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337.875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20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二诊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原卷版).doc,共(5)页,337.87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d227c3da65be179b255e18db9fe5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二诊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仅有两首略具有神话因素。除此以外,看不到众神的足速和神对人事的判決和预言。即便是在保存下来的商代颂诗里,“天命”能垂顾商人也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这说明A.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B.主要反映下层劳

动民众生活C.充斥对社会的不满与忧虑D.意在歌颂祖先强化宗法观念2.魏晋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这体现了A.法律条文的传承性B.儒学理念的法制化C.儒学思想始成正统D.社会政局影响法制3

.近年发掘的成都江南馆街遗址,反映年代从唐朝延续到南宋,目前已发现保存完好的大小排水渠16条、铺砖面路4条、泥土支路4条、房址2处,还出土了与佛教寺院相关的佛教造像头部和一些佛经石刻的残片等。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由唐到宋市坊界限逐渐被打破B.会馆起源于唐宋时期C.城市发展对

基础设施要求提高D.儒学地位遭到严重冲击4.明朝法律规定,“长工立有文券,议有年限者,以雇工人论”,与雇主之间有一定的主仆名分,雇主殴打长工不问罪,打死后只“徒三年”。而短工、忙工则与之不同,“只是短雇(日、月),受值不多者,以

凡人论”,即与民户地位相同。这说明明朝A.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B.政府实行保护劳工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竭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5.晚清外交官刘锡鸿认为,“遣使各国以通中外之情,亦以谈洋人底蕴,俾不误于区处,固今日要务也”,但

“遣使只宜言通好,通好不便于久驻”,否则易被无赖之徒利用,与洋人忿争,成骑虎难下之势。对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A.具有先进近代外交意识B.积极维护主权反抗侵略C.反映当时华洋纠纷频繁D.主张推行保守有限外交6.1904年梁启超发表的《子愚子学说》中,认为墨子的经济学说与边沁的功利主义、

墨子“兼爱”思想与西2方社会主义及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墨子政治主张与西方国家学说均有相通之处。梁启超旨在A.论证西学中源学说B.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C.推动国人思想启蒙D.倡导革命理论以救亡图存7.1928年《中英关税条约》规定中国税率不得超过1925年列

强关税会议所定的税率,大约为4%,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又一次实施新税则,根据需要自行提高或维持原税率,关率提高至20%,1934-1937年税率进一步上调为25%。这主要反映了A.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增加B.中国逐渐实现关税自

主C.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D.外来侵略程度有所缓解8.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这表明A.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并发挥作

用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C.中国政府推动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D.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并发挥了建设性作用9.官员任职资格审查是古代雅典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司法程序。资格审查时,需要回

答以下问题据此可知,这一制度A.利于维护公民共同体的完整性B.保证官员具有任职的能力C.确保国家司法机构的有效运行D.导致了权力的滥用与误用10.1670年以后,被称为“一便士大学”的咖啡馆在英国大批出现,成为都市

公共舆论自我表达的主要渠道。启蒙思想家们将在咖啡馆为首的公共领域中讨论所形成的公共意见传达给国家权力机关,对权力机关的公共事务决策产生了影响。这说明当时英国A.技术革新推动经营方式创新B.国民教育体系改革迫在眉睫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政治决策D.思想解放推动

民主政治发展311.传统观点认为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后来有学者通过对双方阵营社会成分的分析,提出英国革命不是一次阶级革命;还有学者认为英国革命具有清教和宪政的双重属性。据此可知,关于英国革命的认识A.随时代发展历史解释日益多元B.说明研究者的立场影响历史事实

C.因研究视角的拓展而渐趋真实D.后期史学家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12.下列是冷战时期的两幅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军事实力决定对外政策B.美国纠集盟友包围苏联C.意识形态影响价值判断D.冷战源于苏联霸权主义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统一前,各少数民族法的渊源主要来自本民族各部领导阶级的命令、决议、盟约及风俗习惯。统一后,皇帝的诏令谕旨不仅在全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边疆同样如此,还制定了专门适应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法和单行法,如《蒙古律例》《西宁青海地区

番夷成例》《西藏通则》《回疆则例》。而西南改土归流后,没有制定“苗例”,“蛮例”,统一适用于国家《律例》。这些法律甚至在民国初年依然发挥效力。——摘编自《中国法制史纲要》、《中国古代法律制度》(1)根据材料

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统一后边疆立法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材料二1830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方案”,规定原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印第安部落迁移到西岸100多个部落保留地。但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大量白人移民的涌入,白人和印第安人的矛盾凸显。美国政府多次对印

第安人进行讨伐,但代价高昂,效果不佳,而为了改变政府对印第安人的传统武力政策,各地“印第安人之友”社团纷纷成立,都出版了有宣传鼓动性的刊物,在社会各阶层引起极大轰动。1889年国会通过《道斯法案》,此法授权总统解散印安人保留地,将土地直接分配给成员个人;分配的土地先由联邦政府托管

25年,接受份地的印第安人即为美国公民,受法律保护并尽公民义务;原保留地中的剩余土地由联邦政府公开拍卖。4——摘编自《美国印第安人政策和美国改革》、《伟大的父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关于印第安人政策的变化

并分析变化的原因。(二)选做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兰西第一帝国于1810年正式颁布了《关于エ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简称《1810年法令》)。开启了国家立法管控工业污染的欧洲先例。不同于英国的“事后管治”,该法令根据

工厂危害环境的程度建立起了一整套工业设施分级体系以及相应的行政许可制度。有别于针对不同污染源分开立法、由不同部门管辖的做法,该法令是将高污染行业作为整体纳入法律管控的范畴并由一个权威部门全面负责各类工业污染的防治。法令还重启了“安宁调查”,即“是否影响居民生活安宁的

调查”,将其作为开办工厂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19世纪上半叶,由于专业咨询机构面对强势的工业界经常表现出妥协的态度,使得法令在减少和控制工业污染方面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摘编自肖晓丹《法国城市工业污染管制模式溯源(1810-18

50)》(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10年法令》体现的工业污染管制模式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世纪上半叶法国城市工业污染管制模式。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战爆发后,英国的战时宣传立即启动。1939年9月7日,新闻部

正式形成,专门设有对美国的宣传部门。英国对外宣传的媒体主要是广播……英国驻美国的宣传机构有英国信息图书馆、英国新闻社和英国驻美大使馆。为了获得美国人民对英国的支持,英国在美国组织了一些规模大小不一的亲英团体,多次开展演讲和聚会等活动。1939年9月至1940年4

月“奇怪战争”期间,英国的宣传并没有大张旗鼓,影响有限。这一时期,英国政府试图改变弥漫美国的孤立主义舆论气焰,使美国人相信,德国胜利将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和安全。1940年8月“不列颠之战”开始,英国宣传的目标十分清晰,即向美国显示英国在获得美国进一步的援助和支持下,一定会

夺取最后的胜利,同时,对美国宣扬一种英美共同建立世界美好未来的思想。1941年下半年,英国宣传致力于进一步在美国扩大影响。英国信息部与英国驻美大使馆、信息图书馆和新闻社组成联系紧密的宣传网络。——摘编自张瑾《

二战初期英国对美国宣传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初期英国对美国宣传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初期英国对美国宣传的影响。5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张仲景,东汉南阳人,出生在官僚家庭。他笃实好学,曾仔细研

读过《素问》、《灵枢》等古代医书,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对此,张仲景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建安年间,他行医

游历各地,将多年研究付诸实践,与当时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一阴阳学说结合在一起移植和整理了辨证论治方法,写成了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摘编自环球中医药2012年第9期《张仲景文化与价值》(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背

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仲景。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