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16讲 古诗词曲鉴赏(原卷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05.376 KB
  • 2025-0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九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16讲 古诗词曲鉴赏(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九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16讲 古诗词曲鉴赏(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九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16讲 古诗词曲鉴赏(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九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16讲 古诗词曲鉴赏(原卷版).doc,共(7)页,205.37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3fa95571538bbe6eb4e75769d5fd9f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6讲古诗词曲鉴赏【学习目标】学会鉴赏九年级上册重点古诗词曲。【基础知识】古诗词鉴赏9种情感及答题方法第一类: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

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常见情感A.依依不舍的留念。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常见特征

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第二类: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表达

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2常见特征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第三类:思妇闺情诗鉴赏要点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情感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

,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

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第四类: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1、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

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2、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3、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4、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第五类:怀古咏史诗鉴赏要点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

图;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常见感情A.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B.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C.感慨个人遭遇;D.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写作技巧写作技技法上:有借古讽今的,有古今对比的,有用典的。第六类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3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

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鉴赏方法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常见感情(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

伤感;(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第七类:边塞征战诗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

,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第二、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

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2)情感:A.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

,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C.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D.对家人思念;E.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

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第八类:人生感慨诗鉴赏要点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

,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4等.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常见感情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

梦令(昨夜雨疏风骤)》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注意要点1、意象特征:“风

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2、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

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第九类:忧国忧民诗常见情感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

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考点剖析】诗词曲赏析例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5行

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过关检测】1.诗歌鉴

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歌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C.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

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2.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

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1)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2)阅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一词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词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2)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4.阅读下面的词,回

答问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是。7(2)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

闲愁。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