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 统编版必修下册 随堂课件 1-2齐桓晋文之事.pptx,共(62)页,399.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6e16c73502f720db1036d27a1fd74f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齐桓晋文之事目标展示教学目标1.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2.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教学重难点1.体味并分析文章
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2.鉴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基础知识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后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作者介绍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
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
《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孟子思想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时代背景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到了战果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
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文题解读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齐桓,即齐桓公(?一前643),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
君。晋文,即晋文公(前697-前628),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齐桓公、晋文公均在春秋五霸之列。②〔齐宣王(?一前301)〕名辟疆,战国时齐国国君。课文注释重点字词则王(wànɡ)乎觳(hú)觫(sù)褊(biǎn)小彼恶(wū)知之挟(xié)太山忖(cǔn)度(duó)便(pián
)嬖(bì)莅(lì)中国商贾(ɡǔ)赴诉(sù)畜(xù)妻子放辟(pì)邪侈衣(yì)帛鸡豚(tún)狗彘(zhì)庠(xiánɡ)序孝悌(tì)胡龁(hé)文言知识疏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同“欤”
,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同“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同“肢”,肢体)5.刑于寡妻(同“型”,典范、榜样)文言知识疏理(一)通假字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同“矣”,语气词,相当于“了”,表示陈述)7.盖亦反其本矣(同“盍”,何
不;同“返”,回、归)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9.是罔民也(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头发花白)文言知识疏理(二)一词多义1.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风尚)(《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德)(《师说》)策之不以其道(方法)(《马说》)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陈涉世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正义)(《孟子》)文言知识
疏理(二)一词多义2.诚诚有百姓者(副词,的确)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愚公移山》)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如果)(《隆中对》)3.爱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舍不得)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师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喜爱,喜欢)(《爱莲说》)文言知识疏理(二)一词多义4.盖盖亦反其本矣(同“盍”,何不,为什么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车盖,盖子)(《项脊轩志》)枝枝相覆盖(遮蔽,掩盖)(《孔雀东南飞》)英才盖世(胜过
,超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大概因为)(《出师表》)文言知识疏理(二)一词多义5.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清楚、明白)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贤明
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亮)(《静夜思》)文言知识疏理三、古今异义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喜欢。)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从而推广到。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3.至于兄弟(古义:推广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4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文言知识疏理三、古今异义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6.然后从而刑之(古义:接着就。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7.吾悟,不能进于是矣(古义:到
这一步。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文言知识疏理(四)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到)危士臣(使……处于险境)朝秦楚(使……朝见)以一服八(使……臣服)文言知识疏理(四)词类活用2
.形容词作名词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为肥甘不足于口与(美味的食物)轻暖不足于体与(轻软暖和的衣服)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的国家;大的国家)寡固不可以敌众(人口稀少的国家;人口众多的国家)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小的国家;强大的国家)文言知识疏理(四)词类活用3.形容词
作动词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文言知识疏理(四)词类活用4.名词作动词刑于寡妻(做榜样)然后从而刑之(处罚)是罔民也(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权,然后知轻重
(称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文言知识疏理(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乃仁术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见”表被动)文言知识疏理(五)特殊句式3.省略句臣闻之胡屹曰(“之”后面省略介词“于”)将以衅钟(“以”后面省略宾语“之”)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以”
后面省略宾语“之”)及陷于罪(“陷于罪”前面省略主语“其”)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必使”后面省略兼语“之”)文言知识疏理(五)特殊句式4.宾语前置句臣未之闻也(应为“臣未闻之也”)莫之能御也(应为“莫能御之也”)未之有也(应为“未有之也”)何由知吾可也(应为“由何知吾可也”)牛何
之(应为“牛之何”)文言知识疏理(五)特殊句式4.宾语前置句何以异(应为“以何异”)夫子之谓也(应为“谓夫子也”)然则一羽之不举(应为“然则不举一羽”)舆薪之不见(应为“不见舆薪”)文言知识疏理(五)特殊句式5.状语后置句王坐于堂上
(即“王于堂上坐”)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使天下仕者皆欲于王之朝立”)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我非爱其财而以羊易之也”)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文言知识疏理(五)特殊句式6.主谓倒置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
爱也,宜乎”)若是其甚与(即“其甚若是与”)感知全文理清思路,梳理脉络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
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文本分析(1)齐宣王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含义?辟疆,开辟疆土。这个名字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在农业时代,一个国家的实力与其占有的土地关联密切:土地越多,民众越多,国家能供养的军队就越多,可以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优势。齐宣王的父亲为他起这个名字想必是
希望齐宣王能够在主持国家朝政的扩展齐国的疆土,让齐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显然是作为国君的长辈的希望,作为后来人,齐宣王本人有没有这种想法(2)齐宣王有没有开疆拓土的想法?何以见得?“齐桓晋文之事”,这是课文的标题,也是齐宣王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的野心很大,想要开疆拓土,成为一代霸
主,所以他在会见孟子的时候就急切地问出“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句话。显然,在齐宣王的认知中,像齐桓公和晋文公这样的霸主是衡量君主成功与否的标准。(3)齐宣王想要听孟子讲述什么?何以见得?“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宣王用这样的方式来追求他的大欲,可见他
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他想知道的也是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如何建立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在对外征战中取得胜利。由此看来,战争是齐宣王治国的主要内容,经历战争也是齐国民众生活的主旋律。调动大家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在孟子和齐宣王的生活的时代是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动荡的
年代,战争的规模和频率比起春秋有过之而不及。(4)孟子认为什么样的生活可以让民众获得幸福感?孟子以为,君主不能过分掠夺民众的生存资源,必须要让他们维持生活的需要,所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就
是不仅仅要那些壮年男子能够维持生存,老人、女性和小孩也要能够温饱,这样他们才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学习礼义廉耻,从而使国民群体保持较高的精神素养。如此以来,“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社会富足安定,“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老有所养,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这样的生活才能使民众获得幸福感,国家才能做到民心所向。(5)对比孟子和齐宣王的理念,两者根本差异在何处?对于“民”的态度是两者差异的核心。就齐宣王看来,
国家是本位的,他只关心他的霸业能否成功,而忽视民生;而就孟子看来,民才是治国的本位,人民富足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战争只能决定一时成败,以民为本的国家才有无限可能以及光明的未来。对于这两种理念,我们分别命名为“霸道”和“王道”。
“霸道”就是称霸,通过战争等武力手段获取超然地位;“王道”则是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是否以民为本就是区分两者的核心。因此说,孟子政治思想便是“仁政”,孟子思想的核心便是“民本”。“仁政”和“民本”也是儒家政治
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影响至今。小组讨论(1)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1)“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
;“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2)孟子政治
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2)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
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3)这篇文章中孟子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齐桓晋文之事》篇承载的孟子的“仁政
”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甚至包括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4)孟子的语言有什么特
点?⑴善用比喻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⑵善用排比
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5)概括孟子论
辩艺术的特点。特点:迂回曲折。论辩的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整个论辩过程又可以分为七个引导步骤: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第三步引导:引导宣
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第七
步引导: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记录孟子与齐宣王的交流,系统阐发了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和社会理想,通过论述实行“王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驳斥了“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的所谓“霸道”,并具体展开阐述治国
措施,集中表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全文论证内容极富思辨性,逻辑缜密不乱,善于取譬设喻,语言精彩,富有说服力。作业布置整理本课的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