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共(5)页,21.98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5c259cb7c3a020cf74a89f0621ef6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巴蜀中学高2024届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项,“不能虚构”错误,材料一第一段提到“散文唯一的不自由是不能任意虚构”“虽不一定是客观上的真人真事,但作者在主观上起码不能有意虚构”,文中对“虚构”是有一定的限制的。B项,原文“思想统摄知
识,经验伴随情感”,说前者完全“统摄”后者有误;D项,材料二第二段,孔子和庄子的观念是“自我”本真的中国哲学渊源,并非“指引”,“朴素的追求自我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对文中“异端邪说”阐释。2.【答案】D【解析】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B项,材料一最后一段提到“一篇好的散
文取决于其展现的作者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丰富新颖的的知识与经验、美好的情感与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好的散文取决于人格高度,而不是融不融合、有没有形成风格。C项,原文“在古代散文中,在“文以载道”的文化霸权话语之外,“主情”说、“性灵”说等“异端邪说”,均包含着朴素的
追求自我的“人本主义”的思想”,前提有误,推论不能成立。3.【答案】A【解析】A项,是说作者要发自内心地去写出文章,读者才能透过语言了解情感。B项,强调对诗文的执着探索和追求。C项,强调为时事而写文章。D项,强调文章形式和内容的配合得当。4.①材料一侧重于剖析散文文体
的核心和四个层面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其论述重点为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基本构架——“人格”与“文格”的融合。②材料二侧重于论述现代散文文本哲学“表现‘自我’本真”及其纵横两个方面的哲学渊源。(每点2分,共4分)5.①鲁迅散文的“人格”是基于其丰富的人生经验所激发出的情感,是情感沉淀之后深沉
的精神升华,这是鲁迅在对激战劫难的痛定思考中呈现出来的价值立场和道德理想,显现出其主体人格。②鲁迅散文的“文格”表现为用简约、凝重而柔韧的白话语言,呈现自由舒展、明白晓畅的气韵风骨与节奏音韵之美,这种美是“人格”
的延伸,与其息息相关,有着与其情感倾向和价值立场相互映照的气韵特点。③“人格”和“文格”是一种相互映照和相得益彰的关系,鲁迅以其凝重深沉的主体人格和相应的笔调文字相互融合,成就了个人独有的散文“风格”。(每点2分,共6分)6.【答案】C【
解析】“他一开始说《兰亭》响拓本是开玩笑”错误,他故意借此激怒辩才禅师,得以确认《兰亭》是真迹。7.【答案】C【解析】说“客人见识浅陋”错误,由前文可知,辩才禅师正是认为客人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视之为知音,才会拿出《兰亭》真迹与之一同观赏,“厌恶”错误,被客人认为不
是真迹时他有生气和愤怒,但谈不上厌恶。8.①明暗线双线交织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紧凑。明线是辩才禅师拒绝皇帝回到寺庙后认识客人丢失《兰亭》的过程;暗线是皇帝直接骗取《兰亭》未果后,派御史用计谋骗得《兰亭》。②巧妙
铺垫,前后呼应。如对客人外貌的描写,表明他与众不同,使后文其真实身份的揭晓不显突兀;再如禅师将客人奉为上客,徒弟们也都和他相熟,经常留客人独自欣赏《兰亭》,这为后文写萧御史顺利取得《兰亭》作好了铺垫。(每点2分,共4分)9.①皇帝
的不择手段:他三次敕令辩才禅师入内庭,威逼利诱不成,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兰亭》;②御史的狡猾奸诈:他与禅师的交往处处精心设局。如:见面时以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引发禅师的兴趣;与禅师下棋、弹琴、谈论文史使他引为知己;故意谈论二王书法、拿出二王法帖、以“过
分的夸张和骄傲”刺激禅师的自负自信之心,诱使禅师拿出真本《兰亭》。③辩才禅师渴求知音的心理:他希望有人能够了解《兰亭》,渴望遇到“知音”,这使他在遇到“下棋,弹琴,谈论文史,立刻非常相得”的客人后放松了警惕并一步步陷入圈套。④辩才禅师自负自信且胸无城府:辩才
禅师自信、自负自己的《兰亭》真迹异乎寻常,看不得客人“过分的夸张和骄傲”,主动拿出《兰亭》真迹且胸无城府地放任客人自己在寺内独自欣赏。(答对①②点各得2分,答对③④点中的任何一点得2分。本题总分6分)10.【答案】C【解析】断句的
关键有两处,一是“约赍”,精简物资,意译为“轻装简从”;二是“追及”不是“追击”,这里的“及”是到,“追及”就是追上,“于库山”是这句的状语,后置了,交代追上的地点。11.【答案】B【解析】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其义与诏不同。12.【答案】D【解析】“联合西突厥”错
,原文结尾说西突厥看到唐军攻势迅猛,害怕而逃,何来联合?13.(1)翻译:如果(我们)用精锐军队乘其不备时发动袭击,他们没有防备我们,这对我们一定有很大的好处。(关键词“掩”:袭击;“彼”:他们;“虞”:防备。各1分。“彼不我虞”为宾语前置1分)(2)翻译:如果能(使唐军)滞
留在我们城下一二十天,他们的粮食吃完了就会溃败,我们将捆缚并俘虏他们。(关键词使:如果;“顿”:使……滞留、停留;“且”:将;“系”:捆绑。各1分)14.攻打吐谷浑时,侯君集主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给李靖的建议是“
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攻打高昌时,他用的是“先礼后兵,彰显威仪”之策。面对属下“趁敌国国君刚死,正在安葬,无暇防备而进攻”的建议,他加以否定,最后采取的策略是先大张旗鼓,后派人晓谕,最后才强攻。(大意与答案吻合均可酌情给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15.【答案】
C【解析】尺素,书信。不是实指一尺长的白绢。16.①“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另外,写景之萧索,是言人之孤单。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凭高望远的苍
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味。③以西风刮得绿树凋零,暗示环境恶劣。如此还能“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这需要何等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以及高远的目标!难怪王国维将其列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之第一境界,足见其隐喻内涵之深广。(每点2分,共6分
)17.(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每空1分,共6分)18.①蒸蒸日上②必不可少(不可或缺、举足轻重)③孜孜以求【解析】①
联系前文“也”字及后文“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叙述贸易的发展壮大。②从前文的“普及”及后文“都可以看到……喷泉”可知,此处应强调喷泉存在的广泛性、重要性。③联系后文所列举的例子可知,人们“一直致力”于把喷泉喷得更高,所以填“孜孜以
求”。(每空1分,共3分)19.【答案】C【解析】括号前的内容强调经济发展,财富增长,“使”字表明前后文有因果关系,填入该句,前后文衔接紧密。A项谈得较为笼统,“精神文明需求”未点明是修建喷泉,与后文举出的具体例子粘合度不高。B项“大兴土木”脱离了文本语境。文段整体是立足于“喷泉”这一具
体事物来谈的。D项“使修建喷泉”表达不畅,且“有了需求”这一信息冗余。20.喷泉经历了从生活用水设施到城市财富、权力象征物,最终发展成城市装饰物的历程,成为人类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解析】原句错误有二,一介词缺失。句中介词应是“从
……到……”的完整结构。二是多重定语位置不当。“人类历史上”限定范围,领属类词,应位于“不可忽视”这一动词性短语前。(给分建议:改对一处得3分,两处都改对得5分)21.【答案】B【解析】原文“暮气沉沉”的引号,表强调。A项表引用。B项表强调。C项表特定称谓
。D项表特殊含义。22.拟人:“苏醒”“悸动”“伤古悼今的凄怆”等词,赋予屋子、风、鸽子以人的特征,将其拟人化,表现了二姐带来的活力与温暖,让死寂的老屋有了生机。比喻:“化为白云”,把鸽子比作白云,显示其轻盈飘逸,进一步凸显二姐带来的
温暖与改变,且与前文“云雀般的二姐”形成呼应。(给分建议:两个手法各3分。阐释构成1分,表达效果2分)23.作文(60分)【审题指导】材料分析:此则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培养更高尚的人生追求。这两种人生观并没有好
坏优劣之分。一种是演戏人生,它要求我们“把自己放在前台,与世界上的一切人物在一起玩把戏”,也就是说,这种人生观要求我们亲自参与其中,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时代的改造和世界的建设;尤其在“国难当头”的背景下,参与演戏不仅仅是一种作为,更是匹夫的责任,这是一种精英意识。另一种是观戏人生,“把自己摆在后
台,袖手看旁人”,也就是说,这种人生观要求我们能“坐在路边鼓掌”,欣赏他人的人生,以旁观者的角色看待时代的改造和世界的建设。但观戏人生又不是作为纯粹的旁观者“观看”人生,而是以一种静穆的方式“观照”人生,其精神层面可达到“超世观世”,也就意味着这种
人生观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向上的,以一种乐观自达、安静庄严的态度看待人生,是一种有为,观戏只是一种方式、途径。本作文题只要紧紧围绕两种人生观谈看法即可,适当地要加入“静穆”“超世”“奋进”“积极”等词,可以挑选其中一种人生观,可以定性分析两者的价值,也可通过比较亮出最
佳的人生观。①超世观世,成就自我。从这一角度,可以重点突出“观戏人生”这一关键词,表达只有超脱、静穆,才不会被时代裹挟着前进。②入世担当,匹夫有责。从这一角度,可以重点突出“演戏人生”这一关键词,只有把个人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所
担当,共赴国难。③出世入世,践行人生。从这一角度,可以将两种人生进行融合,突出站在不同时代,不管是出世还是入世,都在践行自己的人生。【作文素材】莎士比亚说过,世界只是一个戏台。世间人有生来是演戏的,也有生来是看戏的。演戏要置身局中,时时把“我”抬出来,实现自我的价值。看戏要置身局外,时时把“我”
搁在一旁,始终维持一个观照者的地位。因为有这个分别,演戏要热要动,看戏要冷要静。演戏人往往为着饱尝生命的跳动而失去流连玩味,看戏人往往为着玩味生命的形象而失去“身历其境”的热闹。【附】文言文翻译侯君集是豳州三水县人。凭能力卓绝而著称。年轻时在秦王幕府任职,跟随秦王
征讨立下战功,被多次提拔做到左虞候、车骑将军,封为全椒县子。参与诛杀隐太子尤其出力。秦王即位后,授任他为左卫将军,晋封为潞国公,享受封邑一千户待遇。贞观四年,升任兵部尚书,不久又任检校吏部尚书,参与讨论朝政。李靖征讨吐谷浑时,任命侯君集为积石
道行军总管。大军停住在鄯州,商议进军方向。侯君集说:“官军已到,可贼寇尚未逃到险要地带,这是上天助我啊。如果(我们)用精锐军队乘其不备时发动袭击,他们没有防备我们,这对我们一定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敌人逃入山谷中,就很难打败他们了。”李靖认为他的计策很对,便挑选锐
卒,轻装深入,在库山追上吐谷浑军队,展开大战,将他们打败,进军到大非川会合,平定了吐谷浑。正值朝廷下诏分封功臣,授任侯君集为陈州刺史,后来改封在陈地;群臣不愿接受封赏,朝廷就晋升侯君集为吏部尚书。侯君集本来是从军队起家的,不懂学问;后来富贵了,自己更加高兴,开始
喜欢读书。等到他主管选拔官员事务,分辨考课优劣,在当时很受赞誉。高昌王不肯臣服唐朝,朝廷就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兵讨伐高昌。高昌王麴文泰笑着说:“唐朝距离我们有七千里远,沙漠盐碱地二千里而没有水草,冬天寒风会吹裂皮肤,夏天的热风如火烧一般,商人能到的都只有百分之一,怎
能使大军到达呢?如果能(使唐军)滞留在我们城下一二十天,他们的粮食吃完了就会溃败,我们将捆缚并俘虏他们。”侯君集率军驻扎在碛口时,高昌王麴文泰去世,他的儿子智盛继承了王位。侯君集进驻柳谷,侦察骑兵说高昌国正在安葬逝去的国君,诸将请求偷袭高昌。侯君集说:“不行,皇上因高昌骄
横傲慢,派我们代上天执行惩罚,现在乘人丧葬时发动袭击,不符合兴师问罪的原则。”于是下令击鼓前进。贼人据城固守,侯君集派人通知他们(投降),贼兵不听。唐军便砍树木填塞城壕,用撞车撞毁城墙,向城内投下如雨一样密集的石头,所到之处没有人敢抵挡,于是攻下这座城
,俘获男女七千人,进军包围都城。当初,麴文泰与西突厥首领欲谷设相互约定,如有急难就相互救援。到了这时,欲谷设却更加害怕,向西逃走,智盛失去援助,于是只好投降。平定高昌后,侯君集刻石记功后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