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3)页,8.01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44f1df832ce52a03e89f93edd36798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地理2023.1本试卷共12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一、选择
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022年11月8日,本年度第二次月全食上演,始于北京时间16时,全部过程历时近6个小时。北京市观赏此次月全食条件绝佳。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1.月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B.C.D.2.月全食发生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3.“北京市观赏此次月全食条件绝佳”包括()①正值晚高峰②日落时间17:05③月升时间16:52④气温适宜⑤晴朗少云⑥城市灯光明亮A
.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答案】1.B2.A3.C【解析】【1题详解】月全食发生在满月,此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月全食发生在地月系中的月球上,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并列级别,故地月系是级别
最低的天体系统,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日落时间17:05和月升时间16:52较早,使得北京可以比较完整的看到此次月全食的整个过程,②③正确;气温适宜,适合市民外出户外观看,④正确;晴朗少云便于观察月全食,⑤正确;城市灯光会
干扰观测,⑥错误;晚高峰城市拥堵,道路光污染较严重不利于观测,①错误。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读“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
成下面小题。4.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A.生物能B.太阳能C.地热能D.重力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质历史上只有一次成煤时期B.煤层出现在上地幔底部C.开采煤炭时大量释放二氧化碳D.成煤时期陆生植物繁茂【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
识,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地质历史上有多次成煤时期,比如石炭纪、二叠纪等,A错误;煤层属于沉积岩,分布在地壳,B错误;燃烧煤炭时大量释放二氧化碳,C错误;成煤时期陆生植物繁
茂,植物死亡后经过埋藏作用形成煤层,D正确。故选D。【点睛】植物遗体经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层状固体可燃矿产。它赋存于含煤岩系之中,位于顶底板岩石之间。煤层的层数、厚度、产状和埋藏深度等,受古构造、古地理及古气候条件制约。煤层的赋存状况
是确定煤田经济价值和开发规划的重要依据。2022年10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了“太阳‘微笑’照片”(如下图)。在紫外线成像中,这些太阳上的暗斑被称为日冕洞,是高速太阳风涌入太空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日冕层()A.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B.亮度最高,所以不能直视C.
厚度在太阳大气层中最薄D.黑暗部分太阳黑子活动7.太阳“微笑”释放的高速太阳风大约2~3天到达地球,这些带电粒子流可能()A.辅助空间通信B.造成磁暴现象C.减弱极光强度D.引起火山喷发【答案】6.A7.B【解析】【6题详解】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
层的最外层,A正确;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亮度最高,B错误;太阳大气层中厚度最薄的是光球层,日冕层最厚,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黑暗部分是日冕洞,发生在日冕层,而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7题详解】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干扰空间无线电通信,A
错误;带电粒子流会造成磁暴现象,B正确;带电粒子流撞击地球大气层,会形成极光,C错误;火山喷发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带电粒子流无关,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由内
到外亮度逐渐降低、厚度逐渐增厚,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发生的太阳活动依次是黑子、耀斑和日珥、太阳风。下图是乘客从飞机舷窗拍摄的飞机下方的云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是8.照片中云层所在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以上均可见9.飞行期间,航空部门建
议乘客全程系好安全带,避免因飞机遇气流突然颠簸造成人身伤害。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易出现颠簸的情况是()A.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4℃/kmB.飞越平原地形或冰雪覆盖洋面上空C.夏季正午连续经过沙地和水域上空D.高纬度地区在万米以上高空
的飞行【答案】8.A9.C【解析】【8题详解】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云层比较厚,近处有部分云团的垂直漂浮,远处有阴云,判断应为对流层。因对流层水汽、杂质多易成云致雨,且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
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当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4℃/km,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不易出现颠簸,A错误;平原地形不易使空气受到阻力,造成空气垂直运动;冰雪覆盖洋面上空气温低,对流运动弱,不易出现颠簸,B错误;夏天正午连续经过沙地和水域上空,不同的热力性质的下垫面
,上升气流或下沉气流明显,出现颠簸,C正确;高纬度地区在万米以上高空位于平流层,大气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出现颠簸,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的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高度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地区的高度为8~
9千米。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灰峪村有座“化石山”,山上主要是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砂页岩,这些岩石像“书页”一样能一层层掀开,“书页”之间保存着数量可观的陆生植物化石。曾经每逢周末,都有几百名市民带孩子上山挖采化石,碎石随手丢弃。左图是挖采
化石后的山坡和采到的化石,右图为地质年代表(其中左侧标注的是该类群主要发生发展的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利用植物化石可以()A.确定岩石绝对年龄B.了解当时地理环境C.完整描绘生物分布D.寻找区域金属矿产11.根据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区域化石中的植物()
A.出现在显生宙的新生代B.应该全部属于被子植物C.是哺乳动物的主要食物D.生存年代距今2-3亿年12当地应()A.地表浇筑水泥,稳固被破坏山体B.加强科学普及,避免化石资源浪费C.打造“化石山”品牌,吸引市民D.设置警示牌,提
示冬季多发泥石流【答案】10.B11.D12.B【解析】【10题详解】确定岩石绝对年龄需要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获取,A错误;植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B正确;只靠植物化石不可以完整描绘生物分布(生物有动物、微生物等),C错误;金属矿床主.要依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方式勘探,D错
误。故选B。【11题详解】根据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区域化石中的植物生存年代距今2-3亿年,出现在古生代,以蕨类植物为主,是两栖、爬行类动物的食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面对化石山的人为破坏,根本上的解决方
式是让人们了解到化石资源的稀缺性和科研价值,通过加强科学普及,避免化石资源浪费。浇筑水泥、设置警示牌、打造品牌都不可以保护化石资源减少破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植物化石是各类植物化石的统称。地史上最早出现的生命是植物,在距
今35亿年的太古宙地层中就发现了最原始的蓝藻类和菌类化石。太古宙及元古宙早期是原始菌藻类的时代,元古宙中朗至奥陶纪是海生藻类植物繁盛的时代,志留纪至石炭纪是陆生孢子植物繁盛的时代,二叠纪至侏罗纪是裸子植物繁盛
的时代,白垩纪和新生代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植物化石是划分、恢复地史时期古大陆、古气候和植物地理分区的主要标志。2022年立冬节气后,北京市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降水天气,11月12日最低气温7℃。读“2022年11月1
2日20:00海平面气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3.据图推断,北京此时()A.气温一天中最低B.吹偏北风C.城市“热岛”最明显D.易出现雾霾14.渤海海域出现六级以上大风区的原因是()A.此时沿岸吹海风B.海面结冰摩擦力更小C.等压线较为密集D.位于高压和低压之间【答案】13.B
14.C【解析】【13题详解】此图为“2022年11月12日20:00海平面气压分布”,一天中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不是20:00,A错误;北京紧邻大陆高压,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为偏北风,B正确;立冬节气后,北京市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降水天气,气温降低,且城郊之间的温差减小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C错误;北京距六级以上大风区较近,风力较大,不易出现雾霾,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由图可知,此时大陆形成高压区,海洋形成低压区,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此时沿岸
吹陆风,A错误;11月12日最低气温7℃,渤海海域不结冰,B错误;图中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C正确;位于高压和低压之间,可以判断大气流动方向,不能判断风力大小,D错误。综上所述,C
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等压线图上风向的画法: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
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经过该点的风向。野外探险时为获取饮用水,可以在比较湿的地方选择一个洼地,在里面放一个容器,然后在洼地上方盖上塑料薄膜,将四周用沙子或土块压实,中间放个小石块。第二天早晨,洼地里的容器就会盛满淡水,如下图所示。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15.获取淡水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蒸腾)B.降水C.下渗D.水汽输送16.收集的淡水主要来自()①河水②大气水③土壤水④生物水⑤永冻土底冰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解】由图中装置
示意图可知,其淡水获取主要来源于绿叶产生的水汽和土壤中蒸发的水汽在薄膜上的凝结,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由图中装置示意图可知,其收集的淡水来源于薄膜内的水汽,有大气水、土壤水和生物水,但
是没有河水和永冻土底冰(图中没有河水或者高寒地带的信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
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美国一位科学家设计了简易实验:将温度计放入玻璃圆筒内,分别向不同圆筒内加入各种样本的气体,留置
阴凉处达到相同温度后,再转移至阳光下,每隔2~3分钟记录一次各个圆筒内温度值,她不断重复这一测温过程,并将实验结果(见下图)写入1856年发表的论文中。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7.从实验结果(有处理)和实验过程可以推断()A.
不同密度气体吸收太阳光热量能力没有差异的B.干燥空气吸收太阳光热量的能力较潮湿空气强C.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在太阳光照射下升温明显D.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得到大量数据和不同结论18.这个简易实验开创了对以下问题的研究()A.太阳辐射影响B.高寒气候特点C.臭氧空洞形成
D.温室气体种类【答案】17.C18.D【解析】【17题详解】高密度空气阳光下较普通阳光下温度上升,说明不同密度气体吸收太阳光热量的能力有差异,A错误;由图可知干燥空气较潮湿空气升温幅度小,说明干燥空气吸收太阳光热量的能力较潮湿空气弱,B
错误;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比普通阳光下升温幅度最大,说明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在太阳光照射下升温明显,C正确;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避免偶然,从若干次实验中都得出相同的结论,体现出结论的广泛性,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
B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由图可知,加入各种样本的气体后,与普通空气阳光下相比,二氧化碳阳光下升温幅度最大,说明二氧化碳与一般的空气相比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这个简易实验开创了对温室气体种类的研究,D正确;此实验是研究不同气
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情况,A错误;高寒气候特点是海拔对气温的影响,B错误;臭氧空洞形成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氟氯烃影响的,C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2008年建成的御咸蓄淡,变海湾为水库工程,为该国找到了一条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新方法。下图为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示意及景观
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是()①岛屿面积小②河流稀少③地势起伏大④人口稠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新加坡修建滨海水库增加供水量的条件是()①年降水量大②河流入海口狭窄③沿海无人居住④海水淡化技术先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以
下属于新加坡推广的节水措施是()A.建生物柴油提炼厂B.从邻国大量购入淡水C.严格执行垃圾分类D.雨污分流,收集雨水【答案】19.B20.A21.D【解析】【19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
丰富,地势低平,但面积狭小,河流短小,储水空间少,使得淡水资源匮乏,①正确、③错误;新加坡降水丰富,径流数并不少,②错误;新加坡经济十分发达,人口密集,淡水需求量大,是当地淡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新加坡修建滨海水库增加供水量说明水库可以
有效蓄水,因为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①正确;河流入海口狭窄便于拦水筑坝,②正确;新加坡经济十分发达,人口密集,沿海居住人口多,③错误;海水淡化技术先进不是修建水库的条件,④错误。A正确,
BC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节水措施包括宣传节水理念、颁布相关节水法规、合理利用各类水资源等,雨污分流,收集雨水属于节水措施,D正确;建生物柴油提炼厂和严格执行垃圾分类与水资源无关,AC错误;从邻国大量购入淡水属于开源措施,不属于节
水措施,B错误。故选D。【点睛】新加坡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①国土面积小;②地势低平,四面环海;③河流短小,湖泊少;④地面硬化度高,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⑤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读“大洋
中典型的密度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22.从图中可以看出()A.各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速率一致B.大洋表层密度在南北方向的分布特征C.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极地海域夏季融冰季节海水密度升高23.相同吨位轮船吃水最浅的水域是()A.长江B.亚马
孙河C.赤道海区D.高纬海区【答案】22.B23.D【解析】【2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地区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速率最大,高纬地区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速率最小,各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速率不一致,A错误;此图可以看出赤道、热带、高纬地区不同纬度
海区表层密度高低的变化,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洋表层密度在南北方向的分布特征,B正确;由图可知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C错误;极地海域夏季融冰,会使海水盐度降低,因而季节海水密度降低,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不同纬度海区表层密度从赤道向两
极递增;海水的密度大,浮力也大,轮船吃水也浅。题中四水域高纬地区密度最大,因此相同吨位轮船吃水最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高纬地区随着纬度增高,虽然盐度剧降,但因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盐
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要大,所以密度度继续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下表是我国长芦汉沽盐场和莺歌海盐场的相关资料。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盐场位置日照时数年降水量长芦汉沽盐天津渤海沿岸(39ºN附近)2900多小570毫米场时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西南沿海
(18ºN附近)2600多小时1600毫米24.与长芦汉沽盐场相比,莺歌海盐场的突出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高②日照时数大③年降水量大④海水盐度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同样是利用“盐田法”晒盐,下图为秘鲁马拉斯盐田,制盐的盐池在崇山峻岭
间排列得错落有致。马拉斯盐田制盐依靠()A.土壤中含有的矿物质B.流经谷地中的河流水C.附近海水定期发生倒灌D.流经山中盐矿的地下水【答案】24.C25.D【解析】【24题详解】莺歌海盐场纬度比长芦汉沽盐场
低,获得太阳辐射多,因此年平均气温高,有利于海水蒸发,①正确;由图可知,莺歌海盐场日照时数比长芦汉沽盐场小,②错误;莺歌海盐场年降水量大,但这不利于晒盐,③错误;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莺歌
海盐场距副热带海区近,因此海水盐度较高,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秘鲁马拉斯盐田,制盐的盐池在崇山峻岭间,大山深处的地下暗河流经地下盐矿,并溶解盐矿成为高浓度盐水,经山洞溢出
流入盐田,D正确,A错误;该地流经谷地中的河流水为淡水,B错误;制盐的盐池在崇山峻岭间,海拔高于海面,海水不会发生倒灌,C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一般盐场形成需要的条件: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的气候;广阔、
平坦的泥质滩涂;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多处“魔鬼城”,大风常年在此东奔西突,把岩层侵蚀出不同的样子,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当地语言中把这种地貌称为“具有陡壁的小山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26.资料中提供的地貌景观特点判断依据有()①地理位置②物质组成③
地面起伏状况④外力作用类型⑤人类活动特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27.下图为我国四地地貌景观,与资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相符的是()A.B.C.D.28.目前此类型地貌分布区地理环境的突出特点是()A.
终年高温B.干旱少雨C.温和湿润D.酷寒烈风【答案】26.C27.A28.B【解析】【26题详解】材料中提到该地貌景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地理位置,①正确;材料中提到该地貌景观是由风沙活动造成的,属于外力作用类型,③正确;材料中提到该地貌景观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属于地面起伏
状况,③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和人类活动特点,②⑤错。综上所述,本题选C。【2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判断,该地貌景观为风力侵蚀形成的,A图景观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正确;B图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错误;C图是河流中下流两岸堆积形成的河漫滩平原,错误;D是河曲,由河流侧蚀形
成,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2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判断,该地貌景观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多分布于干燥少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故排除ACD选项,B正确。【点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常有风沙地貌、流水地貌、海浪地貌、冰川地貌,其中风沙地貌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流
水地貌多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海浪地貌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冰川地貌多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2022年8月,重庆发生森林火灾,在多地森林消防指战员的支援下,最终扑灭明火。在这场作战中,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如图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图中无人机能够精准地在着火点上方通过空投水灭火,主要依靠()A.遥感技术获取着火点信息B.无人机操控员的经验确定位置C.稳定安全的有线数据传输D.地理信息系统判断风向的变化30.
此次森林大火与重庆的连续高温天气有关。连续高温还易造成当地()A.河湖水位暴涨B.树木大面积死亡C.地质灾害频发D.饮水供应量不足【答案】29.A30.D【解析】【29题详解】根据遥感技术获取着火点信息,无人机测定火场的三维图像,进而能够精准地在着火点上方通过空投水灭火,A正确;无人机是智
能化操作系统,不能依据无人机操控员的经验确定位置,B错误;无人机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无线智能网关将信息传输到地面工作站,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整合一些气象资料判断风向变化,但不能直接帮助无人机精准地找到着火点,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
错误,故选A。【30题详解】连续高温天气,易导致干燥,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河湖水位下降,A错误;连续高温,会使树木枯枝落叶落叶增多,但树木大面积死亡的可能性较小,B错误;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壳运动有关,C错误;连续高温天气,使
降水减少,河湖水位下降,造成饮水供应量不足,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无人机系统主要由无人飞行载体、数据传输系统、传感器、地面工作站四部分组成。第二部分二、综合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40分。31.本学期学习了许多关于大气的知识,小明同学期末复习时进行了梳理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搭建知识结构(1)填写完成“大气”部分知识结构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任务二:绘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2)请指出小明同学绘图中出现的错误。(至少三处)错误1____;错误2____;错误3____。任务三:探究大气运动
产生的天气变化(3)下图是____(气象灾害)的卫星影像,它常伴随____等天气现象,该类灾害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地区。【答案】(1)①.氧气②.太阳辐射③.热力环流④.水汽(2)①.大气辐射为长波
辐射②.大气中的O3吸收太阳辐射③.大气中的CO2和H2O吸收地面辐射(3)①.台风②.大风、暴雨(或特大暴雨)③.东南沿海【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部分知识结构、大气受热过程图和大气运动产生的天气变化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成
分、大气受热过程、台风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大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大气“能呼吸”;太阳辐射通过本身的热量传输,把热量转给地球,因此大气的根本热源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
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大气运动将不同地区、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进行热量、水分互相交换;通过大气运动,不同性质的空气得以相互交流,并以此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小问2详解】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
越长。太阳表面温度高,它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为此,人们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而地面和大气温度低,其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属于长波辐射;大气中O3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其吸收具有
选择性,对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性强;近地面大气中含有大量的H2O和CO2,H2O和CO2对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对红外线长波辐射吸收性(地面辐射)强,对短波辐射吸收(太阳辐射)弱。小问3详解】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
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大风、暴雨(
或特大暴雨)等天气;影响我国的台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形成之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西北方向移动,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32.沿海某些地区的泥质海滩,会“生长”出奇特的“森林",是海水周期性冲刷形成,如下图所示。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更好地观察图示地貌的全景,应采用的方式是____(沙滩徒步/无人机拍摄),原因是该地貌景观具有____特点。(2)列举描述图示地貌的角度____、____、____。(3)该地貌的形成与____(选择填空)有关。A.潮汐B.洋
流C.海浪任选一种海水运动,举例说明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至少两个方面)“森林”分布的泥质海滩,是滨海湿地的主要分布区,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也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的中转站。这里独特的环境,也成为发展海水养殖、进行旅游开发的首选地。(4)说出资料中人类活动可能对当地自
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①.无人机拍摄②.面积广阔(2)①.形态②.坡度③.面积(3)A【(4)不利影响:水质明显下降、生态功能退化、污染加剧;滨海湿地面积锐减、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栖息地遭到破坏,影响物种繁殖、扩散、迁移。建议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养殖、文明旅游,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解析】【分析】本题以泥质海滩的“森林"景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岸地貌、海水运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由景观图片可以看出,该地泥质海滩面积广阔,利用无人机拍摄位置高看得远,才能更好地观察图示地貌的全景。【小问2详解】地貌景观描述角度可以从高度、坡度、坡向、形态、面积、空间分布等方面。【小问3详解】泥质海滩的“森林"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道道潮沟。泥
质海滩质地松软,易于侵蚀,往往是产生潮沟景观的前提,“森林"一般伴随潮汐作用“生长”。涨潮时,潮水逆推河水,向上爬升,以淤积为主。落潮时,潮水回落海面且落差大,以冲蚀为主,此时潮水在潮滩上冲刷形成了冲沟。日复一日,落潮潮水不断加深沟槽,且同时伴随溯源侵蚀,汇流面积不断增加,
在侧蚀和溯源侵蚀共同作用下,潮沟的主干和树枝状分汊逐渐壮大形成“森林"。A正确;洋流、海浪对泥质海滩的“森林"影响小,BC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错误,故选A。【小问4详解】发展海水养殖、进行旅游开发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海水养殖中饵料残渣及排泄物、旅游活动产生的垃圾,使滨海湿地水质明显下降、生态功能退化、污染加剧;海水养殖空间扩大、进行旅游开发,造成滨海湿地面积锐减、质量下降;滨海湿地不能进行生态恢复,使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使栖息地遭到破坏,影响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人类活动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养殖、文明旅游,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33.四季分明的北京,深秋有份来自彩叶的风景,下图是游客拍
摄的彩叶照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的(1)图中植物的叶片具有____、____特点,从植被类型角度,属于温带____林,其分布与生长适应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市民在赏秋的过程中,发现北京城市森林公园越来越多,逐渐建成四季变换、有声有色、鸟语花香、绿树掩映的市中心休闲空间
。(2)《北京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中对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运用你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①每个城市森林公园都应有60%以上的林木覆盖率,其中大面积林地配置应以乔、草结构为主,为市民提供____空间。②地表种植时令鲜花,乔木树种配置要求落叶与常绿树种比
例7:3,且应多采用原生植被,主要考虑的是____和____。③公园管护时应尽量减少人工干预,结出的果实,林地的枯枝、枯立木在不影响人们活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保留,路面的落叶简单清扫至道路两侧的林地、绿地中,目的是____、____。(3)说明北京市加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对改善城市环
境的意义。(至少两条)【答案】(1)①.阔叶②.落叶③.落叶阔叶(2)①.休憩②.丰富公园层次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④.增加土壤肥力⑤.维护当地生态环境(3)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涵养水源
;增加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本题以游客拍摄的彩叶照片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植被特点、植被类型、植被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图中植物的叶片呈掌状、是掉落在地面上以后游客捡到的,因此具有阔叶、落叶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植被属
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小问2详解】每个城市森林公园都应有60%以上的林木覆盖率,其中大面积林地配置应以乔、草结构为主,可以为市民缓解压力、提供一个可游玩、休息、放松的场所;地表种植时令鲜花,乔木树种配置要求落叶与常绿树种比例7:3,可以在同一
个公园内不同时间段观赏不同公园精致,可以丰富公园层次;但是公园内的水分、热量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大量种植其他区域的植被违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可能会造成植被死亡;果实、阔知落叶尽量保留,腐烂后能够成为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增加土壤肥力,从而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小问3详解】多种多样的植被类
型能够美化环境;绿色植被通过呼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叶片能够吸烟滞尘,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植被的叶片能够降低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强度,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植被的根系能够增加水分的下渗、
将地表径流更多地转化为地下径流;植被的根系、叶片等组织能够吸收水分,达到涵养水源的效果;植被构成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34.某校学生学习土壤时开展了校内外实践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采集校园土样,做实验同学们分别在
校园内三地采集土壤样本(如下图),老师提醒采样同学记录前两天的降水状况。(1)从图中三地采集样本,可以用来对比____(要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该要素对土壤中____(成分)影响显著。记录降水状况的目的是____。任务二: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做对比同学们在不同地点,利用半圆钻采集土壤剖面,并绘制成示
意图。图(a)采集地点是昌平区七王坟,图(b)采集地点是校园。(2)对比两图可以看出,昌平区七王坟土壤剖面结构更为____(复杂/简单),从地面垂直向下,有机质含量逐渐____。校园土壤剖面10-45cm出现一层____,成分与上下层之间
无明显关联,从土壤形成过程角度考虑,推断属于____要素的影响。任务三:探索土壤与人类关系(3)土壤处于四个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为____的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也为人类种植____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被称为“食物之源”。为
了保护和持续提高土壤肥力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答案】(1)①.生物②.有机质③.排除降水差异对土壤的影响(2)①.复杂②.减少③.沙子④.人类活动(3)①.植物②.农作物③.休耕、轮耕、种植绿肥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学习土壤时开展了校内外实践活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
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结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功能与养护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和材料,土壤形成要素有生物、气候、地形、成土母质、时间和人类活动。三地的差
异主要是土壤上覆盖植被类型存在差异,即生物要素的差异,其直接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成分。记录降水是为了使三地对比可以排除降水冲刷对土壤成分差异的影响。【小问2详解】对比两图可以看出,昌平区七王坟土壤剖面结构更为复杂,分层更为明显,有机质主要分布在
土壤表层,随着深度增加,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由图中图例判断,校园土壤剖面10-45cm出现一层沙子,主要是人为填埋所致,属于人类活动要素。【小问3详解】土壤处于四个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也为人类种植农作物提供了物质基
础,所以被称为“食物之源”。为了保护和持续提高土壤肥力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休耕、轮耕、种植绿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