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题训练 19.docx,共(4)页,98.57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81015a25026fea3ce737027c26293f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训练19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4·九省联考新疆卷,28]晚清《申报》招生广告的变化趋势(见下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语言速成教育是教育机构发
展的突出特点;第二阶段广告总量激增,实业教育、医学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进一步发展。上述变化反映了()A.广告日益主导教育的发展方向B.国民主要关注的是医学教育C.向西方学习已经深入制度层次D.民族危机推动近代化的深入2.[2024·山东济南高三检测]洪仁玕
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A.体现农民政权性质B.渗透强烈的忧患意识C.顺应中体西用潮流D.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3.[202
4·山东泰安一模]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示意图。该图表明()A.洋务企业走出了发展困境B.清政府认识到中体西用的缺陷C.洋务派的强国梦初步实现D.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4.[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1
9世纪70年代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对此各省督抚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他们的协饷,有的就协饷数额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
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B.半殖民地化程度正日益加深C.清政府内部矛盾十分的尖锐D.地方督抚势力兴起挑战中央5.[2024·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联考]《格致汇编》是19世纪70年代西方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自然科学杂志,设有“互相问答”栏
目,调查当时读者感兴趣、关注度高的问题。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学习西方成为
了社会的主流思潮B.学习西方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C.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的发展D.上海是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6.[2024·广东名校联盟高三联考]1896年,梁启超在其著述中说:“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突厥地跨三洲
,立国历千年,而守旧不变,为六大国执其权,分其地矣。”梁启超此论意在()A.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B.揭露中国被瓜分的现实C.推动维新变法的进行D.抵制保守派的落后言论7.[2024·潍坊市高三模拟]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癸卯学制”基本上照搬了当
时的日本学制,只是将学科名称作了改换,如将“理科”改称“格致科”,“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经济学”改称“理财学”等等。这反映了晚清政府()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B.坚守传统教育,抗拒制度变革
C.回应改革诉求,兼顾文化尊严D.顺应世界潮流,追求全盘西化8.[2024·莆田市高三模拟]康有为在《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中提议:“立裁满、汉之名,行同民之实,则所以考定立宪国会之法,三权鼎立之意、凡司法独立,责任政府之例,议院选举之法,各国通例具存,但命议官
遍采而慎择之,在皇上一转移间耳。”由此可见,康有为这一提议()A.将民族问题视为变法核心B.抛弃了华夷之辨的思想C.服务于政治变革的需要D.主张学习美国政治制度9.[2024·江苏决胜高考高三大联考]1895~1898年间,中国出现了国人自办中文报刊的高潮局面。这些报刊无情揭露
帝国主义“无端而索岛屿,无端而揽铁路”等可耻行径,发出了“叱咤英俄,鞭笞欧美,振我夏声,昌我华种”的号召。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国人掌握了传媒话语权B.维新派的群众基础扎实C.革命已成社会主要思潮D.舆论宣传助推政治改革10.[2024·山东潍坊一模]近代一位外国人
这样评价戊戌变法: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他认为戊戌变法的意义在于()A.效法明治维新改革道路B.试图改变旧的政治制度C.推动了民众的思想解放D.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11.[2024·山东济宁一模]近代上海,万国商团担负着武力防御租界的任务。1900年,万国商团总共花费
3万两白银,这是其自成立以来最高的支出数字,其中有1.4万两用于各种制服和装备。其增加开支的背景是()A.义和团运动不断向南方扩展B.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C.南方督抚大力扶植反帝力量D.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12.[2024·河北“百万联考”高三诊断性模拟考试]一些西方学者将近代中国某场运动定
义为“宗教战争”或“文明冲突”,他们消解这场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明显是出于遮蔽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维护西方的“历史形象”“文明形象”或某种当下的意图。这场运动()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C.旨在维护中国传统文明
D.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阴谋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4分)13.[2024·广东清远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
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
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
,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摘编自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1)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8分)(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6分)14.[2024·安徽黄山检测]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易》曰:“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因为它以痛苦、失落、屈辱和牺牲抉破了因循和麻木积成的厚膜,迫使人们追穷自身,从种种熟视无睹、见惯不惊的东西中看出衰象与破洞。而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是理性思维的结果,
它可以成为“变”的起点。——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对“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