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1.44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66e3ce1da49dcdc5e58c60dc6b297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充高中高2021级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Fe-56S-32Cl-35.5第1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
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021年9月24日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B.2020年,我国嫦娥五号返回器带
回新的月壤样品。月球土壤中含有的橄榄石、辉石、钛铁矿等矿物均是混合物C.“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的灿烂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高铁车体用的不锈钢,其硬度和耐腐蚀性均大于纯铁【答案】C【解析】【详解】A.从二
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合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推进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A正确;B.月球土壤中含有的橄榄石、辉石、钛铁矿等矿物均是混合物,B正确;C.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不锈钢的硬度和耐腐蚀性大于纯铁,D正确;答案选C。2.2021年12月9日,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若在太空中进行以下实验,最难完成的是A.用注射器向水球中注入气泡B.将泡腾片溶于水中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答案】D【解析】【详解】在
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而过滤需要靠重力的作用完成,故在失重状态下过滤操作最难完成;答案选D。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苏打——酸式盐B.青铜——合金C.Al2O3——碱性氧化物D.液氯——混合物【答案】B【解析】【详解】A.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碳酸钠是正盐,A错误;B.青铜是铜
和锡的合金,B正确;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错误;D.液氨是液态的氨气,是纯净物,D错误;故选B。4.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足量的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泳D.电离时生成
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氧化性较强,足量的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A错误;B.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错误;C.
电离在熔融或溶于水时就会发生,不需要通电就能进行,C错误;D.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例如硫酸氢钠为盐,D正确;故选D。5.下列实验装置或对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为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的定容操作B.
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C.装置③验证22NaO与水反应的热量变化D.装置④可以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详解】A.定容时胶头滴管悬空正放,且眼睛与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操作合理,故A正确;B.固体溶解不能制备胶体,应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
水中水解制备胶体,故B错误;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导致试剂瓶中空气受热膨胀,U形管中液面左低右高,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D.利用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右侧液封防止空气进入,滴入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且可以较长
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故D正确;故选B。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Ba2++OH-+H++SO24−=BaSO4↓+H2OC.过量S
O2通入NaClO溶液中:ClO-+SO2+H2O=SO24−+Cl-+2H+D.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Fe3++3SCN-=Fe(SCN)3↓【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
铵:()3++3243Al+3NHHO=AlOH+3NH,A错误;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2+-+2-442Ba+2OH+2H+SO=BaSO+2HO,B错误;C.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次氯酸根离子完全反应转化为氯
离子,同时生成硫酸根离子:ClO-+SO2+H2O=SO24−+Cl-+2H+,C正确;D.FeCl3溶液遇到KSCN溶液变为红色,生成的Fe(SCN)3不是沉淀,D错误;故选C。7.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SO2使Br2的水溶液褪
色D.氨气使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二氧化碳没有被还原,故A不符合题意;B.氯
气使KBr溶液变黄,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自身被还原为氯离子,故B符合题意;C.SO2使Br2水溶液褪色,二氧化硫、溴单质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二氧化硫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C不符合题意;D.氨气使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沉
淀,化合价无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48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是3NAB.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C.1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氯离子数为2N
AD.100mL0.1molL-1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01NA【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因此48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3mol,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为3NA,A正
确;B.三氧化硫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确定其物质的量,B错误;C.题中只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求物质的量,C错误;D.100mL0.1molL-1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0.01molNaOH,但是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故氧原子
数大于0.01NA,D错误;故选A。9.部分含铁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c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B.a可与f反应生成cC.通过化合反应或复分解反应均能直接得到eD.g→e的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含铁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关系可知a是Fe,b是FeO,c是亚铁盐,d是氢氧化亚铁,e是氢氧化铁,f是铁盐,g是氧化铁,据此解答。【详解】A.亚铁离子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因此c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A正确;B.单质铁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即a可与f反应生成c,B正确;
C.氢氧化亚铁和氧气以及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铁盐和强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即可通过化合反应或复分解反应均能直接得到e,C正确;D.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铁,即g→e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D错误;答案选D。10.
下列实验方法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B.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振荡后溶液一定呈红色C.FeO固体中铁元素的价态可用盐酸先溶解,再用KMnO4溶液进行检验D.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
原溶液有钾元素可能有钠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的火焰,A错误;B.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则可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后又褪色,B错误;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会和氯离子反应使得溶液褪色,干扰亚铁离子的检验,C错误
;D.蓝色钴玻璃能滤去黄光,所以观察不到黄光,但不能说明样品中不含钠元素,D正确;故选D。11.关于反应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向含同浓度的H+、Fe3+、Cu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顺序依次为Cu2+、H+、Fe3+B.向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
aOH溶液,反应顺序依次为NH4+、Fe3+C.向含同浓度的AlO2−、CO23−、OH-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顺序依次为OH-、AlO2−、CO23−D.向0.1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等重、等大的铁粒和铜粒,铜先反应完,铁再反应【
答案】C【解析】【详解】A.氧化性Fe3+>Cu2+>H+,向同浓度的H+、Fe3+、Cu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顺序依次为Fe3+、Cu2+、H+,A错误;B.向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铁离子首先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铵根离子再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一水合氨,反
应顺序依次为Fe3+、NH4+,B错误;C.OH-、AlO2−、CO23−结合质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向同浓度的AlO2−、CO23−、OH-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顺序依次为OH-、AlO2−、CO23−,C正确;D.还原性铁大于铜,向0
.1mol/LFeCl3溶液中加入等重、等大的铁粒和铜粒,铁先反应完,铜再反应,D错误;故选C。12.实验室中利用固体KMnO4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与H均为氧化产物B.实验中KMnO4不只作氧化剂C.Mn元素至少参与了3
个氧化还原反应D.G与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0.25mol【答案】D【解析】【分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可得到气体G为氧气,得到固体加入浓盐酸,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发生反应生成了氯气,故气体H为氯气。【详解】A.根据分析,氧气和氯气都为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
产物,故都为氧化产物,A正确;B.KMnO4中氧化合价升高,锰的化合价降低,故既是氧化剂又做还原剂,B正确;C.锰元素参与了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二氧化锰和盐酸反应,锰酸钾和盐酸反应,反应中均存在元素化
合价改变,故Mn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每生成1氧气转移4mol电子,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若高锰酸钾转化为氯化锰过程中得到的电子全部是氯离子生成氯气所失去的,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由42
2KMnO5Cl,可知气体最大为0.25mol,但是反应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2KMnO4~O2,故最终得到气体小于0.25mol,D错误;故选D。13.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Q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A.闻Q气体(有刺激性)通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Q
一定是SO2B.闻Q气体(有刺激性)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Q一定是SO2C.将Q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变红色则Q一定是SO2的的D.将Q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加热后变红色则Q一定不是SO2【答案】A【解析】
【详解】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还有H2S等,A错误;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但前者无气味,B正确;C.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品红溶液又变为红色的只有SO2,C正确;D.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能使石蕊试液
变红色,但是SO2不能漂白石蕊试液,D正确;故选A。14.侯德榜先生为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制碱原理为NH3+NaCl+CO2+H2O=NaHCO3+NH4Cl,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CO2
,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答
案】C【解析】【详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通入饱和食盐水中会产生倒吸,所以制取碳酸氢钠时,导气管a通入氨气、导气管b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为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所以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氨气,故选C。15.在一
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A33.3%B.40%C.36%D.54.5%【答案】D【解析】【详解】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O+O
2═2CO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方程式相加的CO+Na2O2=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相当于CO的质量,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水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H2O+2Na2O2=4NaOH+O2
,二者相加可得H2+Na2O2=2NaOH,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相当于H2的质量,CO、H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就是原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和,所以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为16.5g-7.5g=9g,氧气的质量分数为9g/16.
5g×100%=54.5%.D项正确;答案选D。16.水体中氨氮含量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用次氯酸钠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去除过程中,每一步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每除去1mol3NH,转移3mol电子C.该
过程需控制温度,温度过高时氨氮去除率会降低D.去除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3222NH3NaClO=N3NaCl3HO+++【答案】A【解析】【详解】A.转化关系图中NaClO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中,属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不
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每除去1mol3NH,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C.NH3易挥发,温度较高时溶解度减小,氨氮去除率会降低,故C正确;D.根据箭头方向可知
,NH3、NaClO是反应物,氯化钠、氮气和水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和电子转移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为:3222NH3NaClO=N3NaCl3HO+++,故D正确;故选A。17.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
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答案】B【解
析】【详解】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
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
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B错误;C.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D.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
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D正确;故选B。18.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
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B.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C.原N
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答案】C【解析】【分析】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O
H和Na2CO3、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四种情况,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时的反应可能为:OH﹣+H+=H2O和CO23−+H+=HCO3−,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为:HCO3−+H+=H2O+CO2↑;
根据加入50mL盐酸时溶质为氯化钠及原子守恒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图象可知,甲溶液中溶质只能为Na2CO3和NaHCO3,乙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根据HCO3−+H+=H2O+CO2↑计算出乙溶液中产生二氧化碳
的最大值。【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质不可能为NaOH、NaHCO3,根据图象可知,乙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故A错误;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OH和Na2CO3、
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四种情况,由图中HCl的用量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的关系可知甲溶液的溶质应该为:Na2CO3和NaHCO3,所以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HCO3−,故
B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当V(HCl)=50mL时,得到的产物为NaCl,由原子守恒可知:n(NaOH)=n(NaCl)=n(HCl)=0.1mol·L-1×0.05L=0.005mol,则原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NaOH)=0.005mo
10.01L=0.5mol·L-1,故C正确;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为:HCO3−+H+=H2O+CO2↑,根据消耗了10mL盐酸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1L=0.001mol,标况下0.001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2.4L/mol×0.0
01mol=22.4mL,故D错误;故答案为C。第11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46分)1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等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常用于净水。明矾放入水中起净水作用的物质是_____
______,明矾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2)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中,c(NH4+)∶c(SO24−)∶c(K+)∶c(Cl-)=8∶4∶9∶9,若用NH4Cl、KCl、K2SO4来配制该营养液,则这三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3)汽车
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尾气中所含NO是如何产生的?___________。能减少或有效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有效且可行的措施是___________。(4)在鲜活鱼的长途运输中,需在水中加入供氧剂。Na2O2(易溶于水)
、CaO2(微溶于水)都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氧气。Na2O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写出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这两种物质中选___________作为供氧剂更好,
理由是___________。(5)工业上常用二氧化氯(ClO2)、高铁酸钠(Na2FeO4)等替代传统的Cl2对淡水进行处理。ClO2和Na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分别被还原为Cl-和Fe3+,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的效率,那么ClO2、Na2Fe
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6)已知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写出其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①.Al(OH)3胶体②.Al3++4OH-=AlO2−+2H2O(2)8∶1∶4(3)①.空气
中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和内燃机燃烧产性的高温条件下反应产生NO②.制定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开发清洁能源,如氢能汽车、太阳能汽车等(4)①.2∶1②.22222NaO+2HO=4NaOH+O③.过氧化钙④.CaO2微溶于水,在
水中逐步溶解,与水反应缓慢,可不断地提供氧气,使反应持续时间长,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还可以与鱼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不会导致溶液碱性太强,减小对鱼的伤害(5)ClO2、Cl2、Na2FeO4或ClO2>Cl2>Na2FeO4(6)Mn2O7+2OH-=2MnO4−+H2O【解析】【小问
1详解】明矾净水的原因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达到净水目的。明矾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氯酸盐,故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答案:Al(OH)3胶体;Al3++4OH-=
AlO2−+2H2O;【小问2详解】设c(NH4+))=8mol/L,c(SO24−)=4mol/L,c(K+)=9mol/L,c(Cl-)=9mol/L,则c(K2SO4)=4mol/L,c(KCl)=1mol/L,c(NH4Cl)=8mol/
L,等体积,则这三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4。答案:8∶1∶4;【小问3详解】空气中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和内燃机燃烧产性的高温条件下反应产生NO。能减少或有效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有效且可行的措施;制定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开发清洁能源,如氢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等。答案:空气中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和内燃机燃烧产性的高温条件下反应产生NO;制定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开发清洁能源,如氢能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小问4详解】。Na2O2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数目2-2O
,个数之比为2∶1,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NaO+2HO=4NaOH+O。过氧化钙,CaO2微溶于水,在水中逐步溶解,与水反应缓慢,可不断地提供氧气,使反应持续时间长,生成的氢氧化钙
微溶于水,还可以与鱼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不会导致溶液碱性太强,减小对鱼的伤害。答案:2∶1;22222NaO+2HO=4NaOH+O;过氧化钙;CaO2微溶于水,在水中逐步溶解,与水反应缓慢,可不断地提供氧
气,使反应持续时间长,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还可以与鱼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不会导致溶液碱性太强,减小对鱼的伤害;【小问5详解】二氧化氯的消毒效率为567.5,高铁酸钠的消毒效率为3166,氯气的消毒效率为271,所
以ClO2、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O2、Cl2、Na2FeO4或ClO2>Cl2>Na2FeO4;答案:ClO2、Cl2、Na2FeO4或ClO2>Cl2>Na2FeO4;【小问6详解
】已知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Mn2O7+2OH-=2MnO4−+H2O,答案:Mn2O7+2OH-=2MnO4−+H2O。20.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
具有重要的用途。(1)检验久置绿矾是否变质可用试剂___________。(2)①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腐蚀废液含FeCl3、FeCl2、CuCl2,某小组欲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及制
绿矾,工艺流程如下:②操作Ⅰ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腐蚀废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___________。③固体A中含有___________;操作Ⅱ的过程是:蒸发至出现一层晶膜、___________、过滤、________
___、常温晾干。④反应Ⅰ中生成FeCO3沉淀同时有气体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3)绿矾可用于缺铁性贫血补铁剂,医生建议与维生素C同服。某同学探究维生素C的作用,取少量Fe2(SO4)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维生素C片2片,并振荡溶解,再滴加铁
氰化钾溶液,溶液出现蓝色沉淀,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4)绿矾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称量干燥坩埚的质量为m1,加入绿矾后总质量为m2,将坩埚加热后,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总质量恒定为m3;根据实验
数据,绿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为___________(写表达式)。(5)下列操作中,会导致结晶水数目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①绿矾未充分干燥②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③加热时有少绿矾迸溅出来【答案】(1)KSCN溶液(2)①.3+2+2+2Fe+Cu=2Fe+Cu②.漏
斗③.将3FeCl和2CuCl全部转化为2FeCl和Cu④.Cu、Fe⑤.冷却结晶⑥.洗涤⑦.2+3322Fe+2HCO=FeCO+CO+HO−(3)维生素C能将3FeCl还原(或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4)()()23317m-9m6m-m(5)①③【解析】【分
析】腐蚀废液含FeCl3、FeCl2、CuCl2,加入过量铁粉将FeCl3、CuCl2全部转化为FeCl2和Cu,操作Ⅰ为分离固液的操作,为过滤,固体A中生成的Cu、过量的Fe,反应A中Fe2+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FeCO3沉淀同时有二氧化碳
和水生成;铁和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碳酸亚铁和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得到滤液B为硫酸亚铁溶液,溶液蒸发至出现一层晶膜、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常温晾干得到绿矾;【小问1详解】绿矾变质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
子,铁离子和KSCN溶液变为红色,故选用KSCN溶液;【小问2详解】①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反应为铁离子和铜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离子方程式为3+2+2+2Fe+Cu=2Fe+Cu;②操作Ⅰ为过滤,使
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腐蚀废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和铜离子,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将FeCl3、CuCl2全部转化为FeCl2和Cu;是③由分析可知,固体A中有剩余的Cu、Fe;操作Ⅱ得到绿矾晶体,其过程是:蒸发至出现一层晶膜、冷却结
晶、过滤、洗涤、常温晾干;④反应Ⅰ中生成沉淀同时有和水生成,结合质量守恒可知,反应为亚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水、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为:2+3322Fe+2HCO=FeCO+CO+HO−;【小问3详解】取少
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维生素C片2片,并振荡溶解,再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溶液出现蓝色沉淀,亚铁离子遇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此可知:维生素C能将铁离子还原为二价亚铁离子(或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小问4详解】设绿矾化学式为42FeSOHOx,由题意可知,绿矾质量为
21m-m,得到硫酸亚铁质量为31m-m,则失去结晶水质量为()()213123m-mm-m=m-m−,则()()31312323911m2-mm-15==768mm-mm-mx,()()2331m-m769m=-mx;【小问5详解】①胆矾未充分干燥,m2偏大,根据可知结晶水数目测
定值偏高,故①符合题意;②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m3偏大,根据可知结晶水数目测定值偏小,故②不符合题意;③加热时有少胆矾迸溅出来,m3偏小,根据可知结晶水数目测定值偏高,故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③。21.二氧化氯(ClO2)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1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常温下ClO2为黄
绿色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遇热不稳定易分解发生爆炸。工业上利用硫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还原氯酸钠(NaClO3)制取二氧化氯。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lO2,向三颈烧瓶中
加入NaClO3溶液、浓H2SO4),并通入空气,调节恒温器至60℃,通过固体加料器缓慢匀速加入硫铁矿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1)FeS2中S价态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2)三颈烧瓶中的化学方程式为:60C3232242ClOHFeSClOF
eSOHO−−++⎯⎯⎯+++→++(未配平)①请配平并写出以上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②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3)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回答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4)装
置D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_。(5)2ClO能被多种稳定剂吸收,若将其用于果蔬保鲜,你认为下图中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①.-1②.锥形瓶(2)①.-+3+2-3224215
ClO+14H+FeSClO+Fe+2SO6015O+7H℃②.Fe、S(3)将生成的2ClO带出,在吸收装置中被冷水吸收(或稀释2ClO,防止发生爆炸)(4)防止倒吸(5)①.稳定剂Ⅱ②.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2ClO,能较
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解析】【分析】装置A中氯酸钠被还原生成二氧化氯,利用空气把生成的二氧化氯吹入装置B吸收,最后使用氢氧化钠碱液吸收尾气处理;【小问1详解】FeS2中Fe是+2价,则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S的价态是-1价
;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小问2详解】①NaClO3与FeS2的反应中,氯从+5价变为+4价,铁从+2价变为+3价,硫从-1价变为+6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法结合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②铁和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被氧化的
元素为Fe、S;【小问3详解】由于ClO2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遇热不稳定易分解发生爆炸,所以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O2带出,在吸收装置中被冷水吸收,且可稀释ClO2,防止发生爆炸;【小问4详解】由于二氧化氯易溶于水,则装置D
中倒置漏斗的作用防止倒吸;【小问5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