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时练27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共(8)页,397.75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8118a7a819e46869cbc62c1db01303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练27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2·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材料描述的
是我国古代()A.世官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2.[2022·山东省20校联考金太阳联盟考试]秦朝时,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治安情况,此即上计制度。该制度()A.意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保证了秦朝的长治久安C.调动了地方生产积极性D.增加了秦朝的赋
税收入3.[2022·山东省泰安肥城市期中考试]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有利于国
家治理4.[2022·山东省滨州市考试]据统计,明代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有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A.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
质D.监察机构日益膨胀5.[2022·山东省聊城市期末考试]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
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6.[2022·山东省济南市诊断考试]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曾对常务
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这体现了()A.政治中立利于政策的连续性B.文官制度提高了政府的效率C.英国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D.责任内阁制下议会制约力强7.[2022·海南省天一大联考期末考试]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言》中指出:“厘定制定各种考试制度,以救选举制度之贫。”在制订《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鲜明地提出:“凡候选及任命官员,无论中央和地方,皆领经中央考试铨定资格者方可。”由此可见,孙中山()A.将文官选拔制度推行到了全国B.
汲取了西方考试制度精华C.建立了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D.形成了近代文官考试思想8.[2022·山东省临沂市期中考试]据调查,解放初的农村村干部多是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多是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新时期选拔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个新动向。这些变化说明()A.宗法世
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社会需求影响农村干部任用C.经济地位决定农村干部身份D.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高考·适应练]9.[2019·江苏卷,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
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10.[2019·海南卷,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
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素能·培优练]11.[2022·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期中考试]东汉时期,国家选取官员表面上是皇帝与朝廷掌控,但他们并不会到民间进行察举,导致察举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地方官吏手中。这说明察举
制下()A.官僚政治取代门阀政治B.选官深受地方影响C.人才评定标准的不统一D.地方官吏任务繁重12.[2022·金太阳期中考试]汉光武帝规定,州郡察举孝廉、秀才必须“授试以职”,要求州郡给候选人一项
职务,由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具备吏能,合格者方能察举到朝廷上来。这一规定旨在()A.提高官员的办事能力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完善科举取士制度D.促进儒学的普及化13.[2022·沈阳市监测]魏晋时期大族子弟
以“簿阀”(即祖、父两代在本朝的官爵)定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士族是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者B.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D.“世卿世禄”制造成“累世公卿”现象14.[2022·山东省临沂市期中考试]有人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
”,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A.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C.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D.藩镇割据削弱皇权15.[2022·山东省烟台市期末考试]下面是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
表。此表反映出()科目年代出身618至649650至683684至709710至732733至755756至779780至805806至826827至846847至873874至906合计进士士族31434322337457213112870589寒族25211971
115211849132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16.[2022·山东省聊城市期末考试]1425年,明仁宗诏令:“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
,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的主要原因是()A.崇文抑武政策过时B.科举制度走向没落C.北方儒学全面复兴D.南北经济差距较大17.[2022·福建省龙岩市期末考试]北宋前期,基本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
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在于通经致用。这一变化()A.禁锢了士人的思想B.顺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C.确立了理学的正统D.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备18.[2022·辽宁省
丹东市期末考试]监察官可以风闻奏事(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独有的一项规定。东晋南朝、唐武则天、宋代及清代时,为大开言谏之门,都曾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一规定()A.彰显了法律权威B.提高了监察效率C.保证了社会秩序D.强化了君
主权力19.[2022·辽宁省营口市期末考试]在近代英国,文官是政府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和日常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执政党的更换基本上与他们无关。这一现象()A.确保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B.杜绝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周期性动荡C.表明文官任职时长与政党政治相关D
.反映出文官政策决定民主政治趋势20.[2022·辽宁省辽西联合校期中考试]撒切尔曾说:“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据此可推知,文官制度()A.容易滋生
官僚习气B.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C.触碰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D.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21.[2022·山东省德州地区十校期中考试]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大多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得参加竞选和兼为议员。该规定
()A.消除了文官队伍的贪污腐败B.推动了政治和管理分离C.降低了文官制度的权威地位D.导致了文官人数的膨胀22.[2022·山东济南一模]汉代察举制最初规定各郡国岁举二人。东汉和帝时改为以人口为标准,郡国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
,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后又规定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上述做法()A.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B.利于缩小各地区经济文化差距C.促进了民族交融D.利
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23.[2022·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期中考试]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猛烈批判科举制;19世纪末,维新派称科举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这说明在当时科举制()A.无法选拔优秀的
人才B.遭到民众的普遍反对C.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D.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24.[2022·山东省威海市期末考试]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当时()A.高等教育相对落
后B.女性参政尚未实现C.文官选拔比较规范D.地方自治较为发达课时测评·提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省枣庄市期末考试]汉顺帝时期,左雄提议儒生出身的孝廉需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
而后才能量才录用。这些建议提出之后遭到不少大臣的极力反对,但由于顺帝的支持得到了充分落实。这一措施的推行利于()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打破士族的特权垄断C.提高官员才学修养D.推动科举制不断完善2.[2022·山东省滨州市期
末考试]隋文帝在开皇三年废郡,以州直接领县,规定州县长官不得辟署属僚;开皇七年,朝廷下制,令诸州每岁推荐贡士三人到中央,由中央派遣担任各州县属僚。以上措施()A.标志着隋朝科举制的正式形成B.表明推荐成为任
官的主要方式C.调动了知识分子参政的积极性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3.[2022·湖北省麻城市期中考试]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这种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宋朝比例4%17.
2%24.5%46.1%A.强化了中央集权B.放宽了录取标准C.扩大了统治基础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4.[2022·山东德州期中]唐代士人应举,可以“投牒自应”,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举人及第或黜
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这表明唐代科举制()A.注重家庭出身背景B.阻碍社会阶层流动C.促成儒学独尊局面D.具有公平竞争特点5.[2022·江苏省徐州市期中考试]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
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B.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D.三省六部制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6.[2022·辽宁省丹东市期末]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说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重要原则是()A.唯才是举,唯才是用B.任人唯贤,唯德取人C.德才兼备,以德为
先D.听命君主,隆礼重法7.[2022·山东省临沂市期中考试]宋朝有这样的两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强化了封建中
央集权C.国家治理走向法制化D.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8.[2022·辽宁省抚顺市期中考试]明朝曾设都察院,“纠劾百官,辩明冤枉”;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官员;设按察司,监察地方。同时,还设立了厂、卫秘密监察的特务制度。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宰相权力B.防止地方分裂C
.加强专制制度D.健全监察体系9.[2022·安徽省池州市期末考试]据《明会典》记载:针对京官、在外司府州县官、教官、杂职官、入流仓官,明统治者依照官员办事能力的强弱进行考核,达到标准的官员给予晋升,达
不到标准的就留职或降或罢黜。这说明,明代()A.严格划分官员等级B.重视优化官吏队伍C.强调官员的差异化D.官吏考核臻于完善10.[2022·辽宁省大连市期末考试]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
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A.杜绝专制局面出现B.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C.消除官员腐败现象D.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11.[2022·海南省
期末考试]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演变()建国初期按资历进行晋升19世纪30年代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19世纪末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A.反映出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B.保证了政府的清廉C.提高
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D.削弱了总统的权力12.[2022·山东省滨州市期末考试]美国打破了英国文官制度中品位分类的等级观念,重视职位分类,标准客观,管理科学,体现责任与职位的统一。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A.否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理念B.适应了行政工作专业化的趋势C.杜绝了行政
工作的懈怠和懒散D.极大地提高行政部门的效率13.[2022·天津市部分区期中考试]“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
,依据各级不同情节,分别由官府予以录用。”此规定应出自()A.新政时期更新选官制度B.清政府时期《奏定学堂章程》C.南京临时政府法规草案D.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草案》14.[2022·山东省滨州市期末考试]有学者指出,作为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
令把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该学者意在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A.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B.内容与形式存在背离现象C.重视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D.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转
型15.[2022·山东省枣庄市期末考试]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其中一条规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的实质是()A.剥夺了共产党参政议政的权力B.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C.有利于政府选拔人才参与
政治D.加强了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16.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
础,并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这主要表明()A.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是对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的继承B.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和创新性C.制度的创新都必须
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利因子D.南京国民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建设二、非选择题17.[2022·安徽省蚌埠市期末考试](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但是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予
官位。汉高祖多次下诏让各地官员举荐贤人能士,帮助朝廷治理国家。到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采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据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官员大大小小的行为),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
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据胡平《试论
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要发展演变脉络。(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12分)18.[2022·金太阳期中考试](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18世纪末期,政府中开始出现职业行政官员,主要负责各部内务,这就是英国近代最初意义上的文官。这时英国两党制基本形成,辉格党、托利党轮流执政。由于官吏的任用以党派为基础,讲关系、重门第,致使不少庸碌之辈和腐败分子混入了政府系统,
而有真才实学的人则受到排挤。这样就会造成大批官员失业,使现政府效率低下,贪污腐化,甚至引起政治震荡和社会动乱。1833年,有些较大的部门开始以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方式招录官员,走出了考试任官的第一步。1855年,英国根据《诺斯科特——屈维廉
报告》进行文官制度的重大改革,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第一个枢密院命令,并成立了文官事务委员会主管文官考试录取工作,至此,英国文官制度初步形成。1870年,英国又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的第二个枢密院命令,以法
律的形式最终确认了《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构想,这是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以后经过英国历届政府的完善和补充,最终确立了整套文官制度。英国19世纪70年代确立的文官制度延续至今,尽管竞争、通才、中立、常任等原则一直未变,但政府的职能、文官的
任务却不断地变革,以使其不断完善。——摘编自唐莹莹《浅谈英国文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英国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