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地理 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1.766 M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地理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地理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地理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地理 答案.docx,共(18)页,1.76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9bf8596646ec37b0a524836bbeaa0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香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气候类型最

可能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荒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2.该地7~9月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赤道低气压带北移B.东北信风带北移C.极地东风带南移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答案】1

.B2.A【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各月均温都在15℃以上,由此判断该地位于热带;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分旱雨两季,该气候类型最可能为热带草原气候,故B正确;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途中信息,故A不选;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降水

稀少,故C不选;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低于15℃,故D不选。故选B。【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7月份气温最低,北半球的夏季正是南半球的冬季,因此位于南半球;7~9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而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赤道以南的热带地区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

影响,降水稀少,故A正确;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故B不选;极地东风带影响的下,全年降水稀少,不符合图中信息,故C不选;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气温升高,降水稀少,但是图中显示7-9月气温并不高,故D不选。答案

选择A。【点睛】判断气候的方法:首先,根据最冷(热)月份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其次,根据最冷月气温的数值特征来判断热量带;最后,分析降水量的多少及年内季节分配状况来确定气候类型。截至目前,龙政士500千伏

直流工程是三峡电站向华东的第一条输电工程,于2003年投运,已累计给江苏送电超2200亿千瓦时;锦苏(四川锦屏江苏苏州)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12年12月投运,已将超过2800亿千瓦时的西部电力送至江苏。此外,四川白鹤滩—江苏800千

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于022年正式投运,这是继龙政锦苏线后,西部地区入苏的第三条“绿色能源通道”。预计该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为江苏输送电量超300亿千瓦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这三条直流输电工程电力来源于()A.水力发电B.火力发

电C.风力发电D.光伏发电4.我国“西电东送”直流输电工程入苏的主要原因是江苏()①社会经济发达,能源缺口庞大,供应紧张②风能资源缺乏,火电产能滞后③环境承载力高,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提高城市化水平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环保压力大A.①③B.②

④C.①④D.②③【答案】3.A4.C【解析】【分析】【3题详解】三条直流输电工程来源于三峡水电站、锦屏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水力发电,其中三峡水电站位于我国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锦屏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位于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处,都是水能丰富的地方。A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

A。【4题详解】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①正确。江苏省拥有丰富优质的风能

资源,是我国风能资源蕴藏量较丰富的省份之一,②错误。③不是“西电东送”的主要原因,排除。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较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环境的要求更严格,环保压力大。“西电东送”直流输电工程入苏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④正确。

故选C。【点睛】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把煤炭转换成电能输出,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能有效地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

环境质量。下图为2017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5.与成都相比,西安()A.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强B.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C.资金和技术实力更雄厚D.人流和物流辐射能力更强6.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

力,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③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5.B6.A【解析】【分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西安经济规模较成都小,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弱,A错误;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均是西安大于成都,所以西

安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B正确。资金流、技术流、人流均是西安小于成都,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①②正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城市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西安技术流

比较高,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③错误;西安已经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提高城市行政等级不符合实际,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可节约建设投资)、气候(中低纬

地区气候温暖,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城市的形的成)、河流(河流有供水、航运功能)、资源(工矿城市的发展依托附近的矿产资源,干旱地区绿洲城市的发展依托近的水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交通枢纽的位置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政治、宗教和军事(

3)科技(4)旅游(5)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改革开放初期,该地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

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①调整产

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②扩大重化工业规模,提高产能③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④加强科技创新,进行产品深加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伴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还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适宜鄂尔多斯发展的第三产业包括()①物流业②

房地产业③高铁运输业④家政服务业⑤旅游业A.①⑤B.②③C.①②D.③④9.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A.资金投入严重不足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D.交通拥堵,通达

度低【答案】7.C8.A9.C【解析】【分析】【7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可知鄂尔多斯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

整,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①④正确;扩大重化工业规模,提高产能对优化产业结构不利,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②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并不是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③错误;C项的①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

重化工基地,运输需求大,宜发展物流业,①正确;鄂尔多斯可利用当地的草原等资源发展旅游业,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⑤正确;房地产业、家政服务业主要面向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鄂尔多斯地区人口较少,不适合发展房地产业、家政服务业,②④错

误;高铁运输业的主要对象是乘客,而非货物,鄂尔多斯对对能源的运输需求量大,③错误;A项的①⑤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资金充足,A项错误;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并不是制约产业升级的最主要因素,B、D项错误;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鄂尔多斯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等级较低,经济较落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少,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影响产业升级,C项正确。故选C。【点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

等;对传统产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科技,繁荣经济,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如图示意某地理观察小组获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在

相同降水强度、相同面积、不同植被覆盖情况下,径流量和泥沙量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由图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功能有()①涵养水源②净化水体③保持水土④调节气候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1.为改善当地的生态

环境,下列采取的措施中,其生态效益最优的是()A.退耕还草B.退耕还林C.种植油松D.开辟梯田【答案】10.C11.B【解析】【分析】【10题详解】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水资源少,图中植被较多的类型泥沙含量较少,因

此植被具有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①③正确。图中数据不能反映净化水体、调节气候功能,②④错误。C正确。故选C。【11题详解】图中坡耕地地表径流多,泥沙含量大,为改善生态,应该退耕还林,发挥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减轻地表

径流的侵蚀,B是生态效益最好的,B正确。退耕还草效果不如退耕还林,种植油松地表径流仍然较大、泥沙含量较多,混交林地效果较好,AC错误。开辟梯田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注意不同植被对径流、泥沙影响

不同,混交林地改善生态效益最好。“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六大经济走廊中第一个由三国首脑批准落地实施的经济走廊,是三国充分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推进落实三国共同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中蒙俄高铁

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经济带和第二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但高铁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受区域经济水平、社会环境和生态特征等影响大。目前已连通区域为我国的吉林、辽宁、北京、天津等。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关

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横穿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形区,全线地势起伏小B.途经地区地处生态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C.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民众观念难以统一D.沿线地区大部分纬度较高,气温低,冻土广布13.“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进中国与蒙古、俄罗斯文化交流②增加中国的外贸出口,增加外汇收入③利于拓宽中国的能源进口渠道,保障中国能源安全④利于带动经济走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⑤利于加强中国东部和西北部之间的联系,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

④【答案】12.A13.D【解析】【分析】【12题详解】读图“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穿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部穿过蒙古高原、西伯利亚高原,沿线地势起伏大,A不正确,符合题意;该走廊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和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B不符合题意;沿线经过俄罗斯、蒙古,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民族、习俗不

同,民众观念难以统一,相互间协调困难,C不符合题意;走廊东线沿线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冻土广布,D不符合题意,所以该题选A。【13题详解】“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三国充分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合作的平台。利于带动经济走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与蒙古、俄罗斯的

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增加中国的外贸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能源需求量大,有利于中国拓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①②③④正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主要是加强中国和蒙古、俄罗斯的联系,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对于加强中国东部和西北部之间的联系影响相对较小,⑤错误,所以该题选D。【点睛】本题考查“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对中国影响,第1题属于识记性知识,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即可解决;第2题注意该走廊为国际性走廊,主要是加强我国与蒙古、俄罗斯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国内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影

响相对较小。在治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攻坚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断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如图),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坡地改梯田后,减少的是()A.大气降水B.地下径流C.下渗量D.地表径流15.“

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模式的主要生态作用是()A.前埂利于排水防涝B.后沟利于保水保肥C.植草利于加固梯壁D.提高当地经济收入16.该模式最适宜()A东南丘陵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14.D15.C

16.B【解析】【分析】【14题详解】读图,坡地改梯田后,减小了地表径流流速,下渗量会增加,地下径流会增加,地表径流会减少,BC错误,D正确;大气降水主要由气候决定,与坡地改梯田无关,A正确。故选D。【15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前埂利于防止水土流失,

作用是保水保肥,A错误;后沟有利于排水防涝,B错误;在梯壁上植草有利于减少梯壁的水土流失,从而加固梯壁,C正确;提高经济收入不属于生态效益,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图中反坡梯田主要作用是减少水土

流失,并且经济作物为苹果,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且经济作物是苹果,B正确。东南丘陵、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也有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但是其水土流失程.度不及黄土高原严重且南方和青藏高原主要的经济作物不是苹果,排除ACD。故选B。【点睛】水土

流失的治理中心是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兰屿是位于我国台湾东南方向的一个小岛,面积约46平方千米,岛上丘陵起伏,海滨怪石林立。岛上的原住居民在山坡上营造一种“地窖式”民居(

下图所示)。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2米,屋顶仅高出地面0.5木左右,“主屋”屋顶两侧坡度差异明显,坡度较缓的一侧朝向海面。地下“主屋”所在坑边近处,常建有木制小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地窖式”民居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该建筑主要是因为当地()A.降水丰富B

.闷热潮湿空气C.海上的大风D.四季多海雾的环境18.“主屋”屋顶坡度较缓的一侧朝向海面,其原因最可能是()A.当地多暴雨,便于排水B.当地太湿热,便于通风透气C.房屋采光不好,为了采光的需要D.当地风力太大,削弱大风的影响【答案】17.C18.D【解析】【1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兰屿是位于我国

台湾东南方向的一个小岛”,地处季风气候区。“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2米,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主屋”屋顶两侧坡度差异明显,坡度较缓的一侧朝向海面。可以看出房屋受风力影响小,可防范大风,尤其可防范海风带来的不利影响,C正确

。地窖式民居不能防范丰富强降雨,A错误。地窖式民居通风散热性能差,不能缓解闷热潮湿的气候,B错误。地窖式民居不能防范海雾,D错误。故答案选C。【18题详解】“主屋”屋顶坡度较缓一侧朝向海面,有利于减小海风的影响,避免大风对房

屋的不利影响,D正确。坡度缓,不利于排水,A错误。坡度缓起不到通风透气的作用,B错误。屋顶并无天窗,无采光的作用,C错误。故答案选D。的【点睛】我国台湾东南方向,受大风的影响强,房屋位于地面以下,可有效减轻大风的影响,而区域气候湿热,地下民居的通风散热性能较差

,所以建造木制小亭以纳凉。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当地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2015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下图是杭州部分“特色小镇”

分布示意图。19.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到,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A.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B.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C.第一产业比重增加D.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主20.下列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

合作②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③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④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19.B20.D【解析】【19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特色小镇的产业有智能设备制造、

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装珠宝设计等,可知产业发展方向是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B正确;读材料可知,“特色小镇”建设为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资源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层次较低,不能以此类产业为主,推动城市化

进程宜降低第一产业比重,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每个特色小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可以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合作、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①、②正确;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小城镇或乡村,不会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③错误;“特色小镇

”建设可以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④正确。故①②④正确,故选D。为【点睛】特色小镇建设特色性体现主要表现为产业上坚持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两大发展架构;功能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形成产城乡一体化功能聚集区;形态上具备独特的风格、风貌、风尚与风情;机制上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共同

参与的创新模式。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成渝城市群坐落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以丘陵、山地、盆地为主。天然气储量丰富,页岩气、铜矿、铝土矿、硫铁矿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产业体系完备,拥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积极

承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如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下图为成渝城市群地理简图,下表为上海市和重庆市2018年相关数据比较表。项目产值比重%产业结构偏离度上海市重庆市上海市重庆市第一产业0.3

6.8﹣0.03﹣0.2第二产业29.840.9﹣0.010.15第三产业69.952.30.040.05城镇化率88.165.5——注:产业结构偏离度=产值结构比重-就业结构比重。当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当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应向其他产业转移;当偏

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应当吸纳更多劳动力。(1)比较2018年上海市和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异同点。(2)从产业结构偏离度角度,分析重庆市城镇化率较低的原因。(3)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积极承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将现代制造业作为其发展重点,评价这一发展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相同

点:均以二、三产业为主,一产业比重低;偏离度来看,一产业均为负,三产业均为正。不同点:与上海相比,重庆市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二三产业偏离度为正,缺乏劳动力。(2)一产业偏离度均为负,重庆大于上海,表明农村剩余

劳动力重庆多于上海,城镇化率较上海低;二产业偏离度显著高于上海,表明重庆城市工业劳动力缺乏,城镇化率较上海低。(3)成渝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能源充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工业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当地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解析】【分析】本题以成渝城市群为背景材料,涉及到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率的原因、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

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表可知,2018年上海市和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相同点点是第一产业占比最低,都小于10%;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都高于50%,产业结构都为“三、二、一”模式,产业结构较优;从二个城市三大产业

结构偏离度来看,第一产业:上海为-0.03,重庆为-0.2,均为负;第三产业,上海为0.04,重庆为0.05,均为正。不同点:由图表中的数据可知,与上海相比,重庆市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于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小于上海,二三产业偏离度为正,产业存在缺乏劳动力的现象。【小问2详解】读表可知并结合材料“产

业结构偏离度=产值结构比重-就业结构比重。当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当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应向其他产业转移;当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应当吸纳更多劳动力。”可知,重庆第一产业偏离度为一0.2,上海为一0.03,二者都为负,说明二

个城市第一产业均存在剩余劳动力,而且重庆第一产业偏离度值要小于上海,说明重庆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远多于上海,农村人口过多;重庆第二产业偏离度为0.15,重庆第二产业应当吸纳更多劳动力,上海为一0.01,说明上海第二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从而说明重庆工业劳动力缺乏,城市工人数量不足,上海工

业人口基本饱和,略微过剩;城镇化率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重庆城镇化率为65.5%,上海城镇化率为88.1%,重庆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上海农村人口少、城市人口多,因此重庆城镇化率低于上海。【小问3详解】成渝城市群

积极承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将现代制造业作为其发展重点,其合理性在于成渝城市群人口稠密,可以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可为制造业提供产业支撑,且该区域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该区域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可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河套平原和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同一河段的两岸,却拥有截然不同的环境,河套

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30年前,库布齐沙漠黄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如今,通过当地政府,龙头企业、沙区居民紧密合作,这里的沙漠披上绿衣。沙地改造成良田,沙区10万多人脱贫,向世界提供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及库布齐

沙漠位置。(1)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灌渠众多。分析该农业区灌渠众多的自然原因。(2)将有机瓜果蔬菜、生态(特色)旅游、甘草种植填写到下图相应方框中,补充完成“库布齐生态治沙模式图”。(3)说明库布齐生

态治沙模式是如何使当地脱贫致富的。【答案】(1)该地地处西北地区,降水少;黄河上游水量较大;地形平坦、易于修建。(2)甘草种植、有机瓜果蔬菜、生态(特色)旅游。(3)通过引入适宜沙漠环境的耐寒植物(甘草),改良土壤,发展牧草种

植和有机瓜果蔬菜等涂色农业;种植业与加工业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业;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沙漠化治理以及产业扶农,脱贫治富的主要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南部有库布齐沙漠分布,可知此处降水少;发展农业生产,水源是限制性因素。该地位于黄河上游,水量较大;该区域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易于农耕。地势西高东低,易于修建且灌渠可以自流引水。【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这里的沙漠披上绿衣。沙地改造成良田”并结合图示,在沙漠中种植甘草、既可以防风固沙,同时甘草又有固氮的作用,将沙地改造成良田,在良上种植有机瓜果蔬菜、同

时牧草地上饲养牲畜牛养。利用当地晴天多,蓝天与绿草、牛草相映的独特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形成该地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和上题的图示可知,通过引入适宜沙漠环境的耐寒植物(甘草),防风固沙,固定氮元素等营养元素,改良土壤,沙漠披上绿衣。沙地改造成良

田,发展牧草种植和有机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业;提供丰富的农畜产品和蔬菜,获得收入的同时又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当地政府,龙头企业、沙区居民紧密合作”,种植业与加工业相结合,发展肉类加工和制药工业等,延长产业链

,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独特的蓝天白云、绿草牛羊等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业;通过第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使沙区10万多人脱贫。【点睛】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南是我国桑蚕与丝绸

业的起源地,5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就大面积种植桑树,完成了对蚕的驯化,并掌握了缫丝技术,编出织物。自古以来,江南的桑蚕产业经久不衰,但1995年以后,随着江苏、浙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桑蚕业快速衰落,而广西壮

族自治区的桑蚕业迅速崛起,现阶段占我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下图)。近年来,广西提出在“东桑西移”的基础上,加快“东丝西移”“东绸西移”的步伐,发展捻丝、织造、服装、印染、绢纺及相关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以期把广西的桑蚕业做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1)对比江苏、浙

江,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业迅速崛起的自然原因。(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西“东丝西移”“东绸西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答案】(1)对比江苏、浙江,广西壮族自治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桑蚕年结茧次数多;土地资源丰

富,宜桑面积广。(2)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打造本土品牌,提升知名度;减少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解析】【分析】本题以“东丝西移”“东绸西移”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中的问题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

知及综合思维能力。【小问1详解】对比江苏、浙江,从纬度、气候、土地资源等方面入手,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业迅速崛起的自然原因。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与江苏、浙江相比,广西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冬季受寒潮影响小,无霜

期长,桑蚕结茧次数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面积广大,农业用地较浙江、江苏多,桑树适合种植区域广。【小问2详解】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西“东丝西移”“东绸西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际就是丝绸工业发

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前期茧丝绸业产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不足,生产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技术等的投入力度,吸引人才,引进管理经验,打造自身品牌,构建市场销售网络,推动广西茧丝绸业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获得

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