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docx,共(5)页,548.90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d060a675486c391a3342022484385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u:64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SO2(g)+I2(g)+2H2O(l)=2HI(aq)+H2SO4(aq)ΔH1=-213kJ·mol-1反应II:H2SO4(aq)=SO2(g)+H2O(l)+21O2(g)ΔH2=+327kJ·mol-1反应III:2
HI(aq)=H2(g)+I2(g)ΔH3=+172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B.SO2和I2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
(g)ΔH=+286kJ·mol-1D.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ΔH不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B.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含1molCH3COOH的溶液与
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kJC.在海轮外壳镶嵌铜块,能减缓轮船的腐蚀,是利用牺牲阳极法保护外壳D.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3.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只
改变一个条件,则下列对图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甲图说明反应A2(g)+3B2(g)2AB3(g)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乙图说明反应4CO(g)+2NO2(g)N2(g)+4CO2(g)中NO2的转化率b>a>cC.丙图说明t秒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
3(g)达到平衡D.丁图说明反应2A(g)+2B(g)3C(g)+D(?)的生成物D一定是气体4.2019年11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2O2⇌H++HO2−,Ka=2.4×10﹣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
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每生成1molH2O2,外电路通过4mole-C.催化剂可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目D.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H2O+2e-═HO2−+OH−5.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FeCl3+3KS
CNFe(SCN)3+3KCl在平衡体系中加入KCl晶体溶液颜色变浅加入生成物该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常温下,用pH计测定1341molLCOHCONH−溶液测得pH=734CHCOONH溶液对水的电离程度无影响C将硫酸铝溶液加入到天然淡水中,搅
拌,静置水变澄清,絮状沉淀下沉到底部Al3+的水解与天然水中3HCO−的水解互相促进,生成3Al(OH)胶体D用pH试纸分别测相同浓度的NaClO溶液、NaNO2溶液的pHNaClO溶液的pH约为9,N
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的酸性比HClO强6.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8mol电子转移时,b极产生4
.48LO2B.为了增加导电性可以将左边容器中的水改为NaOH溶液C.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D.c极上进行氧化反应,A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B7.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
3的CH3COOH溶液②PH=3的HCl溶液③PH=11的氨水④PH=11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溶液的Kw相同,由水电离的+c(H):①=③>②=④B.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mL
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C.①、②溶液分别与足量锌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②D.将②、③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消耗溶液的体积为:③>②8.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可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氨气②用两个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溶液颜色变浅:CuCl2Cu+Cl2③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④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少量硝
酸银固体后,溶液颜色变浅⑤对于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⑤D.③④⑤9.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
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①v(NH3)正=2v(CO2)逆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⑥密闭
容器中CO2的体积分数不变⑦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A.①②③⑤⑦B.①②⑤⑦C.①⑤⑥D.全部10.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原电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开
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I-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反应还在进行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甲中石墨电极为正极二、选择题(每题有一
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选不全得1分,共30分)11.利用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可以从含硝酸铵的工业废水中生产硝酸和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室中硝酸溶液浓度a%<b%B.a、c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
换膜C.M、N室分别产生氢气和氧气D.产品室发生的反应为NH4++OH-=NH3·H2O12.常温下,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CH3COOH溶液,下图曲线所示的有关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任一点一定都有c(Na+)+c(H+)=c(CH3COO-)+c(OH-)B.B点:a=12.5,c(Na+)=c(CH3COO-)>c(OH-)=c(H+)C.C点:c(CH3COO-)+c(CH3COOH)=2c(Na+)=0.2mol/LD.C点:c(CH3COO-):c(CH3CO
OH))=3:2,则CH3COOH的Ka=1.5×10-513.t℃时,已知PdI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时,PdI2的Ksp=7×10-9B.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b、d两点对应的溶液都是不饱
和溶液C.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I固体,溶液由a点沿曲线向c点方向移动D.要使d点移动到b点可以降低温度1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
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2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4mol离子15
.如图甲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CO(NH2)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电极应与X相连接B.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C.M电极反应式为:CO
(NH2)2+H2O-6e-═CO2↑+N2↑+6H+D.当N电极消耗0.25mol气体时,则理论上铁电极增重64g16.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D.电池充电时,OH-向阳极迁移17
.室温下,向亚硫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各含硫微粒分布系数(平衡时某微粒的物质的量占各微粒物质的量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I表示HSO3−的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B.Ka2(H2SO3)=10−
7.2C.pH=7时,c(Na+)<3c(SO32-)D.NaHS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8.我国科学家构造了一种在纳米多孔聚丙烯膜上负载纳米多层级孔Ag的一体化薄膜电极(npm-Ag,该极电解质可传导O2-)和镍铁基电极,首次创造性
地开发出了全程平均能量转换效率超过20%的二氧化碳(CO2)还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转化方式:太阳能→电能→化学能B.Y是太阳能电池的正极C.工作一段时间后c(K
OH)减小D.总反应为:2CO2电解O2+2CO19.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图所示,其中P端通入CO2,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Y两端都
必须用铁作电极B.可以用NaOH溶液作为电解液C.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H2↑+2OH-D.白色沉淀只能在阳极上产生20.某核素核外共有15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以下说法正确的()A.若将该原子的电子
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2x3p1y,它违背了泡利原理B.原子中所有的电子占有3个能级,9个轨道C.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D.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的电子云的形状为哑铃形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三、非选择题21.(12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看似科幻的一幕,真实地发生在实验室里。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北京时间9月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
表,因此CO2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已知CO2经催化加氢可以生成多种低碳有机物。I.CO2(g)+3H2(g)CH3OH(g)+H2O(g)ΔH=-49.5kJ·mol-1II.CO2(g)+H2(g)CO(g)+H2O(g)ΔH=+40.9kJ·mo
l-1III.CO(g)+2H2(g)CH3OH(g)ΔH3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III的ΔH3为_。(2)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I,测得CO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反应进行的前5分钟内,H2的反应速率v(H2)=______;10min时,改变
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任写两点)(3)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1投料发生反应II,下列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填字母)。A.CO的浓度保持不变B.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C.混合气体中CO2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D.单位时间内体系
中减少1molH2的同时有1molH2O增加(4)如图为一定比例的CO2+H2、CO+H2、CO/CO2+H2条件下甲醇生成速率与温度的关系。490K时,根据曲线a、c可判断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是_(填“A
”或“B”)。A.B.(5)C2H6(g)+2CO2(g)4CO(g)+3H2(g)ΔH=+430KJ/mol,在四种不同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若初始温度、压强和反应物用量均相同,则C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填字母)。a.恒温恒容容器b.恒容绝热容器c.恒
压绝热容器d.恒温恒压容器22.(12分)氨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于制备氨水、亚硝酸(HNO2)、连二次硝酸(H2N2O2)、尿素[()22CONH]等多种含氮的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0.011molL−的氨
水中()()6H110OHcc+−−=,则该溶液的pH=______;将pH=4的盐酸1VL与0.011molL−氨水2VL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则1V______2V(填“>”、“<”或“=”)。(2)已知:25℃时,亚硝酸和连二次硝酸的
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化学式2HNO222HNO电离常数4a5.110K−=18a6.1710K−=、212a2.8810K−=①若2NaNO和22NaHNO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2NOc−______()22HNOc−(填“>”、“<”或“=”)。②0.11molL−
22NaHNO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3)尿素溶于水缓慢水解产生碳酸铵,碳酸铵溶液显碱性,原因是_____。向浓度均为0.11molL−的2CdCl和2ZnCl混合液中滴加碳酸铵溶液,当加入碳酸铵溶液至生
成两种沉淀,则溶液中()()22Zn:Cdcc++=______。[已知:()1222sp3CdCO1.010molLK−−=,()1022sp3ZnCO1.510molLK−−=]23.(18分)某课外
小组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I.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作电极的是()(填字母序号)。A.铝B.石墨C.银D.铂(2)N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3)实验过程中,SO42-(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II.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42-)在
溶液中呈紫红色。(4)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和4OH--4e-=2H2O+O2↑,若在X极收集到1344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
),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g。III.以连二硫酸根(S2O42-)为媒介,使用间接电化学法也可处理燃煤烟气中的NO,(6)①ab是__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阳”或“阴”)。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
_____。②若NO吸收转化后的产物为NH4+,通电过程中吸收4.48LNO(标况下),则阳极可以产生____mol气体。24.(8分)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L的KI溶液(足量),发生的反应为Cl
2+2KI=2KCl+I2,滴入指示剂2~3滴。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后,再用0.01mol/L的Na2S2O3溶液润洗,然后装入0.01mol/LNa2S2O3溶液到0刻度以上,排出下端尖嘴内的气泡,调整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下某一位置,记下读数。③将
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试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2)步骤②应使用式滴定管(3)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4)若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未
知浓度的NaOH溶液,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填字母)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D.滴定时将待测液溅出锥形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