这件事上多费些笔墨,他如何心存怜悯,不愿贸然甩掉折磨他的枷锁。这样写,我当然就不会提他们的两个孩子了”“我有些朋友总需要宽大的画室,坚持要条件必备才能作画,我倒想知道他
们对这间画室作何感想”,“我”对其画作的评价及其经历的叙述显示了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初,董卓入关,留朱儁守洛阳,而儁潜与山东诸将通谋,惧为卓所袭,出奔荆
州..。卓以弘农杨懿为河南尹,儁复引兵还洛,击懿,走之。儁以河南残破,无所资,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初平三年春正月,董卓遣牛辅将兵屯陕,辅分遣校尉北地李催、张掖郭汜、武威张济将步骑数万击破朱儁于中牟,因掠陈留
、颍川诸县,所过杀虏无遗。卓忍于诛杀,诸将言语有蹉跌者,便戮于前,人不聊生。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密谋诛卓。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然卓性刚褊,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
,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于傅婢,益不自安。王允素善待布,布见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允因以诛卓之谋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如父子何?”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邪!”布遂许之。夏四月丁
巳..,帝有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乘车而入,陈兵夹道,自营至宫,左步右骑,屯卫周匝,令吕布等扞卫前后。王允使士孙瑞自书诏以授布,布令同郡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伪著卫士服,守北掖门内以待卓。卓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
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凡所杀三人。布即出怀中诏版以令吏士曰:“诏讨卓耳,余皆不问。”吏士皆正立不动,大称万岁。百姓歌舞于
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以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董卓之乱》)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B.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C.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D.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
信之/誓为父子/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州,汉代所设十三刺史部之一,黄河中游的政治、军事重镇,也是各方势力争夺的要地。B.“改容顾谢”的“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
含义相同。C.丁巳,干支之一,中国传统历法中有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等,文中是干支纪日。D.假节,指使臣出行持节作为凭证,也指汉末掌地方军政的官员所获的称号,文中指后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朱儁劫掠陈留、颍川等县,凡经过的地方都杀光抢光,激起民愤,最终他在中牟被李催、郭汜、张济等人率兵击败。B.董卓性情乖张,将领们说话有失误的,便当场杀死,以致人人自危,即便是对立誓情同父子的吕布,他也是毫不留情面。C.初平三年夏季四月,皇帝在未央殿大会群臣,董卓乘车入朝
,在道路两边布置军队,阵仗很大,根本没把皇帝放在眼里。D.被乔装埋伏的李肃刺伤胳膊,又被吕布举矛刺杀,董卓最终命丧北掖门;得知此讯后百姓唱歌跳舞,买酒肉相互庆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儁以河南残破,无所资,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
,请师讨卓。(2)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凡所杀三人。14.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10.D11.A12.A13.(1)朱儁因河南残破,没有所需财物,便向东屯驻在中牟,向各州郡传送文书,请求出兵讨伐董卓。(2)主簿田仪和董卓的奴仆向前扑
向董卓的尸体,吕布又杀了他们,一共斩杀三人。14.①董卓曾因小事不合心意,就向吕布掷戟,吕布开始怨恨董卓。②吕布奉命守中阁时,和董卓的侍女私通,心中更加不安。③平日交好的王允极力劝说吕布参与诛杀董卓的谋划,吕布最终同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中郎将吕布精于骑
射,力气超过常人。董卓知道自己待人寡恩无礼,害怕遭到暗害,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常常让吕布做自己的随从侍卫,对他十分宠信,发誓说情同父子。“便弓马”和“膂力过人”都是形容“中郎将吕布”,“膂力”是“过人”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甚”修饰“爱”
,二者构成状中结构,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D。为【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黄河中游”错误。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故应为“长江中游”地区。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
容的能力。A.“由于朱儁劫掠陈留、颍川等县,……最终他在中牟被李催、郭汜、张济等人率兵击败”错误,原文“儁以河南残破,无所资,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初平三年春正月,董卓遣牛辅将兵屯陕,辅分遣校尉北地李催、张掖郭汜、武威张济将步骑数万击破朱儁于中牟,因掠陈留、
颍川诸县,所过杀虏无遗”,可知是朱儁移驻中牟县后,董卓派牛辅率军驻在陕县,牛辅分别派遣校尉北地人李催、张掖人郭汜、武威人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人袭击中牟,大败朱儁,并沿抢掠陈留、颖川两郡所属各县,所过之处,烧杀掳
掠,人民几乎死尽。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因为;“所资”,所需财物;“屯”,屯驻、驻扎;“移书”,传送文书;“师”,出兵。(2)“仓头”,汉代对奴仆的称呼
;“前赴”,向前扑向;“凡”,一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然卓性刚褊,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董卓曾因小事不合心意,就向吕布掷戟,吕布开始怨恨董卓。“卓
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于傅婢,益不自安”,吕布奉命守中阁时,和董卓的侍女私通,心中更加不安。“王允素善待布”“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邪!”,平日交好的王允极力劝说吕布参
与诛杀董卓的谋划,吕布最终同意。参考译文:当初,董卓入函谷关时,留朱儁镇守洛阳。而朱儁暗中与山东地区的将领们联络,他怕董卓发觉后会出兵袭击,就逃到荆州。董卓任命弘农人杨懿为河南尹,朱儁又率军返回洛阳,进攻杨懿,杨懿败逃。
朱儁见洛阳已残破不堪,便向东移驻中牟县。同时向各州、郡发出公文,号召各地派军讨伐董卓。初平三年春正月,董卓派牛辅率军驻在陕县,牛辅分别派遣校尉北地人李催、张掖人郭汜、武威人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人袭击中牟,大败朱儁,并沿抢掠陈留、颖川两郡所属各县,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人民几乎死尽。董卓性情残暴
,随意杀人,部下将领言语稍有差错,就被当场处死,致使人人自危。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等密谋除掉董卓。中郎将吕布精于骑射,力气超过常人。董卓知道自己待人寡恩无礼,害怕遭到暗害,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常
常让吕布做自己的随从侍卫,对他十分宠信,发誓说情同父子。但是董卓性情刚愎,曾经为了一件不合自己心意的小事,拔出手戟掷向吕布。吕布身手矫健,避开手戟,又和言悦色地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息怒作罢。吕布从此暗中怨恨董卓。董卓又命吕布守卫中,吕布乘机与董卓的一位侍女私通,越发心中不安。王允一向待吕布很好。吕
布见王允时,主动说出几乎被董卓所杀的事情,于是王允将诛杀董卓的计划告诉吕布,并让他做内应。吕布说:“但我们有父子之情,怎么办?”王允说:“你自姓吕,与他本没有骨肉关系,如今顾虑自己的生死都来不及,还谈什么
父子!他在掷戟之时,难道有父子之情吗!”吕布于是应允。夏季,四月,丁巳,献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朝中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车入朝。从军营到皇宫的道路两侧警卫密布,左侧是步兵,右侧是骑兵,戒备森严,由吕布等在前后侍卫。王允命士孙瑞自己书写诏书交给吕布。吕布让同郡人
、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冒充卫士,身穿卫士的服装,埋伏在北掖门等待董卓。董卓一进门,李肃举戟刺去,董卓内穿铁甲,未能刺入,只伤了他的手臂,跌到车下。董卓回头大喊:“吕布在哪里?”吕布说:“奉皇帝诏令
,讨伐贼臣!”董卓大骂说:“狗崽子,你胆敢如此!”吕布没等董卓骂完,就手持铁矛将他刺死,并催促士兵砍下他的头颅。主簿田仪及董卓的奴仆扑到董卓的尸前,又被吕布杀死,共杀了三个人。吕布随即从怀中取出诏书,命令官兵们说:“皇帝下诏,只讨董卓,其他人一概不问。
”官兵们听后都立正不动,高呼万岁。百姓大街道上唱歌跳舞,以示庆祝。长安城中的士人、妇女卖掉珠宝首饰及衣服,用来买酒买肉,互相庆贺,街市拥挤得水泄不通。献帝任命王允主持尚书事务;吕布为奋威将军,掌地方军政,
礼仪等待遇均与三公相等,封温侯,与王允一起主持朝政。(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有叹杜甫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A.诗题中“叹”字统领全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营造了悲凉的氛围。B.诗歌前两联叙写诗人自身以及国家的境况,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C.颈联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借“穷猿”“老马”含蓄地表达诗人
的情感。D.尾联诗人回忆武德至开元年间的盛况,认为苍生能再次过上安定的生活。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诗人壮志早已衰退,年老仍漂泊他乡,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处境穷困、有家难回的哀伤之情
;②天下战争频发,民不聊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③感叹当今百姓难以过上往昔盛世安定的生活,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兴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意对即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尾联诗人回忆武德至开元年间的盛况,认为苍生能再
次过上安定的生活”错,尾联意思是如今已经很难过上武德至开元时期那样的盛世安定的生活了,天下苍生怎么才能再次生活安定?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写自己的壮志早已衰退,年老白头而寄居他乡,抒发的是个人壮志难酬的感慨。“穷猿号
雨雪,老马怯关山”诗人写处于困境的猿猴在雨雪中哀嚎,归途中的老马望着关山而泣。诗人以“穷猿”、“老马”来比拟自己,表达了诗人处境穷困、有乡难回的哀伤之情,寓情于物,含蕴深沉。“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描写了诗人处于战乱之中,天下战争频发,民不聊生,客居在外不能回乡的境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
,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诗人感叹当今的百姓难以过上武德至开元时期那样的盛世安定生活了,在对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作哀伤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希望国家兴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苍生的情怀。(三)名篇名句
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及内心的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3)《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
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钟鼓馔玉不足贵②.但愿长醉不愿醒③.楼船夜雪瓜洲渡④.铁马秋风大散关⑤.鸷鸟之不群兮⑥.自前世而固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
容易写错的字:馔、瓜、洲、鸷、群。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确定的全书枢纽、着力塑造的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托尔斯泰塑造卡秋莎·玛丝
洛娃的确是煞费苦心的。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①的生活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②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浓郁地透
射出时代特征和社会气氛。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玛丝洛娃的苦难不断加深,她性格的复杂特征也愈益豁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的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的苦难人。她天资聪颖,阅历
丰富,能看清许多残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③,因此受骗上当。她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自暴自弃,但这样也只是为了要麻痹自己,要不然她就无法生活下去。这一情况也说明天性纯洁的卡秋莎
并没有完全灭亡,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托尔斯泰塑造的迷人的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小说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而对暗无天日的旧俄社会发出“我控诉!”。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
恰当的成语。19.请以“托尔斯泰”为开头,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三个短句。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五光十色②千丝万缕③花言巧语19.示例1:托尔斯泰把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确
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示例2:托尔斯泰着力塑造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形象,把她确定为全书的枢纽,使她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20.托尔斯泰塑造的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
,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小说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而对暗无天日的旧俄社会发出“我控诉!”的呐喊。【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①处用于形容生活的万花筒,指多姿多彩、五颜六
色,可以用成语“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②处形容关系复杂,联系紧密,指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联系起来,用“千丝万缕”,有千条丝万条线连着。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复杂,难以割断。③处指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语而上当受骗,用“花言巧语”,原指铺
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以“托尔斯泰”为开头,可以让托尔斯泰作主语或者定语,比如“托尔斯泰塑造……”“托尔斯泰的作品……”“托尔
斯泰的笔下……”;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可以用“使得”“让”“叫”等同样表达因果关系的词语连接句子。除了所给答案,还可以改写为:托尔斯泰确定的全书枢纽是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然后着力塑造了这一艺术形象,使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托
尔斯泰着力塑造的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这一艺术形象是全书枢纽,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迷人的这一艺术形象”语序不当,多层定语排序的规则是先
指示代词,再数量词,然后是形容词,改为“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发出‘我控诉!’”残缺宾语中心语“的呐喊”。(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
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便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下来,形成了雨。因此,①,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云中水汽充沛、上升气流运动以及足够多的凝结核或冰核。人工增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来增加凝结核,比如
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也可利用声波、飞秒激光、带电粒子等手段,来促进水气凝结、云滴碰并增长等云雨转化过程,②。高空的云居然还有“冷暖”之分。由于冷云(云内温度在0℃以下)和暖云(云内温度在0℃以上)的降水机制不同,对不同“冷暖
”的云进行人工增雨,使用的催化剂也是不同的。对冷云的人工增雨,传统方式通常是播撒碘化银、干冰等成冰剂或制冷剂,增加云中冰晶浓度,以弥补云中冰核的不足,达到降雨或增加雨强的目的。③,则通常是向云中播撒盐粉等吸湿剂,使云中迅速形成一批大云滴,它们能通过碰并过程迅速长大成雨滴,“过度肥胖”
的它们“体重”暴增,上升气流给的支撑终于抵不住重力的作用,只好掉了下来,形成了降雨。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是他喊出了“锁住风沙,制伏洪水”的号召。B.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C.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D.是他发现了贫下中农革命的“硬骨头”精神,使之在全县发扬光大……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
】21.D22.①要形成降雨②最终形成降雨③对暖云的人工增雨【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过度肥胖”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强调突出。D.表示特殊含义。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
写的能力。①由“因此”可知此空填结果,再结合上文所说的形成雨的原因以及后文总结的三个条件确定答案为:要形成降雨。②由该段开头“人工增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以及“来促进水气凝结、云滴碰并增长等云雨转化过程”确定空处为
有关降雨形成的结论句,于是得出答案:最终形成降雨。③“高空的云居然还有‘冷暖’之分”总领下文,该段分两层,第一层为对冷云的人工降雨,空处为第二层,即对暖云的人工增雨。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焦裕禄赴任兰考时,正是兰考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上任伊始,他就下乡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和同行的干部一道总结过去治理灾害的经验教训,带领大家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亲自参与全县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他满怀激情,制订改造兰考大地的远景蓝图,激励兰考人民“敢教
日月换新天”。焦裕禄回头思索来时路,低头走好脚下路,抬头眺望前行路,带领人民群众使兰考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焦裕禄这种“回头—低头—抬头”之间所体现的境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不仅赞美了焦裕禄的精神,更引导考生辩证地把握“回头—低头—抬头”三者之间的关系。回头走
好来时路,指的是不忘初心,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思索成败得失,时时警醒,善于总结,凝聚起继续奋斗的万丈豪情;低头走好脚下路,寓意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埋头耕耘,踔厉奋发,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抬头远眺前行路,是指擘画美好蓝图,树
立远大理想,以美好远景激发不懈奋斗的信心和意志,集聚起守正创新的强大力量。无论是回头、低头还是抬头,都是为了走好现时路、脚下路,都是以同样的精神面貌直面未来,砥砺不息,其中都蕴含着对奋斗历程的欣慰,对人生目标的践行,对灿烂明天的畅想。考生可以任选回头、低头、抬头之一进行构思,也可把握住三者之
间的联系,以“看路”为论点来写作。如选择将“看路”作为论点,可以分别从回头总结反省、低头埋首奋斗、抬头眺望未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选用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来辩证看待三者关系,结合材料,联系实际,最后阐明“回头—低头—抬头”都是为了
“看路”,号召当代青年全力以赴,努力奋斗,走好时代之路、青春之路。立意:1.坚守初心,不忘“来时路”。2.回望来时路,启航新征程。3.眺望远方路,走好脚下路。4.梦前方,路在脚下。在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