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共(34)页,1.47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a4653736d3329edbd20456e92db290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组合是①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由于具有蛋白质和核酸②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④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B.由于病毒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病毒必须营寄生生活C.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受精卵D.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
基础是细胞代谢3.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A.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D.核糖.葡萄糖.糖原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C.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D.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5.在小白鼠和小麦体内,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H
、O、N和OB.C、H、O、N和HC.O和CD.C和О6.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花生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B.由图可知小麦种子中还原糖含量最高C.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呈蓝色D.三种干种子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7.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接着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
岛素和一个C肽(如图所示)。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A.参与形成﹣COOH和﹣SHB.参与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C.参与形成﹣SH和﹣OHD.参与形成﹣NH2和﹣COOH8.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
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测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预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后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
形虫,虽将会反复进行数次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推测理由:①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
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A.a~④B.b~③C.c~②D.d~①9.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②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一定含线粒体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所有的真核生物一定含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每个层次⑤将
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A.全部不正确B.有一个正确C.有两个正确D.有三个正确10.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
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11.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
)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①②
,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12.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上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A.1B.2C.3D.413
.下图中的新鲜土豆块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块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块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块的数量有限D.为保
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14.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ADP转化为ATP需要Pi、酶、腺苷、能量B.人体细胞内储存大量的ATPC.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D.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
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15.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B.Ⅱ阶段幼根细胞
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C.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16.关于马铃薯叶的细胞呼吸中[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组合中,最准确的是①只来源于葡萄糖②只
来源于丙酮酸③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④用于生成水⑤用于生成酒精⑥用于生成乳酸A.无氧呼吸:①④B.无氧呼吸:②⑥C.有氧呼吸:③④D.有氧呼吸:①⑤17.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
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时间(分钟)温度123454℃000.10.20.310℃0.21.01.93.14.020℃0.41.32.23.34.535℃071.42.84.45.055℃00.10.20.30.4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B.表中数据可以
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厌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厌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18.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A.该实验表明,温度、
光照强度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和2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同C.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D.该植物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
中生长较慢19.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y-x)g可代表()A.呼吸作用消耗的养料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C.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D.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
制造量20.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则c→d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B.若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变化,则c→d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C.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起作用D.子细胞可能分化形成组织21.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
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进入c过程后的细胞,细胞内酶活性降低,但含水量增加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相同C.b过程是一个持久性的变化过程D.a过程
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要经历22.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①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②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细胞③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并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④检
测CO2产生的多少可以使用重铬酸钾,看产生灰绿色的时间长短⑤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A.①③④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二、填空题23.下图是细胞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1)图甲、乙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A.玉米的叶肉细胞B.酵母菌C.蓝藻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说明A具有_______________。(3)细胞能将代谢废物及多余的物质从
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并从周围吸收所需营养物质,体现了图丙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4)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K+出入细胞的速率和相关条件的关系的是()A.B.C.24.下面是一些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实验材料与图形:(1)如用甲、菠菜的绿叶;乙、紫色洋葱;丙、鸡肝研磨液
;丁、酵母菌这些实验材料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或酶具有催化性)”、“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你认为选用的实验材料最好是______(填代号)。提取叶绿体色素时,
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______;如果已制得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部位是洋葱的____,该处细胞大多处于
A图中的______时期,A图中的______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观察时如果装片中材料位于通光孔的左侧,那么应将装片向_________侧移动。实验操作中压片步骤目的是_________。(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B图为实
验过程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的原生质层由其中的______组成(填相应序号),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_____.25.某同学取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进行了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pH为7的
条件下,取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分别保温在0℃、30℃、60℃、90℃的恒温水浴锅中,再滴加2滴肝脏研磨液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温度37℃的条件下,取等量研磨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再滴加盐酸或氢氧化钠改变各试管pH分别为3、5、7、9,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少量研磨液分别加入pH分别为3、5、7、9的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保持37℃的温度,结果如图中B曲线所示。改变某些因素后重复上
述实验,得到曲线A。则改变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④是在真核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具体场所)进行。(2)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
____________(代号表示)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暗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代号表示)受阻。(3)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除了糖以外,还有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号表示)。(4)书写光合作用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27.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一中的A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
____细胞,判断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期。该时期细胞中核DNA、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量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一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二中曲线的哪一段?________________。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条。B图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移向两极的
染色体形态数量______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3)用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28.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_能力
和__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2)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3)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的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
________________。(5)若D细胞发生癌变,则此细胞在体内易分散和转移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生物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组合是①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由于具有蛋白质和核酸②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④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①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产生后代,①错误;②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②正确;③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③正确;④病
毒属于生物,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④错误。故选D。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B.由于病毒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病毒必须营寄生生活C.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受精卵D.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成成体,所以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分化,A正确;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故必须营寄生生活,B正确;C、在子女与父母之
间充当遗传物质“桥梁”作用的是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C错误;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D正确。故选C。3.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
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A.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D.核糖.葡萄糖.糖原【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存在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RNA的存在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详解】
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的糖是核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的糖是葡萄糖;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是乳糖、糖原等。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易错点: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可以合成葡萄糖,但葡萄糖
参与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C.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D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A正确;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正确;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
来,C正确;D、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由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意义及科学发展历程。5.在小白鼠和小麦体内,基本的化学元素
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A.C、H、O、N和OB.C、H、O、N和HC.O和CD.C和О【答案】A【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C、H
、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据此答题。【详解】在小白鼠和小麦体内,基本的化学元素是C、H、O、N,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6.实验
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花生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B.由图可知小麦种子中还原糖含量最高C.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呈蓝色D.三种干种子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答案】A【解析】【分
析】【详解】A、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观察,A正确;B、由图可知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最高,而淀粉是非还原糖,B错误;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不需要加热,C错误;D、由图可知,三种干种子中花生的脂肪含量最高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小麦的淀粉含量最高,D错误。故选A。7.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接着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岛素和一个C肽(如图所示)。胰岛素原
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A.参与形成﹣COOH和﹣SHB.参与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C.参与形成﹣SH和﹣OHD.参与形成﹣NH2和﹣COO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题图,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被水解,其中的肽键断裂,二硫键不变,则肽键断裂后形成的氨基和羧基中的H来自
水,故ABC错误,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
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测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预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后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将会反复进行数次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
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推测理由:①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A.a~④B.b~③C.c~②D.d~①【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细
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是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然后分析预测的现象和推理。【详解】A、失去核的变形虫,能暂时伸出伪足,细胞核不会再生,细胞会死亡,预期的现象错误,细胞核不能再生,推理错误,A错误;B、
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原因是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细胞最终死亡,预期现象推理都正确,B正确;C、失去细胞核的变形虫不进行细胞分裂,没有核的细胞不具备分裂的能力,预期的现象和推理都错误,C错误;D、除去细胞核以后细胞质短时间内可以持续
其生命活动,但细胞不能进行分裂,没有细胞核细胞不能进行分裂,预期现象推理都错误,D错误。故选B。9.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②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一定含线粒体③没有细胞结构的
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所有的真核生物一定含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每个层次⑤将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A.全部不正确B.有一个正确C.有两个正确D.有三个正确【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①叶绿体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①错误;②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②正确;③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③错误;④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
次,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④错误;⑤用菲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条件是水浴加热,因此将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该样液中不一定不含有还原糖,⑤错误;⑥双缩脲试剂检测含有肽键的化合物,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
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蛋白质和还原糖的检测方法,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等,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是解题的关键。10.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
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植物细胞,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当外界环境的浓度比细胞液总的浓度时,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为出现质壁分离现象。A是指细胞壁的长度,B指原生质层的长度,当该细胞
失水时,失水程度不同,A几乎不变,但B会变小程度不同,所以B/A值将变小值也不同,可见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详解】A、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差,所以A基本保持不变,A正确;B、40%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因此植物细胞继续渗透失水,原生质层逐渐收缩变小,同时因为A值基本
保持不变,所以B/A值将变小,B正确;C、B/A值较小,说明失水较多;B/A值较大,说明失水较少,C正确;D、A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B代表原生质层的长度,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11.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
复原的程度;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答案】
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
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详解】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①正确;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②正确;细
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容易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③错误;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④正确;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⑤正确;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才能出现质壁分离,⑥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
键是:明确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必须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且为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再根据题意作答。12.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上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
斑块个数是()A.1B.2C.3D.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碘液遇淀粉变蓝,琼脂块上如出现蓝色斑块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唾液含唾液淀粉酶,煮沸或与酸混合,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不能被水解,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
能催化淀粉水解,所以圆点1、2、3遇碘液均变蓝;圆点4中淀粉会被水解,遇碘液不变蓝。综上分析,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13.下图中的新鲜土豆块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块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
土豆块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块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通过实验研究酶的作用,先分析题图了解实验的原理和
过程,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详解】A、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A正确;B、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过氧化氢酶的数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催化作用增强,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B正确;
C、酶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可以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过氧化氢是有限的,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D正确。故选C。【点睛】14.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ADP转化为ATP需要Pi、酶、腺苷、能量B.人体细胞
内储存大量的ATPC.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D.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合成ATP的水解反应式ADP+Pi+能量ATPATPADP+Pi+能量所需酶ATP合成酶
ATP水解酶能量来源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能量去路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生物体的需能部位【详解】A、ADP转化为ATP需要Pi、酶、能量,不需要腺
苷,A错误;B、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消耗后可由ADP迅速转化形成,B错误;C、蓝藻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C错误;D、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D。15.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
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C.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答
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水稻水淹过程中无氧呼吸强度的变化情况。【详解】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无氧呼吸速率升高,故A正确。Ⅱ阶段幼根细胞
的有氧呼吸速率降低和无氧呼吸速率升高,B错误。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酒精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故C错误。故选D。16.关于马铃薯叶的细胞呼吸中[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组合中,最准确的是①只来源于葡萄糖②只来源于丙酮酸③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④
用于生成水⑤用于生成酒精⑥用于生成乳酸A.无氧呼吸:①④B.无氧呼吸:②⑥C.有氧呼吸:③④D.有氧呼吸:①⑤【答案】C【解析】【分析】马铃薯的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马铃薯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详解】马铃薯叶的细
胞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
个[H],丙酮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6个O2结合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正确的组合是:有氧呼吸,③④,C正确。A、B、D错误。【点睛】本题首先要确定出马铃薯叶细胞是什么呼吸方式,要与
马铃薯块茎区分开。再者就是要熟练掌握并运用有氧呼吸的过程。17.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
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时间(分钟)温度123454℃000.10.20.310℃0.21.01.93.14.020℃0.41.32.23.34535℃0.71.42.84.45.055℃00.1
0.20.30.4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厌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厌氧呼吸,随着实验的
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所以需要在实验开始时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这样就是为了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A正确;B、为了测得酵母菌的无氧呼
吸强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推测,所以表中记录的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B正确;C、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知道,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生成量逐渐增加,即无氧呼吸强度逐渐增强,超过一定温度,酶活性降低,无氧呼吸速率减慢,C正确;D
、从表中数据可知35℃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多,所以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发酵,但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会逐渐被消耗减少,所以二氧化碳是释放量会逐渐减少,D错误;故选D。18.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图
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A.该实验表明,温度、光照强度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和2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同C.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D.
该植物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中生长较慢【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表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温度;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15℃和25℃的环境中净光合速率相等,有机物的积累量相同;在一定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超过这个范围,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曲线表示15℃、光照强度为4时净光合速率可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最快。【详解】A、该实验表明,温度、光照强度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A正确;B、当光照
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和25℃的环境中的两条曲线重合,说明净光合速率相等,即积累有机物的速率相同,B正确;C、温度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呼吸作用,光照强度为0时测得的数值可表示呼吸速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植物的呼
吸速率逐渐增强,C正确;D、据图可知,在15℃时的净光合速率比35℃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高,且15℃时的光饱和点也比35℃条件下低,说明该植物适宜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中生长,D错误。故选D。19.从
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y-x)g可代表()A.呼吸作用消耗的养料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C.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D.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制造量【答案】C【解析】【
分析】1、经过光照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重量增加,且都在相同的呼吸速率下,y一定比x要重。2、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呼吸作用消耗量可表示为(y-z)g。3、下午4:00到晚上1
0:00呼吸作用所用去的有机物的量是(y-z)g,上午10:00到下午4:00一个叶圆片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量也是(y-z)g。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故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总量y-x+y-z=(2y-x-z)g。【详解】A、M的条件为黑暗6小时,下午4
时叶圆片质量为y克,晚上10:00时质量为z克,质量减少量为呼吸作用消耗的养料,是(y-z)g,A错误;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本题看不出,B错误;C、上午10时叶圆片质量为x克,一直处于光照条件下,下午4时质量为y克,质量增加的就是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为(
y-x)g,C正确;D、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6小时的呼吸为(y-z)g,6小时的净光合为(y-x)g,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制造量y-x+y-z=(2y-x-z)g,D错误。故选C。20.下列有关有丝分裂
(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则c→d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B.若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变化,则c→d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C.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起作用D
.子细胞可能分化形成组织【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则ab表示分裂间期,bc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后和末三个时期,cd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则ab表示分裂间期,bc表示有丝分
裂的前、中期,cd是着丝点分裂,de表示后末期。【详解】A、若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则c→d表示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A错误;B、若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变化,则c→d表示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属于有丝分裂的末
期,B正确;C、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bc段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在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正确;D、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去路是继续分裂或者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D正确。故选A。21.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进入c过程后的细胞,细胞内酶活性降低,但含水量增加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相同C.b过程是一个持久性的变化过程D.a过程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要经历【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该过程细胞的
数目增多,但细胞的种类不变;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细胞的数目不变,但细胞的种类增多;c表示细胞衰老、凋亡过程。细胞衰老后,细胞内的酶活性逐渐降低,含水量减少,细胞体积变小,A错误;B、⑤⑥⑦细胞均由同一个受精
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因此细胞中的核基因都相同,但⑤⑥⑦细胞都是细胞分化形成的,即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B正确;C、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C正确;D、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要经历2n→4n→2n,D正确。
故选A。22.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①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②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细胞③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并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④检测CO2产
生的多少可以使用重铬酸钾,看产生灰绿色的时间长短⑤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A.①③④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3、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在高温条件下失去活性。4、检验
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看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短。【详解】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的溶解度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①错误
;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②正确;③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在高温条件下失去活性,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不会出现大量气泡,③错误;④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看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短,④错误;⑤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
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用琼脂块模拟细胞,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自变量,⑤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23.下图是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1)图甲、乙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A.玉米的叶肉细胞B.酵母菌C.蓝
藻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说明A具有_______________。(3)细胞能将代谢废物及多余的物质从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并从周围吸收所需营养物质,体现了图丙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4)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
K+出入细胞的速率和相关条件的关系的是()A.B.C.【答案】(1).A(2).(一定的)流动性(3).选择透过性(4).A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乙中:①是叶绿体、②是线粒体、③是染色质、④是内质网、⑤是液泡、⑥是高尔基体;图丙是生物膜结构,A是磷脂双分子
层,B是蛋白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图甲和图乙分别含有大液泡和叶绿体,是成熟的植物细胞,A、B、C、D中只有A是成熟的植物细胞。(2)由于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A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说明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分析题图可知,图丙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细胞膜的功能是:①将细胞内物质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功能;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并从周围吸收营养物质,体现了图丙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
胞,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4)A、钾离子的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能量和载体.A曲线中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活性,酶都有一个最适的温度,所以在最适温度下,细胞获得的能量最多,运输速率就大,A正
确;B、B曲线表示与氧浓度的关系,在氧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提供能量,随氧浓度的增加能量越来越多,运输速率越来越大,但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有一个最大值,B正确;C、主动运输与细胞外的溶液浓度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故选AB。【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物质跨膜运输等,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把知识点归纳整合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上,便于理解和应用。24.下面是一些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实验材料与图形:(1)如用甲、
菠菜的绿叶;乙、紫色洋葱;丙、鸡肝研磨液;丁、酵母菌这些实验材料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或酶具有催化性)”、“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你认为选用的实验材料最好是__
____(填代号)。提取叶绿体色素时,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______;如果已制得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在进行“观察植物
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部位是洋葱的____,该处细胞大多处于A图中的______时期,A图中的______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观察时如果装片中材料位于通光孔的左侧,那么应将装片向_________侧移动。实验操作中压片步骤目的是_________。
(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B图为实验过程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的原生质层由其中的______组成(填相应序号),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_____.【答案】(1).甲、丙、乙(2).碳酸钙和二氧化硅(3).层析液及
没及滤液细线(4).(根尖)分生区(5).e(6).c(7).右(8).使细胞分散开来(9).①②③(10).降低【解析】【分析】【详解】(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需要材料含有较多的光合色素,所以新鲜的菠菜绿叶比较合适;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
的分解(或酶具有催化性)需要过氧化氢酶,肝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过氧化氢酶,材料是鸡肝研磨液;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材料的要求是细胞能够进行有丝分裂,所材料是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如果已制得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说明层析时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导致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
。(2)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在分生区较多,因此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部位是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因此分生区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间期(e);细胞周期中中期(c)染色体形态、数目比较稳定,是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如果装片中材料位于通光孔的左侧,那么应将装片向右侧移动。制作装片时,压片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来。(3)原生质层是由①细胞膜、②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③液泡膜组成;由于B图为实验过程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说明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细胞正在吸水,所以吸水力逐渐降低。25.某同学取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进行了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pH为7的条件下,取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分别保温在0℃、30℃、60℃、90℃的恒温水浴锅中,再滴加2滴
肝脏研磨液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温度37℃的条件下,取等量研磨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再滴加盐酸或氢氧化钠改变各试管p
H分别为3、5、7、9,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少量研磨液分别加入pH分别为3、5、7、9的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保持37℃的
温度,结果如图中B曲线所示。改变某些因素后重复上述实验,得到曲线A。则改变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能高温下过氧化氢会大量分解(或答没有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等,)(2).不能,控制pH之前H2O2已在酶的催化下分解(3).肝脏研磨液的量,或温度等(4).同一种酶的最适pH值是一定的,不会由于酶的浓度、温
度等的不同而改变【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问题,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学
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实验组:经过处理的对象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对象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
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在底物的量充足时,随着酶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即缩短到达化学反
应平衡点的时间,但酶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详解】(1)过氧化氢稳定性较差,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为氧气和水,随着温度升高其分解速率加快,且在高温下过氧化氢会大量分解。因此在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中,在pH为7的条件下,分别控制不同的温度,
再滴加2滴肝脏研磨液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需要先控制好pH。如果取等量研磨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再滴加盐酸或氢氧化钠改变各试管pH为3
、5、7、9,则控制pH之前H2O2已在酶的催化下分解,会引起实验误差,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据图可知,改变某条件后,在不同的pH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剩余量增加,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减慢。改变的因素可能是肝脏研磨液的量,或温度等。过氧化氢的含量在最低点
所对应的pH值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会由于酶浓度温度等的不同而改变,所以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
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6.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被称为__
______________,④是在真核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具体场所)进行。(2)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代号表示)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
产,其原因是暗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代号表示)受阻。(3)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除了糖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号表示)。(4)书写光合作用反应式_______
____________。【答案】(1).CO2固定(2).线粒体内膜(3).①(4).②(5).Ⅱ与V(6).Ⅲ与Ⅶ(7).【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过程①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O2的固定,过程②是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过程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
阶段,过程⑤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物质Ⅰ是光反应产生的[H],物质Ⅱ与Ⅴ都是氧气,物质Ⅲ与Ⅶ都是二氧化碳,物质Ⅳ是有氧呼吸产生的[H],物质Ⅵ是ATP。【详解】(1)据图分析,图中过程①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O2的固定,过程④是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
内膜。(2)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干旱引起叶的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暗反应中过程①CO2的固定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导致暗反应中过程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
阻。(3)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除了糖以外,还有光反应产生的氧气Ⅱ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Ⅴ、暗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Ⅲ与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Ⅶ。(4)光合作用的反应
式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过程,尤其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7.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一中的A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
_细胞,判断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期。该时期细胞中核DNA、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量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图一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二中曲线的哪一段?________________。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条。B图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形态数量_________
_______(相同或不同)。(3)用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答案】(1).动物(2).中心体(3).细胞壁(4).中(5).2:2:1(6).1~2(7).6(8).着丝点分裂
(9).相同(10).DN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细胞内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没有细胞壁,是动物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有细胞壁,是植物有丝分裂后期;图2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变化曲线。【详解】(1)由于图1中的A图细胞中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中期图,该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核DNA分子,该时期细胞中核DNA、
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量比例2:2:1。(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1~2段。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后为12条,所以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6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形
态和数量相同。(3)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所以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是解题
的关键。28.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__控制
的。(2)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3)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的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5)若D细胞发生癌变,则此细胞在体内易分散和
转移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裂(2).分化(3).基因(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6).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
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7).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8).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自我更新,发生细胞凋亡,通过细胞
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组织细胞D中结构①~⑨依次为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染色质、核仁、核膜、高尔基体、细胞核、细胞膜。【详解】(1)由A细胞形成B细胞是细胞增殖的过程,B与A一样都是干细胞,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
生命的过程。(2)A细胞分形成D细胞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3)胰腺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分泌蛋白。结构⑦高尔基体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4)衰老细胞的⑧
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5)癌细胞具有的特点:无限增殖;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易扩散。易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增殖不受机体控制。【点睛】本题考查干细
胞的生命活动历程,难度较低。学生需要掌握好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相应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