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B)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698 M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咸宁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B)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咸宁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B)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咸宁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B)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5.6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咸宁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B)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1)页,1.69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a39b232c2fc472ca88e940d2737b6b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高一地理B试题命制单位:新高考试题研究中心考试时间:2024年5月30日下午14:30-17:05;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

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只是体系。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

转轨道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某地农业生产中有“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的说法,该地可能是()A.江淮地区B.青藏地区C.西南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22024年立春到立夏期间()A.我国日落时间越来越早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C.我国北方地区正午日影逐

渐变短D.我国最北与最南端昼长差值变小【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根据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可知,该地农产品有花椒、胡桃、柿子和枣,这些农作物为温带作物,且都是秋季收获,因此该地可能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故D项正确,A、B、C错

误。故选D。【2题详解】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春分为3月21日前后,计算可知立春为2月4日前后,立夏为5月5日;从2月4日到5月5日,太阳直射点一直往北移动,2月4日到3月21日在南半球,3月21日到5月5日在北半球

,所以我国昼越来越长,日落时间应该越来越晚,A项错误;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春分至立夏期间,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再变小,B项错误;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日影逐渐变短,C项正确;从立春到立夏

期间,我国昼夜长短由昼短夜长到昼夜等长,再到昼长夜短,所以我国最北端与最南端昼长差值先变小后变大,D项错误。故选C。【点睛】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北京时间2024年5月21日12时15分,我国在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十一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武汉一号卫星、超低轨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完成下列小题。3.武汉一号卫星发射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变慢B.地球自转速度正

在加快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D.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4.相对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发射中心的优势在于()A.铁路连接,运载量大B.纬度较高,线速度大C.靠近首都,科技发达D.降水量少,晴天较多【答案】3.C4.D【解析】【3题详解】5月21日靠近7

月初,地球公转的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C正确,D错误;地球的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各地都是15°/h,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地球自转速度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AB错误。故选C。【4题详解】海南文昌

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甘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较多,D正确;文昌可以海运大型火箭,运载量更大,A错误;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B错误;甘肃酒泉发射中心不靠近首都北京,而且西部科技不如东部发达,C错误。故选D。【点睛】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①纬度低(或海拔高),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给卫星提供较大的初速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气候稳定,晴天多,降水少;④远离大城市,人烟稀少,落区安全性高;⑤交通便利(如:海运),方便物资运输;⑥科技发达

;⑦国防安全的需要;⑧距离发射市场较近。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由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导致的土壤碳库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研究发现,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被开垦为

农田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下图示意该地森林与农田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完成下面小题。5.森林与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表现为()A.0-70厘米,森林大于农田B.0-70厘米,森林与农田均递减C.60-70厘米,森林小于农田D.2

0-30厘米,森林与农田差异最大6.农田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减少,主要原因是农田()A.植被覆盖率低B.作物生长期短C.大量施用化肥D.开垦面积较大7.为了增加农田有机碳,缓解气候变暖,应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有()①实现秸秆还田②增施有机肥③退耕还林④推广少(免)耕技术A.①②③B.②③

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5.C6.A7.D【解析】分析】【5题详解】由图可知,在0-60厘米深度,森林有机碳密度大于农田,A错误;0-70厘米,森林与农田有机碳有增有减,B错误;在60-70厘米深度,森林有机碳密度小于农田,C正确;0

-10厘米,森林与农田差异最大,D错误。故选C。【6题详解】【与森林土壤相比,天山北坡农田林木减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有机质补给减少,有机碳密度降低,A正确;作物生长期短、大量施用化肥、开垦面积较大不是影响有机碳密度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

选A。【7题详解】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补给,①②正确;推广少(免)耕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消耗,④正确;题干中指出的措施为“农业生产”措施,退耕还林不符合题意要求,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土壤有机质是土壤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和土壤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分解,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的作用。开都河发源于天山南部的博格达山南坡,注入博斯腾湖。左图为开都河流域示意图,右图

为下游焉耆盆地开都河河流景观。完成下面小题。8.形成下游焉耆盆地开都河河流景观的因素包括()①地形地势②河流水位③地转偏向力④两岸岩性差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呼斯台西里下游地区地区河滩玉石富集,说明该地区最佳拾玉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

描述开都河巴音布鲁克段的特征正确的是()A.自西南向东北流B.河流落差小C.年际变化大D.含沙量大【答案】8.C9.C10.B【解析】【8题详解】河流进入焉耆盆地,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河谷内泥沙沉积,河道自由摆动,①正确;河流水位为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并非形成河流景观的原因,②错误;河流下蚀减弱,以

侧蚀为主,受地转偏向力和两岸岩性差异影响,河道弯曲,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C正确,B错误;冬季春

季河流封冻,不适合拾玉,A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由图可知,该河段等高线稀疏,且有沼泽分布,河流落差小,自东北向西南流,A错误,B正确;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小,含沙量小,C、D错误。故选B。【点睛】湿地具有涵养水

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环境独特,生物种类繁多,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海拔约1500~1940米。自1962年建场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将这片曾

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成115万亩人工林海,成为新时代文明建设的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植被类型属于()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12.与塞罕坝

高岭北坡相比,南坡造林不易成活的主导因素是()A.风力B.热量C.水分D.土壤1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减轻风沙危害B.除尘降噪C.缓解热岛效应D.美化环境【答案】11.A12.C13.A【解析】【11题详解】华北

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500~194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A正确,B错误。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C错误。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

区植被,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南坡是阳坡,光热条件较好,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水分条件差。因此与塞罕坝高岭北坡相比,南坡造林不易成活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故选C。【13题详解】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A正确。

除尘降噪、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BD错误。对缓解京津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作用不大,C错误。故选A。【点睛】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调节局地气候等功能。冬季,北方冷空气侵袭南下,行进至云贵高原时渐渐静滞下来,与西南气流相遇形成昆明准

静止锋,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昆明准静止锋并非完全静止不动,具有“日间北退夜间南进”的规律。完成下面小题。14.冷空气渐渐静滞下来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即将到来B.贵阳热岛环流增强C.山脉层层阻挡D.气团温度逐渐升高15.昆明准静止锋“日间北退夜间

南进”的原因有()①白天暖气团势力得到增强②夜间东南暖湿气团增强③白天副热带高压带北移④夜间降温显著,冷气团势力增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4.C15.B【解析】【14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北方冷

空气南下,受层层山脉的阻挡,冷空气势力减弱,行进至云贵高原一带,冷空气势力与西南暖湿气流势力强度相当,形成昆明准静止锋,C正确;与季节、贵阳热岛环流影响较小,气团温度升高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故选C。【1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白天受太阳辐

射影响,暖气团势力增强,推动锋面向北移动,夜间降温,冷气团势力增强,推动锋面向南移动,①④正确;东南暖湿气团白天和夜晚相差较小,副热带高压带移动在白天和夜晚差距小,②③错误。故选B。【点睛】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在我国江淮地区由

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在每年6月形成梅雨。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在冬季冷暖气团交汇且势力均衡,形成准静止锋,因此冬季温和多雨。二、非选择题:共55分,请根据要求作答。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

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图为海绵城市建立后的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写出下图各字母代表的含义。a_______b_

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2)指出多地规划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答案】(1)①.地表径流②.下渗③.地下径流④.蒸腾⑤.蒸发⑥.降水(2)海绵城市的建设便于雨水的收集,减轻城市

内涝;增加雨水的下渗,增加地下水含量;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修复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美观。【解析】【分析】本题以海绵城市的建设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的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

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a从地表汇入水体为地表径流,b从地表进入地下为下渗环节,c从地下汇入水体,为地下径流环节,d从植物到大气为植物的蒸腾作用,e从地表水体到大气为蒸发环节,f从大气到

地面为降水环节。【小问2详解】海绵城市能够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有利于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增加地下水含量;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库克海峡两岸陡峻,位于南岛和北岛之间,常年多风,但有一个季节风力特别强劲。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占该岛70%,生物资源丰富,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山地冰川地貌发育广泛。新西兰更是“赏云之乡”,该国各种奇云层出不穷。

下图为新西兰地理事物简图。(1)说明新西兰是“赏云之乡”的原因。(2)说明库克海峡风季的季节,并解释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新西兰南岛西南部海岸呈锯齿形,海岸线曲折、深邃。推测新西兰南岛西南部海岸线曲折成因。【答案】(1)新西兰是岛国,四面临海

,水汽充足;岛屿呈狭长条状,南北长,东西窄,水汽容易深入新西兰全境;位于盛行西风带,源源不断的水汽从海洋输送到新西兰上空;岛屿上大型山脉隆起,水汽易被抬升的凝结形成云层。(2)冬季。位于西风带;喇叭口状海峡,两岸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3)纬度

较高,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典型的冰蚀地貌;地处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侵蚀作用强;风大浪高,海水侵蚀作用强。【解析】【分析】本题以新西兰相关自然地理特征为材料,涉及水循环、大气水平运动和外力作用与地貌等知识点,考查学生

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为水汽上升凝结形成,所以云的形成必须有充足的水汽和水汽上升冷凝的条件;新西兰为岛国,

四面临海,海洋水汽充足,同时位于盛行西风带,西风可以把充足的海洋水汽输送过来,加上新西兰陆地东西窄,有利于西风携带水汽深入全境,保障了新西兰有充足的水汽;由于新西兰中部有高大的山脉,对携带水汽的西风起阻挡抬升作用,导致水汽凝结形成云层。【小问2详解】根据

上题分析可知,新西兰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结合图可知,当气压带风带南移时,库克海峡受西风影响弱,当北移时,西风带移动到库克海峡,受西风影响大,风力大,此时为当地冬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为气压梯度,冬季南北两侧温度差异大,导致南北气压梯度力大,导致风力更强劲;同时地形对风力也

有很强的影响,库克海峡呈西宽东窄的特点,且两岸陡峻,狭管效应显著,且越往西狭管效应越明显,增大了风力。【小问3详解】南岛纬度高,南部纬度更高,所以受冰川作用明显,冰川侵蚀导致海岸多峡湾,海岸线破碎;同时南部受西风带影响大,风力强劲,海浪大,所以受风力侵

蚀和海浪侵蚀作用强。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石林是指坚硬的碳酸岩在流水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密集如林的针柱状、尖锥状的地貌景观,是水——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石林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自东向西是岩溶山地向路南盆地过渡的

缓倾斜岩溶坡地,区内碳酸岩深厚广布,岩层节理裂隙发育,为滇中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下图为石林县气候资料统计。(1)说明石林县石林发育的条件。(2)评价该地貌对石林县农业发展的影响。(3)请推测未来该地貌的发展趋势。【答案】(1

)该区域厚层碳酸岩广布,为石林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地势较平缓,有利于流水的充分溶蚀;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有利于流水在裂隙中溶蚀;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流水作用显著;植被生长旺盛,植被死亡后形成的有机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2)不利

影响:地表崎岖,耕地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地表崎岖导致耕地地块小,难以推广机械化耕作;地表水匮乏,影响种植业发展;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有利影响:景致独特秀美,可以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地形复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3)随着流水溶蚀作用的加剧,石林会变成残丘,直至消失。【解析】【分析】本大题

以石林县气候资料统计为材料,涉及石林形成的条件,外力作用,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石林是指坚硬的碳酸岩在流水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可知,石林县石林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且分布广泛,为石

林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石林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自东向西是岩溶山地向路南盆地过渡的缓倾斜岩溶坡地”可知该地地势较平缓,有利于流水的充分溶蚀;由石林县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流水溶蚀作用强;植被生长旺盛,植被死亡后形成的有机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由“

区内碳酸岩深厚广布,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可知,说明岩层多裂隙和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溶蚀。【小问2详解】喀斯特地貌对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地表破碎,导致耕地面积狭小,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耕地破碎,导致

耕地地块较小,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难以推广机械化耕作;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地表水匮乏,地表水资源短缺,影响种植业的发展;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大,地表径流流速较快,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浅薄、土壤肥力较低,不利的于种植业的发展。喀斯特地貌对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喀斯

特地貌景观秀丽,风景独特,可以与农业融合发展,发展观光农业和绿色农业等;当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复杂,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小问3详解】该地貌的成因是流水溶蚀,随着侵蚀加剧,碳酸盐部分逐渐溶解消失,石林会高度减小,变成残丘,直至消失,被流水溶蚀

冲刷带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