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 全书课件16.2 六国论.pptx,共(26)页,1.81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9ad37ba2049978abc72ed801349386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国论•苏洵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2.领悟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以及作者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3.积累:•①通假字:暴•②古今异义词:其实
、祖父、然后、智力、故事•③一词多义:率、善、弥、易、与•④词类活用:名作动、名作状、使动、形作名•⑤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三字经》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
宋著名散文家。号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号为“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古代文体常识回顾论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既可以阐明事理,提出主张,也可以辨别是非,反驳谬误。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即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如:诸葛亮《出师表》。说古代议论、说
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如:韩愈《师说》。疏作为一种文体,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如: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比较记忆字明允,自号老泉,作品集《嘉佑集》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谥号文忠,作品集《东坡全集》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作品集《栾城集》苏轼苏辙家庭链接汉朝三个史学大家----曹魏三个诗词大家---宋朝三个散文大家----明朝三个文学大家----班彪、班固、班昭曹操、曹丕、曹植苏洵、苏轼、苏辙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苏洵时代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
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六国互丧()思厥先祖父()草芥()与嬴()殆尽()下咽()咽喉()呜咽()正音s
àngjuéjièyǔdàiyàn率赂秦()shuài暴霜露()pù暴秦()bào洎()jì胜负之数()shùyèyān课文梳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破灭兵利弊赂灭亡兵器锋利弊端(割
地)贿赂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而亏道或互丧率耶以丧盖完也连词,表因果亏损道理、原因有人彼此相继灭亡全、都,一概语
助词,吗因为,介词灭亡承接上文,表原因使动,使……保全语助词,表判断翻译: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
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思考: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六国破灭,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亏(2)不赂者以赂者丧总分总故曰弊在赂秦也分论点①分论点②总论点第二段梳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①所得,与战胜
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②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以攻取小、大之①而其实所亡则之②欲患固介词,用攻占,取得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连词,表承接古今异义词,它的实际“所”字结构,损失的土地结构助词,取独作用那么,连词结构助词,的名
词,想要的东西名词,最担心的事副词,本来翻译: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池。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
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①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②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思厥先祖父以①视举以②芥割然后安寝而动词,想想代词,他们的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古今异义词,祖辈,父辈才句式:暴霜露省略句,暴(于)霜露动词,看待动词,拿连词,来,承接关系名词,小草动词,割让这样,以后,古今异义词安稳的,睡眠可是,转折关系连词翻译: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
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然则厌奉弥愈判至于颠覆固然以事犹既然这样,那么满足献,送给更加更加确定,断定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灭亡本来这样用,介词侍奉好像翻译: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
横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以致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六国破灭之原因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诸侯赂秦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第二段分析第三段梳理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
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迁灭与既义是故始速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迁灭即灭亡;迁,即改变。下文的“革灭”,革是
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yǔ):亲附,亲近副词,已经名作动,坚守正义这个,缘故;因此副词,才动词,招致,找来翻译:齐国人没有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
,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家,却在后灭亡,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秦国灭六国的顺序前230灭韩前228灭赵前225灭魏前223灭楚前2
22灭燕前221灭齐秦灭亡的时间前210秦始皇病逝,胡亥即位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前207秦灭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再却洎终智力诚两次
使动用法,使……退却等到形作动,坚持到底智力:古义,智慧和力量;今义,认识、理解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的确,实在翻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作战,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遭受)谗言被赵王杀
害,都城邯郸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最后啊。况且燕赵正处于其他国家被消灭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
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如。向,先前;使,假使古义,不走;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天数,命运倘若较量,抗衡或许轻易估量向使不行数、理当较或易量翻译:假使当初韩巍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
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相抗衡,也许还不能轻易估量呢。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不赂者齐与嬴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洎牧以谗诛不能独完第四段梳理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①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②国者无使(自己)为③积威之所劫哉!礼为①日、削为②为③礼待,名词作动词为……所表被动一天天、一月月地,名词作状语动词,治理为……所表被动翻译: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
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难以下咽了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累长久的威势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曰曰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敌人)长久积累的威势胁迫啊!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第五段梳理于可以苟从故事介词,比可,可以;以,凭借假如随从,追随古义,先例,前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
对象的事情翻译: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这么大的天下,却还在流过之后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第四段------第五段------引古(六国破亡)----讽今(
在六国下)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承上启下弊在赂秦赂秦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数量上程度上道理上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总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过渡)(分总)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四段)(借古)(递进)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第五段)(讽今)(并列)课
文特色1.立意高远,借古讽今。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
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2.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
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
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3.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
还有描述的特点。4.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
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三苏”同文对比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
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
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