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天津市南开区翔宇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共(22)页,1.094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1251cf0c436e3f2212d68b591f6e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南开翔宇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检测九年级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段描写所含的物理意义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船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B.
以船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C.以流水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D.以流水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B
、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是运动的,故A正确、B错误;CD、文中没有指出水是否流动,无法直观的看到山与流水位置的改变,故CD说法不确切,故CD错误.2.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
是()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A、一层楼的高度在3m
左右,普通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故A错误;2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cm左右,即1.8dm左右,故B错误;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故C正确;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即1600mm,故D错误.故选C.【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
识对物体物理量进行合理估测的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3.图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图甲中足球在水平草坪上滚动B.图乙中物块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C.图丙中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D.图丁中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
斜面匀速下滑【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可知,本题考查判断物体所受到的力以及力的示意图是否正确.根据力的产生条件,要明确物体受几个力,每个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据此逐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足球在水
平草坪上滚动,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作用点均在足球的重心上,而图中缺少摩擦力的示意图,故A错误.B.由于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相对静止,所以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也
不受推力的作用,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图中多了摩擦力和推力的示意图,故B错误.3C.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作用点在物体重心,因为斜面是光滑的,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C正确.D
.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物块受到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由于物块下滑,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应该平行于斜面向上,而图中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了,故D错误.故答案为C.4.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
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
;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乙丙带异种电荷,所以丙带负电,故D正确.【点睛】(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从A带正电开始依次判断其它物体的带电情况.5.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
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4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
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电流、电阻图象,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到“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规律。【详解】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电阻,纵坐标表示电流,因此得到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图象是个反比例函数图象,因此说明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
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故可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故C正确。故选C。6.热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要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热敏电阻
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要求温度升高时电表示数减小,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热敏电阻与R0并联,电流表测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小,干路电流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B.热敏电阻与R0并
联,电流表测热敏电阻的电流,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小,由IUR=可知,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5C.已知热敏电阻与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已知热
敏电阻与R0串联,电压表测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变小,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7.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车运动的速度增大,则
它的惯性也随之增大B.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向左倾倒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与物体
是否运动、运动的速度以及是否受力无关,故A错误;B.由于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右倾倒,故B错误;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6故选C。8.电工维修电路有时需要带电操作,如图所示.以下操作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A.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B.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C.丙站在
地上仅接触火线D.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属于双线触电,A不符合题意.B.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时没有电流流过人体,不会触电
,B符合题意.C.丙站在地上仅接触火线时,人与大地形成通路,由电流流过人体,会发生触电,C不符合题意.D.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属于双线触电,D不符合题意.9.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明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闭合开关S0,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线AB水平
向右运动.要使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将A、B两端对调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7D.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答案】D【解析】【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
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据此可以判断即可。【详解】A.将A、B两端对调,运动方向不变,A错;B.将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减小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B错;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将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C错;D.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只改变一
个影响因素(磁场方向),运动方向改变,D正确。10.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B.当乙两端电压为1V,其电阻值为0.4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4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3V
D.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5A【答案】C【解析】【分析】8【详解】A.通过看图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A错误;B.当乙两端电压为1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根据R=UI计算得知,其电阻值为2.5Ω,B错误;C.甲和乙串联,电流
为0.4A时,甲两端的电压为2V,乙两端的电压为1V,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3V,C正确;D.甲和乙并联,电压为1V时,甲的电流为0.2A,乙的电流为0.4A,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6A;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11.现有密度分别为()1212,的两种液体,质
量均为0m,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12122+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123+C.按要求配制后,剩
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021m−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2011m−【答案】ABD【解析】【分析】【详解】AB、由题知,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
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设所需每种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总体积为2V,由ρmV=可得,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ρ1V,m2=ρ2V;则混合液体的总质量为m=m1+m2=ρ1V+ρ2V,所以,混合液体的密
度为1212222VVmVV++===,故AB错误;9CD、因为原来两液体的质量相等(质量均为m0),且ρ1<ρ2,所以,由mV=可知,原来两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1>V2,即质量相等的两液体,密度为ρ2的液体体积较小;要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且是等体积混合,则
密度为ρ2的液体全部用完,密度为ρ1的液体有剩余,则取用每种液体的体积均为022mVV==,所以,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0101010221mmmVmm=−=−=−剩,故C正确,D错误;12.如图为某同学
实验时所用电路,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50Ω,定值电阻R0为10Ω.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操作正确并保证电路各器材安全,则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0.6A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VC.滑动
变阻器的最小功率是0.5WD.电阻R0的最大功率是0.6W【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1)∵电源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根
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为3V,电路中的电流最大,10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表的最大示数:Imax=max03V=10ΩUR=0.3A,故A错误;(2)当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为:R总=R+R0=50Ω+10Ω=60Ω,则电路中的电流:Imin=6V=60ΩUR
总=0.1A,电压表最小示数为:URmin=IminR0=0.1A×10Ω=1V,故B正确.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为I,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R=(U﹣R0I)I=UI﹣R0I2=6V×I﹣10Ω×I2,功率是关于电流的二次函数,功率有最大值,并且在I=0.3A时功率最大,
由上分析可知:电流的变化范围是:0.1A~0.3A,所以最小值为:Pmin=6V×I﹣10Ω×I2=6V×0.1A﹣10Ω×(0.1A)2=0.5W.故C正确;电阻R0的最大功率为:P0max=I2R0=(0.
3A)2×10Ω=0.9W.故D不正确.故选BC.13.如图甲所示是某电子称原理图.托盘与弹簧相连,滑片P固定在弹簧上并能随弹簧的伸缩上下滑动,R11是一根长010cmX=的均匀电阻丝.空盘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上端,称量最大值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下端.R最大阻
值40mR=,电源电压恒为3V.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质量表”是用电压表改装的B.空盘时,闭合开关S,电路电流为00.3A,R的阻值是10C.称量最大质量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0.9WD.已知该弹簧压
缩的长度L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开关S闭合后,在托盘中放入重为G的物体时(50N)G,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5mGRX【答案】ACD【解析】【分析】【详解】A.由甲图可知,质量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是由电流表改装的,故A错误.B.空盘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上端,闭合开关S,电路为R0的简单电
路,由欧姆定律可得:03V10Ω0.3AURI===,故B正确.C.由题知,R是一根长10cm的均匀电阻丝,称量物体质量最大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下端,电阻R0与R的最大阻值串联,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电路消耗的
总功率:()220m3V0.18W10Ω40ΩUPRR===++,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1cm/N5LkF==,12当放入重为G的物体时,弹簧被压缩的长度:1GLLF=,因为电阻丝是均匀的,连入电路中R的阻值与接入的电阻丝长度成正比,所以
mmm1000RRGRGLRLkXFXX===,1cm/N5k=,则m05GRRX=,故D错误.三、填空题14.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答案】(1).相互的(2).运动状态【解析】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详解】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是由于手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水会给手一个向
前的力;即手和水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1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N;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
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____N.【答案】(1).30(2).30【解析】【分析】13【详解】甲图中推力在B上,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平衡
,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30N.以AB为研究对象,AB一起匀速直线运动,A物块受桌面的摩擦力为30N;乙图中推力作用在A上,此时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所以A所受的摩擦力仍为30N.16.某家庭电能表标有“3000r/kW?h
”字样.若该家庭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1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空调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kWh,空调的电功率是______________W.【答案】(1).0.02(2).1200【解析】【分析】【详解】“3000r/kW•h”表
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就转过3000r,转盘转60r空调消耗的电能:60kW?h0.02kW?h3000W==;空调的电功率:0.02kW?h1.2kW1200W1h60WPt====.17.华为某款手机锂电池上面标明电压为3.7V,容量为3000mAh,则它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
为______J;该手机的待机电流为15mA,则该手机最长待机时间为______h【答案】(1).39960(2).200【解析】【分析】【详解】充电电流所做的功即储存的电能为:WUIt==3.7V×3000×10-3A×3600s=39960J.该手机最长待机
时间为:3000mAh200h15mAQtI===.18.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1A和2A的示数之比为3:2,则1R和2R的阻值之比为____________,1R和2R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_____.14【答案】(1).2:1(2).1:2【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看出电路为并联电路,A1测干路电流I,A2测R2支路电流I2,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比为3:2,则122232122IIIII−−===,根据并联电路的比例关系122112IRIR==,所以R1和R2的阻值之比:1221RR=;根据P=I2R可
得,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2211111222222121:221PIRIRPIRIR====()();故R1和R2的阻值之比为2:1,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2.【考点定位】并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的比例关系19.某粮仓堆放了体
积为30mV的稻谷,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薛悟理同学先测得空桶的质量为kgom,再用这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其总质量为1kgm;将稻谷全部倒出,再装满一桶水,测其总质量为2mkg.已知水的密度为
30kg/m,则水桶的容积为_________3m;这堆稻谷的质量为________kg.(用题中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答案】(1).200mm−(2).()100020mmVmm−−【解析】【分
析】【详解】装满一桶水时,桶中水的质量:m水=m2kg﹣m0kg,由mV=可得水桶的容积:32020300kgkgmkg/mmmmmmVV水水水−−====;装满一桶稻谷,桶内稻谷的质量为:m谷=m1kg﹣m0kg,15桶中装满一桶稻谷时,其体积等于
水桶的容积,3200mmmVV−==谷;稻谷的密度:310100320200kgkgkg/mmmmmmmmmVmm−−===−−谷谷谷,所以稻谷堆的质量为:()10033100002020kg/mmkgmmVmmmVVmmmm−−===−−谷谷总.四.
综合题20.某电热水器的铭牌如下表所示,现将水箱装满水,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把水从20℃加热到60℃.已知c水=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求:型号×××额定电压220V加热功率2000W频率50H
z水箱容量50kg(1)水吸收的热量(2)加热所需要的时间.【答案】(1)8.4×106J(2)4200s【解析】【分析】【详解】(1)水吸收热量为:Q吸=cm△t=4.2×103J/(kg•℃)×5
0kg×(60℃﹣20℃)=8.4×106J.16(2)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且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Q吸=Q放=W=Pt=8.4×106J,需要加热时间:68.410t4200702000WJsm
inPW====.答:(1)使水温由20℃升高到60℃,水需要吸收8.4×106J的热量;(2)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电热丝需加热70min.21.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飘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
完成实验.(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
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_______,茄子块的密度________.(均选填“偏大”或“
偏小”)【答案】(1).水平台(2).零刻度线(3).左(4).21mVV=−(5).偏小(6).偏大【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时,应先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天平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然后测出水和物体的总体积,两者之差就是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可以用密度公式mV=求出.(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
导致茄子块体积偏小,再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解答:(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向右偏,所以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2)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水的体积V1,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所以
茄子17块的体积为21VVV=−,茄子块的密度为21=mmVVV=−;(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总体积偏小,从而导致茄子块体积偏小,根据公式mV=可知,体积V偏小,会导致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水平台(2).零刻度线(3).左(4).21=
mVV−(5).偏小(6).偏大【点睛】测固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比较基本的实验,本题考查用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以及密度的计算,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难点是第三问茄子块密度的判断.22.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如图1为该小组连接的实物图.(1)请指出实物图1连接的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请你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填写本次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
_____(3)该小组又利用这个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3).18(4).2
.5V(5).0.625W【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甲可知,电流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故错误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在金属杆上,没有按“一上一下”的方式串联在电路中,故错误是:滑动变阻器
接线柱接错.(2)由图乙可知,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24A,由图丙可知,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示数为2.3V,由欧姆定律得,小灯泡的电阻:R=2.30.24UVIA=≈
9.6Ω.实验表格如下:(3)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的额定电压2.5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5A=0.62
5W.点睛:(1)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滑动变阻器要按“一上一下”串联接入电路;不能同时接在金属杆上;(2)根据电表选择的量程确定其分度值正确读数,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小灯泡的电阻;(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根据
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为10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答案】(1)6V;
(2)20Ω19【解析】【分析】【详解】解:(1)当变阻器滑片P移动到a端时,仅电阻R1接入电路,电流为I1=0.6A,电源电压为U=I1R1=0.6A×10Ω=6V(2)当变阻器滑片P移动到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2最大,
R1与R2串联,通过电路中的电流I=0.2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R=4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RUI=4V0.2A=20Ω24.某同学要测出一个电压约为40V的电源电压(电压保持不变),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待测电源;一块电压表(量程0-15V);四个阻值已知的电阻,分别为R1
(100Ω)、R2(150Ω)、R3(200Ω)、和R4(4kΩ);一个开关及若干导线,请合理选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精确测出电源电压.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3)写出
电源电压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答案】(1)(2)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3)电源电压U=1211RRUR+或(U=3U1)【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中需要考虑电压表的
量程,无论电压表测量哪个电阻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都不能超过2015V,因此选用1R、3R两个电阻串联,则电路中的电流1340210020015UVIARR===++,则电阻1R上的电压为11210013.315UIRAV==,不超过15V,若选用用1R、2R两个电
阻串联,则电路中的电流1240410015025UVIARR===++则电阻1R上的电压为1141001625UIRAV===,超过15V,故不能选用1R、2R两个电阻串联;若选用用1R、4R两个电阻串联,尽管电阻1R上的电压也不超过15
V,但是指针偏转角度较小,不容易读数,因此因此选用1R、3R两个电阻串联最合适,设计的电路图如下图,(2)测量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的示数1U,(3)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则1131UURRR=+,则电源电压的表达式1311
RRUUR+=,25.某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先后做了如下两次实验:实验一:将重为G的物块A放在一水平溥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0;实验二:再将上述木板一端垫起,构成
一个长为s、高为h的斜面;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物块A,使它在斜面上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请你结合实验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如下问题(阅读图丙)21(1)画出物块A在斜面上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FN的示意图;(2)
求出物块A对斜面的压力FN.【答案】(1);(2).【解析】解:(1)物块A在斜面上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FN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竖直向下,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压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即为其压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设物块在平面和斜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分别
为f0和f,由W总=W有+W额得,F1s=Gh+fs,所以,f=,由题意可知,f=μFN,f0=F0=μG,综上可得FN=.答:(1)见解答图;(2)物块A对斜面的压力FN为.点睛: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压力的大小计算,难点在第(2)小题,关键是利用好题目中的f=μFN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