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BEST”合作体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1.913 MB
  • 2024-12-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BEST”合作体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BEST”合作体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BEST”合作体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BEST”合作体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1.913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62f647988c4a21d65021863e71094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吉林省“BEST”合作体高三年级六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9题,共100分,共6页。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距今约4700年,由13根呈半圆形排列的夯土柱组成。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确定节气,安排农耕。图1为古观象台平面示意图,图2示意陶寺古观测台(原址复制模型)遗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夏至日日出方位最接近狭缝()A.4B.5C.9D.122.冬至日一段时间后的某日观测到日出方位为第6个狭缝,此时最可能接近()A.谷雨B.惊蛰C.小满D.清明【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

信息可知,第2个狭缝为冬至日日出方位,第7个狭缝为春、秋分日日出方位,结合所学太阳视运动规律知识,春、秋分日太阳日出正东方,则该图第7个狭缝处为正东方,因此左侧为正北方(见下图);北半球夏至日时,除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外,全球日出东北,且夏至日这天是一年中日出方位最偏北的时候,4、5狭

缝在东南方,AB错误,相较于9号狭缝,12号狭缝更偏向东北方向,所以,夏至日日出方位更接近狭缝12,D正确,C错误。故选D。【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两个相连的节气约间隔15日。日出从2号狭缝至7号狭缝所经历的天数与冬至日到春分日的天数一致,大致为90天,因此太阳日出位置相隔一个狭缝

约为15天,即日出位于6号狭缝与位于7号狭缝相差15天,说明该日早于春分日约15日(惊蛰)或晚于秋分日约15日(寒露),四个选项中只有惊蛰符合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日出日落方位规律——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

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

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干旱地区的土壤受蒸发影响,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增加,但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出现浅层土壤湿度大于深层土壤的现象

,这就是逆湿现象。图中绿洲与沙漠间的热力环流有利于形成逆湿现象。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4.有利于形成较强逆湿现象的天气是()A.背景风较弱,晴朗的白天B.背景风较弱,晴朗的夜晚C.

背景风较强,晴朗的白天D.背景风较强,晴朗的夜晚5.干旱地区发生逆湿现象时()A.土壤表层湿度降低B.对流运动加强C.不利于植物生长D.会抑制荒漠化发展【答案】3.C4.B5.D【解析】【3题详解】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

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从热力环流角度可知绿洲风在近地面是从绿洲吹向荒漠,绿洲的水汽被带向绿洲边缘的荒漠,夜晚荒漠降温较快,此时水汽易受冷凝结,向上蒸发能力减弱,使其最容易出现下湿上干的逆湿现象,选项地区中

,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绿洲边缘的荒漠(丙处),水汽凝结后下渗快,C正确。荒漠边缘的绿洲上(乙)、绿洲中心地区(甲),水源较多,下渗较慢,以向上蒸发、蒸腾为主,A、B错误。荒漠中心(丁)空气干燥,水汽含量太少,无法凝结,D错误。故选C。【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背景

风较弱,沙漠和绿洲之间因热容量不同导致的热力环流较为明显,CD错误。结合热力环流原理,荒漠地区比热容较小,因此晚上降温快,所以此时水汽易受冷凝结,因此在晚上产生逆湿现象较多。并且晚上地表温度较低,蒸发较弱,因此A错误,B正确

。故选B。【5题详解】逆湿现象发生时,会使水分向下输送,利于增加土壤表层水分含量,改善绿洲边缘土壤墒情,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有固沙,防治沙漠扩张的作用,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逆湿,就是下湿上干大气层结。“逆湿”形成是平流作用的结果,沙漠戈壁边界层内较小的

风速,弱不稳定层结及存在的下沉气流都有利于其近地层内逆湿的形成。下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区域(左图)和图中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及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右图)。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推测潘塔纳尔湿地区域()A.雨

林分布广B.地势较平坦C.沼泽面积小D.冻土分布广7.形成科伦巴夏季降水的大气环流最有可能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赤道低压D.东北信风的.8.巴拉圭河受湿地影响显著,流经科伦巴河段汛期水文特征表现为()A.汛期明显提前B.河水陡涨陡落C.洪峰流量变大D.含沙量减小【答案

】6.B7.C8.D【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地区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夏半年降水明显较多,冬半年降水较少,不是热带雨林气候,雨林分布面积较小,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湿地面积广

布,地形平坦开阔,B正确,C错误;该地维度位置较低,冻土分布较少,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17°—19°S之间,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C正确;南半球夏季东南信风南移,该地不受东南信风控制,A错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降

水较少,B错误;该地位于南半球,不会受东北信风控制,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拉圭河流经潘塔纳尔湿地,对河流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河流汛期会延后,A错误;河流径流量会缓涨缓落,B错误;洪峰流量变小,C错误;湿地流速较低,河流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小,D正确。故选D。

【点睛】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大规模气流在爬越高原和高山时常常在高山迎风侧受

阻,造成空气质量辐合,形成高压脊;在高山背风侧,则利于空气辐散,形成低压槽。西南低涡是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某次西南低涡生成于乌蒙山东侧,给当地天气带来较大影响。下图示意本次西南低涡形成时的环流形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在西南低涡控制下,当地易出现()A.持续晴天B.气温骤降C.阴雨天气D.大风扬沙的【10.从动力角度来看,本次西南低涡形成的关键作用可能是西风越过乌蒙山后在背风坡()A.动力降压B.水汽充足C.下山降温D.气流上升11.西南低涡易在图

示区域维持较长时间,主要取决于()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势格局C.暖气团势力的强弱D.水汽输送形势【答案】9.C10.A11.B【解析】【9题详解】西南低涡是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

雨,形成阴雨天气,C正确,A错误;西南低涡受西风影响,较为暖湿,B错误;当地山脉众多,植被覆盖率较高,大风扬沙的概率低,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对流层中层的高空西风越过乌蒙山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流辐散,动力降压,形成西南低涡,A正确、D错误;水汽充足、下山降温不是动力角度,BC错误

。故选A。【11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区域周边多山地,阻挡了天气系统的移动,停留时间较久,B正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暖气团势力的强弱、水汽输送形势会影响西南低涡存在的时间,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点睛】西南低涡,亦简称西南涡。在西藏高原及西南地区特殊地形和一定

环流共同作用下,产生于我国西南地区低空的一种浅薄低涡。是一个尺度约为300-500km的中尺度系统,属中尺度涡旋。海滩离岸流,也叫回卷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地形区域。某个时刻,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冲向海滩的

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最终大量的海水从较低的缺口冲出形成离岸流,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外海,造成溺水事件。下图为我国某海域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示海滩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A.甲B.乙C.丙D.丁13.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

救方法是()A.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B.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C.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D.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14.假如你站在图中岸边沙滩上,会发现离岸流处的海水()①清澈透明②颜色偏黄③风平浪静④浪花翻卷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2.C13.C1

4.B【解析】【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离岸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区域;结合图例可看出,丙处北侧有一横向沙坝,南侧等深线向水浅的方向弯曲为沟槽地形,可判断出丙最容易发生离岸流,C正确;甲处等深线向水深的方向弯曲,为山底山脊地形,不易发生离岸流,A错;乙和丁两地等深线稀疏

平直,不易发生离岸流,BD错。故选C。【13题详解】由材料“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外海”可知,离岸流速度快,因此不易逆流回岸边,可暂时随波逐流,A错;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可行,但离岸流速度快,别人不一定发现,且别人发现后的救援不

属于自救,B错;离岸流是在海浪和水底地形共同作用下,底层海水也发生扰动,下潜更危险,D错;由于离岸流宽度较窄,因此可向平行于海岸的两边游,C正确。故选C。【14题详解】由材料“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可知,离岸流发

生时,海水聚集会使底层沙质搅动,使海水浑浊,颜色偏黄,①错、②正确;离岸流速度快且表面平静,不易发觉,③正确、④错。②③正确,故选B。【点睛】离岸流的防范措施:如果不慎被卷入离岸流中,或者感觉到小腿部有含泥沙的水流冲

击,务必保持冷静节省体力,努力沿着平行于海岸的方向朝一侧游出。试图逆流而上想靠岸,只能越陷越深。如若无法从一侧游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直到流势明显减缓后,再向一侧努力游出,但一定要留足力气,大声呼救。下图为2024年元旦跨年时刻江苏某同学查询到的太阳和月亮高度轨迹示意图,该同学在

元旦(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5.跨年钟声响起时,东半球新年的范围占全球的()A.5/6B.2/9C.1/6D.1/916.该同学观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位置示意图是()A.B.C.D.【答案】15.D16.C【解析】【15题详解】由

图可知,当跨年钟声响起时,意味着北京时间为0时,也就是新的一天开始,即120°E为0时,而东半球经度在20°W向东至160°E,证明了120°E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处在新年的范围,为40°,占全球360°的九分之一,也就是东

半球新年的范围占全球的1/9,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选D。【16题详解】由题意知,该同学在元旦(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日期为一个月的农历二十时,月亮应该位于渐亏凸月的位置附近,渐亏凸月出现在下半夜,且月左侧圆,由此排除

B、D两项;再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观测者朝南,太阳日出位置在东方刚日出时,此时月亮刚好朝着西方落下,在西方天空能看到月亮,由此判定C项正确,A项错误。故选C。【点睛】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

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

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顶温度能够决定水成物的初始相态,若云顶温度低于一10℃,水成物初始相态为固态,相反,云顶温度大于一10℃且小于0℃则为过冷水。研究表明云顶温度、暖层(大于0℃的逆温层)

和次冻结层(小于0℃的冷层)的强度和厚度均是冻雨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和云顶温度,提出了冻雨形成两种机制,“冰相机制”和“过冷暖雨机制”。冷暖气团交汇有利于冻雨的形成。下图示意冻雨形成的“冰相机制”(a)和“过冷暖雨机制”(b)。(1)简述两种冻雨形成机制中的大气温

度垂直分布的异同特征。(2)分析“冰相机制”冻雨的形成过程。(3)简述冻雨形成的必要大气温度条件。【答案】(1)共同点:从上到下存在“冷—暖—冷”三层垂直结构;地面温度均小于0℃;均存在逆温层和次冻结层。不同点:“冰相机制”存在暖层,“过冷暖雨机制”无暖层。(2)由于云顶温度低于—10℃

,水成物初始相态为雪花或冰晶;逆温层为暖层,当雪花或冰晶下落到逆温层时会完全融化形成雨滴;当雨滴降落到次冻结层时,因温度低于0℃,形成冻雨。(3)需要有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逆温层;逆温层下部需要有温度小于0℃的次冻结层。【解析】【分析】本题以冻雨的相关

图文材料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逆温、冻雨的形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无论是“冰相机制”还是“过冷暖雨机制”形成的冻雨,在一定高度都出

现了逆温现象,从上到下存在“冷—暖—冷”的三层垂直结构,地面温度均小于0℃,存在次冻结层;而不同的是“冰相机制”在出现逆温前后的一定高度范围内气温大于0℃,而“过冷暖雨机制”气温始终低于0℃,即“冰相机制”存在暖层,“过冷暖雨机制”无暖层。【小问2详解】结合图文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冻雨是指降

水以冰水混合物的形式降落到地表,而材料表明云顶温度、的暖层(大于0℃的逆温层)和次冻结层(小于0℃的冷层)的强度和厚度均是冻雨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云顶温度能够决定水成物的初始相态,当暖层以上温度低于—10℃,云顶处的水以冰晶、雪花的固态形式而存在;当这些固态水降落到暖层时,随温度升高至0℃以上而融

化成液态水滴;当液态水滴继续降落至次冻结层时,随温度下降到0℃,便开始凝结,形成冻雨。【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无论是“冰相机制”还是“过冷暖雨机制”形成冻雨,其必然出现逆温现象,冷暖气团交汇有利于冻雨的形成,且近地面温度低于0℃,即存在次冻结层。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叶尔羌河发

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上游部分基本由主流克勒青河和支流塔什库尔干河组成,出山后流经莎车、巴楚等地,与和田河汇合后注入塔里木河。近年来,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有增大的趋势。下图示意叶尔羌河上游流域。(1)指出叶尔羌河上游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并分析原因。(2)研究发现,在多雨的年份,叶尔羌河上游流量反而可能减小。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近些年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增大的气候原因。【答案】(1)叶尔羌河上游流量夏季大,冬季小,季节变化大。叶尔羌河上游地区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夏季冰川融化量大,流量大;冬

季气温低,径流量小。(2)降水量增多,导致气温偏低;气温偏低,蒸发减少;冰川融化减少;降水量增多带来的径流增加量小于因气温降低(或冰川融化减少)引起的径流减小量,故径流量反而可能减小。(3)近些年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增多,径流量增大,流速加快;冻

土融化,地表疏松,易被侵蚀,沙源增加;冰川消融,冰碛物增多,沙源增加。【解析】【分析】本题以叶尔羌河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要素之间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

解】叶尔羌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上游河段山高谷深,上游水源补给主要为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补给较多,冬季气温低,径流量小,甚至断流,夏丰冬枯,因此叶尔羌河上游流

量的季节变化特点为夏季大,冬季小,季节变化大。【小问2详解】由上题可知,叶尔羌河上游流量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多雨的年份,降水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气温偏低;气温偏低,不利于蒸发,蒸发减少;气温降低,冰川融化减少,冰川融水减少;降水量

增多带来的径流增加量小于因气温降低(或冰川融化减少)引起的径流减小量,径流量的补给总体上减小,故径流量反而可能减小。【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近些年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增多,径流量增大,流速加快,侵蚀和携带能力加强;气温升高,

冻土融化,地表疏松,易被侵蚀,沙源增加;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增多,冰川侵蚀作用增强,冰碛物增多,沙源增加。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上,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动影响,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中央山峰东南坡高地多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

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成了不同的威胁,下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及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1)分析圣克鲁斯岛中央山峰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经常出现云、雾,且不易扩散的原因。(2)在下图方框内将厄尔尼诺发生时的热力环流补充完整。(3)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

(4)根据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东南沿海台风发生次数______(填“增多”或“减少”);②北方夏季易发生______(填“高温、干旱”或“低温、洪涝”);南方夏季易发生_

_____(填“高温、干旱”或“低温、洪涝”);③冬季比正常年份______(填“温暖”或“寒冷”)。【答案】(1)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

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2)(3)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地面(水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热季延长;热季(赤道低压控制时),降水增多,对流更加旺盛,多强对流暴雨,降水的变率加大

;凉季,由于东南信风减弱,不易形成逆温层,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4)①.减少②.高温、干旱③.低温、洪涝④.温暖【解析】【分析】本题以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产生的影响为背景,涉及厄尔尼诺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云雾的成因等知识点,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

调动和运用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圣克鲁斯岛在凉季(6-12月)时主要是受东南信风带控制,主要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导致。根据材料云雾发生在中央山峰的东南坡高地可推测,在凉季由东南信风将受到秘鲁寒流影响而冷

却的湿润空气带到中央山峰的东南坡之后,受到地形抬升作用,空气气温逐渐降低,水汽开始凝结形成云雾;结合分析可知,由于该岛屿位于赤道,总体气温较高,东南信风携带而来的寒冷空气在抬升的过程中,与上部较暖空气相遇形成逆温层,最终导致大气结构较

为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是由于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海水温度过高会导致该海区盛行上升气流,因此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附近东西海域会盛行逆时针方向的大气环流。如图所示:【小问3详

解】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展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异常减弱引起。厄尔尼诺发生时,该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导致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热季相较以往更长;由于该海域气温偏高,在热季上升气流更加显著,对流旺盛,导致降水增多,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降水的变率也更

大;在凉季,由于东南信风减弱,水汽不易到达该岛屿,且海水温度也更高,最终不易形成逆温层,山地东南坡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小问4详解】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偏低,是不利于台风形成的,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足够的热量;由于厄尔尼诺的发生,我国副热

带高压会异常偏南,这样不利于雨带向北移动,无法给北方带来水汽,导致北方以晴天为主,太阳辐射较强,最终导致高温、干旱;南方地区由于长时间受雨带影响,降水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最终导致低温、洪涝;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其核心特征是海水

温度异常升高。这种变化会影响大气环流,导致西伯利亚高压与澳大利亚附近的气压梯度减小,使得西伯利亚冷空气难以南下,从而减少了我国北方的冷空气活动。这样一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的冷空气影响减弱,导致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暖冬现象。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952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