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2.610 M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doc,共(11)页,2.61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207f61ba4e37a02addf47f4b5f5375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州市2022年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道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2.考生务必将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O-16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去除餐具的油污B.芳香族化合物有香味,都可用作食品香味剂C.由CO2

合成淀粉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D.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的燃料是丙烷,属于清洁能源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甲基的电子式:B.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C.葡萄糖的实验式:C6H12O6D.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CO2-33.下列实验操作

或装置能达到目的是ABCDA.浓硫酸的稀释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容操作C.用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D.验证乙炔使溴水褪色4.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质量分数为46%C2H5OH溶液中所

含O-H数目为7NAB.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3NAC.0.1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D.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5.福酚美克是一种能

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B.1mol福酚美克最多能与2molNa2CO3反应C.核磁共振氢谱的吸收峰数目有7个D.该物质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6.下列实验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FeCl3溶液滴入Mg(OH)2浊

液中,白色浑浊转化为红褐色沉淀B.AgNO3溶液滴入氯水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淡黄绿色逐渐褪去C.银白色的钠块放在坩埚里加热,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D.H2O2溶液滴入KMnO4酸性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紫色逐渐褪去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

行B.0.2mol·L-1氨水和0.2mol·L-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4)+c(NH3·H2O)=c(H2CO3)+c(HCO-3)+c(CO2-3)C.25℃时,某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a或14-a

D.0.1mol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8.335℃时,在恒容密闭反应器中C10H18(l)催化脱氢的反应过程如下:反应1:C10H18(l)C10H12(l)+3H2(g)ΔH

1反应2:C10H12(l)C10H8(l)+2H2(g)ΔH2测得C10H12和C10H8的产率x1和x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B.更换催化剂,反应1、2的ΔH1、ΔH2不会改变C.8h时,反应1、2都未处于平衡状态D.x1显著低于x2,说明反应

2的活化能比反应1的大9.下图是铁的一种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式,其中Y、M、T、R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M、T的原子序数之和与R的原子序数相等,且M、T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T两种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TB.(YM)2分子中的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M、T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半径:M<TD.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可与其氢化物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B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加入物质X有白色沉淀生成SO2不一定被氧化C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

Fe2+,无Fe3+D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未发生水解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11.通过控制装置中开关K1和K2

,可交替制取H2和向外输出电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关连接K1时,惰性电极上产生H2B.开关连接K2时,电极I的反应式是:NiOOH+H2O+e-==Ni(OH)2+OH-C.将NaOH溶液换成酸性电解液,该装置仍能正常运行D.开关连接K1工作一段时间后,转连K2,电极

I复原,此时溶液的pH比原来大12.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ZnS·Ba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ⅡA族B.在回转炉中生成硫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SO4+2C=====高温BaS+2CO2↑C.“浸出槽液”在空气中长期露置会逸出臭

鸡蛋气味的气体,溶液变浑浊D.实验室在上述“分离”步骤中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13.通过电解催化还原CO2可得到碳酸二甲酯DM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入CO2、CH3OH的电极为阳极B.Br-的物质的量在催化

循环前后不变C.过程⑤的副产物可能含有乙二酸二甲酯()D.该电解催化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14.痛风性关节病的发病机理和尿酸钠有关。室温下,尿酸钠(NaUr)能溶于水,取其清液滴加盐酸,溶液中尿酸的浓度c(HUr)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a(HUr)=2.0×1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滴加盐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Ur-+H+=HUrB.M→N的变化过程中,()()cNacUr+−逐渐减小C.N点时,c(Cl-)=c(HUr)D.当c(Cl-)=c(HUr)时,c(H+)<c(OH-)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39分。15.(14分)实验室以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乙酯,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略)。+C2H5OH+H2O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

9.15g苯甲酸、20mL环己烷、4mL浓硫酸、沸石,并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乙醇,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反应时“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再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步骤2:反应一段时间,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关闭旋塞,继续加热维

持反应。步骤3:将三颈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步骤4: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对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

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得到产品10.00mL。物质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苯甲酸无色晶体249(100℃升华)1.27苯甲酸乙酯无色液体212.61.05乙醇无色液体78.30.79环己烷无色液体80.80

.73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苯甲酸乙酯时,应采用________方式加热。(2)加入环己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2继续加热时,当出现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即停止加热。(4)步骤3若加入Na2CO3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关于步骤4中的萃取

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向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充分摇匀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D.放出液体时,

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6)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若步骤4中水层未用乙醚萃取,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6.(13分)利用黑钨精矿[主要成分为FeWO4、MnWO4、少

量硅酸盐、As2S3、Ca5(PO4)3F、MoS2等杂质]生产钨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黑钨精矿“球磨”的作用是。(2)“碱分解”步骤中,As2S3被O2氧化为高价含氧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用盐酸“调pH”的目的。(4)“除钼”步骤中,加入Na2S溶液的作用是与Na2MoO4反应生成硫代钼酸钠(Na2MoS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入盐酸的过程中会产生MoS3和一种污染性的气体

,该气体的化学式为。(5)用氨水将钨酸溶解得到钨酸铵溶液,使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可以将钨酸铵直接制取得到纯净的(NH4)6(H2W12O40)(偏钨酸铵溶液),原理如下图所示:①a接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②产品室每生成1mol(NH4)

6(H2W12O40),理论上molNH4+穿过阳膜进入到碱室2中。17.(12分)利用逆水煤气变换(RWGS)将CO2加氢还原为合成气,反应体系主要发生以下反应:Ⅰ.CO2(g)+H2(g)CO(g)+H2O(g)ΔH1=+41.2kJ·mol-1Ⅱ.CO2(g)+4H2(

g)CH4(g)+2H2O(g)ΔH2=-165kJ·mol-1Ⅲ.CO(g)+3H2(g)CH4(g)+H2O(g)ΔH3在恒定压强为100kPa的条件下,将n(CO2)∶n(H2)=1∶3的混合气体投入装有镍催化剂的

反应器中,图1为各组分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不包括H2O)与温度的关系,图2为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的时间CO2的转化率、CO及CH4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已知:CO的产率=2(CO)(CO)nn起始×100

%,CH4的产率=42(CH)(CO)nn起始×100%。回答下列问题:(1)ΔH3=kJ·mol-1。(2)图1曲线a对应的物质是(填化学式)。(3)温度高于550℃时,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图1中b曲线随温度变化的原因。(4)根据图2计算,518℃时H2的转化率α(H2)

=(计算结果精确到0.1%),900℃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保留2位小数,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5)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得出单一分子RWGS在Fe3O4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各

步骤的能量变化如图3所示,其中(a)表示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状态。RWGS在Fe3O4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决速步骤化学方程式为。(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8.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硼是第ⅢA族中唯一的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众多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2)自然界中不存在单质硼,硼的氢化物也很少,主要存在的是硼的含氧化合物,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键B-HB-OB-B键能(kJ·mol-1)389561293(3)氨硼烷(H3N·BH3)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①氨硼烷能溶于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②氨硼烷分子中与N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

H呈负电性,它们之间存在静电相互吸引作用,称为双氢键,用“N-H…H-B”表示。以下物质之间可能形成双氢键的是_____________。A.苯和三氯甲烷B.LiH和HCNC.C2H4和C2H2D.B2H6和NH3(4)硼酸(H

3BO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反应生成[B(OH)4]-,试从分子结构角度解释H3BO3体现一元弱酸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5)右图表示偏硼酸根的一种无限长的链式结构,其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以n表示硼原子的个数)。下图表示的是一种五硼酸根

离子,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6)硼氢化钠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该晶体中Na+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②已知硼氢化钠晶体的密度为ρg·cm-3,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a=________(用含ρ、NA的代

数式表示)。③若硼氢化钠晶胞上下底心处的Na+被Li+取代,得到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19.【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H是合成降胆固醇药物依折麦布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合成方法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

学名称是,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2)C的结构简式为。(3)反应⑦的类型是。(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5)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②能够发生银镜反应(6)参见上述路线,设计由和(CH3CO)2O

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永州市2022年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A

CACDCB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得0分。题号11121314答案CDBDAAC三、非选择题:共54分15.(14分)(1

)热水浴(2分)(2)通过形成“环己烷—乙醇—水”共沸物,分离出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2分)(3)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2分,合理答案均给分)(4)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净的苯

甲酸,加热至100℃时升华(2分,合理答案均给分)(5)AD(2分)(6)93.3%(2分)偏低(2分)16.(13分)(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分)(2)As2S3+7O2+12OH

-===3SO42-+2AsO43-+6H2O(2分)(3)中和溶液中的NaOH,防止与后续加入的MgCl2反应产生沉淀(2分)(4)Na2MoO4+4Na2S+4H2O===Na2MoS4+8NaOH(2分)H2S(1分)(5)①正极(2

分)②18(2分)17.(12分)(1)-206.2(2分)(2)CH4(2分)(3)曲线b对应物质是CO,升高温度,反应Ⅰ正向移动,反应Ⅲ逆向移动,均有利于提高CO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且高温时,反应Ⅰ占优势(2分)(4)33.3%(2分)2.04(2分)(5)CO(a)+H2O(a)=

==CO(g)+H2O(g)18.【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1s22s22p1(1分)(2)B-O键键能大于B-B键和B-H键,所以更易形成稳定性更强的B-O键(1分)(3)氨硼烷和水之间可以形成氢键(1分)BD(2分)(4)水分子中氧的孤电子对与H3BO3中

B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仅水分子中的一个H可电离,形成[B(OH)4]-和H+(1分)(5)(BO2)n-n或BnOn-2n(1分)sp3、sp2(2分)(6)①8(2分)②3A76ρN×107(2分)③Na3Li(BH4)4(2分)19.【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1)对氟苯甲醛或4—氟苯甲醛(2分)醚键、羟基(2分)(2)(2分)(3)取代反应(2分)(4)(2分)(5)18(6)(3分,合理答案均给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