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共(19)页,195.94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2884d3d23c1257eb97bc0345e1a6a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启用前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二年级11月月考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
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1.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
的分解B.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C.模型构建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D.模拟实验法:探究膜的透性和性状分离比(抓小球)实验2.结合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利用Ⅰ、Ⅱ进行模拟实验,桶中小球数量可以不同,但每个桶中不
同的小球必须相等②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读取组合后必须放回③利用Ⅰ、Ⅱ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③,利用Ⅲ、Ⅳ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④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的误差.A.1B.2C.3D.43.某学生取甲、乙两纸盒
,准备若干写着“A”“a”的卡片,在甲中放入“A”“a”卡片各10片,摇匀,乙做同样处理,开始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纸盒分别代表了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B.可向甲盒中再增加两种卡片各10片,不影响统计结果C.将分别从甲、乙盒中取出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了雌、雄配子的
随机结合D.若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需再向甲、乙盒中各加入等量写着“B”“b”的卡片4.某学生取甲、乙两纸盒,准备若干写着“A”、“a”的卡片,在甲中放入“A”、“a”卡片各10片并摇匀;乙同样处理,开始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纸盒分别代表了雄性和雌性生
殖器官B.可向甲盒中再增加两种卡片各10片,不影响统计结果C.从两个纸盒中各取出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需再向甲乙纸盒中各加入等量写着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卡片5.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体内某个细胞连续变化的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
物B.丁细胞可能是卵细胞C.甲细胞中具有4个染色体组D.图示涉及两种分裂方式和至少三次细胞分裂6.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
,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
,一个没有放射性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7.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共同控制。已知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A.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9种B.取AaXBY植株的花粉通过离体培养所得植株都为纯合子C.该花色的遗传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D.若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占3/16,则雄株亲
本的基因型为AaXBY8.如图所示为某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解旋时会在解旋处呈现“叉子”的形状,称为复制叉。已知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核苷酸单链上。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DNA复制时有氢键的断裂,也有氢键的合成,整体而言,并
没有消耗能量B.该DNA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是前导链和后随链分别结合模板链形成的C.DNA聚合酶能将游离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DNA子链的脱氧核糖相连D.后随链合成不连续是因为参与该链合成的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移动方向相反9.某基因
(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则下列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①X层全部是只含14N
的基因②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3150个③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8∶1④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A.①B.①③C.②④D.②③④10.下列有关遗传分子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复制合成的一条子链中嘌呤和嘧啶数量相等B.mRNA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间氢键的断裂和形
成C.合成肽链一定以RNA为模板,但不一定发生在核糖体上D.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可以提高基因转录的速率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B.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
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12.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1、2、3依次表示mRNA、多肽链、核糖体B.相对于mRNA,核
糖体的运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一个mRNA可同时作为多种蛋白质合成的模板D.tRNA上的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是互补的13.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后代
,所以它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1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指比白化病发病
率高的原因是前者是显性遗传病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5.甜菜夜蛾幼虫啃食玉米
叶片后,玉米会释放出吲哚和萜类等物质吸引小茧蜂在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产卵寄生。为降低甜菜夜蛾幼虫对玉米产生的危害,人们喷施有机磷农药消灭甜菜夜蛾幼虫,但几年后药效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释放的吲哚、萜类等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它们可以调节种
间关系B.农业生产中,可利用化学信息素防治甜菜夜蛾幼虫,减少农药的使用C.有机磷农药诱导相关基因突变,使甜菜夜蛾个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D.为延缓农药药效下降,可以在不同年份交替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第II卷(非选择题)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
,共60.0分)16.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10000年前生活着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距今5000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距今约30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仍为长尾和中长
尾山鸡,乙区域全部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交配,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甲区域的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多样性。(2
)乙区域出现的短尾山鸡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出现短尾山鸡的原因______。(3)近些年,甲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和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
如表:中长尾鸡长尾鸡数量AB数量AB1980年800031%66%590038%59%1988年790029%57%605041%60%1997年590030%48%600040%57%2006年420031%3
2%595039%6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______。1997年时,长尾山鸡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为______。17.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
白眼雄果蝇(记为“W”)。W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期X染色体不分离。现就第一、二种可能进行讨论,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W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1)实验步骤:______
__。(2)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Ⅱ.若子代全是白眼,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3)进一步实验表明,亲代雌果蝇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发生了图示变化,起始密码子为A
UG。基因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填“a”或“b”)链中。18.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如图Ⅰ为同源区段,Ⅱ-1和Ⅱ-2分别为X和Y染色体的独立区段。果蝇的长翅
与残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雌、雄均有长翅和残翅的种群中选取一只长翅雌蝇与一只残翅雄蝇多次杂交,所得F1均为长翅。将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残翅占1/4且均为雄性。⑴果蝇的长翅与残翅这一相对性状中,_________
_____为隐性性状。⑵针对上述杂交现象,科学家认为控制果蝇翅型的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独立区段上;第二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欲验证上述判断是否正确,可利用种群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对果蝇相互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果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可明确基因的位置符合第一种可
能性;如果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可明确基因的位置符合第二种可能性。19.果蝇的红眼与朱砂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A、a)影响
某种色素的合成使果蝇眼色呈白色。现有一只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1)A、a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红眼对朱砂眼为_______性。(2)亲
本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杂合雌蝇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3)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蝇的
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史中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A.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均采用对比实验法,A正确;B.分离各种细胞
器常用差速离心法,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采用的是纸层析法,B错误;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采用了物理模型构建法,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采用了数学模型构建法,C正确;D.探究膜的透性和性状分离比(抓小球)实验都采用了模拟实验法,D正确。故选B。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的相关
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
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说明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解答】①利用Ⅰ、Ⅱ进行模拟实验,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说明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①正确;②利用Ⅰ、
Ⅱ、Ⅲ、Ⅳ进行有关模拟实验,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且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并搅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②正确;③利用Ⅰ、Ⅱ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③,即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利用Ⅲ、Ⅳ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③正确;④利用Ⅰ、Ⅱ、Ⅲ、Ⅳ进行有
关模拟实验,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的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相关知识,掌握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原理、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A.两个纸盒分别代
表了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A正确;B.可向甲盒中再增加两种卡片各10片,不影响统计结果,B正确;C.将分别从甲、乙中各取出的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D.若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需向另外两纸盒中各加入等量且适量写着“B”“b”的卡片,D错误。故选D。4.【答案】D【解
析】【分析】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纸盒、卡片和卡片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解答】A.甲、乙两个纸盒分别代表了雄性和
雌性生殖器官,A正确;B.向甲盒中再增加两种卡片各10片,A:a仍为1:1,所以不影响统计结果,B正确;C.从两个纸盒中各取出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表示受精作用,C正确;D.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需再向甲乙纸盒
中各加入等量写着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与写着"A""a"卡片大小要有差别,每次各取大小各一张卡片以模拟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D。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要求学生对于细胞分裂图像进行辨析及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
变化,解题关键在于同源染色体的分辨。【解答】A.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是初级卵母细胞,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A正确;B.丙细胞不
含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再结合乙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及其行为特点可推知: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与丙细胞同时产生的(第一)极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极体为
丁细胞所示,B错误;C.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甲细胞中具有4个染色体组,C正确;D.综上分析,图示涉及两种分裂方式(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和至少三次细胞分裂(一次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一次),D正确。故选B。6.【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A.若进行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会分开,因此四个细胞中有两个细胞都含有14C,另外两个细胞都含有32P,A
项错误;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可能含14C染色体和含32P染色体的数量相等,也可能只含14C,也可能只含32P等,可能不含14C和32P,B项错误;C.若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由于有丝分裂后
期,姐妹染色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随机的,因此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C项正确;D.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只复制一次,但细胞分裂两次,因此四个细胞中都有放射性,D项错
误。故选C。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计算能力【解答】A.由于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植物种群内有3种基因型,而等位基因B
和b位于X染色体上,在植物种群内有5种基因型,所以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3×5=15种,A错误;B.取AaXBY植株的花粉通过离体培养所得植株都属于单倍体植株,不是纯合子,B错误;C.该花色的遗传反映了基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
错误;D.由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占全部子代的(),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D正确。故选D。8.【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DNA复制方式、过程、条件、方向等知识,并能结合题干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A.DNA复制时有氢键的打开,需消耗能量,A错误;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每个DNA都由母链和子链组成,即DNA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是前导链和后随链分别结合模板链形成的,B正确;C.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核苷酸单
链上,这个过程中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DNA子链的脱氧核糖相连,C正确;D.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两条子链延伸方向相反,两条模板链上的D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特定的,后随链DNA聚合酶移动和解旋酶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后随链合成不连续,D正确
。故选A。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结构与复制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解答】①DNA是半保留复制,故复制3次,DNA总数是8个,其中含有14N的DNA为2
个(每个DNA均为一条14N链,一条15N链),其余6个均为15N的DNA(两条链均为15N)。因为14N15N的DNA密度比15N15N的DNA密度小,故X层应该为14N15N的DNA,Y层为15N15N的DNA,①错误;②一个
DNA中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那么胞嘧啶占15%,故胞嘧啶的碱基数为450个。复制3次一共得到8个DNA,这样需要的胞嘧啶数为450×7=3150个,②正确;③复制后的8个DNA一共含有
16条链,其中14N的链2条(分布在Z层),15N的链14条(分布在W层),因为该基因含有3000个碱基,故每条链的核苷酸数为1500,这样Z层的核苷酸数为1500×2=3000,W层的核苷酸数为1500×14=2
1000个,故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1,③错误;④复制得到的DNA所含有的碱基数都是相同的,那么氢键数也应该是相同的,X层有2个DNA,Y层有6个DNA,这样它们的氢键数之比即为DNA数之比,即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
Y层中含有的氢键数=1:3。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④正确。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
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A.DNA复制合成的一条子链中嘌呤和嘧啶数量不一定相等,A错误;B.mRNA的形成过程中即转录过程中,DNA模板链和mRNA之间形成氢键,之后mRNA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涉及氢
键的断裂,B正确;C.合成肽链一定以RNA为模板,也一定发生在核糖体上,C错误;D.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不可以提高转录的速率,D错误。故选B。11.【答案】B【解析】【解答】A、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
密码子编码,A错误;B、HIV的遗传物质为RNA,可以作为逆转录过程的模板合成DNA,B正确;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C错误;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互补的RNA,而不是相同
的RNA,且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D错误。故选:B。【分析】1、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
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2、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
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密码子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识记HIV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
,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分析题图: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1是mRNA,2是肽链,3
是核糖体。【解答】A.通过分析可知,图中1、2、3依次表示mRNA、多肽链、核糖体,A正确;B.相对于mRNA,核糖体的运动方向是从左向右,B正确;C.一个mRNA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相同的肽链合成,
C错误;D.tRNA上的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是互补的,D正确。故选C。13.【答案】C【解析】解:A、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后代,但是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B、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但基因突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D错误。故选:C。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
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
记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类型及特点,掌握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
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解答】A.遗传病发病率的高低取决于遗传病致
病基因在人群所有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例,A错误;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B正确;C.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C正确;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
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故选A。1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玉米释放出吲哚和萜类等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吸引小茧蜂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它们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A正确;B.农业生产中,可利用化学信息素防治甜菜夜蛾幼虫,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B正确;C.有机磷农药的使用不会诱导相关基因突变,而是起到选择作用,使抗药个体存活下来,会导致甜菜夜蛾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C错误;D.为延缓农药药效下降,可以
在不同年份交替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D正确。故选C。16.【答案】基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两个地区的山鸡产生不同的变异;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中长尾鸡960【解析】解:(1)甲区域内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
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2)短尾山鸡与其它山鸡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乙区域内出现的短尾山鸡是一个新物种。突变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因此乙区域出现了短尾山鸡。(3)生物进化的
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据表中数据可知,中长尾鸡的B基因频率变化明显,而长尾鸡的B基因频率变化不明显,因此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中长尾鸡。1997年时,长尾鸡共6000,其中A=40%,则AA=40%×40%=16%,基因型为AA的长尾山鸡数量为6000×16%=
960。故答案为:(1)基因(2)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两个地区的山鸡产生不同的变异;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3)中长尾鸡9601、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
。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
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识记现代
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等,并结合表格信息准确答题。17.【答案】(1)用W与多只白眼雌果蝇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2)子代中雌果蝇全是红眼(3)GUC;UUC;b【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
能力,理解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题干信息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对某些遗传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解答】(1)本题应从分析W果蝇出现的三种可能原因入手,推出每种可能下W果蝇的基因型,从而
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分析题干可知,三种可能情况下,W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RY、XrY、XrO。因此,本实验应M果蝇与多只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2)结果预测:Ⅰ.XRY与XrXr杂交,若子代雌性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性果蝇全部为白眼,则为
环境引起的表现型改变;Ⅱ.XrY与XrXr杂交,若子代全部是白眼,则为基因突变引起的表现型改变;Ⅲ.XrO与XrXr杂交,若没有子代产生(XrO不育),则为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没有分离。(3)进一步实验表明,结合
基因的碱基序列示意图知,亲代雌果蝇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发生了图示变化,起始密码子为AUG。基因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变为UUC。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b链中。18.【答案】(1)残翅(2)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X、Y染
色体的同源区段上(3)残翅雌性与长翅雄性;雌性果蝇均是长翅,雄性果蝇均是残翅;雌性果蝇有长翅和残翅,雄性果蝇均是长翅(或雌性果蝇均是长翅,雄性果蝇有长翅和残翅;或雌性果蝇有长翅和残翅,雄性果蝇有长翅和残翅)【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
对知识点的理解和信息分析能力、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判断能力,能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解答】(1)一只长翅雌蝇与一只残翅雄蝇多次杂交,所得F1均为长翅,果蝇的长翅与残翅这一相对性状中,残翅为隐性性状。(2)针对上述杂交现象,科学家认为控制果蝇翅型的等
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独立区段上;第二种可能性是: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3)若欲验证上述判断是否正确,可利用种群中表现为残翅雌性与长翅雄性的多对果蝇相互杂交
,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果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为雌性果蝇均是长翅,雄性果蝇均是残翅的结果,可明确基因的位置符合第一种可能性;如果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为雌性果蝇中有长翅和残翅,雄性果蝇均为长翅的结果,可明确
基因的位置符合第二种可能性。19.【答案】(1)常;显(2)AAXBY;4;2/3(3)红眼、朱砂眼和白眼;4:3:1【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记忆并理解孟德尔定律和一些基本的遗传题解题方法。【解析】(1)白眼的性状与性别无关,故填常染色体。F
1中新出现的性状为朱砂眼,所以红眼对朱砂眼为显性性状。(2)综合第一题的判断和F1的表现型,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F2杂合雌蝇有以下4种基因型:AAXBXb,aaXBXb,AaXbXb,AaXBXb,杂合雌蝇中红
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2/3。(3)F2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与F1相同,所以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蝇的表现型为红眼、朱砂眼和白眼,其比例仍是4:3:1。故答
案为:(1)常;显(2)AAXBY;4;2/3(3)红眼、朱砂眼和白眼;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