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9)页,10.84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34ab77a98561a6756a1cd0815e45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4题*2分=48分)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的科技城,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
基地,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但其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低,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下图为2008~2020年绵阳市产业结构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08~2020年绵阳市()A.产业结构逐渐失衡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降低C.第二产
业占比先降后升D.第三产业占比波动增加2.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枯竭B.重点发展电子产业C.缺少科技人才D.区域环境污染严重3.提高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可以()A.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B.降低农业生产投入C.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D.改善城市
规模结构【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2020年绵阳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占据主导地位,A错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不代表产值下降,B错误。第二产业占比先增后降,C错误。第三产业占比波动增加,D正
确。故选D。2题详解】材料可知,绵阳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的科技城,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国民计划经济的城市产物,历史原因重点发展电子产业,B正确。故选B。【3题详解】绵阳市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但其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低,工业产业结构
单一,应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新兴产业,C正确。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无益于产业结构多样化,A错误。降低农业生产投入不利于农业产业化,B错误。改善城市规模结构,促进城市宜居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点睛】城市转型路径:延
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建立替代产业群。双循
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图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分布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三大城市群中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包括()A.高新技术的带动B.先进思
想的传播C.金融服务的引领D.污染企业的转移5.在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中()A.京津冀主要分布在高附加值环节B.中附加值长三角所占的比例最高C.长三角各附加值的分布极不平衡D.高附加值珠三角研发的实力最强【答案】4.D
5.B【解析】【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周边劳动力工作;吸引周边经济发展引领金融服务,因此C排除;同时大城市高新科技、管理经验等等向外辐射,提高周边地区经济技术含量,因此A排除;文化、政治的其他带动作用,如新鲜文化现象
的产生发展由中心文化城市向周边辐射等等,因此B排除;城市群当中大都市的高污染企业需进行升级改造,并且考虑环境因素在进一步转移,因此不属于辐射带动作用,D符合题意。选择D。【5题详解】根据图可得,中附加值之中,长三角占比最高,B正确;长三角在各附加值之中,分布比较平
衡,因此排除C;京津冀在高附加值中占比较大,但不能说明主要分布在高附加值环节,故A排除;高附加值分布情况图可得,其他城市占比较高,因此D排除;故选择B。【点睛】上海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
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体现上海该方面作用的有拥有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为全国提供技术咨询。2、上海拥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输入原料、燃料,输出工业产品。3、上海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上海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4、上海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可吸引国内技术好人
才,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下左图示意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右图示意2018年上海市对部分城市辐射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2018年受上海辐射强度强的城市具有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A.城市行政等级比较高B.处于交通枢纽位置C.与上海空间位置相近D.与上海产业部门接近7.苏州嘉兴与上海市距离相当,但上海市对苏州的辐射强度远超过了嘉兴,其原因不可能是()A.苏州地形更平坦,有利于上海腹地范围的拓展B.受京沪线、长江等主
干交通线影响,苏州与上海的交通更便利C.苏州与上海在产业上分布协作程度高D.苏州相比嘉兴,经济发展基础更高【答案】6.C7.A【解析】【6题详解】读右图可知,苏州、南通、无锡在2018年受上海辐射强度较强,结合右图可知,这些
城市与上海接壤或距离较近,C符合题意;苏州、南通、无锡等受上海辐射强度强的城市与南京、杭州相比,等级较低,排除A;苏州、南通、无锡等受上海辐射强度强的城市不都是处于交通枢纽位置,排除B;如果这些城市与上海产业部门接近,则
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这样会使其受上海辐射较弱,排除D。故选C。【7题详解】图中显示,苏州和嘉兴均位于长三角平原地区,在地形方面苏州并不比嘉兴具有优势,A符合题意;连接上海和苏州的交通干线,如京沪线、长江,受其影响苏州与上海的交通更便利,因此上海市对苏州的辐射强度超过了嘉兴,B不符合题意;在产业
上分布协作程度上,苏州与上海产业互补性更强,协作更加密切,因此上海市对苏州的辐射强度超过了嘉兴,C不符合题意;目前苏州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嘉兴,经济发展基础苏州更高,因此上海市对苏州的辐射强度超过了嘉兴,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城市辐射力,指城市对周围地区,以及其它城市的影
响能力。辐射力的大小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由于城市的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它不仅与城市周围地区有密切的关系,与其它城市也存在广泛的的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以交通通讯设施为联系途径的物质、人员和资本的流动,也表
现为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就越大,与其它城市的交流也越广泛,城市的辐射力也就越强。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广阳、永清、固安、涿州等临界北京的县市多年来的城市空间发展都围绕北京,新建成的城区在环北京的东
部、南部边界成密集的带状铺开,大多数城区积极做好“睡城”的文章,让工作在北京的人在此居住,两地通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河北省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县市纷纷定位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越B.人口迅速增长C.分担北京压力D.区
域发展策略9.河北省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县市“邻接京津”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影响是()A.利于发展大企业总部经济B.形成环北京高水平经济带C.增强京津部分资源供给力D.促进京冀经济高水平融合10.新建成的城区在环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
的带状可以推测()A.大城市群已经形成B.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大C.北京人口规模缩小D.北京产业外迁显著【答案】8.D9.C10.B【解析】【分析】【8题详解】“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居民点、市县,人口虽大量入住,
但仅是晚上回到这睡觉,白天开车或者乘车到市中心或中心城市上班。所以河北省周边县区区域发展策略定位为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北京近,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是出于区域发展策略的考虑,D对;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县市自然环境并没有优越性,A错;人口增长不是定位睡城的原因,B错;
定位睡城可以分担北京压力,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故选D。【9题详解】大企业总部一般布局在交通和信息通达度较好的大城市,A错;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县市紧邻京津,但属于小城镇,不会发展成为高水平经济带,B错;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县市经济相对落后,可为北京
、天津提供资源等的供给,C对;邻接京津的位置特点对北京和河北经济的高水平融合没有多大影响,D错。故选C。【10题详解】由题干可知,北京新建成的城区在环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的带状,表明北京城市用地规模有所扩大,并不能说明大城市群的形成,A错,B对;北京经济发达,有大
量人口迁入,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增多,C错;由此现象看不出北京产业的外迁,D错。故选B。【点睛】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可节
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有利于形成城市;山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区)。(2)气候(中低纬地区气候温暖,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而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因为高原上气候相对凉爽,不会太过湿热)。(3)河流(河流有供水、
航运功能,尤其在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大河入海处等位置,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资源(工矿城市的发展依托附近的矿产资源,千旱地区绿洲城市的发展依托附近的水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交通枢纽的位置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如我国的石家庄、郑州、株洲都是“被火车拉来的城市”)。(2)政
治(如华盛顿、堪培拉、巴西利亚等城市都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的,而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转变为我国的-线大城市,改革开放政策起了关键的作用)。宗教和军事(如麦加、耶路撒冷、拉萨这些城市最初都是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4)科技(如日本的筑波城就是作为一个科技城发展起来的)。
(5)旅游(如我国的桂林、张家界就是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而兴起的)。(6)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如、上海周边的一些城市的发展就受到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经济飞速发展)。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重
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改革开放初期,该地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①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②扩大重化工业规模,提高产能③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④加强科技创新,进行产品深加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伴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还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适宜鄂尔多斯发
展的第三产业包括()①物流业②房地产业③高铁运输业④家政服务业⑤旅游业A.①⑤B.②③C.①②D.③④13.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A.资金投入严重不足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D.交通拥堵,通达度低【答案】11.C12.A13.C【解析】【
分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可知鄂尔多斯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①④正确;扩大重化
工业规模,提高产能对优化产业结构不利,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②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并不是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③错误;C项的①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运输需求大,宜发展物流业,①正
确;鄂尔多斯可利用当地的草原等资源发展旅游业,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⑤正确;房地产业、家政服务业主要面向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鄂尔多斯地区人口较少,不适合发展房地产业、家政服务业,②④错误
;高铁运输业的主要对象是乘客,而非货物,鄂尔多斯对对能源的运输需求量大,③错误;A项的①⑤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资金充足,A项错误;环境污染
、交通拥堵并不是制约产业升级的最主要因素,B、D项错误;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鄂尔多斯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等级较低,经济较落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少,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影响产业升级,C项正确。故选C。【点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提高资源
的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等;对传统产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科技,繁荣经济,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下图示意某典
型流域生态单元划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4.图中上游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美化环境C.制造氧气、吸烟滞尘D.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15.图中滨海湿地被开垦为农田后,可能会造成()A.结冰期的延长B.流域面积
扩大C.通航里程缩短D.土地的盐碱化16.该流域的生态保护措施正确的是()A.上游治理盐碱土壤B.中游重点保护湿地C.下游大力退耕还林D.上中下游统筹协作【答案】14.A15.D16.D【解析】【14题详解】图示河流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
,有采矿、零散农田,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图中上游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正确;防风固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功能,B错误;美化环境制造氧气、吸烟滞尘,主要是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C错误;上游植被有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但上
游属于采矿区,故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不是其上游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D错误。故答案选A。【15题详解】图中滨海湿地被开垦为农田后,受海水影响,可能会造成土地的盐碱化,D正确;图中滨海湿地被开垦为农田后,不会改变气候,使河流的结冰期延长A错;对流域面积、通航里程的长短
影响不大,BC错误。故答案选D。【16题详解】图中河流下游受海水影响,易发生土壤盐碱化,应重点治理盐碱化,保护湿地,AC错误;中游地区为农林用地、建成区、采矿区,重点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错误;对于流域的治理应上中下游统筹协作,统筹上中下游,协调治理,D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小流域治理的
目的在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小流域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有利于集中力量按照各小流域的特点逐步实施,由点到面,推动整个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性得以充分体现。“北溪二号”是俄罗斯天然气工程股份公司和五家
欧洲公司合作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旨在铺设一条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该项目于2021年9月1日铺设完成(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7.德国需要大量进口天然气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②距离天然气产地近③天然气使用难度低④冬季寒冷能源使用量
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北溪二号”的建设曾遭到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的反对,这些国家反对的最主要原因是()A.导致天然气价格过高,制约当地经济发展B.“北溪二号”管道的修建和运营会使波罗的海沿岸捕鱼业受到严重干扰C.原有天然气
管道输气量减少,影响国家经济收入D.管道建成后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很大的威胁【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德国经济发达,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故①正确;利用成本与开采、运输等要素有关,天然气的主要
优势在清洁,污染小,利用成本低不是大量进口的原因,故②错误;天然气开采难度大,并不简单,而且管道运输建设成本也不低,故③错误;德国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冬季取暖的能源需求量大,故④正确。所以选B。【18题详解】管道建成后,天然气的输气量会增多,一般能缓解
价格过高,且天然气主要消费地是西欧发达国家,若价格过高,欧洲各国都会反对而不单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A错误;“北溪二号”管道经过波罗的海海底,离岸远,并不会对沿岸地区捕鱼业造成严重干扰,B错误;管道建成后封闭运行,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威胁,且若威胁过大,也不会只有部分国家反对,D错误;“北
溪二号”未建之前,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主要经过白俄罗斯、波兰等陆上国家,海底管道建成后陆上输气量减少,势必影响这部分国家的经.济收入,因此反对强烈,C正确。所以选C。【点睛】“北溪二号”的目标旨在铺设一条由俄罗斯经波罗
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可绕过乌克兰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再通过德国干线管道输送到其他欧洲国家。通过波罗的海和德国,每年向欧盟国家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截至到2021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
44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在山东省构建起了“T”字形输水大动脉。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影响山东省内输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差异B.产业结构C.地势高低D.用水需求2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
江流域的影响有()A减轻汉江上游洪涝灾害B.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C.改善汉江下游航运条件D.加剧汉江下游土壤盐碱化【答案】19.D20.B【解析】【19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南水北调工程在山东省省内有一个自西向东的支渠,向山东东部输水,主要输往了威海、
烟台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口更稠密,需水量更大,因此影响山东省内输水线路走向的的主要因素是用水需求,D正确。东部沿海降水量多于西部,不需要向山东东部输水,A错误。山东省内输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是用水的
需求,与产业结构和地势高低的关系较小,所以产业结..构与地势高低的差异不是山东省输水线路由西向东的主要因素,B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流域取水,为了保持水量、水质,当地营造了大面积的水土保持林,并着力
防治水污染,促进了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B正确。南水北调从汉江流域调水,不会提高汉江下游的地下水位,且库区降水较多,不会加重土地盐碱化,D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对汉江上游洪涝灾害与汉江下游航运条件影响较小,所以AC错误,故选B。【点睛】南水北调工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
建设。跨产业升级是企业资源和能力积蓄的量变到战略性重大调整的质变结果。下图示意我国S集团跨产业升级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S集团跨产业升级注重()A.发展下游关联产业B.发展新型替代产业C.收缩区域合作范围D.增强企业竞争实力22.我国鼓励S集团类企业
主动实施跨产业升级,主要由于目前我国()A.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减弱B.高端技术领域实力较强C.人力资源数量逐渐不足D.市场需求规模逐渐扩大【答案】21.D22.A【解析】【21题详解】根据S集团跨产业升级路径可知,该集团的跨产业升级从服装产业向新能源产业、新型显示产
业升级,上下游关系不明显,A错误;合作范围由国内到澳大利亚等国外,合作范围有扩大,C错误;不断的发展新型产业,但是都向高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展的,主要是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C错误,D正确,故选D。【22题详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地价的增
加,资源的过度开发,与高附加值的产业相比,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减弱,迫切需要转型,A正确;我国高端技术领域实力较弱,B错误;人力资源数量多,但人力资源的素质有待提高,C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仅对高端产业产品的需求在
增加,对传统产业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的,故不是升级的最主要的原因,D错误;故选A。【点睛】企业在原产业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境下,由具有创新导向和全球视野的企业家推动实施跨产业升级。同时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双重学习路径使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演进,有助于实现产业内升级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原产业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境下,由具有创新导向和全球视野的企业家推动实施跨产业升级。同时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双重学习路径
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演进,有助于实现产业内升级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获得发展。读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促使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东部地区自然环境越来越差B.东部地区发展中产业升级的需求C.中西部地区发展中积累起的雄厚经济力量D.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的发展24.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主要类型是()A.资源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C
.金融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答案】23.B24.A【解析】【2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及土地等价格升高,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东部地区有发展中产业升级的需求,所以东部地区需要进行产业转移,B正确。中西
部地区没有在发展中积累起的雄厚经济力量,是东部地区在发展中积累了雄厚经济力量,C错误。东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越来越好,A错误。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与东部相比仍然落后,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我
国东部地区产业技术、资金及劳动力产业集中,而中部地区劳动力和资源具有优势,西部地区在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所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东部地区的资源密集型产业,A正确。由于中西部资金缺乏并且技术落后,不适宜承接该类型产业转移,因此中西部地区不适合承接资金密集型产业,金融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
型产业,BCD错误。故选A。【点睛】企业生产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进行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二、简答题(共52分)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武汉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
,覆盖黄石、鄂州、黄冈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图1)。目前武汉市到8市以及圈内相邻两市之间的1小时交通圈已经建成,半小时交通圈也基本形成。材料二:目前孝感、咸宁、黄冈等城市里百分之六七十的产业都和武汉的产业
相配套,例如武汉的汽车产业在周边城市中间就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和企业。近几年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武汉市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汇聚,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武汉已与北京、上海、深圳
一道,跻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图2是武汉市2011年~201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1)分析影响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的辐射功能的因素。(2)简述2011年到2018年间武汉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3)武汉正从传统“钢城”向“芯城”转型,说明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答案】(1)武汉为我
国中部最大城市,是湖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强;与周边地区间有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便捷,加强了武汉与周边城市间的人员往来、物资流通、产业分工与协作;武汉高等院校集中,人才
众多,技术先进,可以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化发展。(2)第三产业上升;第二产业下降;第一产业比重始终很小。(3)武汉的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条件;集成
电路产业产品的附加值高,创造的利润大,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小;对环境的污染小,有利改善当地环境质量。【解析】【分析】本题以“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为背景,涉及影响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因素,武汉市三大产业的变化,武汉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合
理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市是我国中部最大城市,是湖北省的省会,经济实力强,对
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根据图1所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与周边地区有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有利于武汉与周边地区之间经济交流与联系,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根据材料可知,武汉
市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汇聚),科教综合实力强,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升级与转型,促进周边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小问2详解】根据图2所示信息可知,2011-2018年,武汉市第一产业比重始终最低,变化不大;2011-2014
年,二三产业比重差异不大(二者并重),2014年以后,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武汉市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水平高,技术人才丰富,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集成电路产业
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利润大,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集成电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有利于改善武汉市的环境。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o材料一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被
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又大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进一步促进了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材料二图为“疆电外送”工程示意图。(1)简述
国家大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的地理背景。(2)与传统“疆煤东运”相比,简述“疆电外送”对新疆和东部地区的影响。(3)除能源跨区域调配外,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对策。【答案】(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地区
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2)东部地区:减小交通运输压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新疆: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
,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3)发展节能产业,加强节能宣传,制定并完善节能政策。【解析】【分析】本题以“疆电外送”工程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
国家大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的地理背景与“疆电外送”对新疆和东部地区的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这主要和我国能源的分布与消费不均有关。我国能源资源生产
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根据材料“新疆煤炭资源占全国煤炭预储量的40.5%”可知,其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新疆地区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而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因此我国大力实施“疆电外送”。【小
问2详解】“疆煤东运”向东部地区运输的是煤炭,运量大,铁路交通压力大,且煤炭在东部地区消费,环境污染较大。相比而言,“疆电外送”向东部地区输送的是电能,有利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且电能的消费有利于改善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疆电外送”项目的
实施,促进了新疆能源开发,有利于将其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其次,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并且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小问3详解】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对策主要从产业,宣传与政策等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产业的角
度来说,应大力发展节能产业,缓解东部地区电力紧张的问题。从宣传的角度来说,应加大节能宣传,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应制定相应的节能政策并加以完善。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玻利维亚深居南美洲内陆,经
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西部。东部平原雨林广布。位于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三国交界地带的穆通铁矿总储量约为500亿吨,矿石品位高,大多可露天开采,目前尚未规模化开发。2018年中玻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由中国中钢集团承建的穆通
铁矿山和钢铁厂项目,目前已进入建设中期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对中玻两国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下图为玻利维亚位置和地形示意图。(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玻利维亚人口西多东少原因。(2)国际上对优质铁矿需求很
大,但玻利维亚长期没有开发穆通铁矿,试从交通方面分析原因。(3)说明该项目的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答案】(1)东部平原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气候),环境恶劣,人口分布少;西部山地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宜居,人口分布集中。(2)内陆国,离海洋较远
,无出海港口;矿区偏远,雨林广布,现有交通闭塞;该国缺少资金和技术建设的通达的陆路运输网;铁路、内河航运须经他国入海,协调成本高。(3)对国内,完善多元铁矿进口供应体系;促进国内钢铁工业和相关产业稳定发展;加强中国与美洲国
家更广泛的经济联系;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拓展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布局。【解析】【分析】本题以玻利维亚图文资料为材料,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合作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注意需要从气候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东部平原地区雨林广布,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定居,人口分布少。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西部山地海拔较高,区域地处热带,西部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气候温凉,更适合居住,人口分布集中。【小问2详解】注意题
干要求从交通的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玻利维亚深居南美洲内陆,属于内陆国家,离海洋较远,无出海的港口;同时,穆通铁矿位于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三国交界地带,地理位置偏远,且加之雨林广布,交通闭塞,矿产资源难以外运;根据材料
可知,玻利维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少资金和技术建设通达的陆路运输网;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虽然有铁路、河流可外运,但铁路、内河航运等需经他国入海,协调成本高,难度大,所以长期没有得到开发。【小问3详解】对于我国而言,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大,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铁矿进口供应体
系,保障我国钢铁产业的铁矿供应,促进国内钢铁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该项目的建设有效促进了中国和南美洲国家地区的经济联系,树立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开拓国际业务。该项目依托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有利于拓展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布局。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
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