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高考诗歌鉴赏景物形象.pptx,共(20)页,1.16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a1029de66ce28ef30cbebc2f372ad3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1.正确理解诗歌景物形象的内涵。2.了解鉴赏诗歌景物形象鉴赏的常见题型。3.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答题方法。学习目标景物形象的内涵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
“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简而言之,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一、从高考命题来看,景物形象考查的主要类型1.描绘写景
画面2.分析写景作用3.赏析情景关系二、景物形象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中XX景物描写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3.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简要分析。(2009·海南
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思考:词的上阙描绘
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考题示例答案一:上阙通过写桑树芽、蚕、细草、黄犊、夕阳、暮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答案二:词的上阙描写了农村生活的景象:田间桑树已长出新芽,邻居家的蚕卵孵出幼蚕,
黄犊在山坡上吃草、鸣叫,夕阳斜照,林中乌鸦归巢。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答案三:词的上阕通过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黄色的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
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请你打分鉴赏描绘写景类试题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图景)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点氛围)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析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常见意境氛围术语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深远绵邈,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他常见意境特点用语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
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202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考题示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
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2.
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分析写景作用主要有以下思考角度:1.提供环境(地点)或背景(时令)的作用。2.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等方面的作用。3.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4.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5.结构上的作用,如开门见山、铺垫、以景结情等。分析写景作用题答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一般要求赏析一句诗或几句诗写景的作用。2、解读写景的诗句,结合全诗从整体上把握景物描写的作用。3、组织语言,简明作答。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逐条归纳
要点并作具体分析。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
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1)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案】(第一步):(1)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
抒哀情的手法;(第二步):(2)借荒郊、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景物,营造了凄凉败落的氛围;(第三步):(3)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明确情景关系的几种类型:1.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看,情和景有以下几种关系:以乐景抒乐情、以哀景抒哀情、以乐景抒哀
情、以哀景抒乐情。前两种属于正衬,后两种属于反衬。2.从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看,情和景有如下几种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分析写景作用题答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题目一般从“画面”“情感”两方面提要求。2.分析写景画面,结合
全诗体悟情感,明确情景关系。3.组织语言,简明作答。模式:点明情景关系+描绘写景画面+分析情感表达阅读下面这宋,完成后面的小题。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①不胜衣。沙上未闻
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注①沈郎,指沈约。沈约晚年身体病弱,消瘦。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诗歌分析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课后巩固【答案】1.主要运用“鸿雁”“鹧鸪”“落花”三个意象。2.“鸿雁”是
书信的代称,诗人以“未闻鸿雁信”表达思乡而不得消息的苦恼3.“鹧鸪”叫声常有凄切思念之意,诗人听到它的啼叫也表现了深切的思乡之情;4.又借“落花”来写这种思乡之情只有“落花”才了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