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五)生物试题 .docx,共(10)页,824.87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78c9024881cd7183eae25e29ca17b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3级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2.考生做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
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肺纤毛细胞都有细胞骨架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C.伞
藻和色球蓝细菌都有细胞核D.绿眼虫、根瘤菌和衣藻都有细胞壁2.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用洋葱植株作为实验材料不合适的是A.提取和分离叶绿素B.DNA的粗提取与鉴定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D.观察植物的向光性3.
USP30蛋白是去泛素化酶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定位在线粒体外膜。研究人员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Usp30基因敲除小鼠线粒体的数量减少,结构发生改变(如下图)。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上图是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B.USP30蛋白可作为治疗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潜在靶点C.野生
型小鼠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了相关酶的附着面积D.Usp30基因敲除小鼠线粒体数量减少可能与溶酶体密切相关4.下图显示的是小分子通过甲、乙两种细胞的转运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乙细胞运输的都可能是氨基酸B.甲细胞中小分子的运输
可能不直接消耗ATPC.乙细胞中运输某小分子的膜蛋白也可能选择性运输其他物质D.甲细胞中小分子的运输必须依赖一定量的氧气浓度5.在淀粉-琼脂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如下图)分别用蘸有不同液体的棉签涂抹,然后将其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2h后取
出该淀粉-琼脂块,加入碘液处理1min,洗掉碘液后,观察圆点的颜色变化(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公众号高中僧课堂A.放在37℃恒温箱的原因只是因为酶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B.圆点①和②颜色不同,表明了唾液中淀粉酶具有高效性C.圆点③和④颜色相同,但引起酶失活
的原因不同D.圆点④和⑤会出现相同颜色,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6.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间期的细胞,核糖体和线粒体代谢旺盛B.只有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才能看到染色体C.赤道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细胞板是虚拟的平面D.着丝粒自行分裂后,由纺锤丝牵拉移向细胞两极7.细胞
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某动物(2n)甲种细胞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若向该种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M期的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是2→4→2B.加入过量胸
苷约7.4h后,甲种细胞将停留在S期或G1/S交界处C.G1期发生的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若乙种细胞周期为24h,M期为1.9h,选择甲种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更合适8.右图为细胞分裂的概念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蝙蝠成熟红
细胞以①过程增殖,该过程中无染色体出现B.②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数目变化同步进行C.小鼠杂交瘤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精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D.精原细胞进行②或③过程增殖时,遗传物质都只复制一次9.苹果果皮颜色受独立遗传的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一个显性基因时
(A-B-C-…)为红色,当每对等位基因都为隐性基因时(aabbcc…)为青色,否则为无色。现用3株苹果树进行以下实验:实验甲:红色×青色→红色∶无色∶青色=1∶6∶1实验乙:无色×红色→红色∶无色∶青色=3∶12∶1据此
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乙的无色亲本可能有3种基因型B.实验乙中亲子代红色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实验甲子代的无色个体有6种基因型D.实验乙说明果皮颜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10.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相符的是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及自
由组合规律B.希尔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11.端粒DNA序列包含一条G链和与之互补配对的C链,该序列每次细
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端粒酶复合物可以延长G链,并利用新合成的G链作模板合成互补的C链,对端粒进行修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端粒是染色体两端一段特殊序列的DNA,但不是每条染色体都有端粒B.端粒酶能够和G链结合,可能与G链中某些特定位点的序列具特异性有关C.人类干细胞和癌细胞在分裂过程中
端粒DNA不缩短D.互补C链的形成需要一段单链DNA作为引物12.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Ⅰ、RⅡ、R
Ⅲ……)。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R型只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对提取物进行不同酶处理→加入到乙菌培养基中培养→检测子代细菌(丙)的类型。下列结果能说明细菌发生基因突变而未发生转化的一组是A.甲:RⅡ,乙:SⅢ,丙:SⅢB.甲:SⅢ,
乙:RⅡ,丙:SⅢ、RⅡ、SⅡC.甲:SⅢ,乙:RⅠ,丙:SⅠ、RⅠD.甲:SⅡ,乙:RⅡ,丙:SⅡ、RⅡ13.某公司对即将上市的家蝇杀虫剂产品做预期调查,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杀虫剂)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的结果。已知家蝇的敏感性和抗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当神经细
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时出现抗药性。根据以上信息,正确的是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比乙地区高B.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丙地区敏感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C.家蝇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基
因碱基对的缺失D.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使用该产品预期效果不如其他两地14.智齿是用来咀嚼粗食纤维树根树皮这类食物的,随着人类的食物越来越精细,逐渐不需要它。人类下颚体积逐渐变小,颌骨上几乎没有智齿的生长空间,上颚也没有了对咬牙。人体内残留了智齿
,这可以作为生物进化哪方面的证据A.化石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C.胚胎学证据D.生物遗传方面的证据15.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B.肺泡表面潮湿且伸缩性很大,有利于气体
交换C.肾小球是血管球,参与形成原尿D.脾脏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但不能清除衰老的血细胞1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肺泡腔局部诱导肺部炎症的机制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感染可以通过促炎症正反馈引起肺部的持续炎症B.肺泡巨噬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杀伤后将发生细胞凋亡C
.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在内环境中杀伤靶细胞D.被感染的肺泡巨噬细胞通过改变细胞膜表面的成分而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17.针灸是中医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针灸信号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作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挥
抗炎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针灸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经分析处理后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作用于效应器B.神经递质被巨噬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后进入细胞内调节其产生细胞因子C.低浓度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促进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各器
官活动即实现机体稳态18.鸢尾素是运动时释放的一种小分子肽类激素,能促进大脑海马神经元的生长。为研究鸢尾素与学习认知之间的关系,科学家构建了鸢尾素基因敲除小鼠,运动训练或静止后,记录小鼠在水迷官不同平台上停留的时间(在目标平台上停留时间与学习记忆能力正相关),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敲除小鼠鸢尾素受体数量可能高于野生型B.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平台,因变量是小鼠在不同平台停留的时间C.运动能提高小鼠体内的鸢尾素含量进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能力D.运动或许能够降低以突触衰竭和记忆障碍为特征的阿尔兹海默症风险19.下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已知赤霉素具
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产生,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植物体内具有与IAA相同效应的物质还有PAA、IBA等,它们都属于生长素B.据图分析赤霉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可能既有促进也有抑制C.已知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
烯产生,这种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D.低浓度的生长素通过抑制乙烯的合成促进细胞纵向伸长2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子叶植物易于辨别个体数目,常作为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对象B.
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光的特点,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捕C.在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先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D.在“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种群密度可表示为所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题
,共6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1.(12分)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是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措施。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测定水稻和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
(1)农作物的产量高低取决于叶绿体捕获的光能向转化的过程中,将CO2和H2O合成的量。(2)粮食种子收获之后,常放在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中储存,其目的是。(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
它们被看作是叶绿体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至少答出两点)(4)25℃条件下测得水稻光补偿点会(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水稻和小麦固定CO
2量的差值为。22.(12分)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于核酸的分离和鉴定。为研究DNA的复制,现进行以下实验:大肠杆菌在条件适宜时约20分钟繁殖一代。研究人员先培养大肠杆菌,然后提取DNA,经离心后,再测定溶液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吸收光谱的峰值
位置对应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实验步骤如下:a.将大肠杆菌在15NH4Cl(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足够长时间。b.提取大肠杆菌的DNA,测定吸收光谱(图1a处所示,峰值出现在P处)。c.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氮源)的培养液中
培养。d.在培养到6、13、20分钟时,分别取样,提取DNA,并测定吸收光谱,结果如图1b~d处所示。(1)关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式,有三种假设: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型复制。其原理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现有的实验结果可以否定哪种假设?。(2)若分散型复制这一假设
成立,请绘制出大肠杆菌在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到40分钟时的吸收光谱图e(要求反映出峰值的位置与P和Q的关系)。(3)后期实验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根据图1,吸收图谱只有一个峰值,且峰值的位置由P点逐渐上移到Q点,原因可能是:。Ⅱ.
(1)虽然同为XY型性别决定生物,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发育为雌性,X0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人类则发育为男性,X0为女性,可见果蝇以决定性别,而人类以决定性别。(2)研究发现小鼠Y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睾丸形成基因(T基因)决定睾丸的形
成。某些情况下,含T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会转接到X染色体上,含T基因的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不含T基因的发育为雌性,含2个Y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那么性染色体数量正常的雄鼠基因型可能为。一个基因型为XYT的受精卵中的T基因丢失,发育成
能产生可育雌配子的雌鼠,该鼠与一只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数量正常但基因型未知的雄鼠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则F2雌雄比例最小为。23.(12分)有亲缘关系的亲本交配,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纯合的几率,导致适应能力下降,被称为近交衰退现象。植物中还存在生殖干扰现象:当远多于胚珠
数目的花粉落到柱头上时(包括同种和异种的花粉),异种的花粉可通过堵塞柱头阻止同种花粉的受精。马先蒿属植物花冠管具有不同的长度,都由熊蜂传粉。与短管品种相比,长管品种的柱头表面积及花粉体积均增大。现改变马先蒿长管品种A生长条件,培育出短管植株,对以上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表。(1)马先蒿的
原始花冠类型为短管型,由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发生,导致出现了不同长度的花冠类型;熊蜂作为马先蒿的传粉者,该植物花形态的丰富变异促进了熊蜂多样性(填类型)的形成。(2)表中数据支持“近交衰退”理论
的依据是。长花冠管有利于应对生殖干扰,依据是。从文中可知,也是马先蒿属植物应对生殖干扰的对策。(3)为解释马先蒿长花冠管的进化,有人提出“吸引传粉者”假说:长花冠管可通过提升花的高度来增加对传粉者的视觉吸引。为检验这一假说,请提供实验思路:。24.(12分)科学家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着手研究“酸味”受体和机体感知酸味的机制,通过功能筛选初步鉴定出了与酸味厌恶相关的OTOP1蛋白,并构建了Otop1基因敲除小鼠。(1)通过在小鼠饮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观察小鼠的厌恶程度,结果如图1所示:与对照小鼠相比,Otop1基因敲除小鼠
对酸的厌恶程度(增强/减弱/无差异);(2)研究发现酸味觉受体细胞感知酸味后,将兴奋传递到面部膝状神经节,该神经节(属于/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图2展示了膝状神经节中SPON1蛋白高表达细胞与PENK蛋白高表达细
胞对酸味刺激的反应比例,推测膝状神经节中负责传递来自于酸味觉受体细胞的兴奋的是细胞;(3)另有研究结果揭示,酸味信号经过酸味觉受体细胞和膝状神经节中的特异性神经元传递到呼吸中枢所在的,并最终传递到大脑皮层,导致小鼠对酸味产生厌恶;(4
)后续研究发现,酸味觉受体细胞缺失的小鼠仍然可以感知酸味,推测是TRPV1蛋白高表达的神经元也可以感知酸味,引起酸味觉。若该推测成立,需制备酸味不敏感模型小鼠进行验证,请写出利用基因工程制备模型小鼠的思路;(5)如果(4)的
推测成立,请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写出机体感知酸味的神经通路:25.(12分)近年来发现,水杨酸(SA)在植物抗热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分子。黄瓜在高温下贮藏时,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易发
生变性、分解和脱离膜,从而导致细胞膜增大,导致胞内离子等物质渗出,最终出现果皮凹陷、褐变等热害症状。(2)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在采果后果实抗热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将黄瓜随机分组,采用不
同溶液浸泡后晾干,置于55℃贮藏一段时间,统计热害发生率,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①本实验中对照组应使用浸泡黄瓜。对照组中热害发生率略低于钨酸钠组,据图分析可能原因是。②结果表明SA(能/不能)提高黄瓜的耐热性,SA与ABA在此生理效应的作用上存在关系。另有研究显示SA作用依赖于ABA,请利用本
实验已有试剂,增设一组实验验证该观点(写出实验思路即可),并在图中钨酸钠组数据右侧绘出贮藏24d内的实验预期结果(以柱状图表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请在答题卡作)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
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