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一中、漳平一中、永安一中三校协作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2.670 MB
  • 2024-09-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德化一中、漳平一中、永安一中三校协作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漳平一中、永安一中三校协作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漳平一中、永安一中三校协作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德化一中、漳平一中、永安一中三校协作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共(16)页,2.67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84c218b3ac4a37295ef4103274a54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德化一中、漳平一中、永安一中”三校协作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课内知识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1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埋.怨(mái)倡

.女(chāng)呦呦..鹿鸣(yōu)遒.劲有力(qiú)B.罅.隙(jué)商贾.(gǔ)木直中.绳(zhòng)沁.人心脾(qìn)C.故垒.(lěi)还酹.(lèi)绕树三匝.(zā)响遏.行云(è)D.哺.育(bǔ)

楔.入(qiè)金石可镂.(lòu)殷.岩泉(yǐn)2.下列各项归类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①列缺霹雳②樯橹灰飞烟灭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梦啼妆泪

红阑干A.①②⑥⑧B.①③⑤⑦C.②③④⑧D.④⑤⑥⑦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下列例句中加点字与对应成语加

点字相比较,意思均相近的一项是(2分)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①信.口雌黄②信.言不美③信.而好古④十室之邑,必有忠信.B.赢得仓皇北顾.①顾.影自怜②瞻前顾.后③鹰视狼顾.④顾.左右而言他C.故木受

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①行将就.木②按部就.班③一蹴而就.④一挥而就.D.圣人无常.师①喜怒无常.②三纲五常.③非常.之谋④老生常.谈5.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⑤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①⑧/②⑦/③/④/⑤⑥B.①⑧/②③/④/⑤⑦/⑥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D.①④⑧/②/③⑤/⑥⑦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石”两句,一仰视一俯视,写出了山的奇峭高峻,写出了江的汹涌澎湃,给人不同寻常的雄奇之感;“乱、穿、卷”写形,“惊、拍”写声,“雪”写色,有静有动,有形有声有色,雄壮奇伟,将眼前景与心中

情交融在一起。B.酒,在中华文化里是一个有特殊含义的意象。《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均借助酒的意

象表达了人生惆怅的主旨。C.对比论证是重要的说理方法。《师说》中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然后将人们对孩子与对自己的不同要求对比,指出其行为自相矛盾,最后将“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进行对比,指

出“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说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D.《拿来主义》中作者要提倡“拿来主义”,却先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写起,有破有立,破立结合。近代的“闭关主义”导致了“送去主义”,而“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7.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故不积跬步”中,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因此“跬”相当于现在的一步,“跬步”合用则常用于形容极

近的距离或数量极少;而当“步”表度量时,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B.江湖,古代春秋时期道家哲学发明用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后来也指远离皇帝,远离官府的地方,或不接受当权控制指挥和法律

约束而适性所为的社会环境。C.左迁:降低官职的调动。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迁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陟:降低官职的处罚。黜:废掉官职。D.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

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二、现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小题。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

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

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一九七四年三月8.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依次选用四个极具特色的不同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久久难忘的乡愁情结。B.本诗围绕不同的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极大地丰富了乡愁的情感内涵。C.不

说“红海棠”而说“海棠红”,是为了强调“红”的鲜艳灿烂,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D.从“醉酒”到“沸血”,从“家信”到“母亲”,表现了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9.诗人为什么选取“长江水”这一意象来表达乡愁?请简要分析。(6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

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

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

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

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

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

“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

,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

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

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

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

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这可以称之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

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

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

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

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

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

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C

.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1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B.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

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1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

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13.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14.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四、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①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

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

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

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

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

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注】①挈挈:急切的样子。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B.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

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C.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D.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

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如苏轼的《赤壁赋》。B.先达,对前辈的尊称。“先达”中的“先”字与“先哲”“先贤”中的“先”字意思一样。C.字,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与名的意义一致,也可相关,甚至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D.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三等,

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他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宣扬从师之道。B.柳宗元痛恨流俗,心存顾虑。他对为人师者遭受谩骂而深感不满,又担心自己

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C.宋濂现身说法,勉励后学。他在给马生的文章中,用自己早年勤苦学习和虚心求教的经历勉励他潜心向学。D.杨时求学心诚,尊师重道。他曾特意到颖昌向程颢学习,四十岁拜见程颐时,久立雪中,以免打扰他休息。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5分)(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5分)19.柳宗元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0-21小题。(9分)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

前往长沙途中所作。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写了景,但作用不同,前者借凄清萧索之景抒诗人悲凉愁苦之情,后者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C.“君恩北望心”一句,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D.“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因

病而不能上战场,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21.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概括并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8分)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2)《登高》中最后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3)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

渴望。(4)北宋词人张先《翦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有:“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结句“江空月静”,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琵琶行》中“,”两句异曲同工。五、语言

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唐人的古诗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

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体裁上也有明显改进。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

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

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

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B.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

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C.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D.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24.依次填入文中横

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观察泾渭分明发扬蹈厉轻重缓急B.观察大相径庭厉兵秣马抑扬顿挫C.体察泾渭分明厉兵秣马轻重缓急D.体察大相径庭发扬蹈厉抑扬顿挫25.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B.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

故C.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的缘故D.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

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的缘故六、作文(60分)26.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费孝通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入选2020秋季部编版教材,乡土文化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90后女孩李子柒制作的乡土美食、传统工艺视

频,引发了网民极大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令人忧虑,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我国的很多传统村落,就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认真翻阅,就已经消亡了。”阅读上述材料,你对“乡土文

化”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